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61)
- 2023(12748)
- 2022(10819)
- 2021(10253)
- 2020(8779)
- 2019(20378)
- 2018(20192)
- 2017(37976)
- 2016(20653)
- 2015(23277)
- 2014(22698)
- 2013(21508)
- 2012(19283)
- 2011(17019)
- 2010(17032)
- 2009(15364)
- 2008(14602)
- 2007(12796)
- 2006(10767)
- 2005(8865)
- 学科
- 济(77021)
- 经济(76943)
- 管理(63971)
- 业(60059)
- 企(52705)
- 企业(52705)
- 方法(40006)
- 数学(35446)
- 数学方法(34790)
- 中国(19989)
- 财(19425)
- 技术(19341)
- 农(18628)
- 业经(17213)
- 理论(14728)
- 学(14661)
- 地方(14647)
- 技术管理(13099)
- 制(12881)
- 务(12680)
- 农业(12673)
- 财务(12621)
- 财务管理(12590)
- 和(12539)
- 贸(12044)
- 贸易(12036)
- 企业财务(11939)
- 划(11915)
- 易(11662)
- 环境(11368)
- 机构
- 大学(275650)
- 学院(273556)
- 管理(111600)
- 济(106286)
- 经济(104106)
- 理学(97734)
- 理学院(96735)
- 管理学(94641)
- 管理学院(94152)
- 研究(85438)
- 中国(62925)
- 京(59583)
- 科学(54547)
- 财(46828)
- 农(43839)
- 业大(43435)
- 所(41167)
- 中心(40405)
- 江(39761)
- 研究所(37946)
- 财经(37616)
- 北京(37041)
- 范(35204)
- 师范(34743)
- 农业(34675)
- 经(34409)
- 院(32189)
- 经济学(31680)
- 州(31413)
- 技术(31087)
- 基金
- 项目(197283)
- 科学(156891)
- 基金(142632)
- 研究(142406)
- 家(125050)
- 国家(124041)
- 科学基金(108400)
- 社会(89335)
- 社会科(84790)
- 社会科学(84766)
- 省(79452)
- 基金项目(75643)
- 自然(72668)
- 自然科(71146)
- 自然科学(71127)
- 自然科学基金(69860)
- 教育(68529)
- 划(67222)
- 资助(58439)
- 编号(56977)
- 创(46286)
- 成果(44916)
- 重点(44743)
- 部(43024)
- 创新(42490)
- 发(41931)
- 课题(40292)
- 科研(38604)
- 大学(37430)
- 教育部(37184)
- 期刊
- 济(106145)
- 经济(106145)
- 研究(73831)
- 中国(56786)
- 管理(43464)
- 学报(42930)
- 科学(40018)
- 教育(37971)
- 财(37678)
- 农(37026)
- 大学(33974)
- 学学(31115)
- 技术(28755)
- 农业(25936)
- 融(18449)
- 金融(18449)
- 财经(17994)
- 业经(17645)
- 经济研究(17362)
- 科技(15762)
- 业(15639)
- 经(15534)
- 技术经济(14978)
- 图书(14895)
- 统计(14367)
- 策(14347)
- 问题(13313)
- 版(12645)
- 决策(11828)
- 财会(11606)
共检索到387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苑泽明 张永贝 宁金辉
基于投入产出理论、创新理论和绩效评价理论,结合高校科研创新性的特点,构建高校科研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静态DEA-BCC模型和动态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分别对京津冀高校2012~2016年的科研创新绩效进行整体以及对比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分析来看,京津冀高校科研创新绩效水平不高,但科研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高校的资源配置能力、资源使用效率等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从对比分析来看,北京高校科研创新绩效水平最高,天津次之,河北较低,京津冀三地高校科研创新绩效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家峰 李佳楠 陈红喜 周洁
基于绩效评价理论,结合高校科研创新的特点,构建高校科研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Malmquist-Tobit模型,对2008—2017年长三角高校科研创新绩效整体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评价;探究高校科研投入产出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高校科研创新绩效水平不高,全要素生产率(Tfpch)呈下降趋势;高校政策环境、对外联系程度、教师职称结构等因素,对于高校科研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资源配置战略等方面,提出提升长三角高校科研创新绩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彭迪 郭化林
用输出导向权重约束BCC视窗分析模型,测算2015-2018年3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全要素生产效率均值为1.097,2015/2016年、2016/2017年、2017/2018年全要素生产效率均值为1.088、1.116和0.940,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样本高校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呈现"中部塌陷"态势。总体来看,部分高校的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及其对全要素生产效率正向促进的"合力"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可以采取标杆管理、第三方评价等措施,提升"双一流"建设高校投入产出的效率、效益和效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葛世帅 曾刚 杨阳 苏灿 陈鹏鑫
