- 年份
- 2024(11102)
- 2023(15366)
- 2022(12102)
- 2021(11003)
- 2020(9306)
- 2019(20588)
- 2018(20304)
- 2017(38300)
- 2016(20813)
- 2015(23219)
- 2014(23182)
- 2013(22458)
- 2012(20251)
- 2011(17520)
- 2010(18035)
- 2009(17393)
- 2008(17486)
- 2007(16118)
- 2006(14363)
- 2005(13510)
- 学科
- 业(87493)
- 济(82883)
- 经济(82739)
- 管理(79937)
- 企(79520)
- 企业(79520)
- 财(39784)
- 业经(30574)
- 农(29658)
- 方法(29510)
- 中国(25921)
- 制(24637)
- 务(23955)
- 财务(23913)
- 财务管理(23862)
- 企业财务(22646)
- 数学(20838)
- 数学方法(20599)
- 农业(20576)
- 体(19494)
- 技术(17843)
- 理论(17450)
- 策(17440)
- 地方(16550)
- 划(15745)
- 体制(15556)
- 和(15397)
- 银(14840)
- 银行(14817)
- 财政(14554)
- 机构
- 学院(292395)
- 大学(287118)
- 济(119724)
- 经济(117262)
- 管理(112475)
- 研究(95265)
- 理学(94954)
- 理学院(94016)
- 管理学(92610)
- 管理学院(92075)
- 中国(77541)
- 财(68327)
- 京(63827)
- 科学(55014)
- 财经(49414)
- 农(48224)
- 所(47556)
- 江(47461)
- 经(44602)
- 中心(43443)
- 研究所(41849)
- 北京(40633)
- 业大(40543)
- 农业(37475)
- 州(36650)
- 经济学(36240)
- 财经大学(35920)
- 范(35093)
- 院(34896)
- 师范(34729)
- 基金
- 项目(184524)
- 科学(146458)
- 研究(140800)
- 基金(133245)
- 家(113955)
- 国家(112857)
- 科学基金(98536)
- 社会(90645)
- 社会科(85751)
- 社会科学(85734)
- 省(73381)
- 基金项目(69482)
- 教育(63958)
- 自然(60617)
- 划(60112)
- 自然科(59215)
- 自然科学(59199)
- 自然科学基金(58174)
- 编号(57510)
- 资助(52716)
- 成果(47982)
- 重点(41358)
- 创(41323)
- 课题(40803)
- 制(40548)
- 部(40326)
- 发(40152)
- 业(38988)
- 创新(37804)
- 国家社会(37468)
- 期刊
- 济(146788)
- 经济(146788)
- 研究(92816)
- 中国(67581)
- 财(61549)
- 管理(48737)
- 农(47391)
- 学报(42048)
- 科学(39256)
- 大学(33890)
- 教育(33299)
- 农业(31890)
- 学学(31776)
- 融(29874)
- 金融(29874)
- 技术(27018)
- 业经(26143)
- 财经(25845)
- 经济研究(23141)
- 经(22276)
- 问题(18900)
- 业(18490)
- 财会(16738)
- 会计(16267)
- 技术经济(15020)
- 现代(14924)
- 贸(14685)
- 版(14481)
- 世界(13801)
- 商业(13528)
共检索到465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杜勇 李光辉
随着京能集团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集团各层面迫切需要业务、财务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平台来支撑集团化、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需求,期望财务信息系统能够为公司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此情况下,京能集团的业财融合信息系统应运而生。一、业财一体化的实施背景(一)业财相互分离为实现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京能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杜勇 李光辉
随着京能集团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集团各层面迫切需要业务、财务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平台来支撑集团化、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需求,期望财务信息系统能够为公司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此情况下,京能集团的业财融合信息系统应运而生。一、业财一体化的实施背景(一)业财相互分离为实现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京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银元 李晓琴
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模式。本文从驱动力(D)、发展状态(S)和响应(R)三个方面构建城乡旅游一体化DSR发展动力机制模型,认为城乡旅游一体化是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城乡旅游目的地到一定程度必经的阶段和过程。该过程由内部拉动力和外部推动力共同驱动,由城乡旅游功能、形象、氛围和效益等状态进行表征,通过政府、城乡居民、市场参与者的态度和行为作出响应,进而实现城乡旅游一体化的螺旋式提升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乡旅游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建议,认为应围绕构建城乡旅游目的地这一中心,从发展的前提、目标、方向和措施等方面推进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城乡旅游 一体化 动力机制 路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夏海鹰 牛旭峰
教师教育一体化是教师终身教育的应然状态,但当前却存在理论体系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课程建构未完成、师资力量未足配、评价效能被忽视等问题。微认证作为蕴含终身教育理念的新兴能力认证方式,在价值逻辑上具有与时代教育理念相契合的优势,在目标逻辑上指向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终身评价体系,在实践逻辑上基于数字评价的创新推动教师教育一体化。微认证赋能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实践框架由微认证评价数据源层、微认证服务平台层、教师专业认证组织结构层和教师教育一体化场景层构成,整体运行表现为基于数字技术支持汇集教师能力佐证,学习者、托管机构、发行者、认可者、政府主管部门“五维”主体在信息共享支持下共同管理,实现微认证串联的教师终身教育多维协同发展。此外,在推动微认证赋能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还应加强理论研究,强化顶层设计,注重数据治理,开发优质课程,坚持以评促学。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胡杨
本文通过三个相互关联的区域内贸易指标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东亚机制下,"10+3"(EAFTA)和"10+6"(RCEP)内部的相互依赖程度更高;而在亚太机制下,随着TPP潜在成员的不断加入,区域内部贸易联系将会不断下降,并且日本的加入将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认为相较于亚太机制,东亚机制将是更优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洁 辛灵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体制机制创新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证。本文首先分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内涵及相互关系,阐明了体制机制创新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发展 体制机制 创新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波
