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09)
- 2023(8033)
- 2022(7070)
- 2021(6269)
- 2020(5582)
- 2019(12925)
- 2018(12745)
- 2017(24944)
- 2016(13603)
- 2015(15581)
- 2014(15741)
- 2013(15835)
- 2012(14989)
- 2011(13672)
- 2010(13748)
- 2009(12718)
- 2008(12868)
- 2007(11712)
- 2006(9972)
- 2005(9001)
- 学科
- 济(64220)
- 经济(64166)
- 业(35245)
- 管理(34568)
- 方法(28322)
- 企(27475)
- 企业(27475)
- 数学(25145)
- 数学方法(24929)
- 农(17547)
- 地方(16886)
- 中国(14893)
- 业经(13536)
- 学(13440)
- 财(13230)
- 农业(11561)
- 贸(11543)
- 贸易(11540)
- 易(11080)
- 制(10451)
- 产业(10254)
- 地方经济(9667)
- 和(9184)
- 技术(9028)
- 环境(8795)
- 银(8225)
- 银行(8199)
- 融(8037)
- 金融(8035)
- 行(7838)
- 机构
- 学院(200311)
- 大学(200294)
- 济(84825)
- 经济(83100)
- 管理(75703)
- 研究(70937)
- 理学(65040)
- 理学院(64218)
- 管理学(63089)
- 管理学院(62708)
- 中国(52588)
- 京(45303)
- 科学(45255)
- 农(37741)
- 所(37166)
- 财(36432)
- 研究所(34038)
- 中心(32740)
- 业大(32407)
- 江(30760)
- 农业(29975)
- 财经(29072)
- 北京(28757)
- 范(26531)
- 经济学(26299)
- 师范(26264)
- 经(26234)
- 院(25269)
- 州(24139)
- 经济学院(24028)
- 基金
- 项目(134885)
- 科学(105343)
- 基金(96610)
- 研究(96560)
- 家(84843)
- 国家(84194)
- 科学基金(71034)
- 社会(60676)
- 社会科(57618)
- 社会科学(57600)
- 省(53287)
- 基金项目(51935)
- 自然(45880)
- 划(45727)
- 自然科(44746)
- 自然科学(44732)
- 自然科学基金(43931)
- 教育(43202)
- 资助(39094)
- 编号(38973)
- 发(31358)
- 成果(31238)
- 重点(31238)
- 部(29405)
- 创(28168)
- 课题(27366)
- 创新(26445)
- 科研(26156)
- 计划(25856)
- 发展(25047)
共检索到294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成文,杨开忠
本文在从消费模式和劳动生产率两个方面首先对经典经济基础方法进行修正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京津两市第三产业的差别与联系,为京津发展提供依据。其主要结论:①北京第三产业总体优势明显,发挥着全国性三产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天津在第三产业服务输出上,总体明显弱于北京,主要为大区服务。②北京以物流为基础的三产行业处于绝对劣势,或处于显著相对劣势地位;天津则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业相对北京的劣势十分突出。相对而言,北京发挥了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中心的作用,天津则扮演了物流中心的角色,而且这种分工在经历了八五期间之后越发明显。③京津两市联手发展的原则和方式主要为完全分工、相对分工、产业地域一体化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岳书敬,王学,柯丽菲
首先将成渝第三产业的总体水平与京津沪以及其他副省级城市进行比较,定量地得出成渝第三产业处于不同的水平;接着定性地分析两市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并由上述两方面得出理论上成渝第三产业分别应发展的重点方向。最后通过区位商等方法分析了1999~2000年成渝第三产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对成渝第三产业应调整的方向提出了参考意见。
关键词:
成都 重庆 第三产业 区位商 分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洪娟 李松吉 谷永芬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整个长三角地区逐渐成为了世界又一大制造中心,但是就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来看各城市却参差不齐。长三角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是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制造业需要服务业的支撑,服务业靠制造业"养活"。长三角各城市之间的服务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海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最高,但却离不开周边地区服务业的支撑,而周边地区服务业的发展也对上海有一定的依赖。两省一市之间的分工协作会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错位分工 工业化 比较优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智利 张丽芳
目前我国第一、第二产业结构的升级将减弱对第三产业增长的拉动效应。这种拉动效应已经转移出去,成为国外第三产业扩张的机遇。服务贸易逆差的进一步加重,造成了我国第三产业人才的严重流失,使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受到严重影响。全面认识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原因及影响因素,探索其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加快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内部结构 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阎小培,姚一民
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正日益成为支配城市经济的主要因素.并对城市内部结构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本文回顾了广州第三产业发展变化历程、分析了广州市区第三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广州 第三产业 生产性服务业 空间分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成柏
文章首先通过分析第三产业内部的消费服务业、生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演化规律,揭示第三产业发展方向;其次,通过对江苏服务业专业化水平、内部结构升级方向等方面剖析,采用综合的分析方法,分析江苏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归纳江苏省服务业内部结构的特点并运用回归方法分析影响第三产业发展因素;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内部结构 升级趋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铠维
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运用偏离-份额分析EstEban空间模型,研究了天津市"十三五"时期第三产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结果表明: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是适合在经过专业化发展后,被选择为天津市"十三五"时期第三产业主导产业的产业部门。最后,结合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祁文辉 魏丽华
分工协作理论是马克思思想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他的很多著作中都对协作与分工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些思想精髓在当今对区域发展仍然充满着生命力和影响力。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今天,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重温马克思的分工与协作的经典思想,对积极贯彻新常态下对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走向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蔡方 孙文祥
通过建立对第三产业各行业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天津、上海两市为例,对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发现不同地区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优势存在较大差异,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会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各地应根据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当前的政策取向,确定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优先发展顺序。
关键词:
第三产业 评价体系 实证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波
新疆第三产业发展的特征及与其他产业的关系新疆建设兵团李波第三产业的兴起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受经济增长客观条件的制约。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逐渐细化,人均收人水平不断提高,需求的扩大和需求结构的变化,促使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丽平 苏玉娇
在区域协同发展背景下,通过构建网络联结组合使区域产业协作趋势可视化,有利于挖掘与促进产业发展融合,为相关区域产业协作发展状况监测与产业结构优化策略制定提供决策参考。以京津冀区域为例,基于区域与地区双重视角,从产业共性技术特征出发,依据"区域-技术"2模网络,探究随时间推移逐渐稳定的区域产业与技术领域发展趋势,并通过构建专利技术共现网络,明晰地区产业与技术领域的联结组合,评估判断区域产业协作发展前景。最后,根据现实需求,对区域产业协作进行动态效用最优规划,提出相应优化策略,即着重培育产业优势互补的特色集群、营造有利于产业协作发展的生态环境以及拓展适应产业开放融合的发展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琴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