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15)
- 2023(13348)
- 2022(11682)
- 2021(10690)
- 2020(9077)
- 2019(20605)
- 2018(20328)
- 2017(39026)
- 2016(21482)
- 2015(23848)
- 2014(23434)
- 2013(23233)
- 2012(21071)
- 2011(18992)
- 2010(18656)
- 2009(16814)
- 2008(16074)
- 2007(13768)
- 2006(11779)
- 2005(9853)
- 学科
- 济(82040)
- 经济(81952)
- 管理(59204)
- 业(56300)
- 企(45545)
- 企业(45545)
- 方法(40653)
- 数学(35761)
- 数学方法(35424)
- 农(22410)
- 中国(20285)
- 财(19632)
- 学(19627)
- 业经(18128)
- 地方(17079)
- 贸(15752)
- 贸易(15748)
- 农业(15440)
- 易(15227)
- 环境(14044)
- 技术(13276)
- 理论(12845)
- 和(12797)
- 制(12376)
- 务(12366)
- 财务(12307)
- 财务管理(12290)
- 企业财务(11637)
- 划(11490)
- 银(10788)
- 机构
- 大学(302398)
- 学院(300372)
- 管理(120066)
- 济(115686)
- 经济(113345)
- 理学(105993)
- 理学院(104732)
- 管理学(102819)
- 管理学院(102305)
- 研究(101023)
- 中国(71453)
- 科学(68110)
- 京(66058)
- 农(57571)
- 业大(53091)
- 所(51746)
- 财(48684)
- 研究所(48225)
- 农业(45937)
- 中心(45097)
- 北京(41415)
- 江(40839)
- 财经(40648)
- 范(39203)
- 师范(38699)
- 经(37152)
- 院(36574)
- 经济学(33930)
- 州(33200)
- 技术(31880)
- 基金
- 项目(220318)
- 科学(171787)
- 基金(159975)
- 研究(152692)
- 家(142760)
- 国家(141617)
- 科学基金(120517)
- 社会(95791)
- 社会科(90809)
- 社会科学(90785)
- 基金项目(86677)
- 省(86188)
- 自然(82064)
- 自然科(80149)
- 自然科学(80126)
- 自然科学基金(78677)
- 划(73818)
- 教育(69334)
- 资助(64992)
- 编号(60910)
- 重点(49513)
- 部(47195)
- 成果(46745)
- 发(46509)
- 创(45906)
- 科研(43112)
- 计划(42872)
- 创新(42859)
- 课题(41544)
- 大学(40043)
- 期刊
- 济(117920)
- 经济(117920)
- 研究(81457)
- 学报(57638)
- 农(50485)
- 中国(50459)
- 科学(49896)
- 大学(42009)
- 管理(40456)
- 学学(39842)
- 农业(35326)
- 财(33938)
- 教育(29214)
- 技术(23339)
- 业经(20373)
- 经济研究(19736)
- 融(19704)
- 金融(19704)
- 财经(18422)
- 业(18269)
- 科技(16566)
- 业大(16042)
- 经(15636)
- 问题(15365)
- 图书(15270)
- 版(15205)
- 资源(14412)
- 商业(14159)
- 理论(14111)
- 技术经济(14018)
共检索到410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永哲 于锐 李建华
文章提出基于GFI的M-R空间分解方法,并结合GFI时间分解方法研究各因素影响京津冀人均能源消费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城镇化和产业能源消费结构对能源消费增长的拉动作用依次减小,产业能源消费强度和产业结构则产生抑制效应。从地区差异来看,北京和天津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城镇化对整体能源消费产生强力拉动效应,产业能源消费强度产生较强抑制效应,对于河北而言,前两个因素均表现为较强的抑制效应,后一个因素则表现为强力拉动效应;北京和天津的产业能源消费结构在“新常态”发展阶段表现为抑制效应,而对河北则表现为微弱拉动效应;北京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能源消费产生较强抑制效应,天津和河北则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拉动效应,且河北略强于天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风云 苏烨琴
基于京津冀面板数据,构建随机效应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对京津冀终端能源消费结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地区经济增长与京津冀三地的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消费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常住人口城镇化发展对河北省的煤炭、石油、电力等其他能源消费具有反向影响;第三产业发展降低了北京市的煤炭消费,增加了津、冀的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消费,对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具有显著优化作用;能源价格对京津冀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市场化引导作用不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志雄