应用DEA-Malmquist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2012~2018年的绿色创新绩效进行了测度,并运用Tobit回归分析法对影响研究区绿色创新绩效的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绿色创新绩效参差不齐,差距明显;绿色创新绩效整体有所提升,即新的知识技术等促进了绿色经济发展,但效果并不明显;对全要素增长率的贡献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说明技术进步仍然是区域绿色创新绩效提升的主要手段,从2012~2018年绿色创新绩效动态发展来看,更印证了提升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追求技术进步和在现有资源禀赋下对技术的利用情况的协调欠佳。(2)城市群城市间绿色创新绩效空间分异特征明显,整体上“东高西低”。绩效水平较高的城市在空间上形成一定的集聚,呈“Z”字型的空间分布特征;江苏省绿色创新绩效水平整体表现较为突出,安徽省多数城市绩效较差。(3)产业结构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较显著,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区域提升绿色创新绩效的重要途径。增强区域间信息的通达性能够带来创新绩效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绿色创新 生态文明 长三角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吉生保 席艳玲 赵祥
本文运用SORM-BCC超效率模型对中国农业39家主要上市公司2002—2009年的经营绩效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静态来看,由于规模效率不高,使得综合技术效率普遍偏低;从动态来看,技术水平变化是TFP增长的强劲来源,然而,由于规模效率变化呈现明显衰退,影响了经营绩效的进一步提升;农业上市公司内部呈现明显的"马太效应",中部地区、渔业和林业上市公司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资产周转率和人均资本对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伟 沙蓉 张永超 田世海
知识密集型产业专利创新绩效水平,影响着知识密集型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本文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从全国整体、29个省级区域、八大综合经济区三个层面对知识密集型产业2005-2010年的专利时序数据进行专利创新效率实证分析,更深层次分析知识密集型产业不同时期专利创新效率的变化,通过指数分解剖析我国知识密集型产业专利创新过程中的技术变化率和资源变化率,确定影响我国知识密集型产业专利创新主要因素,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云 魏琦 胡贤辉
关注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综合考虑生产要素投入和环境成本的经济效率值即绿色经济效率。文章以劳动、资本、土地、水资源、能源和环境成本作为经济的投入指标,以地区GDP作为产出指标,选用DEA-BCC和DEAMAlMquist模型,对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4~2012年的绿色经济效率进行实证测度及时空分异比较研究。结论表明,技术进步是导致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因素;对全国八大经济区域进行比较发现,各区域城市的动态效率和静态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均未存在直接联系,而且区域的动态效率与静态效率排名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永萍 茅泷丹 王琦
利用2016—2020年京津冀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基于DEA-Malmquist指数分解模型,测量技术创新效率,检验2018年以来实施的环境保护税政策对京津冀地区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2018年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对京津冀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规模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基于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辅证检验也证明了以上假设。基于此,提出提高环境保护税的征收力度、促进企业加快升级转型、在环境保护税的基础上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减小因环境技术创新而加大的成本压力以配合"双碳"目标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吉生保 席艳玲
本文运用基于SORM-BCC和Malmquist的DEA-Tobit模型对中国食品饮料行业44家主要上市公司2002-2009年间的经营绩效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第一,静态来看,受规模效率限制,综合技术效率均值普遍偏低;第二,动态来看,技术水平变化是TFP增长的强劲来源,但是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呈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影响了TFP的进一步提升;第三,资产周转率以及人均资本均是正向影响食品饮料公司综合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的显著因素,公司规模亦产生正向影响,但是稳健性较差,而上市年龄则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第四,只有资产周转率对纯技术效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它环境变量的影响缺乏显著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席增雷 袁青川 徐伟
本文根据京津冀三地科技资源的分布以及产出,发现北京、天津、河北存在着明显的科技创新资源分布和创新能力的梯度差异;通过建立区域性科技创新评价指标,采用Malmquist-TFP模型评价了京津冀三地的科技创新效率,发现从总体上而言三地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上升趋势;河北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明显高于北京和天津;河北的技术规模效率最大;建议促使京津冀三地的科技投入要素的流动,逐渐转移至河北,可以有效地通过技术的规模效率等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关键词:
京津冀 科技创新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砚 赵弘
