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16)
- 2023(14416)
- 2022(11977)
- 2021(10980)
- 2020(9091)
- 2019(20962)
- 2018(20736)
- 2017(40621)
- 2016(22027)
- 2015(24500)
- 2014(24354)
- 2013(24013)
- 2012(21771)
- 2011(19405)
- 2010(19299)
- 2009(17295)
- 2008(16638)
- 2007(14523)
- 2006(12672)
- 2005(11070)
- 学科
- 济(92542)
- 经济(92447)
- 管理(60835)
- 业(59405)
- 企(48590)
- 企业(48590)
- 方法(40491)
- 数学(35015)
- 数学方法(34674)
- 中国(25216)
- 农(25113)
- 业经(22134)
- 地方(21552)
- 财(21003)
- 学(19751)
- 农业(16833)
- 制(15511)
- 贸(14778)
- 贸易(14769)
- 环境(14735)
- 技术(14610)
- 产业(14584)
- 易(14225)
- 理论(14090)
- 和(13806)
- 务(12946)
- 财务(12878)
- 财务管理(12859)
- 划(12392)
- 企业财务(12253)
- 机构
- 大学(310906)
- 学院(308964)
- 济(124679)
- 管理(123938)
- 经济(122085)
- 理学(108344)
- 理学院(107088)
- 管理学(105231)
- 管理学院(104684)
- 研究(104646)
- 中国(74535)
- 京(68582)
- 科学(66277)
- 财(54016)
- 所(51802)
- 农(50216)
- 业大(47782)
- 研究所(47701)
- 中心(46361)
- 财经(44296)
- 江(44007)
- 北京(43236)
- 范(41408)
- 师范(41006)
- 经(40366)
- 农业(39284)
- 院(38628)
- 经济学(37814)
- 州(35452)
- 经济学院(34346)
- 基金
- 项目(220282)
- 科学(174245)
- 基金(160760)
- 研究(159709)
- 家(140367)
- 国家(139249)
- 科学基金(120336)
- 社会(101879)
- 社会科(96740)
- 社会科学(96717)
- 基金项目(86448)
- 省(85665)
- 自然(78492)
- 自然科(76679)
- 自然科学(76662)
- 自然科学基金(75274)
- 划(72335)
- 教育(71827)
- 资助(65053)
- 编号(64076)
- 成果(50740)
- 重点(49237)
- 发(47903)
- 部(47839)
- 创(45701)
- 课题(44083)
- 创新(42644)
- 国家社会(42141)
- 科研(41884)
- 教育部(40942)
- 期刊
- 济(133608)
- 经济(133608)
- 研究(90346)
- 中国(55091)
- 学报(50227)
- 科学(46582)
- 农(45691)
- 管理(44399)
- 财(38502)
- 大学(37855)
- 学学(35547)
- 教育(32061)
- 农业(31940)
- 技术(25748)
- 业经(22761)
- 融(22717)
- 金融(22717)
- 经济研究(21666)
- 财经(20917)
- 问题(18414)
- 经(17970)
- 图书(16332)
- 业(16123)
- 科技(15792)
- 技术经济(14922)
- 现代(14697)
- 理论(14665)
- 商业(13951)
- 资源(13878)
- 版(13836)
共检索到436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戴宏伟 回莹
京津冀地区是全国雾霾污染的重灾区。本文分析了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雾霾污染空间相关性,发现其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呈现出"高—高"型集聚和"低—低"型集聚的特征。基于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2000—2012年的面板数据,使用三种类型空间权重矩阵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发现:京津冀雾霾污染与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显著相关;产业结构与其呈"倒U型"曲线,目前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对自身及其邻近地区的雾霾污染具有明显的加重作用;城镇化水平对邻近地区雾霾污染具有双向效应。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城镇化水平质量的提高会缓解京津冀雾霾污染,实际人均GDP、对外贸易依存度、FDI、人口密度等也会对京津冀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雾霾污染产生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祝丽云 李彤 马丽岩 刘志林
文章应用2013—2015年京津冀地区的城市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雾霾污染与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呈现"U"型曲线关系,现阶段处于拐点的右侧,与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显著正相关;与经济增长速度呈现倒"N"型曲线关系,不符合环境库兹涅茨假说;与经济规模、对外开放程度显著负相关,与房屋建筑施工面积显著正相关。据此,需进一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向知识、技术导向型服务业升级,加强对外开放水平,推广绿色建筑,降低扬尘污染。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潘慧峰 王鑫 张书宇
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9月的PM2.5日数据,采用AR模型和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研究了京津冀地区各城市雾霾污染的持续性特征,进一步基于Hsiao(1981)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考察了相邻城市间雾霾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雾霾污染存在较强的持续性,PM2.5指数表现为高度的自相关和区制转换特征,高污染状态较难向低污染状态转换,高污染状态存在粘滞效应;(2)不同城市间的雾霾污染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北京对其他周边城市均存在领先滞后关系,广义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北京雾霾浓度的提高对周边城市均会产生正向冲击、且衰减速度较慢。政策建议是简单的产业转移并不能解决京津冀地区的雾霾污染问题,必须通过产业升级和清洁技术引进、区域综合治理、调整政绩考核方式等手段来从根本上治理京津冀地区的雾霾污染。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亚清 马艺翔 吴振信
