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27)
2023(14115)
2022(11549)
2021(10430)
2020(8543)
2019(19323)
2018(18914)
2017(36362)
2016(19539)
2015(21795)
2014(21683)
2013(21470)
2012(19962)
2011(18179)
2010(18811)
2009(17698)
2008(17666)
2007(16170)
2006(14737)
2005(13465)
作者
(56653)
(47715)
(47481)
(44329)
(30043)
(22827)
(21314)
(18625)
(18017)
(17038)
(16217)
(15852)
(15371)
(15133)
(14631)
(14270)
(13914)
(13815)
(13586)
(13562)
(11858)
(11815)
(11594)
(11107)
(10706)
(10678)
(10622)
(10550)
(9650)
(9536)
学科
(97957)
经济(97852)
(90521)
(72218)
企业(72218)
管理(66317)
(49765)
方法(36380)
农业(33437)
业经(33395)
数学(28254)
数学方法(27861)
中国(27019)
(25464)
地方(24786)
技术(18936)
(18721)
(17652)
财务(17616)
财务管理(17596)
(17132)
企业财务(16603)
(15920)
(15919)
贸易(15903)
(15533)
(15361)
理论(15063)
(15043)
(14074)
机构
学院(290098)
大学(279261)
(126303)
经济(123927)
管理(117689)
理学(100743)
理学院(99720)
管理学(98113)
管理学院(97569)
研究(96049)
中国(76687)
(61148)
(60295)
科学(55787)
(55039)
(47973)
(46135)
农业(45552)
业大(45521)
中心(44646)
财经(42827)
研究所(42802)
北京(38776)
(38676)
(36602)
经济学(36347)
(36134)
师范(35838)
经济管理(34018)
(33803)
基金
项目(185701)
科学(148746)
研究(139986)
基金(134671)
(115151)
国家(113945)
科学基金(100087)
社会(92016)
社会科(86937)
社会科学(86915)
(75776)
基金项目(70771)
自然(62304)
教育(62094)
(61144)
自然科(60928)
自然科学(60919)
自然科学基金(59840)
编号(57913)
资助(54107)
(46030)
成果(45140)
(41354)
重点(40934)
(40380)
(40051)
课题(39679)
发展(37913)
创新(37764)
国家社会(37479)
期刊
(156003)
经济(156003)
研究(84653)
(64243)
中国(63107)
管理(47118)
农业(43336)
(42985)
科学(40633)
学报(39103)
业经(33066)
大学(31779)
(30462)
金融(30462)
学学(30275)
技术(28152)
教育(27903)
经济研究(22297)
(22281)
财经(20852)
问题(20814)
(18031)
技术经济(17532)
世界(15930)
农村(15563)
(15563)
农业经济(15472)
商业(15073)
现代(15052)
(14543)
共检索到452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玉  刘彦随  陈玉福  郭丽英  
加快京津冀都市圈农业现代化进程,凸显不同地域的农业多功能性,将有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该文利用实地调研与统计数据,分析了京津冀都市圈农业发展态势及其存在问题,构建了城乡复合型的农业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以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促进种植业的基地化和规模化生产;围绕都市圈城乡居民的生活需要和市场需求,促进畜牧业的发展;以构筑绿色屏障和发展生态农业为核心,促进生态林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促进水产业的产业化发展;凭借都市郊区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都市休闲观光农业。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叶裕民  李彦军  倪稞  
文章通过对京津冀都市圈人口流动特征的分析,认为长期以来京津作为京津冀地区的中心城市,充分享受了对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吸纳的聚集效应,但是由于行政分割,生产要素的扩散作用却被弱化,没有起到中心城市的作用。文章认为,构建京津冀城市圈区域与城乡协调的发展格局,核心任务就是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跨区域城乡统筹发展长效机制,并提出"四步走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京津冀城市群非农产业就业机会;构建以人为本的人口流动管理机制;以"三个集中"谋求聚集经济效应;为广大乡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兰学莉  温夫成  李英  
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北方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这里既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北方的经济中心,有着巨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但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相比,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还受到一些制约因素的影响,其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对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现状和特征的系统分析,结合对珠三角和长三角发展的启示,提出应从强化合作意识、突出"双核"驱动作用、完善区域产业链条以及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等方面制定、实施京津冀区域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焕波  齐晔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保证能源安全,许多国家开始发展以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为代表的低碳经济。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积极采取节能减排措施,新能源产业也迅速发展。京津冀经济圈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优势。以京津冀经济圈为例,提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考。从低碳经济的定位、发展模式和核心竞争力三个方面,相应提出具体战略建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容应该有所不同;对于我国来说,低碳经济的关键是低碳产业发展,能够通过提供低碳产品、服务创造价值;除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政府应该注重国内市场需求的开辟;根据地方的优势不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宏伟  魏琪嘉  
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是推进能源生产消费革命的重要范例,是保障京津冀能源安全的战略举措。当前,京津冀能源发展面临保障供应压力大、能效水平两极分化、煤炭减量替代、大气污染重点防控等多重挑战,亟须从京津冀能源一体化建设、坚持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导向、增强科技和体制机制创新能力、加强区外区内能源合作等方面着力,提升京津冀能源系统安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爱萍  