[目的]农村地区能源消费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能源利用不仅关系到能源消费,而且关系到环境保护和"三农问题"。近年来,京津冀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方法]以京津冀农村地区家庭微观数据为样本,从消费者视角探究影响薪柴和秸秆两类传统生物质能在农村家庭消费的因素。[结果]在地区特征和家庭特征两类考察变量中,前者对京津冀农村地区家庭的薪柴和秸秆两类传统生物质能源的消费影响较为显著,而后者的影响次之。这意味着需要更加重视该地区的社会系统性影响。[结论]在现有节能减排政策实施的背景下,要改变京津冀农村地区家庭农村能源使用结构,一方面,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以降低能源获得成本;另一方面,要提高农村家庭收入,如建立清洁生物质能反馈补贴等措施,从而改善家庭收支状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孔伟 任亮 刘璐 治丹丹
对旅游地系统环境适应性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缓和区域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敏感性、稳定性及响应构建京津冀生态涵养区旅游地系统环境适应性综合评价体系,同时,引入线性加权法、自然断点法、聚类分析、协整检验对2011—2020年涵养区23个县域单元进行实证分析。各研究单元的敏感性、稳定性和响应指数及适应性系统时空差异特征显著。2011—2020年涵养区旅游地系统环境适应性缓慢上升,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张家口市区为高适应性、承德市区等为较高适应性、崇礼区等为中适应性、下花园区等为低适应性。旅游发展外向力、经济发展水平、环境管理力度、旅游地建设水平是影响涵养区旅游地系统环境适应性正向发展的主要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孔伟 任亮 刘璐 治丹丹
对旅游地系统环境适应性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缓和区域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敏感性、稳定性及响应构建京津冀生态涵养区旅游地系统环境适应性综合评价体系,同时,引入线性加权法、自然断点法、聚类分析、协整检验对2011—2020年涵养区23个县域单元进行实证分析。各研究单元的敏感性、稳定性和响应指数及适应性系统时空差异特征显著。2011—2020年涵养区旅游地系统环境适应性缓慢上升,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张家口市区为高适应性、承德市区等为较高适应性、崇礼区等为中适应性、下花园区等为低适应性。旅游发展外向力、经济发展水平、环境管理力度、旅游地建设水平是影响涵养区旅游地系统环境适应性正向发展的主要因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晗 舒丹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尽管产业协同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目前,京津冀三地产业相似度依然较高,特别是津冀的优势产业仍高度趋同,存在明显的竞争倾向,未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仍存较大提升空间。河北作为主要的产业承接地,其承接能力关系到京津冀区域产业的布局以及协同的发展成效。本文利用多指标面板数据就影响产业承接力的关键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承接地各城市间产业承接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其经济规模、对外开放程度、劳动力资源水平以及基础设施状况等是影响产业承接能力的关键因素。据此,本文就如何提升区域内产业承接能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转移 产业承接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健 鲁亚洲
从分析京津冀创新能力系统结构入手,将环境规制强度和产业结构纳入创新系统,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京津冀科技创新能力体系仿真模型,以专利授权量为表征对象,探索2025年京津冀科技创新实力,并从创新政策环境和创新资源投入角度,运用情景分析法,模拟不同投入要素或不同要素组合情景下输出变量的变动情况,探讨京津冀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以期为提升京津冀科技创新能力的战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任毅 郭丰 高聪聪
基于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2014-2017年面板数据,分析京津冀城市群雾霾污染的时空特征,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检验雾霾污染的空间集聚特征,在此基础上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对雾霾污染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年均PM_(2.5)浓度呈下降趋势,PM_(2.5)浓度呈现出"夏低冬高,春秋居中"的季节变化特征,PM_(2.5)月浓度均值呈U型分布。(2)京津冀城市群南部城市PM_(2.5)浓度高于北部城市,南部城市雾霾污染较为严重,雾霾污染范围呈缩小趋势。(3)京津冀城市群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石家庄、邢台和衡水表现出显著的高-高集聚,承德、张家口和秦皇岛表现出显著的低-低集聚。(4)人口密度、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和绿化水平与雾霾污染正相关,经济增长、技术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与雾霾污染负相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蔺雪芹 边宇 王岱
