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51)
- 2023(16283)
- 2022(13773)
- 2021(12814)
- 2020(10355)
- 2019(23848)
- 2018(23658)
- 2017(44785)
- 2016(24161)
- 2015(26898)
- 2014(26841)
- 2013(26461)
- 2012(24561)
- 2011(22148)
- 2010(22429)
- 2009(20293)
- 2008(19634)
- 2007(17398)
- 2006(15403)
- 2005(13681)
- 学科
- 济(102378)
- 经济(102288)
- 管理(70680)
- 业(69383)
- 企(57192)
- 企业(57192)
- 方法(39401)
- 数学(33084)
- 数学方法(32735)
- 中国(30834)
- 农(28574)
- 地方(27931)
- 业经(25764)
- 技术(22351)
- 财(21126)
- 学(20365)
- 农业(19488)
- 制(17989)
- 贸(17525)
- 贸易(17508)
- 易(16884)
- 理论(16810)
- 环境(16552)
- 银(16426)
- 银行(16386)
- 和(16297)
- 融(15853)
- 金融(15851)
- 行(15815)
- 产业(15413)
- 机构
- 学院(338696)
- 大学(337321)
- 管理(135571)
- 济(135413)
- 经济(132433)
- 理学(116618)
- 研究(116114)
- 理学院(115283)
- 管理学(113500)
- 管理学院(112865)
- 中国(86509)
- 京(74982)
- 科学(71461)
- 财(59980)
- 所(57641)
- 农(52739)
- 研究所(52325)
- 中心(52105)
- 江(50544)
- 业大(49516)
- 北京(48330)
- 财经(47415)
- 范(46846)
- 师范(46439)
- 经(43009)
- 院(42745)
- 州(41553)
- 农业(40745)
- 经济学(39299)
- 师范大学(37341)
- 基金
- 项目(231077)
- 科学(182452)
- 研究(173638)
- 基金(164624)
- 家(142348)
- 国家(141067)
- 科学基金(121801)
- 社会(108813)
- 社会科(103130)
- 社会科学(103108)
- 省(92388)
- 基金项目(87851)
- 教育(79016)
- 自然(77178)
- 划(77152)
- 自然科(75368)
- 自然科学(75355)
- 自然科学基金(74004)
- 编号(71687)
- 资助(65988)
- 成果(58148)
- 发(53806)
- 创(51726)
- 重点(51631)
- 课题(50417)
- 部(49648)
- 创新(47562)
- 项目编号(44088)
- 国家社会(43869)
- 发展(43475)
- 期刊
- 济(155661)
- 经济(155661)
- 研究(103327)
- 中国(72220)
- 管理(52511)
- 学报(49849)
- 农(49147)
- 科学(48043)
- 教育(45092)
- 财(42812)
- 大学(38183)
- 学学(35414)
- 农业(34463)
- 技术(31704)
- 融(30190)
- 金融(30190)
- 业经(27799)
- 经济研究(24153)
- 财经(22052)
- 问题(20256)
- 图书(19258)
- 科技(18957)
- 经(18950)
- 业(18018)
- 技术经济(17438)
- 理论(16230)
- 现代(16092)
- 商业(16029)
- 坛(15146)
- 论坛(15146)
共检索到510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红 孙艳艳 苗润莲 毛卫南 曹倩
基于产业协同和创新网络等理论,以主体、载体、要素、环境等资源分布和互动关系为重点构建资源视角下的产业协同创新分析框架,结合集成电路产业链关键环节,研究京津冀集成电路产业创新资源基础,从主体培育、载体共建、要素共享等方面分析协同进展与成效。基于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以链布局—强核引领—平台支撑—服务配套”的产业协同创新发展路径,为提升京津冀集成电路产业协同发展水平和区域竞争力,加快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京津冀 集成电路产业 协同创新 路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秀玲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推进协同发展,科技协同创新是重点、关键和核心,京津冀三地已就科技协同创新开展合作。京津冀推进科技协同创新具有创新资源富集、创新成果丰硕、创新载体增多、产业基础雄厚的良好基础。应从把握方向、统筹推进、科技资源共享、优化政策环境等方面促进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尹喆 周密
区域协同创新是以创新型企业为引领和主体,以载体平台、创新部门和结构调整为主要方式,实现区域创新发展的过程。以这一过程的内在机理为指引,发现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创新存在创新型企业的支撑和核心引领作用不突出、创新载体整合力度不足、创新部门分割、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不足等制约问题。未来应该通过培育明星企业和企业家、建设创新生态系统、吸引创新资源、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等方式,从企业、载体、部门、结构等对协同创新路径进行优化。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创新 路径提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士运 曹倩 申红艳 张红
在中微观层面,从区域协同角度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依据协同论和创新网络等理论,基于基础、主体、要素、载体、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分析框架,研究京津冀协同创新基础,从主体合作、要素流动、载体共建、产业协同等方面系统分析京津冀协同创新进展与成效;在此基础上,探讨京津冀协同创新面临的困境及问题,包括创新基础有待改善、主体合作仍需加强、要素流动与共享程度不够、载体共建能力还需提升、产业协同水平亟待提升等;最后,提出“夯实创新基础—强化协同合作—加快共享互通—加大共建力度—优化产业布局”的协同创新发展路径,为进一步提升京津冀协同创新水平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林
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对三地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这需要京津冀三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共同进行规划,从而构建全新的商贸物流业协同发展体系。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京津冀区位优势特点和商贸物流业发展现状,并提出了京津冀地区商贸物流业协同发展新体系的构建策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俊炯
