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65)
2023(12886)
2022(11273)
2021(10392)
2020(8764)
2019(20091)
2018(20140)
2017(38813)
2016(20801)
2015(23578)
2014(23484)
2013(23359)
2012(21578)
2011(19688)
2010(19813)
2009(18344)
2008(17610)
2007(15362)
2006(13786)
2005(12203)
作者
(61409)
(51171)
(50835)
(48355)
(32542)
(24408)
(23103)
(20203)
(19419)
(18227)
(17444)
(17252)
(16270)
(16258)
(15654)
(15569)
(15196)
(15020)
(14519)
(14383)
(12709)
(12626)
(12292)
(11610)
(11506)
(11282)
(11126)
(11097)
(10317)
(9931)
学科
(103928)
经济(103832)
管理(64019)
(55183)
(46277)
企业(46277)
方法(40962)
数学(35343)
数学方法(35010)
地方(24678)
中国(22890)
(21939)
(21930)
业经(20299)
(19639)
环境(18553)
(16002)
地方经济(15270)
农业(15107)
理论(14676)
(14654)
贸易(14646)
(14583)
(14163)
(14030)
技术(12670)
资源(12263)
(12148)
金融(12147)
(12063)
机构
大学(306425)
学院(303310)
(127728)
经济(125060)
管理(121979)
理学(105819)
理学院(104580)
研究(104522)
管理学(102882)
管理学院(102335)
中国(76114)
(67674)
科学(64817)
(54793)
(52766)
研究所(48234)
中心(45639)
(45015)
财经(44482)
业大(44170)
北京(43495)
(42866)
(40352)
(40262)
师范(39964)
经济学(38428)
(37847)
(35100)
农业(35024)
经济学院(34277)
基金
项目(208197)
科学(163560)
研究(151969)
基金(151332)
(131133)
国家(130070)
科学基金(112017)
社会(96825)
社会科(91743)
社会科学(91717)
基金项目(80843)
(79991)
自然(72535)
自然科(70679)
自然科学(70663)
自然科学基金(69380)
教育(68061)
(67433)
资助(62282)
编号(61347)
成果(49375)
重点(45989)
(45486)
(45001)
(42564)
课题(41808)
创新(39690)
国家社会(39611)
科研(39287)
教育部(38991)
期刊
(144885)
经济(144885)
研究(91307)
中国(56173)
学报(47502)
管理(45286)
科学(44155)
(40038)
(39903)
大学(35461)
学学(33127)
教育(29879)
农业(28185)
技术(26102)
经济研究(23544)
(22180)
金融(22180)
财经(22044)
业经(21679)
(18851)
问题(18607)
图书(17983)
技术经济(16305)
资源(15667)
理论(15047)
科技(14492)
现代(14130)
(14039)
实践(13585)
(13585)
共检索到446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苑清敏  何桐  
为了深入了解京津冀地区经济-资源-环境的协同关系,文章用Tapio弹性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的脱钩关系进行了测度分析,并引入了交叉脱钩指数,研究京津冀地区经济-资源-环境的脱钩协同关系。结果表明:(1)2007—2011年,京津冀地区资源消耗的脱钩状态主要为增长负脱钩和弱脱钩;2012—2016年,北京市和天津市已经实现了资源消耗的脱钩优化,而河北省近五年资源消耗的脱钩状态仍然以弱脱钩为主。(2)2007—2016年,北京市和天津市的废物排放已经基本实现脱钩;京津冀地区废物排放的脱钩程度明显优于资源消耗的脱钩程度。(3)从直接物质投入角度,进口物质消耗量的脱钩状态多为增长负脱钩,而其他各类资源消耗量的脱钩状态多为强脱钩或弱脱钩;从直接废物排放角度,各类废物排放多为强脱钩状态。(4)从脱钩协同角度,天津市与河北省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脱钩协同状态良好,而北京市分别与天津市、河北省的脱钩协同程度均有待提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欢  朱清源  辛路  
作为重点规划发展的京津冀地区,如何保持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其发展过程中必须应对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1998-2015年间的经济与能源数据,阐述了该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探讨两者之间的脱钩状态。依据脱钩理论,构建了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分析指标及模型。运算结果显示,从时间演变趋势方面看,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一直呈现弱脱钩状态,与实现强脱钩存在差距。研究表明,只有通过经济转型,提高节能技术,提高能源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才能强化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状态,发挥能源价格对碳排放的调节作用,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欢  朱清源  辛路  
作为重点规划发展的京津冀地区,如何保持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其发展过程中必须应对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1998-2015年间的经济与能源数据,阐述了该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探讨两者之间的脱钩状态。依据脱钩理论,构建了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分析指标及模型。运算结果显示,从时间演变趋势方面看,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一直呈现弱脱钩状态,与实现强脱钩存在差距。研究表明,只有通过经济转型,提高节能技术,提高能源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才能强化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状态,发挥能源价格对碳排放的调节作用,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韩保江  
