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75)
- 2023(16164)
- 2022(13662)
- 2021(12437)
- 2020(10233)
- 2019(23638)
- 2018(22939)
- 2017(42057)
- 2016(24202)
- 2015(27022)
- 2014(27164)
- 2013(26282)
- 2012(24944)
- 2011(22887)
- 2010(23256)
- 2009(21148)
- 2008(21050)
- 2007(19063)
- 2006(16921)
- 2005(15489)
- 学科
- 济(99623)
- 经济(99528)
- 管理(59246)
- 业(57058)
- 企(42996)
- 企业(42996)
- 方法(39670)
- 数学(34949)
- 数学方法(34619)
- 中国(33082)
- 农(28708)
- 地方(27710)
- 学(23414)
- 财(23096)
- 贸(22984)
- 贸易(22973)
- 易(22300)
- 教育(21702)
- 业经(21515)
- 农业(19601)
- 制(16616)
- 环境(16047)
- 理论(15947)
- 发(15803)
- 技术(15624)
- 地方经济(15471)
- 银(15429)
- 融(15389)
- 金融(15387)
- 银行(15357)
- 机构
- 大学(345557)
- 学院(342235)
- 济(136024)
- 经济(133062)
- 研究(128065)
- 管理(120168)
- 理学(102941)
- 理学院(101477)
- 管理学(99578)
- 管理学院(98919)
- 中国(90484)
- 科学(81684)
- 京(77837)
- 农(68479)
- 所(67529)
- 研究所(61705)
- 财(60452)
- 中心(56934)
- 业大(56019)
- 农业(54316)
- 范(54258)
- 江(54161)
- 师范(53675)
- 北京(50002)
- 财经(47592)
- 院(45617)
- 师范大学(43671)
- 经(43184)
- 州(42553)
- 经济学(41973)
- 基金
- 项目(227510)
- 科学(178009)
- 研究(164831)
- 基金(160563)
- 家(142739)
- 国家(141417)
- 科学基金(117998)
- 社会(102615)
- 社会科(97106)
- 社会科学(97076)
- 省(91453)
- 基金项目(84810)
- 教育(80465)
- 划(79461)
- 自然(76050)
- 自然科(74256)
- 自然科学(74231)
- 自然科学基金(72884)
- 编号(67300)
- 资助(64694)
- 成果(55998)
- 发(55009)
- 重点(53456)
- 部(50329)
- 课题(50091)
- 创(47616)
- 创新(44423)
- 科研(43737)
- 发展(43213)
- 计划(43167)
- 期刊
- 济(151617)
- 经济(151617)
- 研究(107288)
- 中国(78318)
- 农(62259)
- 学报(62116)
- 教育(61867)
- 科学(53651)
- 大学(45982)
- 财(45675)
- 农业(42473)
- 学学(42116)
- 管理(41563)
- 技术(30752)
- 融(30163)
- 金融(30163)
- 业经(25802)
- 经济研究(24700)
- 财经(23276)
- 业(23081)
- 问题(20755)
- 经(20088)
- 贸(18274)
- 版(17340)
- 技术经济(16510)
- 科技(16353)
- 图书(16033)
- 商业(15834)
- 业大(15804)
- 资源(15649)
共检索到526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倩 王永哲
借鉴TOPSIS方法测度2010—2019年京津冀高等教育产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和空间权重矩阵,通过具体模型和空间效应选择与相关检验,确定使用时间空间双向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各影响因素的区域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各地区内部对本地高等教育产出发展产生显著直接影响效应的3个因素中,人口规模发展的正向拉动效应最大,人力资源投入发展的正向拉动效应次之,而经济环境发展则产生相对较强的负向抑制作用;对本地以外其他两地也产生显著间接影响效应的人力资源投入发展因素表现为较强的正向推动效应。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产出发展 空间面板模型 京津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穆伟
京津冀区域是我国继长三角和珠三角之后拉动经济发展的"第三极",更是我国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如今京津冀区域在环境治理、农林建设、能源共享等方面都开展了深入合作,有效推动了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合作缺乏整体规划,科教先导优势作用发挥不足,高等教育发展不能优势互补。因此,应把握京津冀区域发展机遇,建立有效的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机制,整合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规划,提升协同发展思想认识,明确高等教育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扩大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合作领域,为区域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应有作用,推进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茂林 刘秉镰
文章在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状况的基础上,选取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影响因子,通过计算其与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的灰色绝对关联度,并进行排序,从中筛选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要素,以期对促进京津冀三地进一步合理分工、实现错位发展、获取区域经济整体利益最大化有所裨益。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经济 产业经济 影响要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贵 李涛
文章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专利申请授权量为创新产出的衡量指标,2005-2015年为研究时序,运用探索性和证实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城市群创新活动空间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群创新产出地理集聚特征明显,空间分异显著,京津存在虹吸效应,城市群不存在收敛特征;R&D经费支出、经济密度、第三产业占比和对外开放程度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均是正向作用,但存在空间异质性,同一影响因素在不同地区对创新的影响不同。不同地区根据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采取不同政策措施促进地区创
关键词:
创新集聚 空间分异 空间异质性 GWR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郝艳杰
