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15)
2023(18045)
2022(15404)
2021(14140)
2020(11760)
2019(27015)
2018(26773)
2017(51095)
2016(27453)
2015(30901)
2014(30791)
2013(30226)
2012(27958)
2011(25234)
2010(25232)
2009(22726)
2008(22049)
2007(19240)
2006(16902)
2005(14922)
作者
(78996)
(65839)
(65194)
(61849)
(41742)
(31444)
(29632)
(25914)
(25013)
(23400)
(22301)
(22137)
(20856)
(20606)
(20340)
(19998)
(19494)
(19224)
(18759)
(18642)
(16233)
(16173)
(15856)
(15049)
(14692)
(14547)
(14430)
(14368)
(13216)
(12899)
学科
(118935)
经济(118819)
管理(79394)
(76233)
(62164)
企业(62164)
方法(50694)
数学(43362)
数学方法(42784)
中国(32721)
(32329)
地方(29105)
业经(27702)
(25573)
(25132)
农业(22091)
技术(22013)
环境(20830)
(20328)
贸易(20315)
理论(19883)
(19625)
(19184)
(18786)
(17232)
银行(17186)
(17035)
金融(17033)
(16510)
(16143)
机构
大学(388961)
学院(388961)
(157132)
管理(154829)
经济(153809)
理学(134005)
理学院(132500)
研究(131954)
管理学(130120)
管理学院(129412)
中国(97307)
(85301)
科学(81849)
(69192)
(65365)
(62294)
中心(59731)
研究所(59656)
业大(58455)
(56641)
财经(55603)
北京(54266)
(53008)
师范(52509)
(50687)
(48543)
农业(48324)
经济学(47015)
(46251)
师范大学(42576)
基金
项目(269225)
科学(212397)
研究(198199)
基金(194165)
(168889)
国家(167492)
科学基金(144554)
社会(125011)
社会科(118551)
社会科学(118523)
(105647)
基金项目(103060)
自然(93326)
自然科(91096)
自然科学(91076)
教育(90916)
自然科学基金(89410)
(88877)
编号(80938)
资助(79504)
成果(64385)
(60896)
重点(60563)
(58797)
(56480)
课题(56009)
创新(52676)
国家社会(51251)
科研(50894)
教育部(50475)
期刊
(173676)
经济(173676)
研究(113908)
中国(76526)
学报(59957)
管理(57499)
(56570)
科学(56432)
(51051)
教育(46690)
大学(46111)
学学(43184)
农业(39813)
技术(37617)
(31481)
金融(31481)
业经(29894)
经济研究(27268)
财经(26509)
问题(22871)
(22809)
(20677)
图书(20653)
技术经济(20148)
科技(20013)
资源(18080)
理论(18039)
现代(17658)
商业(17595)
(17374)
共检索到571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星  佟继英  
文章基于生态位理论,通过构建中国高技术产业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技术产业生态位适宜度进行测度与比较,摸清了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现状、在全国所处的地位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指出北京市的高技术产业生态位适宜度较高,创新资源能够较好地满足高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天津市的高技术产业生态位适宜度相对较低,创新资源有待进一步地整合;河北省的高技术产业生态位适宜度最为落后,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要素,高技术产业发展急需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松虎  刘莎莎  
加速京津冀协同发展,并更好、更快地促成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增长极,京津冀高技术产业的协同创新效应至关重要。基于此,文章以哈根的协同理论为依据,以制度创新、结构创新、行为创新为切入点,构建了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目前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苑清敏  谭欣  
为探索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协同共生机理和关系,文章在测算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生态位的基础上,将生态位强度信号转化成Lotka-Volterra模型的产值信号,分别从市场、资源及技术维度研究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分产业协同共生关系,并进行预测。研究显示:区域层面,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呈现出非均衡协同发展态势,市场和资源维度上京冀协同效果较好,技术维度京津、京冀协同状况最优。京冀协同发展偏利河北,京津协同发展偏利北京,短期内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发展仍将处于"此消彼长"的协同共生状态。产业层面,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优势产业呈向北京集聚趋势,其协同发展在市场、资源和技术维度偏利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坤  李春成  
选取京津冀经济圈为研究对象,估计全国1998—2015年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京津冀时间序列的VAR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高技术产业有效发明专利与产业发展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产业有效发明专利确实能带动产业发展;(2)R&D活动内部经费支出对全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作用最明显,而R&D活动人员全时当量对产业发展具有不显著的负影响;(3)京津冀高技术产业有效发明专利和产业发展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关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俊炯  
本文分析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合作方向及路径。从必要性来看,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是优化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的必然要求,是减少重复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三地发展中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从可行性来看,三地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发展处于不同梯度,存在一定互补性,为实现区域内产业合理分工、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利用潜力模型计算得出北京、天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潜力值,根据不同潜力能级划定出三地开展产业合作的空间圈域——京津核心区,唐山、保定、廊坊、沧州、石家庄、邯郸产业协作区和秦皇岛、邢台、衡水、张家口、承德联动支撑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邬晓霞  卫梦婉  高见  