本文借助超效率CCR-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20082015年京津冀13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效率进行了动态测评和对应项分解。研究结果表明:(1)北京与津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效率极为不平衡,北京大幅领先于津冀城市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津冀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的差距有逐年缩小的趋势;(2)京津冀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其可持续发展效率在提高,但各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意义上的纯技术效率几乎没有提升;(3)京津冀各城市投入——产出系统虽处于可持续发展效率意义上的规模经济阶段,但不具有持续性。未来京津冀三地应充分利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砚 赵弘
本文借助超效率CCR-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2008~2015年京津冀13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效率进行了动态测评和对应项分解。研究结果表明:(1)北京与津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效率极为不平衡,北京大幅领先于津冀城市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津冀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的差距有逐年缩小的趋势;(2)京津冀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其可持续发展效率在提高,但各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意义上的纯技术效率几乎没有提升;(3)京津冀各城市投入——产出系统虽处于可持续发展效率意义上的规模经济阶段,但不具有持续性。未来京津冀三地应充分利用建设雄安国家新区的战略性历史机遇,统一认识,密切合作,促进京津冀城市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砚 赵弘
本文借助超效率CCR-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2008年至2015年京津冀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进行了动态测评和对应项分解。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北京与津、冀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效率极为不平衡,北京大幅领先于津、冀各城市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津、冀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的差距有逐年缩小的趋势。第二,以京津冀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其可持续发展效率在提高,但各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意义上的纯技术效率几乎没有提高。第三,京津冀城市的投入-产出系统均处于可持续发展效率意义上的规模经济阶段但不具有持续性。本文不仅丰富了京津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砚 赵弘
本文借助超效率CCR-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2008年至2015年京津冀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进行了动态测评和对应项分解。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北京与津、冀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效率极为不平衡,北京大幅领先于津、冀各城市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津、冀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的差距有逐年缩小的趋势。第二,以京津冀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其可持续发展效率在提高,但各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意义上的纯技术效率几乎没有提高。第三,京津冀城市的投入-产出系统均处于可持续发展效率意义上的规模经济阶段但不具有持续性。本文不仅丰富了京津冀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测度的文献,还有助于加深对我国正不断推进并深化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认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彩霞 韩贤
为科学评价农村金融机构配置效率,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5—2016年京津冀地区农村金融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予以分析,测算和分解农村金融机构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京津冀地区金融机构配置全要素生产率稳中稍降,未达到效率前沿面,年均变化幅度较小;分地区数据显示,农村金融资源在京津冀地区分配不均,京津优于河北省。为此提出京津冀地区需打破地域限制、因地制宜配置最优农村金融资源,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动力—状态—响应”模型的京津冀产业创新能力评价
基于Malmquist指数模型的研究型高校科研绩效评价
科研机构预算拨款的创新绩效评价——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实证
京津冀高校教育财政投入产出效率研究——基于DEA模型的分析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机理与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基于DEA模型的测算与评价
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绩效体系重构——基于文献编码的复杂网络分析
林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基于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
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经营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基于SORM-BCC和Malmquist的DEA-Tobit模型
知识视角下区域创新绩效研究——基于PCA-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