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35)
- 2023(13670)
- 2022(11219)
- 2021(9967)
- 2020(8519)
- 2019(18992)
- 2018(18500)
- 2017(35858)
- 2016(18881)
- 2015(20929)
- 2014(20822)
- 2013(20842)
- 2012(19276)
- 2011(17256)
- 2010(17825)
- 2009(17141)
- 2008(17063)
- 2007(15718)
- 2006(14272)
- 2005(13465)
- 学科
- 济(108333)
- 经济(108204)
- 业(87087)
- 企(80195)
- 企业(80195)
- 管理(78686)
- 方法(37831)
- 业经(31461)
- 财(31111)
- 数学(29193)
- 数学方法(29039)
- 农(27007)
- 地方(23347)
- 中国(22492)
- 制(22456)
- 务(21926)
- 财务(21899)
- 财务管理(21874)
- 技术(21374)
- 企业财务(20778)
- 农业(19740)
- 体(18162)
- 划(16966)
- 策(16477)
- 和(16233)
- 学(15436)
- 体制(14949)
- 理论(14877)
- 环境(14569)
- 地方经济(14093)
- 机构
- 学院(289100)
- 大学(284363)
- 济(136775)
- 经济(134371)
- 管理(115832)
- 理学(98745)
- 理学院(97715)
- 管理学(96672)
- 管理学院(96100)
- 研究(96085)
- 中国(75770)
- 财(64289)
- 京(61692)
- 科学(53182)
- 财经(49963)
- 所(47465)
- 江(45094)
- 经(45091)
- 中心(42931)
- 经济学(42640)
- 农(42567)
- 研究所(42055)
- 北京(39299)
- 经济学院(38089)
- 业大(37600)
- 财经大学(36469)
- 州(34570)
- 院(34474)
- 商学(33371)
- 商学院(33072)
- 基金
- 项目(181319)
- 科学(146494)
- 研究(135174)
- 基金(135077)
- 家(115073)
- 国家(114104)
- 科学基金(101196)
- 社会(91844)
- 社会科(87384)
- 社会科学(87365)
- 基金项目(71767)
- 省(70399)
- 自然(62775)
- 自然科(61372)
- 自然科学(61358)
- 自然科学基金(60341)
- 教育(59794)
- 划(57330)
- 资助(53696)
- 编号(51680)
- 创(41322)
- 成果(40806)
- 部(40703)
- 重点(40359)
- 发(40049)
- 制(39464)
- 国家社会(38784)
- 业(38197)
- 创新(37890)
- 课题(36163)
- 期刊
- 济(166094)
- 经济(166094)
- 研究(92206)
- 中国(57104)
- 财(54644)
- 管理(50959)
- 农(40197)
- 科学(37692)
- 学报(35572)
- 大学(29004)
- 技术(28598)
- 学学(27806)
- 融(27457)
- 金融(27457)
- 农业(27291)
- 财经(26742)
- 经济研究(26733)
- 业经(25926)
- 经(23228)
- 问题(21162)
- 教育(20365)
- 技术经济(19317)
- 业(16375)
- 世界(15834)
- 现代(15769)
- 贸(15592)
- 财会(14404)
- 商业(14319)
- 经济管理(14141)
- 统计(13453)
共检索到449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席强敏 季鹏
利用企业微观数据,综合空间插值和指标测度的方法揭示了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的空间结构特征与演化趋势,并在理论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动态面板计量回归实证检验了高技术制造业空间集中度和空间分离指数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仍过度集中在京津,但呈现去中心化趋势,且向分散的多中心结构演变,石家庄和沧州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幅明显;(2)过度的单中心集聚抑制了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多中心结构可以弱化过度集中带来的集聚不经济。受交易成本和"面对面"接触需求的影响,紧凑的多中心结构更易通过产业联系和技术溢出将多中心整合为一体化的产业网络系统。在疏解北京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高技术制造环节和推进北京创新成果在津冀产业化的进程中,应考虑产业主中心或创新源头与产业承接地之间的距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苑清敏 谭欣
为探索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协同共生机理和关系,文章在测算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生态位的基础上,将生态位强度信号转化成Lotka-Volterra模型的产值信号,分别从市场、资源及技术维度研究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分产业协同共生关系,并进行预测。研究显示:区域层面,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呈现出非均衡协同发展态势,市场和资源维度上京冀协同效果较好,技术维度京津、京冀协同状况最优。京冀协同发展偏利河北,京津协同发展偏利北京,短期内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发展仍将处于"此消彼长"的协同共生状态。产业层面,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优势产业呈向北京集聚趋势,其协同发展在市场、资源和技术维度偏利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莹莹 李妍 周国富
文章利用2012年投入产出表,考察了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前向和后向关联效应。结果发现,天津高技术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最大,河北次之,北京最小;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的前向关联效应类似,但后向关联效应的区域差异较大;天津多数高技术制造业的规模适当,而北京、河北高技术制造业的结构不合理,存在较明显的资源错配现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莹莹 李妍 周国富
文章利用2012年投入产出表,考察了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前向和后向关联效应。结果发现,天津高技术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最大,河北次之,北京最小;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的前向关联效应类似,但后向关联效应的区域差异较大;天津多数高技术制造业的规模适当,而北京、河北高技术制造业的结构不合理,存在较明显的资源错配现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武玉英 魏国丹 何喜军
利用协同学思想,建立要素和高技术制造业子系统发展指标体系,基于目标规划评价模型的主旋律分析方法,识别子系统序参量,运用TOPSIS、灰色关联和距离协同模型及熵理论构建要素与产业协同度测度模型,并将京津冀作为实例进行分析。通过对2009~2013年相关数据研究表明:近5年京津冀三地要素与高技术制造业综合协同度均呈上升趋势,北京增速领先天津、河北;2012~2013年天津制造产业与水资源、对外开放程度协同度下降,河北制造产业与水资源、能源及信息化要素的协同度下降均导致两地综合协同度呈现波动下降趋势。
关键词:
京津冀 高技术制造业 协同度 测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季鹏 袁莉琳
文章利用2000—2021年京津冀地区工商企业注册大数据,运用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方法探索了京津冀地区数字产品制造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化趋势;同时,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空间计量模型,运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实证检验了数字产品制造业发展对区县经济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京津冀三地数字产品制造业的数量规模趋于均衡,津、冀两地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注册数量逐渐赶超北京,特别是河北沧州、邢台、保定3个城市初具规模;但津、冀两地数字产品制造业的比重远低于北京,三地间仍存在严重失衡。(2)实证结果表明数字产品制造业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增长,还对周边区县的经济发展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但仅限于累计规模指标。短期内,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当年的进入率对于周边区县的经济发展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长期中,进入率指标的抑制作用消失,即随着规模的积累,数字产品制造业发展对周边区县的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溢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季鹏 袁莉琳