通过对京津冀三地间产业合作案例分析,2014年以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呈现"协同发展进度加快,产业合作领域拓宽,行业组织作用显现"的总体特征;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包括共建产业转移园区、产业搬迁、跨区投资设立公司三种。并对比分析了三种模式,从而提出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道玲  耿德伟  张文铖  彭程  
产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力支撑。为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的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总体情况进行分析,文章从区域协同潜力、协同行动和协同效果三个方面,通过引入多维度大数据与传统统计数据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一套区域产业协同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同情况进行评价。总体来看,自京津冀协同战略实施以来,三地产业协同发展得到有力推进,区域经济总体发展平稳,创新创业协同和互联互通能力稳步提升,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化解落后产能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但在互联互通、要素使用效率和创新扩散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卜洪运  陶玲玲  
本文从内生竞争力和外生竞争力两方面影响因素构建了高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三级指标体系,用AHP-熵值法综合确定指标的权重。基于维度和阈值改进的指数型功效函数构建了高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再由组合赋权法得到综合评价值,由此反映集群竞争力的强弱。对2004~2013年京津冀高技术产业集群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京津冀高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整体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04~2011年竞争力增长率较低,增长速度较慢;2011~2013年增长率提高,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晓萍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需要京津冀三地通力合作,而合作的前提是区域内各城市生态位的准确定位。秦皇岛作为京津冀地区的重要城市,找准自身的城市生态位空间,有利于实现秦皇岛与京津及本省相邻地区功能优势互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贯彻落实,提高秦皇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必须树立正确的城市生态位优化理念,合理把握城市生态位优化结构,有效构建城市生态位优化机制,积极营造城市生态位优化环境,实现秦皇岛城市发展生态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整体布局中的最优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彦明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在体制机制、系统动力方面存在瓶颈制约。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协同发展路径,统筹规划,综合施策,从规划同编、分工同链、市场同体、科技同兴、金融同行、交通同网、生态同建、公共服务同享等方面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彦明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在体制机制、系统动力方面存在瓶颈制约。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协同发展路径,统筹规划,综合施策,从规划同编、分工同链、市场同体、科技同兴、金融同行、交通同网、生态同建、公共服务同享等方面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虎  乔标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研究产业协同发展既有实践需要,也有理论价值。协同发展是区域多目标下的共赢,其意味着各自产业之间能够相互影响,相互感应。目前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存在区域发展价值取向单一、市场活力弱、河北承接转移能力差等困境。未来在诸多保障措施中,应特别重视京津冀三地增量利益共享机制、环境保护和治理以及新兴产业培育等。在未来规划实施过程中,要能对协同发展水平进行客观度量。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目前河北的经济主要受自身资本存量和劳动力影响,北京对其影响非常有限。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双进  李新刚  
协同创新环境因素是影响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采用京津冀高技术产业1995-2015年的追踪数据,运用三阶段DEA-Windows模型,对京津冀高技术产业R&D活动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突出协同创新的环境因素,既剥离了外部环境和随机因素对创新效率的干扰,又考虑了京津冀创新效率的动态演进特征。结果表明:外部环境因素与随机噪声对京津冀高技术产业R&D活动投入产出效率均有显著影响,利用SFA回归法对环境因素和随机噪声进行剔除性分析是合理的。其中,技术获取结构、区域经济关联度、区域贸易依存度、科技型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忠江  艾巧玥  
文章基于对京津冀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了该地区生态农业协同发展的路径和对策。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在农业发展方面各具优势,河北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和供给基地,北京在林业、天津在渔业方面也具有相对优势,这就为京津冀地区农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而在生态农业的发展方面,京津冀地区既具有人才、自然和政策优势,也具有资源、发展和合作劣势,所以其生态农业协同发展应遵循如下路径:多地区"小生态农业"共同发展,跨地区园区或基地生态农业的发展,一体化的生态农业协同发展体系。为了实现这一路径,应该从建立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四个方面采取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龙  
京津冀地区具有重要的地理优势和政治地位,拥有领先的科技教育资源等,但面临瓶颈性的制约因素,如可持续发展问题,竞争力提升问题等。京津冀三地各有突出的比较优势,通过协同发展可以使各自的优势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和利用。怎么样实现协同发展能更进一步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水平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