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00)
- 2023(15255)
- 2022(13093)
- 2021(12235)
- 2020(10153)
- 2019(23436)
- 2018(23551)
- 2017(44330)
- 2016(24827)
- 2015(27972)
- 2014(28208)
- 2013(27581)
- 2012(25997)
- 2011(23602)
- 2010(23948)
- 2009(21782)
- 2008(21389)
- 2007(18908)
- 2006(16854)
- 2005(15077)
- 学科
- 济(98983)
- 经济(98863)
- 管理(65742)
- 业(62277)
- 企(49976)
- 企业(49976)
- 方法(38959)
- 数学(32705)
- 数学方法(32275)
- 中国(29777)
- 农(27977)
- 地方(26469)
- 学(24810)
- 业经(22882)
- 财(22172)
- 制(18884)
- 农业(18781)
- 理论(17581)
- 贸(17218)
- 贸易(17205)
- 银(16886)
- 银行(16817)
- 融(16675)
- 金融(16666)
- 易(16549)
- 和(16470)
- 行(16231)
- 环境(16006)
- 技术(15552)
- 教育(14872)
- 机构
- 大学(352883)
- 学院(351075)
- 济(132736)
- 管理(132356)
- 经济(129581)
- 研究(127304)
- 理学(113115)
- 理学院(111647)
- 管理学(109515)
- 管理学院(108887)
- 中国(93533)
- 科学(82435)
- 京(80158)
- 所(66789)
- 农(65439)
- 财(61315)
- 研究所(61012)
- 业大(56566)
- 中心(56205)
- 江(53903)
- 北京(51611)
- 农业(51391)
- 范(50129)
- 师范(49555)
- 财经(48037)
- 院(46260)
- 州(43616)
- 经(43484)
- 技术(40354)
- 师范大学(40031)
- 基金
- 项目(237947)
- 科学(184427)
- 研究(172732)
- 基金(168173)
- 家(148468)
- 国家(147167)
- 科学基金(123767)
- 社会(104608)
- 社会科(98750)
- 社会科学(98722)
- 省(94613)
- 基金项目(89354)
- 自然(81391)
- 划(80593)
- 自然科(79440)
- 自然科学(79418)
- 教育(79384)
- 自然科学基金(77920)
- 编号(71339)
- 资助(69380)
- 成果(59601)
- 发(54391)
- 重点(54020)
- 部(51160)
- 课题(50969)
- 创(49079)
- 创新(45774)
- 科研(45351)
- 计划(44368)
- 项目编号(43188)
- 期刊
- 济(154744)
- 经济(154744)
- 研究(106298)
- 中国(74822)
- 学报(62629)
- 农(60502)
- 科学(55902)
- 管理(49551)
- 教育(47150)
- 大学(46103)
- 财(44503)
- 学学(43055)
- 农业(41928)
- 融(31331)
- 金融(31331)
- 技术(30611)
- 业经(26481)
- 经济研究(23701)
- 财经(22534)
- 业(21405)
- 图书(20628)
- 问题(20146)
- 经(19164)
- 科技(18041)
- 版(17560)
- 理论(16764)
- 业大(16686)
- 技术经济(16062)
- 现代(15778)
- 资源(15738)
共检索到533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芳 万勤 张素丽 于兆海 胡建芳
探讨了京白梨花粉萌发率低的原因。用石蜡切片等技术对京白梨和鸭梨雄配子体发育以及花粉败育进行了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京白梨花药大小、花药重以及每朵花中的花药数略低于鸭梨;花粉染色率两者之间差异不大,而京白梨花粉萌发率为23.19%,鸭梨为58.77%,京白梨明显低于鸭梨。京白梨和鸭梨在雄配子体发育特征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在京白梨雄蕊发育的各个阶段都观察到了不同类型的发育异常,即不能形成正常的小孢子母细胞、花药发育异常、绒毡层细胞不退化或退化不及时、形成少花粉的花粉囊或空花粉囊等,同时在大量切片中很容易观察到绒毡层发育异常类型。据此推断京白梨雄蕊败育类型属于花药退化型和绒毡层发育异常型,并认为造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齐秀东 魏建梅 赵美微 彭红丽 张海娥
【目的】探讨糖和淀粉代谢及其基因表达与京白梨果实软化的关系,为果实贮藏保鲜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京白梨’果实为试材,经低温和1-MCP处理,测定果实后熟软化过程中硬度、呼吸速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并对其关键酶基因(AM、SPS、SS和AI)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采后‘京白梨’果实淀粉快速降解,与硬度下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低温和1-MCP处理极显著抑制了淀粉含量的下降,降低了其与硬度间的相关水平。同时,淀粉酶(AM)活性快速增加,与硬度和淀粉含量变化极显著相关,且AM的表达量也迅速积累,淀粉酶活性和AM表达量的增加均显著受到低温和1-MCP处理的抑制。常温下,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郝雪峰 雷建军 陈国菊 曹必好