国家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提出,为三地科技协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文章分析了三地由于科技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创新成果区域间转化存在障碍、创新人才流动受制于体制约束等问题,阻碍了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效率。京津冀三地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需要在认清三地科技创新优势与困境的基础上,打造京津冀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制定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实现"官产学研"合作的新典型。通过京津冀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以建设高端人才聚集、流通工程、科技创新保障机制工程,推动大项目在天津和河北落户、推进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促进科技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久文  原倩  
文章采用纵向历史比较和三大城市群横向比较的方法,划分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三大时空演化阶段——被动阶段、自动阶段和协同阶段,纠正了人们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认识的四大误区,并进一步界定了三大城市群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阶段及实践原则。通过把握京津冀战略地位和方向定位,打造"扁平化"城市体系和多元化动力机制,构建一体化要素市场和长效化协调机制,京津冀地区将实现向更高的协同阶段演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志红  
随着京津冀地区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粗放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所固有的城镇化质量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城镇化水平和生活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要针对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构建京津冀新的发展战略,以推动京津冀地区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蔡雪媛  化秋平  李红花  
同根同源的文化背景、同一整体的地理优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京津冀文化对接的机遇优势;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物质基础薄弱、区域一体化产生标准齐一的"异化文化"、三地文化的"马太效应"是京津冀文化对接的现实挑战;传承并创新文化基点、彰显三地文化个性,注重以强带弱、保持三地文化强大的张力与活力,协同发展区域经济、建立文化对接物质基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文化对接的基本策略。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伟  祝尔娟  
在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主办"2008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上,专家们围绕"首都圈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这一主题,结合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对中国首都圈发展模式及其空间结构演变特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阶段与机遇、京津冀产业合作、京津冀科技发展战略、京津冀一体化合作机制构建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提出当前中国已进入都市圈群体竞争的时代、中国经济进入由"要素租金"驱动到"创新租金"驱动阶段、中国进入境外投资的高速成长期、北京城市空间结构呈现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变特点、首都圈发展呈现由"双核"向"三核"发展趋势、北京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天津现代制造业具有很强的互赖性、应尽快建立京冀水资源补偿机制、生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温天力  
商贸流通业作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当前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的宏观经济背景下,需要进一步优化内部发展结构,发挥区域功能定位作用,实现商贸流通领域的一体化。本文通过分析三地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借助商贸流通生产函数,通过面板数据分析研究三地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温天力  
商贸流通业作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当前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的宏观经济背景下,需要进一步优化内部发展结构,发挥区域功能定位作用,实现商贸流通领域的一体化。本文通过分析三地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借助商贸流通生产函数,通过面板数据分析研究三地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俊  孙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分工更加专业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为物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区域物流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现代物流被称为经济增长的加速器,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组织方式,区域物流的发展状况,对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物流业是价值链和供应链的载体,与地区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力密切相关。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之一,京津冀都市圈不仅历史悠久,并且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物流发展的建议,以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贵祥  
京津冀都市圈一体化,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目前已进入全面启动、积极推动的实质性操作阶段。众多专家、教授聚集一堂,针对有关机制、政策问题和制约因素,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创新发展,共谋大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位于京津冀地区,对于京津冀都市圈的理论研究和发展服务责无旁贷,而且为发展学科建设、区域经济理论、实践问题提供交流平台,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为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