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28)
- 2023(9068)
- 2022(7651)
- 2021(6856)
- 2020(5343)
- 2019(12238)
- 2018(12216)
- 2017(22418)
- 2016(12164)
- 2015(13773)
- 2014(14242)
- 2013(14039)
- 2012(13592)
- 2011(12716)
- 2010(13350)
- 2009(12255)
- 2008(12033)
- 2007(11017)
- 2006(10288)
- 2005(9820)
- 学科
- 济(74839)
- 经济(74777)
- 管理(30873)
- 业(27630)
- 地方(25180)
- 中国(21679)
- 企(20237)
- 企业(20237)
- 方法(17576)
- 农(16609)
- 地方经济(15721)
- 业经(15681)
- 数学(14552)
- 数学方法(14441)
- 学(13131)
- 农业(11748)
- 发(11653)
- 融(11426)
- 金融(11425)
- 制(11242)
- 银(11054)
- 银行(11042)
- 行(10798)
- 财(10686)
- 环境(10293)
- 贸(9763)
- 贸易(9751)
- 理论(9266)
- 易(9206)
- 和(8975)
- 机构
- 学院(181819)
- 大学(177699)
- 济(83127)
- 经济(81309)
- 研究(70606)
- 管理(60977)
- 中国(55152)
- 理学(49392)
- 理学院(48676)
- 管理学(47884)
- 管理学院(47533)
- 京(42478)
- 科学(40441)
- 财(37284)
- 所(36751)
- 研究所(32355)
- 中心(31153)
- 江(30770)
- 北京(28784)
- 财经(27805)
- 农(27730)
- 范(26621)
- 师范(26389)
- 经济学(26209)
- 院(25194)
- 州(24906)
- 经(24871)
- 经济学院(23058)
- 业大(22701)
- 省(22612)
- 基金
- 项目(103900)
- 研究(81509)
- 科学(80157)
- 基金(70371)
- 家(59771)
- 国家(59155)
- 社会(51212)
- 科学基金(49705)
- 社会科(48432)
- 社会科学(48424)
- 省(42044)
- 教育(36752)
- 基金项目(36173)
- 划(34698)
- 编号(34323)
- 发(29920)
- 资助(29201)
- 成果(29137)
- 自然(28077)
- 自然科(27309)
- 自然科学(27305)
- 自然科学基金(26777)
- 课题(26007)
- 发展(24963)
- 展(24542)
- 重点(23955)
- 部(21683)
- 年(21328)
- 创(21182)
- 性(20848)
共检索到315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艺纹 李小玲
京津联合发展总部经济,可充分利用两地优势资源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形成空间相邻、功能互补、产业链较完善的联合体,变水平的非理性竞争为垂直价值链的友好合作,还将带动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崛起,实现区域共赢。
关键词:
京津 联合 总部经济 共赢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甘培根
京津联合发展金融 促进京津地区经济的发展甘培根一、在经济与全融发展上南北的差距逐渐拉大近十多年来,在南方五大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开发区经济迅猛发展的带动下,东南沿海各省的经济与金融发展很快。在经济与金融发展程度上不仅东西之间的差距拉大,而且南北之间的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全红 丁文辉 陈超逸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物流业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先导产业,其规划是否合理、发展是否顺畅都严重影响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顺利发展。本文根据熊彼特"创新"理论,借助互联网技术对京津冀物流业整个链条进行改造升级,以期激发物流业活力,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新动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伟
本文旨在通过以京津冀地区流通网络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概念作为理论依据,对二者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及其影响因素,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对如何促进京津冀流通网络与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流通网络 区域经济发展 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宣 袁立鹤
当前经济转型时期,河北省大力发展环京津带农村旅游产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必须转变当前落后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在市场定位、项目开发、服务水平、营销宣传等方面完成转型和创新发展,带动河北省环京津带脱贫致富,促进河北省局部经济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登科
京津冀地区古称燕赵之地。这里有着相同的历史沿革和不可分割的地形地貌。这里,秦汉时是中原的东北边陲,三国时同属曹魏管辖,到唐朝,它是保卫中原的东北方军事重地,辽代时,则是北京与契丹统治者的接壤交错地带。金代,又均在女真完颜氏的版图之内,元明清三朝,均同属于京畿之地。从地理环境上看,京津冀地区西拥太行,北枕燕山,东濒渤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选良
温州作为我国最先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凭着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和市场机制的先发优势,取得一个个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奇迹。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转型向纵深发展以及各地民营经济的加速发展,温州原有的先发优势不复存在,而温州经济增长方式中一些固有的弊端逐步显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功实现城市集约化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强温州经济集聚功能和城市经济活力,加快温州总部经济发展是必由之路。