采用染色体压片和爱氏苏木精染色相结合的方法对辣椒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可育株系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正常,胞质分裂属同时型,四分体以正四面体型或十字交叉型为主;雄配子体只进行1次有丝分裂,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不育株系减数分裂行为异常,四分体时期彻底败育;此外,辣椒减数分裂进程与花蕾外部特征关系密切。
关键词:
辣椒 花粉母细胞 减数分裂 雄配子体发育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 张蜀宁 张红亮
采用染色体压片法和爱氏苏木精染色-冬青油透明法研究了萝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萝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方式为同时型,终变期二价体多为棒状和环状,有3%的异型二价体,中期Ⅰ出现少量染色体落后现象,中期Ⅱ纺锤体的排列方式有垂直型、平行型和八字型,四分体排列按比例依次为十字交叉型、四面体型和左右对称型。成熟花粉为3核型,包括1个营养核及2个精核,具3个萌发孔。2.0~4.5 mm的花蕾处于单核期,可作为花药培养或小孢子培养的选材依据。花粉可染率为87.9%,败育多发生在单核期。
关键词:
萝卜 花粉母细胞 减数分裂 雄配子发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雪梅 吴树彪 牛天堂 王星玉
通过石蜡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系统观察了大黍有性生殖过程中大小孢子发生、雌雄配子体发育及其淀粉动态。大黍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4层细胞组成。在花药发育过程中,表皮细胞始终积累大、小不等的圆球状内含物,该内含物经PAS、苏木精分别染色均呈负反应。表皮细胞外壁在花粉成熟时期略有增厚,且具小刺状突起。绒毡层细胞属腺质型。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属连续型。成熟花粉粒富含较大颗粒的淀粉。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线型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发育为单核胚囊。4核胚囊进一步发育为4游离核与4细胞共存的8核胚囊。成熟胚囊属蓼型。在胚囊发育过程中,合点珠心细胞中淀粉不明显,在胚囊中合点端淀粉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静 伏芳 高同雨 姜峰 李天忠 朱元娣
为筛选出‘京白梨’果实品质的特征性指标并建立‘京白梨’优质果品的评价体系,本研究以门头沟区军庄镇东山村和孟悟村生长健壮且结果良好的‘京白梨’树为试验材料,选择各单株的优质果实,分别测定和分析果实在采收时及后熟后的果实外观形状(单果重、果实纵横径、果形指数、果心大小和果肉硬度)和内在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和出汁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筛选‘京白梨’优质果实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京白梨’优级果品的综合评价指标是果形指数≤0.88且单果重≥110.00g,采收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12.50%、后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15.00%;单果重、果实纵横径和果形指数可作为‘京白梨’果实品质评价的主要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可作为辅助指标。综上,本研究可指导‘京白梨’的栽培生产并为优质果实采收和分级提供标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利娟 郭惠红 费孛 张中南 李凤兰
该文对单瓣和重瓣紫花木槿雌雄蕊的发育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结果表明:单瓣紫花木槿的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面体状的四分体,成熟花粉是二细胞型,圆球状,表面有刺,雌蕊发育滞后于雄蕊发育一周左右,即雄蕊发育至单核小孢子时期时,珠心内大孢子母细胞开始进行减数分裂,历经蓼型胚囊的发育模式,发育为成熟胚囊.重瓣紫花木槿的雌雄蕊均瓣化并败育.单瓣紫花木槿开花后第4天开始进行双受精,胚的发育历经球形原胚、心形胚、鱼雷胚、子叶胚及成熟胚时期,核型胚乳,种子成熟后无胚乳.
关键词:
木槿 单瓣 重瓣 雌蕊 雄蕊 绒毡层 胚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亚明 邢世岩 董章凯 付茵茵
以泰山侧柏为研究对象,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对其休眠期至传粉过程中的小孢子叶球进行形态指标测量和常规石蜡切片观察.结果表明:(1)10月22日,雄球花先端变为浅褐色,此时雄球花进入休眠,直至翌年2月中旬;2月27日,休眠结束,雄球花内小孢子囊发育;3月11日,雄球花开裂,花粉散发;传粉后,雄球花脱落.(2)10月25日,小孢子囊内由造孢细胞有丝分裂产生小孢子母细胞,此时小孢子母细胞排列紧密;休眠期内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小孢子;2月27日,小孢子发育形成单核花粉粒;3月11日,单核花粉粒发育为成熟花粉粒.