京津冀地区是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第三增长极"环渤海地区的核心区域,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对外开放等综合中心,发展地位举足轻重。着眼21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应重点从重构区域功能、优化城市布局、扩大生态空间、增加清洁能源供给、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等五个方面谋篇布局、寻求突破。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增长极 生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鲁琳
由财务核算为主向业财税融合的财务管理模式转变成为当前大型集团企业财务发展的主要方向,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财务云模式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为进一步促进集团公司业财税一体化管理工作规范化、流程化、智能化开展,文章以业财税一体化财务云在集团公司的应用作为研究内容。在明确集团公司业财税一体化财务云建设重要因素的基础上,依托于实际公司展开深入研究。从具体应用过程来看,案例公司通过延伸拓展数据、流程、技术系统平台,有效实现了业财税一体化管理,能够助力于案例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价值最大化,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降本增效。
关键词:
业财税一体化管理 财务云 财务共享服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祝尔娟
进入"十一五"时期,京津冀都市圈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正处于要素一体化阶段,面临着在区域范围内实现产业集聚、扩散、整合、链接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紧迫任务。从京津冀三地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产业层次和资源禀赋等各方面看,推进区域产业合作、加快产业升级具有强劲的驱动力与现实基础。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一体化 产业升级与整合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志强
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已从区域合作布局、要素合作阶段迈入一体化协调发展和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实现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需要在顶层设计层面进行制度创新和协调机制创新。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制度机制建设应以顶层设计一体化为基础,落实长三角区域规划协调机制;以营商环境一体化为抓手,构建市场一体化机制;以科技创新一体化搭建创新平台,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机制及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治理机制一体化。具体应以建立跨省域的协调机制为基础,从合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入手,以改革措施的突破、落地和系统集成为抓手,利用区域公共服务与政策优势,吸引优质要素资源,打造具有掌控全球价值链能力的企业与产业集群。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志强
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已从区域合作布局、要素合作阶段迈入一体化协调发展和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实现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需要在顶层设计层面进行制度创新和协调机制创新。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制度机制建设应以顶层设计一体化为基础,落实长三角区域规划协调机制;以营商环境一体化为抓手,构建市场一体化机制;以科技创新一体化搭建创新平台,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机制及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治理机制一体化。具体应以建立跨省域的协调机制为基础,从合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入手,以改革措施的突破、落地和系统集成为抓手,利用区域公共服务与政策优势,吸引优质要素资源,打造具有掌控全球价值链能力的企业与产业集群。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郑磊 李虔 张绘
中国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十年来,取得重大进展,但仍存在较明显的城乡教育质量差距,“乡村弱、城镇挤”的问题尚未彻底解决。进入新时代,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以及完善新型城镇化两大战略背景下,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迈上新台阶,一方面要以县城为重点,在巩固县域内一体化基础上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另一方面要将城市纳入政策视域,在更大范围内拓展教育一体化。这既是党和政府推进教育公平的重点目标,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体现了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在政策路径上,应建立健全教育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双向自由流动政策体系,提升农村学生教育质量;尊重人口和产业集聚规律,积极扩充城镇地区教育容量;以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设为契机,突破行政区划边界的限制,创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提供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笑 赵金元
都市圈凭借超大、特大城市的辐射功能推动高端产业集聚、产业链延伸以及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然而,受限于城乡要素流动不充分、数字鸿沟、公共服务衔接不畅与供需错配等多方困境,都市圈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潜力并未得到充分释放,不利于城乡融合发展。“十四五”时期,应立足都市圈资源集聚优势,从要素流动、供需匹配与产业融合三个层面入手,构建都市圈城乡经济一体化理论框架。基于此,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应以制度供给为引领,释放城乡要素配置潜能;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形成城乡融合消费网络;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使城乡服务高效衔接;破除城乡数字发展壁垒,推动经济双向循环。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景敏 隋博文
通过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物流现状,揭示阻碍其物流一体化的现实因素,提出促进区域物流协调和统一即物流一体化的关键路径及创新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莉
在信息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下,传统的财务业务分离的运营和管理模式日益凸显出弊端。如何克服"信息孤岛"和财务信息滞后等导致企业决策、内部控制失效等问题,已成为大型企业集团急需解决的难题。文章通过详述川煤集团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揭示实施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是提升大型企业集团运营与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企业集团 财务业务一体化 探索 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