以京津冀地区13座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2018年工业及工业行业能源消耗、工业产值等相关数据,基于两阶段Super SBM模型,采用ArcGIS空间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分析京津冀地区工业及工业行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剖析工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8年京津冀地区工业碳排放效率不断提高,空间格局由"中心高,四周低"向"高值区带状集聚,低值区分散"转变,城市间工业碳排放效率差异减小。(2)工业行业间碳排放效率差异大,不同行业碳排放效率空间格局差异显著。(3)生产力水平、工业研发投入、对外开放水平对工业碳排放效率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且这种作用持续增大;工业化水平与工业碳排放效率由显著负相关转变为不显著相关;能源消费强度与工业碳排放效率始终呈负相关,但这种负向作用逐渐降低;重工业水平、能源消费结构与工业碳排放效率由不显著相关转变为显著负相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国富 宫丽丽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环境污染严重导致环境面临压力。运用能源消耗碳足迹衡量指标,计算出京津冀地区1996~2011年的能源消耗碳足迹;然后利用STIRPAT模型进行拟合回归,讨论经济增长与碳足迹之间的定量关系,找出能源消耗碳足迹的影响因素,从而验证京津冀地区不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果表明:首先,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耗结构一直变化不大,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其中煤在能源消耗中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京津冀地区碳足迹呈现上升趋势。再次,京津冀地区人均GDP和能耗结构是驱动碳足迹增长的主要因素,但产业结构对碳足迹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最后,脱钩指数分析表明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处于相对脱钩状态,而回...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贵 李涛
文章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专利申请授权量为创新产出的衡量指标,2005-2015年为研究时序,运用探索性和证实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城市群创新活动空间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群创新产出地理集聚特征明显,空间分异显著,京津存在虹吸效应,城市群不存在收敛特征;R&D经费支出、经济密度、第三产业占比和对外开放程度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均是正向作用,但存在空间异质性,同一影响因素在不同地区对创新的影响不同。不同地区根据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采取不同政策措施促进地区创
关键词:
创新集聚 空间分异 空间异质性 GWR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俊文 方晓娟
文章采用LMDI时间分解方法和改进D-R空间分解方法来分析2002—2017年京津冀用水量时空差异的驱动效应。从时间角度看,产业用水强度下降和产业结构调整是京津冀用水量下降的驱动因素;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是促进用水量上升的推动因素。京津冀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用水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促进了用水量增加。从空间角度看,京津冀三地区用水量的空间差异在逐渐缩小,其中,北京和天津第二、三产业用水效率提高促进用水量增幅的下降具有明显优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治伟
本文利用基尼系数、标准差、变异系数、首位度、赫芬达尔系数、泰尔指数等综合方法,以2006~2016年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的人均国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收入以及旅游总收入为分析对象,揭示京津冀城市群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旅游经济绝对差异增大,相对差异减少;京津冀城市群国际旅游差异大于国内旅游和旅游总收入差异;京津冀城市群各地级市旅游经济差异较省际显著;京津冀城市群四大旅游分区组内差异增大,组间差异减少,京津冀城市群旅游经济整体趋于均衡。
关键词:
旅游经济差异 空间特征 京津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程海森 马婧 樊昕晔
文章以27种能源终端消费量数据为基础,对1997年-2015年京津冀能源消费碳排放量进行核算,然后采用脱钩理论两两探讨能源消费、经济增长、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最后建立系统模型定量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得到科学、客观的研究结果,为京津冀同时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碳排放核算 脱钩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