关键词:
侧柏 小孢子叶球 形态发育 雄配子体发育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国玲 李松涛 李振茹 亓丽萍 李天忠
研究京白梨的香味成分,为今后利用多种方法开启京白梨次生代谢产物途径,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以北京市房山、大兴和昌平3个区不同土壤和环境条件的京白梨后熟果实为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果实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离,分别得到31、32和36种挥发性物质,3个地区总计得到挥发性物质54种,其中主要的香味物质有10种,分别为乙酸己酯、α-法尼烯、丁酸己酯、丁酸甲酯、乙酸丁酯、1-己醇、乙醇、丁酸乙酯、己酸乙酯和(E)-丁酸-2-己烯酯。京白梨果实香味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是由京白梨的遗传物质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建梅 马锋旺 关军锋 袁军伟 朱向秋
【目的】探讨细胞壁代谢与‘京白梨’果实软化的关系及其调控,为解决果实品质下降及迅速软化问题提供依据。【方法】用0℃、1-甲基环丙烯(1-MCP)和乙烯利处理‘京白梨’果实,测定细胞壁组分及其降解酶活性变化及调控效应。【结果】随着‘京白梨’果实后熟软化,果实细胞壁物质(CWM)、共价结合果胶(CSP)、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减少,离子结合果胶(ISP)和水溶性果胶(WSP)含量增加;果胶甲酯酶(PME)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在采后3d后开始升高,分别在第9天和第12天出现活性高峰,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α-L-Af)和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在采收时就开始升高,并持续到贮藏末期...
关键词:
京白梨 果实软化 细胞壁代谢 调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志勇 邵芬娟 刘亚娟 范俊玲 魏学智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杜松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杜松的雄球花3月初开始分化。小孢子囊壁一般包括3层细胞:表皮、中层和绒毡层。造孢细胞在3月中旬形成,3月下旬形成小孢子母细胞,4月上旬开始减数分裂,4月中旬形成四分体,4月下旬小孢子从四分体释放出来。5月上旬开始散粉,成熟花粉粒为单核花粉粒。散粉后,胚珠内的花粉萌发出一短的花粉管后休眠,第2年4月份开始分裂形成管细胞、不育细胞和2个精子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发育表现出不同步现象,部分小孢子母细胞在发育过程中退化,在小孢子囊内形成空腔。小孢子囊在小孢子叶基部远轴面和叶腋处都有发生,小孢子叶球为复合小孢子叶球。
关键词:
杜松 小孢子母细胞 雄配子体 发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丽园 桑子阳 陈发菊 马履一
【目的】对红花玉兰(Magnolia wufengensis)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显微观察,探讨其自然状态下结籽率低的原因。【方法】于2012年5月红花玉兰花芽分化开始每月采花芽1次,直至次年开花,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制片,对红花玉兰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详细的细胞学观察。【结果】红花玉兰雌蕊成熟时倒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为单胞子发生型,成熟胚囊为7胞8核胚囊,蓼型胚囊发育方式。雄蕊花药四室,腺质型绒毡层,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结论】红花玉兰大、小孢子发生以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未见异常现象,因此该物种雌、雄蕊发育不是导致其濒危的因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颖 王蕾 崔兰明 周蕴薇
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和光学显微技术研究绵枣儿的花芽分化、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绵枣儿的花为两性花,每朵花具有雄蕊6枚,花药4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2层)、绒毡层共5层细胞构成,其发育方式为双子叶型,绒毡层为腺质绒毡层类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方式为连续型,产生的四分体包括左右对称型与四面体型2种,成熟的绵枣儿花粉为二细胞型花粉;子房为3心皮3室,中轴胎座,倒生胚珠,厚珠心,双珠被;胚囊的发育方式为英地百合型,成熟胚囊为7胞8核。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如梦 汪加魏 孙荣喜 丁菲 张露 宁晓丹 熊伟 詹丽红 吴南生
[目的]观察南酸枣雌雄配子的发育过程,初步探究南酸枣雌雄蕊败育的发生原因。[方法]利用石蜡切片观察法研究南酸枣的大小孢子和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结果](1)南酸枣雌雄异株、单性花,雄花无子房,雌花具退化雄蕊;雄花纵长大于3 mm时,花药成熟,子房纵长达3.5 mm时,胚囊成熟;(2)雄花成熟花药壁共分5层,由外向内为1层表皮、1层药室内壁、2层中层、1层绒毡层,发育形式属基本型;(3)小孢子母细胞分裂形式属同时型,四面体型小孢子四分体,2-细胞型花粉,见3个萌发孔胞质囊;(4)双珠被、厚珠心;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后期倒转;(5)雌花退化雄蕊的花药壁5层,雌花具左右对称型小孢子四分体,小孢子期绒毡层解体,小孢子解体后花药空囊,药室内壁略纤维状加厚,表皮此时退化;(6)南酸枣雄花从现蕾到散粉约25 d时间,雌花从现蕾到胚囊成熟约24 d时间。[结论]南酸枣雌雄配子发育模式与漆树科大多数种一致;雄花无雌蕊,系花芽发育过程中雌蕊原基退化所致;南酸枣未见退化胚珠,雌花退化雄蕊具正常的小孢子母细胞、异常的小孢子四分体和小孢子,且绒毡层不正常解体,花药空囊,无花粉粒。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坚钦
夏蜡梅(CalycanthuschinensisChengetS.Y.Chang)为蜡梅科夏蜡梅属[1],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自然分布在浙江省的天台和昌化。蜡梅科中唯独它花无香气,花大而美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夏蜡梅发现后,改变了长期以来认为夏蜡...
关键词:
夏蜡梅,花芽,雄配子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