本文分析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合作方向及路径。从必要性来看,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是优化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的必然要求,是减少重复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三地发展中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从可行性来看,三地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发展处于不同梯度,存在一定互补性,为实现区域内产业合理分工、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利用潜力模型计算得出北京、天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潜力值,根据不同潜力能级划定出三地开展产业合作的空间圈域——京津核心区,唐山、保定、廊坊、沧州、石家庄、邯郸产业协作区和秦皇岛、邢台、衡水、张家口、承德联动支撑区。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潜力模型 产业合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雪芹 张贵
京津冀区域作为我国乃至世界最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序幕正式拉开。而协同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创新驱动,协同创新特别是产业协同创新是创新驱动的核心所在,是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型创新模式,是破解京津冀区域发展瓶颈、建设世界级产业创新中心的必然选择。根据京津冀产业发展基础和特征,基于创新生态系统形成过程与三地产业发展需求,京津冀三地应按照"强点、成群、组链、结网成系统"的协同创新路径,最终形成由研究、开发、应用三大群落构成的创新生态系统,并通过编制京津冀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搭建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平台、编制产业协同创新路线图及重点行动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彦明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在体制机制、系统动力方面存在瓶颈制约。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协同发展路径,统筹规划,综合施策,从规划同编、分工同链、市场同体、科技同兴、金融同行、交通同网、生态同建、公共服务同享等方面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协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彦明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在体制机制、系统动力方面存在瓶颈制约。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协同发展路径,统筹规划,综合施策,从规划同编、分工同链、市场同体、科技同兴、金融同行、交通同网、生态同建、公共服务同享等方面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协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兆明
在我国物流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挖掘京津冀航空物流发展的优势、避免不足,是值得学术界认真研究的一项课题。利用2010年~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研究了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及其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航空物流 协同发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平 吕爽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以来,京津冀地区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取得诸多进展,致力于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构建分工合理的创新发展格局,但仍然面临创新资源分布失衡、创新能级差距过大、北京创新辐射带动作用不足、创新链与产业链不匹配、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应立足和巩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积极成果,根据京津冀创新基础和现状格局,建立起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效衔接的体制机制,以实现“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新要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苗婧 杨海亮
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煤炭、石油、钢铁等资源性行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在给河北省带来GDP增速的同时也给产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产业创新能力薄弱,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同质化严重,低水平重复,特色化不足,缺乏质量效益;部分工业产能过剩严重;产业联动不足,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和能力亟须提升。当前,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进入实施阶段,长期制约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玚 裴媛
京津冀作为我国第一个以国家战略提出的协同发展规划区域,承载了国家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众望,若能充分发挥三地各自的比较优势,必然能最大限度通过科技金融支撑三地的协同发展,并最终实现各自的发展目标定位。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科技型企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建华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事关河北全局和长远的重大机遇,摆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抓好贯彻落实。金融部门积极推动,大力支持,促进对接,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作用,加快创新改革的步伐显得日益迫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