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05)
2023(3343)
2022(2820)
2021(2466)
2020(2141)
2019(5079)
2018(4798)
2017(9473)
2016(5069)
2015(5588)
2014(5378)
2013(5152)
2012(4669)
2011(4132)
2010(4213)
2009(3657)
2008(3705)
2007(3168)
2006(2807)
2005(2429)
作者
(14744)
(12341)
(12191)
(11448)
(7484)
(5805)
(5659)
(4784)
(4565)
(4210)
(4153)
(4067)
(3813)
(3773)
(3699)
(3690)
(3658)
(3587)
(3407)
(3379)
(2962)
(2949)
(2884)
(2716)
(2658)
(2611)
(2572)
(2538)
(2529)
(2475)
学科
(22283)
经济(22272)
(13704)
管理(12785)
方法(11182)
数学(10382)
(10357)
企业(10357)
数学方法(10311)
(6123)
中国(5512)
(5256)
地方(4948)
农业(4488)
业经(4259)
(3888)
财务(3882)
财务管理(3880)
(3770)
企业财务(3768)
(3323)
(3216)
金融(3216)
环境(3108)
理论(3006)
(2949)
贸易(2949)
(2949)
银行(2932)
技术(2839)
机构
大学(72148)
学院(70702)
(31216)
经济(30722)
管理(28444)
理学(24975)
理学院(24653)
管理学(24240)
管理学院(24112)
研究(23498)
(18288)
中国(17373)
科学(14556)
(14044)
业大(13239)
(12824)
北京(11893)
(11543)
农业(11115)
中心(10734)
研究所(10734)
财经(10702)
经济学(10003)
(9899)
(9393)
经济学院(9154)
(8954)
师范(8848)
经济管理(8330)
财经大学(8247)
基金
项目(51875)
科学(41596)
基金(38983)
研究(35993)
(34159)
国家(33894)
科学基金(29697)
社会(24863)
社会科(23719)
社会科学(23712)
基金项目(21226)
(19293)
自然(19166)
自然科(18739)
自然科学(18736)
自然科学基金(18440)
(17259)
教育(16625)
资助(15569)
编号(13169)
重点(11535)
(11521)
(11149)
(10853)
国家社会(10736)
成果(10283)
创新(10089)
教育部(10010)
科研(9933)
人文(9849)
期刊
(29975)
经济(29975)
研究(19614)
中国(13384)
学报(13131)
(11648)
科学(11437)
大学(10310)
学学(9639)
(9387)
管理(8745)
农业(8029)
教育(6556)
(5623)
金融(5623)
技术(5568)
财经(5418)
经济研究(5207)
(4682)
业经(4421)
问题(4277)
(4183)
统计(4086)
业大(3867)
(3840)
技术经济(3670)
(3601)
资源(3463)
决策(3371)
科技(3309)
共检索到97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任韬  刘映桦  
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了资本要素在京津冀间的优化配置模型,并使用该模型对京津冀区域资本要素配置扭曲程度进行了估算,使用DEA-Malmquist模型测算了京津冀资本要素配置在扭曲和优化两种状态下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京津冀资本要素配置处于扭曲状态;京津冀三地之间产业资源配置与功能定位尚有错位之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韬  孙潇筱  褚晓琳  
本文基于线性规划,建立重点行业间的资本要素优化模型,通过估算各重点行业的资本存量、劳动力人力资本及其产出弹性,得到各行业优化后的资本配置量和总产出,最后运用基于Fre-Primont指数的DEA方法测算各行业资本配置优化前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研究发现:重点行业间资本投入过度与资本投入不足现象并存,其中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资本要素投入过度,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以及建筑业资本投入不足;矫正各行业资本要素配置扭曲后行业总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明显增大;矫正资本要素配置扭曲可以通过提高剩余混合效率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效率,最终实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柏培文  杨志才  
本文根据产业间要素边际产出差异考察了长三角地区劳动和资本要素配置扭曲状况及其经济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劳动和资本要素配置扭曲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表明,总体来看,在劳动和资本要素配置扭曲上,江苏、浙江和上海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江苏配置扭曲最高,浙江其次,上海相对较低,这一特征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以及江苏、浙江和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是一致的。在对劳动和资本要素扭曲影响方面,市场化水平、教育水平、对外开放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以降低长三角的劳动要素扭曲程度,而信息水平在整体上增加了劳动要素扭曲程度。市场化水平、信息水平、教育水平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助于长三角资本扭曲的降低,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喜  史清华  盖庆恩  
要素市场扭曲会导致农户个体对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配置扭曲,最终降低农业的总量全要素生产率(TFP)。本文运用2003-2007年全国农村固定跟踪观察农户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农户家庭生产的要素配置扭曲程度及其与总量TFP的关系,发现不同地区农户要素配置的扭曲存在显著的差异:从扭曲水平和发散程度来看,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资源配置扭曲较为严重,中部、东北地区的配置效率较高。即使不考虑技术因素,如果有效消除资本和劳动配置的扭曲,农户的农业TFP有望再增长20%以上,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改进空间超过30%。要素配置的扭曲程度主要取决于农村非农就业机会、金融市场和土地规模。促进社会转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柄权  李国平  
文章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标准构建了要素配置效率的衡量指标,利用中国18个工业行业的数据实证研究了要素价格扭曲对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单个要素价格的绝对扭曲和相对扭曲均显著降低了该要素的配置效率;其次,资本和劳动要素配置效率间存在联动效应,二者呈正向反馈关系。因此,旨在提升资本和劳动要素配置效率的市场化改革应密切配合,进行系统性的改革,不可顾此失彼。文章对于我国当前矫正要素市场价格扭曲,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促进企业间的有效竞争以及行业间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德利  王岩  
运用DEA-MAlMquist方法测算了1990-2014年间京津冀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分要素特征。结果显示:京津冀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在1990-2014年间的动态变化平均值为1.070,提升了7%;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提升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仅仅起到协助推进作用;tFP变化呈现三个上升高峰和两个下降波谷的五阶段变化特征;全要素生产率对GDP增长率的贡献度均值为59.2%,且呈现波动变化态势;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可划分为高增长率城市、低增长率城市及负增长率城市等三种类型;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二者为强相关,与经济发展规模及经济增长速度为中相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谢攀  李文溥  