关键词:
温州 总部经济 比较优势 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鹏飞
当前,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京津冀协调发展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战略。而流通业作为经济贸易发展的核心,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鉴此,本文在对流通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进行理论构建的基础上,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背景,对流通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京津冀流通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流通业 区域经济 耦合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柳钦
总部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看,总部经济是企业总部在空间地理上由功能集群所形成的一种聚集经济。总部集群是产业集群的一种高端形态,对一个城市的经济状况、人才、金融、基础设施要求较高。因此,总部集群发展应有其特殊的路径选择:实施集群创导战略;将总部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培育促进总部集群的区域社会文化环境,提高总部经济的文化竞争力;开展集群营销,创建总部集群区域品牌;建立有效的总部集群"竞合"机制;推进总部集群融入全球价值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迪
在我国互联网经济总体规模不断攀升的同时,其地区发展差异却日益凸显,部分传统经济发达地区在互联网经济时代遭遇发展困境,原有的地区商业文化亟需与互联网经济思想相融合。本文以浙江温州地区为例,探索了互联网经济发展对温商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从深层文化角度揭示了温州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困境,并提出温商文化与互联网经济融合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
网络经济 温商文化 温州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荣华 陈平 甘小文
作者在本文中以"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提出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规划为切入点,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研究了京津冀产业转型的发展路径。首先,简要分析了推动京津冀产业转型协同发展的战略与共同认知,然后指出了该区域存在的产业转型协同问题,最后给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环境约束 产业转型 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宁
文章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在于该地区的城市群能够建立起在交通、产业、行政、环境等方面协调发展的机制。该地区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经过分析文章认为形成该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行政区经济"模式——即行政区,特别是城市型行政区对该地区经济约束过强是关键因素。文章对中国"行政区经济"的起源以及中国城市型行政区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追溯,在此基础上提出明确城市分工、完善区域协同立法、建立区域协调机构等举措是确保城市型行政区健康发展,真正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实途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良镛 毛其智
在对我国中等城市发展研究回顾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对中等城市的研究进展,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探讨我国中等城市发展的相关问题:中等城市可以包括除特大城市和一般小城镇之外的所有城市;在确定中等城市时,应从“次区域发展中心”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论证,以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城镇网络;中等城市的发展应更加突出个性,加强特色建设。
关键词:
中等城市发展 “次区域发展中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康书生 杨镈宇
推动京津冀区域金融协同发展对三地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利用灰色关联—多层次分析法对京津冀金融发展的协同程度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京津金融发展的协同程度最高,京冀最低;京津冀区域整体与河北省金融发展的协同程度最高,与北京的协同程度最低,反映出京津冀三地金融发展不平衡、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总体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应从国家顶层设计的整体视角和京津冀三地的个体视角提出推动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荣华 陈平 甘小文
作者在本文中以"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提出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规划为切入点,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研究了京津冀产业转型的发展路径。首先,简要分析了推动京津冀产业转型协同发展的战略与共同认知,然后指出了该区域存在的产业转型协同问题,最后给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环境约束 产业转型 协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