以北京乡镇街道为最小空间单元,分析北京高技术制造业的空间演变特征,并采用增长核算法估算了170个乡镇街道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北京高技术制造业出现郊区化现象,且呈多中心结构分布在中心城区外围的近郊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布呈圈层结构,但增长率最高的中间圈层与高技术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地不匹配;北京高技术制造业的空间演变趋势与全要素生产率分布比较一致,高技术制造业空间结构仍没有达到均衡,有进一步向外围迁移的动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窦睿音 杨晓俊
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各类制造业的合理布局,对于协调城市群的产业分工、缩小区域发展差异意义重大。文章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四类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利用产业集聚度及计量回归模型分别对其在2000—2017年集聚与转移的时空演化及各类制造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城市群集聚有所差异,劳动与资源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差异并不显著。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外部性、金融环境、技术研发能力、对外开放程度和政策环境分别会对四类制造业的空间布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正处于构建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的关键期,京津冀城市群应把握历史机遇,有序调整各类制造业的空间布局,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引导要素转移,加快培育城市群不同类型制造业增长极;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市场需求,构建合理城镇体系;以人才集聚提升科研水平,进一步激发制造业创新发展内生动力;完善以交通设施为主体的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强区域联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窦睿音 杨晓俊
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各类制造业的合理布局,对于协调城市群的产业分工、缩小区域发展差异意义重大。文章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四类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利用产业集聚度及计量回归模型分别对其在2000—2017年集聚与转移的时空演化及各类制造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城市群集聚有所差异,劳动与资源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差异并不显著。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外部性、金融环境、技术研发能力、对外开放程度和政策环境分别会对四类制造业的空间布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正处于构建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的关键期,京津冀城市群应把握历史机遇,有序调整各类制造业的空间布局,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引导要素转移,加快培育城市群不同类型制造业增长极;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市场需求,构建合理城镇体系;以人才集聚提升科研水平,进一步激发制造业创新发展内生动力;完善以交通设施为主体的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强区域联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邓丽殊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互动发展是京津冀重要的战略崛起之路。本文分析了京津冀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区域分工。阐述了京津冀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互动发展中崛起的战略环境。提出了京津冀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互动发展中实现崛起的战略理念和战略举措。
关键词:
京津冀 制造业 服务业 互动 崛起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晖 李佳
本文立足于京津冀地区流通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基于共生理论模型研究流通业与制造业相互作用机制,选取京津冀地区1987-2016年共30年间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增加值数据,通过传染病模型、密度依赖模型、双密度关系依赖模型实证分析了京津冀地区作为整体以及分地区的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共生模型,研究证明京津冀地区的流通业与制造业存在着共生关系,且二者属于竞争协同演化的关系,演化进程具有同步性。
关键词:
京津冀 流通业 制造业 共生关系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贺小丹 田新民
新型工业化阶段,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向制造业的全方位渗透,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融合的根本动力,对于提高中国产业结构层次与核心竞争力起着关键作用。以京津冀为例,基于投入产出表,可在对比评价三地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结构,以及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结构进行分解计算,对京津冀地区高端生产性服务在制造业中的渗透性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对于如何进一步在京津冀地区推进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并促进其在制造业中的全面渗透,从而加速实现产业融合,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淑莲 刘冬 高素英 刘建朝
医药制造业作为京津冀重点发展的产业,如何形成京津冀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京津冀医药制造业的协同问题得出结论为,北京和天津应该主要侧重于新医药产品以及设备的研发工作,河北主要是辅助二者;天津在主营业务收入方面与医药制造业的产值关联较大,所以天津应该在医药制造业产品的销售方面发挥较大作用;河北在固定资产的投资及新增固定资产方面占有比较优势,所以应该侧重于传统医药产品的制造方面以及医药设备的制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文婷 李建雄 王延盛 闫丽花
制造业转型升级既是国家战略,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建设制造强国迫切需要复合型高技术技能人才的有力支撑,职业教育作为其培养主体,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大有可为也任重道远。京津冀地区借助京津冀现代制造业职教集团,通过细化人才供需研究,转变培养观念,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加快课程数字化改造等路径,系统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以精准对接先进制造业人才需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昱 张永安 高瑀
医药制造业是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该产业技术密集型特点使得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产业的发展状况。因此,本文针对于医药制造业的科技投入与技术创新关系展开分析,将科技投入分为技术改造经费、消化吸收经费、新产品开发经费和技术引进经费等方面,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建立Var向量自回归模型,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各类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动态影响。最后提出优化医药制造产业科技投入与加强技术创新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