压低要素价格实现了低成本的高增长,但也加剧了经济结构失衡。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经审计后公开披露的经营数据,应用对企业层面生产函数估计的改进范式,本文测算了不同所有制企业劳动力和资本价格扭曲引起的资源误置程度。研究发现:(1)2006年以来,企业间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配置效率出现了背离趋势,前者的错配程度加深,而后者整体上有所缓和;(2)对劳动要素而言,政治关联度较低的民营企业劳动力产出缺口较低,使用效率较高,基于政治关联形成的劳动力比价扭曲则加剧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中劳动力资源误置;(3)对资本要素而言,多数上市公司都存在负向扭曲,但错配趋于改善。在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高政治关联度上市公司中,资本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姜妍  张建平  李晶维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具体措施,其中,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是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制度保障。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要素市场价格扭曲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以中国1998-2014年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前沿算法核算创新效率作为核心变量进行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门槛特征分析方法,得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可以改善要素市场扭曲对创新效率的负面效应这一结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葛立宇  
本文使用2009-2014年各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社会人才配置在地区要素市场扭曲和创新强度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深,社会人才越倾向配置于非生产性部门,而社会人才的错配显著抑制了地区的创新强度。在稳健性检验中,进一步加入企业家寻租变量构建多步中介关系,实证发现:人才错配导致了企业家更多的寻租,而不是创新,多步中介效应检验证实了"要素市场扭曲→社会人才错配→企业家寻租→地区创新活动减弱"传导机制的存在。本文研究表明推动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对于优化社会人才配置、提高自主创新强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柏培文  
本文测算了我国及省际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扭曲程度。全国总体劳动力配置扭曲程度、城乡劳动力扭曲程度大致呈现波浪式下降,城市内劳动力扭曲程度则呈现阶段性增加的态势,城乡劳动力扭曲是导致劳动力配置扭曲的主要因素;从全国劳动力配置扭曲贡献因素来看,各产业间劳动边际生产力的差异直接反映了劳动力资源配置扭曲,而各产业内部所形成的劳动资源扭曲在总体上具有消减作用;进一步观察各产业内和产业间的扭曲状况,可见第一、三产业内劳动力资源扭曲程度长期并不高,但近年来增加态势明显,第二产业扭曲程度较高,但有下降趋势,而部门间的扭曲程度则呈现缓慢增长特点。从省际来看,各省份总体和城乡劳动力扭曲程度呈下降趋势,而城市则呈现增加...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兵  曹文蕊  梁林  
京津冀三省市之间的发展落差严重阻碍了人才的有效流动配置,识别京津冀人才配置的关键影响因素和配置模式对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回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本内容分析法,逐条分析了自2012年2月26日以来与"京津冀"相关的新闻报道。研究表明,京津冀人才配置的影响因素体系主要包括区域环境、组织气候和个体意愿3个层次共12个关键影响因素,通过综合聚类分析,归纳出追赶型、发展型和进取型3类人才配置模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宁  史晋川  
要素价格扭曲是指生产要素的价格结构不能准确反映资源的相对丰裕程度。通过测算每种要素边际产出与实际价格的对比,可以直接测度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通过对比分析测度中国要素价格扭曲的研究成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并建立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测度中国整体经济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结果表明:我国要素份额在长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资本和劳动要素价格均存在负向扭曲,且大多数时期内,资本的扭曲程度比劳动的扭曲程度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静  彭飞  毛德凤  
运用1998—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测算资本、劳动配置扭曲指数及企业个体、总体扭曲指数,分析企业要素配置扭曲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并检验要素配置扭曲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资本配置扭曲指数基本呈上升态势,劳动配置扭曲指数基本保持不变,总体企业扭曲指数略有上升;制造业的要素配置扭曲指数高于其他工业行业,国有、集体企业的要素配置扭曲比其他企业严重,东部地区要素配置扭曲指数高于中西部;如企业能够有效消除要素配置扭曲,则工业企业总体TFP可提高25.56%,东、中、西部地区可分别提高27.3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邵军   刘修岩   倪克金  
如何找寻适宜的技术进步路径、发挥地区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已然成为优化地区要素配置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拓展了传统的HK模型,阐释了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要素价格扭曲对要素配置效率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对资本和劳动产出贡献份额的时变特征进行识别和估计,发现中国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特征逐渐由资本偏向型向劳动偏向型转变。为捕捉由要素跨区域配置引发的配置效率改善,构建了新的要素配置效率指标,并采用2004—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省级宏观数据,对要素配置效率、偏向型技术进步和要素价格扭曲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发现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有助于改善要素配置效率,且劳动价格负向扭曲对要素配置效率提升的阻滞作用要显著强于资本价格负向扭曲的阻滞作用。本文研究为地区最优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以及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要素空间配置效率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新宇  郑国强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层面的劳动力市场扭曲指数,从配置扭曲和价格扭曲双重视角实证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种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倒"V"型变化特征。劳动力配置扭曲和劳动力价格扭曲均会显著抑制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TP)上。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会通过人才集聚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抑制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基于制度环境的门槛效应,随着户籍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的改善,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将得以缓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