由于地区差异、管理有别等多方面原因,京津冀警察高等教育没有能够集中优势资源实现更大发展。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需打破区域、行业、管理体制多元化壁垒,建立统一的宏观指导管理委员会;保留一定规模的学历教育,加强京津冀地区警察院校的交流合作;重视非学历教育,利用京津冀地区优势资源加强警察职业培训,增强警察院校与警察机构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资助,推动警察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区域发展 警察高等教育 协同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艳梅 孙丽云 张红丽 刘婷婷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区域间产业转移频繁,其中隐含着经济与能源碳排放的流动,从而影响区域碳排放强度。本文运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方法,定量测度了2012年京津冀区域间产业转移及其对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得出以下结论:(1)在产业转移与碳排放转移两方面,北京均是净承接地,天津均是净转出地,河北则是产业转移的净转出地和碳排放的净承接地;(2)与假设不发生产业转移的情况相比,区域间产业转移促使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1418.00亿元,碳排放量增加3255.79万t,平均碳排放强度上升0.29t/万元;(3)产业转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霍丽娟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市的中职学校面临转型、疏解的战略选择,与河北省职业院校进行跨区域合作办学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为深入了解河北省中职学校对与北京中职学校开展跨区域办学的认同度和参与意愿,本研究对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廊坊、保定、唐山等五个地区的19所中职学校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就合作模式的选择、合作意愿以及影响合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影响学生选择跨区域合作办学项目的因素在于院校的管理水平、专业优势及企业资源和设备的投入等,学生和教师更愿意选择对学生的专业成长和就业有利的项目。在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跨区域办学 影响因素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郭峻言
科学规划京津冀三地间产业流动既是"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基础,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方法,对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探讨了地区产业短板,并结合碳排放与水消耗两个指标,对适合疏解的产业提出建议。在文章假设下,对北京待疏解产业产出向河北地区流动进行模拟,通过投入产出规划调整模型与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得出政府应加强省际价值流动、进口两手抓的结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崔健 刘东 王帆
本文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方法探究了京津冀金融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京津冀三地的财政缺口、固定资产投资与金融机构资产对GDP均有正向的拉动作用,但影响弹性不同。财政缺口每增长1%,对GDP增长的影响在河北和天津两地为0.4%,北京为0.07%;而北京的固定资产投资弹性系数大约为0.7,该指标远高于河北和天津两地。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区域经济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喜才 房风文
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面临资源不均衡、发展不平衡,地域和行政壁垒强、体制机制不灵活,共建共享不充分、协同机制未建立等问题。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高等院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多个相关利益者,他们在动力机制、行动策略和行动结构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行动逻辑。未来应在顶层设计、产教对接、沟通平台建设和监测评估等方面加强统筹,出台强有力政策,协调各方利益,提高协同成效。
关键词:
京津冀 高等教育 利益相关者 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吉春
我们要站位更高、视野更宽地解放思想,破除"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均衡是相对的,只有扬长避短、普遍提高质量才是真正的协同发展。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基本思路来综合治理、系统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历史进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振军
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最终目标必将是高等教育的一体化和质量的卓越。现实阻力来自固有体制、观念的束缚以及政策刚性与大学自身发展逻辑的冲突。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新格局。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连春 付秀芬 夏建军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一步深入,高等教育对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的科技、人才和智力支撑作用将更加突显。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存在区域合作整体规划不到位、区域发展基础不平衡、资金共享渠道不畅、合作共赢局面尚未形成等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为此,应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先导作用,优化整合京津冀区域优质高教资源,实现京津冀高教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喜才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既是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对于促进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均衡与优化,进而推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产业链的视角来研究区域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将产业链、产业集群和高等教育发展融合起来,根据京津冀功能定位、产业链分工和优势,结合各高校的专业优势等建立基于产业链的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模式。对产教融合和区域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是一种新的探索。通过产业链来促进高等院校合作,通过高校协同促进产业链分工和产业集群发展。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高等教育 产业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