李惠茹等著/人民出版社出版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率先实现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以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特别是应对大气污染问题,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中之重的工作。河北大学李惠茹教授等撰写的著作《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研究》对此作了系统深入研究。该书强调以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关联性为基点,从区域一体化重构视角,以新区域主义论、协同论等理论为基础搭建分析框架,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作为研究范式,以如何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为研究主题,跟踪分析李惠茹等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健  王尧  王颖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脱钩是判断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征,也是评价资源环境问题是否有效缓解的标准。文章结合MFA方法和Tapio脱钩模型全面分析2007—2016年京津冀资源环境问题的动态发展,进而引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深入研究其脱钩发生变化的驱动因素和关键路径,为京津冀有的放矢地制定环境治理政策提供建议。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后,节能减排领域均逐步达到强脱钩状态,且产业转移升级对河北省脱钩有明显促进作用。为促进京津冀进一步实现强脱钩,北京需关注化石能源的减量化,津冀需关注建筑矿物的减量化,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减排是京津冀共同面临的困境;此外,技术效应对实现脱钩的影响度日益加大,京津冀需要加大技术共享。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诸云强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要,是我国今后现代化建设发展中的最重要目标之一。在推进生态文明协同建设中,以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助力推进京津冀生态文明协同建设,是京津冀面临的重要协同发展目标。由河北大学李惠茹教授等撰写的《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研究》一书,专门对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该书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2005年8月17日,亚洲开发银行在一份调查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环京津贫困带"的概念。概念甫一提出,就在国内政、学两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甚至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十年弹指一挥间,京津冀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反而还有扩大趋势。同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镇体系发展失衡等突出问题,都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世进  姬桂荣  仇方道  
基于Tapio系数对雾霾、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测度分析,利用LMDI模型对两种脱钩进行因素分解,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雾霾脱钩与碳排放脱钩之间的协同关系与各因素的协同程度大小,在此基础上分区域进行地区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碳排放脱钩努力对雾霾脱钩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说明协同效应的存在;碳排放脱钩努力不仅对本地的雾霾脱钩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其邻近地区的雾霾脱钩程度;异质性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碳排放脱钩努力对雾霾脱钩的影响在东中部地区表现为负,在西部地区表现为正。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晗  舒丹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尽管产业协同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目前,京津冀三地产业相似度依然较高,特别是津冀的优势产业仍高度趋同,存在明显的竞争倾向,未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仍存较大提升空间。河北作为主要的产业承接地,其承接能力关系到京津冀区域产业的布局以及协同的发展成效。本文利用多指标面板数据就影响产业承接力的关键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承接地各城市间产业承接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其经济规模、对外开放程度、劳动力资源水平以及基础设施状况等是影响产业承接能力的关键因素。据此,本文就如何提升区域内产业承接能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道玲  任可  秦强  