通过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定量分析了京津冀三地污染物排放的空间溢出效应及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三地污染物的排放存在负的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及人均污染治理费用的提高均能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污染企业外移现象。运用脱钩指数对京津冀三地经济增长与大气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双向影响关系进行的分析表明:北京市近些年来经济增长与污染物排放相脱钩;河北省经济增长与污染物的增长呈连接状态。这进一步说明,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北京存在污染企业外迁的现象,同时也验证了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任毅 郭丰 高聪聪
基于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2014-2017年面板数据,分析京津冀城市群雾霾污染的时空特征,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检验雾霾污染的空间集聚特征,在此基础上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对雾霾污染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年均PM_(2.5)浓度呈下降趋势,PM_(2.5)浓度呈现出"夏低冬高,春秋居中"的季节变化特征,PM_(2.5)月浓度均值呈U型分布。(2)京津冀城市群南部城市PM_(2.5)浓度高于北部城市,南部城市雾霾污染较为严重,雾霾污染范围呈缩小趋势。(3)京津冀城市群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石家庄、邢台和衡水表现出显著的高-高集聚,承德、张家口和秦皇岛表现出显著的低-低集聚。(4)人口密度、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和绿化水平与雾霾污染正相关,经济增长、技术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与雾霾污染负相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铁山 刘禹圻
工业生产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但鲜有研究从城市网络的视角探讨城市工业基于产业投资联系对环境污染影响的溢出效应。论文使用2004—2018年京津冀城市间制造业企业投资数据,分析京津冀制造业投资城市网络特征,并创建城市间制造业投资联系矩阵,结合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基于制造业投资城市网络的京津冀城市工业对雾霾污染影响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京津冀城市间制造业互投资中污染型制造业投资增长最显著,且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制造业投资,污染型制造业投资城市网络更加分散,是造成城市工业对雾霾污染影响溢出的重要渠道。从时空演变来看,京津冀城市间污染型制造业投资城市网络不断扩张,可能造成城市工业对空气质量更广泛的跨地区影响。实证结果验证了城市工业通过制造业投资城市网络带来雾霾污染的空间溢出,这种溢出的传输机制是通过城市间的产业投资联系,且和投资的产业类型有关。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制造业投资,污染型制造业投资联系造成的雾霾污染溢出效应最强。因此,城市群地区需要统筹协调好城市间的产业发展,才能更有效地应对区域环境挑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秦 李慧凤 杨博
京津冀是我国雾霾污染最严重的地区,除了自然环境因素,京津冀雾霾污染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通过对京津冀区域的产业结构、城镇化进程、工业生产和机动车的研究,结果表明燃煤、扬尘、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是京津冀雾霾污染的四大因素。同时在对雾霾污染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四维空间分析法",从利益补偿机制、沟通协调机制、效益评价机制与反馈提高机制四个维度设计京津冀三方联动雾霾治理机制的总体框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奔 薛阳
本文在全面梳理有关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质量评价模型,并应用突变理论对京津冀城镇化质量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京津冀城市群在经济城镇化方面存在核心城市经济辐射带动能力不足、区域发展水平差距过大、产业分工布局仍需逐步优化等问题;社会城镇化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基础薄弱;生态城镇化方面存在生态环境承载力总体超限、土地城镇化过快与产业结构不合理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等问题。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就提升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水平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 城镇化 质量评价 突变理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周景坤 陈祎然 陈琳琳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成为重中之重,而财政政策是实现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这一现实需要,政府如何利用财政政策来防治雾霾污染成为我国大气环境治理的当务之急。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梳理京津冀地区雾霾防治财政政策发展过程的萌芽、起步、发展、完善四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及特征;给出了加大财政支持、完善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发展,加强财政监管等完善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几点建议,以期为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的优化提供一定帮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迪云 刘畅 周依仿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肩负实现绿色发展的历史重任。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多种指标以量化雾霾污染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门槛面板回归模型,以居民消费水平为门槛变量,实证研究2001~2013年期间该地区城镇化发展对雾霾污染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城镇化发展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双门槛效应"。当居民消费水平低于第一道门槛时,城镇化发展会加速雾霾污染;跨越第一道门槛时,城镇化发展对雾霾污染影响有所减弱,但仍为正向促进关系;跨越第二道门槛时,城镇化发展对雾霾污染的作用则转变为负向关系。文章最后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韶华 李璐 张伟
