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1)
- 2023(416)
- 2022(376)
- 2021(364)
- 2020(312)
- 2019(938)
- 2018(919)
- 2017(1798)
- 2016(944)
- 2015(1012)
- 2014(891)
- 2013(853)
- 2012(819)
- 2011(709)
- 2010(840)
- 2009(705)
- 2008(679)
- 2007(550)
- 2006(505)
- 2005(440)
- 学科
- 济(3773)
- 经济(3770)
- 地方(2327)
- 管理(1361)
- 地方经济(1178)
- 中国(1154)
- 业(1113)
- 农(823)
- 城市(775)
- 学(755)
- 方法(708)
- 数学(630)
- 数学方法(622)
- 环境(608)
- 企(592)
- 企业(592)
- 农业(561)
- 城市经济(535)
- 业经(532)
- 贸(483)
- 贸易(482)
- 方城(452)
- 财(432)
- 和(427)
- 教育(403)
- 制(392)
- 易(387)
- 服务(370)
- 发(369)
- 生态(365)
- 机构
- 大学(10450)
- 学院(9735)
- 京(6649)
- 北京(5123)
- 研究(4780)
- 济(3997)
- 经济(3951)
- 中国(3770)
- 管理(3380)
- 科学(3179)
- 理学(2677)
- 所(2589)
- 理学院(2571)
- 业大(2494)
- 管理学(2493)
- 管理学院(2473)
- 研究所(2347)
- 农(2046)
- 市(2021)
- 中心(1965)
- 院(1737)
- 科学院(1669)
- 农业(1562)
- 南京(1487)
- 津(1469)
- 范(1425)
- 师范(1418)
- 天津(1397)
- 财(1348)
- 发(1292)
共检索到18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金榜 孙德凯
京津走廊上的明珠廊坊市是河北省省辖市。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位于京津之间,北依燕山山脉,南处黑龙港流域,东近渤海湾,西毗白洋淀。地理位置优越,被誉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廊坊市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半小时可以“进京下卫”(指天津),一小时可以“上天入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崔冠杰
根据国家科委领导的指示,国家科委政策法规司会同北京、天津市、河北省科委和廊坊市人民政府等邀请了若干专家学者,组织了"京津塘高速公路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研究"软课题。本刊决定跟踪这项重大软课题,本期特邀请课题总体组组长崔冠杰同志写了这篇文章。各位读者对这项软课题,对发展京津塘高新技术产业带有什么好的设想和建议,请直接给本刊来信,本刊将及时转交国家科委政策法规司和课题总体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世洪
认为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将极大地促进该都市圈内生产要素的大范围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廊坊置身于京津冀都市圈,与京津山水相连,具有对接京津产业的良好基础。廊坊市应深度融合京津资源,积极搭建开放平台,规划廊坊市与京津产业对接的思路,确定与京津产业对接的领域,以此促进廊坊市的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京津 廊坊 产业对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姚振辉 娄冠华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其中,产业的对接与协作是三地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全省对接京津的桥头堡,廊坊如何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同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将自身区位优势全部变现为发展优势,对于自身财政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乃至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都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廊坊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丹 金凤君 蔡建明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获取历史数据,采用SLEUTH模型,对京津廊坊地区城市增长和土地利用演化进行模拟。模拟过程中,通过获取模型对于城市土地利用演化模拟的最佳模型参数系列,实现SLEUTH模型的本地化,重建了研究区1985—2008年城市土地利用历史动态演化过程,并模拟其未来动态扩展趋势,为研究区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最后,通过对社会经济驱动因子进行主成份分析,得出影响北京、天津和廊坊市城市扩展的第一主成份因子分别是人口—文化—经济因子、经济因子和经济—环境因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江曼琦
京津城市的分工与合作,对带动整个中国北方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北京、天津比较优势的分析,指出北京作为首都,应凭借政治、文化中心带来的优势,成为全国的经济管理中心和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国际信息中心;天津的发展应利用港口优势,发挥北方制造业中心、商贸中心、高新技术开发和试验基地等职能;京津两市共同建设成为我国北方、乃至东北亚的金融中心、国际旅游中心。
关键词:
城市 分工 合作 北京 天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边集
高科技公司,要如何推销一件全新的高科技产品呢?即使这件产品可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但是,如果没有一套有效的行销策略与措施,其结果可能由于市场的失败而导致技术的败北。 近年,工业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如IBM,惠普等高科技公司,为推销自己的新产品,普遍采用“卖知识,非卖产品”的软式行销策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视察工作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掀开了京津冀三省市发展新的历史篇章。8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每一个重要阶段和关键节点都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回顾8年的工作,我们为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倍感自豪;展望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和奋斗目标,我们满怀信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卓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共建产业园区是实现三地产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具体分析了共建园区的条件优势,阐述了共建工作开展的现状以及共建对于推动区域发展的作用,并针对区域合作新格局下的共建园区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共建园区 产业转移 京津冀协同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彬 刘学敏 王双
河北张(家口)承(德)地区是京津的生态屏障,该区域与京津生态联系紧密,生态问题可以转化为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了传统解决方法存在的缺陷,指出需要在生态联系的基础上重构生态补偿机制,从而实现二者之间的经济—生态合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建新,王二林
香港都市圈的快速发展相应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腾飞 ;上海都市圈加快了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步伐。为进一步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协调“东西南北”关系 ,启动京津都市圈 ,使之成为环渤海地区乃至中国北方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心。
关键词:
京津都市圈 经济增长中心 发展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戴学珍,蒙吉军
本文首先分析了北京、天津二市的空间扩展过程 ,指出了其扩展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及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了促进京津空间一体化的建议。
关键词:
京津 空间一体化 城市走廊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玉芳 沙景华
京津冀和环京津贫困带二元经济结构是京津冀发展的一大障碍。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座谈会上,"京津冀协同发展"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定量分析京津冀和环京津贫困带状况,可运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差值法基尼系数、库兹涅茨三产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分析其二元经济结构。从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业、风能和太阳能新能源产业、中高档养老产业角度,可提出解决京津冀和环京津贫困带二元经济结构的建议。
关键词:
环京津贫困带 二元经济结构 产业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国霞 赵学涛 石勇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7年京津64个制造业部门和14个第三产业部门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京津的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方向,对京津的主导产业进行了选择。结果表明,北京主导产业应以电子信息产业、石化产业、装备制造业、医药制造等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等高端服务业为主;天津以发展汽车制造业、设备制造业、钢压延加工业和炼钢等临海型产业为重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振 秦湃 李泽萍 王子饴
本文从城市经济学中居民住房选择模型和就业选择模型出发,构建职住分离影响机制模型,梳理出京津城际铁路影响职住分离的机理,发现关键影响因素是通勤成本,并得出不同人群职住分离程度的初步结论。本文分发1000份调查问卷,利用有无对比和社会统计方法,分析京津城际铁路对职住分离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京津城际开通后,对中等收入阶层的职住分离影响最为明显,对高收入阶层次之,对低收入阶层的影响最小。
关键词:
京津城际 职住分离 影响机制 影响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