对京津冀城市群产业协同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并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对比,研究发现,政府意愿、市场需求、民众意愿、基础保障4个因素均深度影响城市群的产业协同效果。对于京津冀城市群产业协同而言,政府意愿尤其是中央政府意愿强,民众意愿高,但市场需求尚需进一步激发,基础保障存在差异,配套措施有待完善。作为国内发展较早的两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协同中地方政府意愿较强,市场需求大,民众意愿高,基础保障到位;珠三角城市群的政府意愿正在不断增强,市场需求大,民众意愿高,基础保障完善。基于三大城市群产业协同驱动因素比较,城市群产业协同驱动有3种模式:以政府为主导的行政推动、以市场为主导的主体互动、多重力量下的网络协同。建议京津冀持续发挥政府优势,发挥关键企业带动作用,加快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强化民生保障设施建设,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冬  
以2004—2018年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以新发展理念和“双碳”目标为框架,构建高质量发展指数和碳利用水平指数,利用脱钩指数、收敛指数和追赶模型测度各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5个子系统与碳利用水平之间的脱钩关系、差异情况和追赶类型,得出以下结论:(1)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子系统与碳利用水平之间的脱钩状态整体趋势向好,发展水平较低,分期特征明显;创新、绿色、共享系统优化幅度更加显著。(2)高质量发展水平绝对差异扩大,创新、协调、开放系统是主导因素;相对差异收敛,协调、绿色、共享系统收敛趋势更显著。碳利用水平的差异呈现倒“U”型弱收敛趋势,先升后降,分期特征明显。(3)绿色追赶是京津冀城市群普遍存在的追赶类型,绝对追赶较少出现,扩张追赶未出现;各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普通城市较难实现追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冬  
以2004—2018年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以新发展理念和“双碳”目标为框架,构建高质量发展指数和碳利用水平指数,利用脱钩指数、收敛指数和追赶模型测度各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5个子系统与碳利用水平之间的脱钩关系、差异情况和追赶类型,得出以下结论:(1)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子系统与碳利用水平之间的脱钩状态整体趋势向好,发展水平较低,分期特征明显;创新、绿色、共享系统优化幅度更加显著。(2)高质量发展水平绝对差异扩大,创新、协调、开放系统是主导因素;相对差异收敛,协调、绿色、共享系统收敛趋势更显著。碳利用水平的差异呈现倒“U”型弱收敛趋势,先升后降,分期特征明显。(3)绿色追赶是京津冀城市群普遍存在的追赶类型,绝对追赶较少出现,扩张追赶未出现;各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普通城市较难实现追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伟  张鹏飞  赵丽茹  申明哲  虞虎  
[目的]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探讨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区域差异,促进乡村旅游业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有效把握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宏观态势。[方法]构建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和地理探测器分析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时空动态差异,进一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究乡村旅游亚系统的权衡协同关系及权衡程度。[结果]2009—2019年京津冀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环境整体呈趋好性发展态势,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亚系统作用强度不均衡,趋势变动最为明显的是呈上升趋势的资源环境和呈下降趋势的发展成效,区域间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变异系数逐渐缩小,空间格局由四周高中间低向中间高四周低演变;各维度对发展影响力差异显著,生态环境和资源环境为强等作用维度层,经济环境为中等作用维度层,社会环境为弱等作用强度层。绝大多数双因子的组合结果均优于单因子的作用强度,即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差异是多因子组合作用的结果。[结论]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系统相对协调,但也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冲突、社会发展和旅游发展成效联系度不强,互动促进作用弱而独立性强的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连莲  叶旭廷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经济学本质是实现生产性要素的重新分配与布局,"飞地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能够促进实现区域间要素的有效流动与利益诉求的合理分配。本文首先从发展目标、利益倾向、产业联通与兼容三个维度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三地的选择进行分析,进而结合"飞地经济"模式在平衡利益诉求、调整产业均衡、实现共同发展方面的优势,从制度建设和飞地布局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杨杰  
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是"十三五"时期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分析目前制约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诸多因素可知,突出的瓶颈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认识程度的局限、行政格局的困扰、资源条件的影响、生态环境的限制和利益分配的局限等诸多方面。为此,应从提升协同保护认识、建立高层协调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综合改善生态环境、切实保障利益均衡等方面加以解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