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现阶段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技术支撑。以京津冀地区13市2011—2021年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等多种计量方法对数字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效应;在地区异质性分析中发现数字技术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在资源型与非资源型城市间尚未产生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分维度来看,数字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主要源于数字技术应用;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分位点位置的上升,数字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呈现逐渐增强的特征,使京津冀地区存在数字鸿沟的风险。此外,数字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特征,当经济发展水平不断跨过门槛值时,数字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会增强;数字技术可以通过投资拉动和金融发展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市场消费需求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则在其影响中起到遮掩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红娟 孙桂平 石晓丽
京津冀地区是国家的重点发展区域,尤其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京津冀地区的规划和建设成为研究热点。文章以区域新型城镇化作为研究对象,将GIS技术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选取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21个能够反映新型城镇化的指标建立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系统地测算了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并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存在空间差异,1995~2010年空间差异不断减小;(2)张家口、承德地区是京津冀新型城镇化水平的"低地";(3)1995~2010年京津冀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未...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晨跃 徐盈之
城市是雾霾污染发生的主阵地,而快速的城镇化进程所产生的副产品是当前我国雾霾污染频繁爆发的核心之所在,因此,合理管控二者关系是实现有效控制雾霾污染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着眼于城镇化的人口城镇化效应、土地城镇化效应和产业城镇化效应,首先分析城镇化对雾霾污染治理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中介效应方法实证检验了不同的城镇化效应对雾霾污染治理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着眼于全国层面,人口城镇化效应和产业城镇化效应不仅对雾霾污染有着显著的直接效应,而且能够通过相关作用路径间接作用于雾霾污染,而土地城镇化效应对雾霾污染并没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因而并不存在有效的作用路径。同时,各种城镇化效应对雾霾污染治理的影响均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规模异质性和阶段异质性。因此,治理雾霾污染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雾霾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需要统筹处理好城镇化与雾霾污染治理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其对雾霾污染治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城镇化效应 雾霾污染治理 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晨跃 徐盈之
城市是雾霾污染发生的主阵地,而快速的城镇化进程所产生的副产品是当前我国雾霾污染频繁爆发的核心之所在,因此,合理管控二者关系是实现有效控制雾霾污染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着眼于城镇化的人口城镇化效应、土地城镇化效应和产业城镇化效应,首先分析城镇化对雾霾污染治理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中介效应方法实证检验了不同的城镇化效应对雾霾污染治理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着眼于全国层面,人口城镇化效应和产业城镇化效应不仅对雾霾污染有着显著的直接效应,而且能够通过相关作用路径间接作用于雾霾污染,而土地城镇化效应对雾霾污染并没有显著的
关键词:
城镇化效应 雾霾污染治理 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冷艳丽 杜思正
基于2001—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我们考察了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雾霾污染呈正相关关系,即工业占GDP比重的增加会加剧雾霾污染程度,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雾霾污染具有正向影响;地区生产总值与雾霾污染显著负相关,金融危机虚拟变量和贸易开放度与雾霾污染显著正相关,能源消费和人力资本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不显著;城市化水平越高,产业结构对雾霾污染的影响越大,产业结构越不合理,城市化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也越大。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和城市化以及二者的交互项对雾霾污染的正向影响均大于内陆地区。
关键词:
雾霾污染 产业结构 城市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