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95)
2023(6672)
2022(5622)
2021(4869)
2020(4043)
2019(8975)
2018(8728)
2017(16991)
2016(8926)
2015(9916)
2014(9923)
2013(9997)
2012(9560)
2011(8889)
2010(9092)
2009(8532)
2008(8031)
2007(7153)
2006(6662)
2005(6070)
作者
(28057)
(23898)
(23825)
(22646)
(14894)
(11207)
(10812)
(9359)
(8956)
(8454)
(8302)
(7778)
(7757)
(7650)
(7525)
(7244)
(7032)
(6776)
(6774)
(6563)
(6158)
(5914)
(5677)
(5486)
(5475)
(5234)
(5040)
(4960)
(4855)
(4657)
学科
(66246)
经济(66210)
管理(23443)
地方(20187)
方法(19705)
(18680)
数学(17776)
数学方法(17695)
地方经济(14318)
(13523)
企业(13523)
(13159)
中国(12825)
(10768)
业经(10450)
环境(9920)
(8158)
农业(8088)
经济学(7610)
(7108)
(7047)
贸易(7043)
(7017)
(6904)
金融(6903)
(6789)
(6584)
产业(6421)
(6342)
资源(6235)
机构
大学(138185)
学院(137995)
(69189)
经济(68014)
研究(55505)
管理(47842)
理学(40951)
中国(40491)
理学院(40300)
管理学(39549)
管理学院(39299)
科学(34043)
(32527)
(29179)
(27703)
研究所(26577)
(23372)
中心(23251)
经济学(23053)
财经(22108)
北京(21258)
(20516)
经济学院(20423)
业大(20345)
(20082)
(19948)
科学院(18092)
农业(18026)
(17762)
师范(17601)
基金
项目(91331)
科学(72340)
基金(67405)
研究(63311)
(59549)
国家(59133)
科学基金(50243)
社会(43423)
社会科(41260)
社会科学(41253)
基金项目(35421)
(34443)
自然(31656)
自然科(30860)
自然科学(30849)
自然科学基金(30289)
(29726)
资助(27565)
教育(27108)
编号(22693)
(22388)
重点(21303)
(19575)
国家社会(18679)
发展(18357)
(18126)
(18098)
成果(18016)
科研(17221)
创新(17173)
期刊
(83975)
经济(83975)
研究(44960)
中国(26383)
学报(23756)
科学(21630)
(20583)
(20424)
管理(18881)
大学(17827)
学学(17217)
经济研究(15033)
农业(13788)
财经(12027)
技术(11781)
(11201)
金融(11201)
问题(10735)
业经(10701)
(10601)
技术经济(8653)
教育(8171)
(8096)
统计(7976)
世界(7715)
资源(7670)
(7173)
国际(7037)
(6975)
商业(6903)
共检索到215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永安  邬龙  
将区域经济增长与PM2.5污染二者的关系研究分为省市内部主要部门排放和省市间污染联动效应。主要排放部门包括工业、建筑业、机动车。基于VAR模型对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研究表明,北京市工业、建筑业和机动车排放标准虽然严格,但排放总量远超环境承载能力,且受天津、河北的地区间污染传输影响明显;天津、河北受地区间传输效应影响较少,但其工业、建筑业和机动车排放控制不力,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直接影响。为此分别提出了应对政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雷平  高青山  赵连荣  
以112个环保重点城市为样本,采用系统动态面板技术,分析了PM2.5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显示,人类经济活动会提升PM2.5的浓度,但经济发展与PM2.5的浓度并非线性关系,而是符合环境库兹涅兹曲线;不同区域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降低PM2.5浓度的路径存在显著差异,包括城市化水平、城市结构和产业结构差异等。在当前发展水平下,中西部城市提高工业化比重可有效降低区域PM2.5;东部城市工业的高能耗和高污染化会提升区域PM2.5,但环境治理对降低区域PM2.5有显著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邹秀萍  陈劭锋  苏利阳  刘扬  
本文选取1995~2005年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和环境数据,定量分析了水资源使用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废水中COD排放量、农药使用量、化肥施用量与人均GDP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水资源使用量、废水排放量、废水中COD排放量及化肥施用量与人均GDP之间呈U型曲线关系。农药使用量与人均GDP之间表现为较复杂的N型曲线关系。目前,北京、天津两市基本处于U型曲线的右侧,其水资源使用量及水环境污染指标呈现增长的趋势。河北省尚处于U型曲线的左侧,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河北省的水资源使用量,水污染物排放量呈下降的趋势。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蕾  郑晓凤  
通过相关数据与图表,利用相关性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法检验,建立相关模型,从区域物流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增长拉动区域物流发展两个方面,对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性分析。结论表明,二者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并且存在着一定的因果联系。最后,根据京津冀都市圈物流产业现实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发展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与物流的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程海森  马婧  樊昕晔  
文章以27种能源终端消费量数据为基础,对1997年-2015年京津冀能源消费碳排放量进行核算,然后采用脱钩理论两两探讨能源消费、经济增长、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最后建立系统模型定量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得到科学、客观的研究结果,为京津冀同时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程海森  马婧  樊昕晔  
文章以27种能源终端消费量数据为基础,对1997年-2015年京津冀能源消费碳排放量进行核算,然后采用脱钩理论两两探讨能源消费、经济增长、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最后建立系统模型定量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得到科学、客观的研究结果,为京津冀同时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殷俊  陈曦  谢高地  张建辉  张昌顺  史宇  王帅  
为全面掌握中国细颗粒物(PM2.5)的污染现状水平及空间分布格局,本文运用统计学、空气质量评价规范、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国74个城市2013年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目前中国PM2.5污染程度整体较重,74个城市中仅有拉萨、海口和舟山3个城市达到年均值二级标准,邢台、邯郸和石家庄3个城市PM2.5的超标天数比例超过70%;2PM2.5浓度季节变化特征大体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重度及以上污染主要集中在12月和1月;3从浓度水平来看,沿海城市总体优于中部内陆地区,污染最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北南部地区;4受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气候、地形等多因素影响,全国PM2.5污染状况区域特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文博  苗泽华  孙文哲  
京津冀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导致这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退化。经济增长和生态系统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冲突已经成为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文章根据1990~2010年京津冀地区各类生态系统类型的面积变化,计算比较了京津冀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并从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生态系统的经济绩效两个角度分析了这一变化与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仲瑀  
本文分别利用LYQ脱钩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选取了京津冀地区1995~2014年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脱钩模型及其分解得出,京津冀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以弱脱钩状态为主,原因在于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导致节能弹性不断下降;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表明京津冀地区实施节能减排措施不会导致经济的下滑。未来京津冀地区要继续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能源效率,重点关注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提高新型低碳能源的比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婷婷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先发地区,在经济上的成果有目共睹。但近年来,在环境问题,尤其是大气环境污染的治理上饱受诟病。合理分析导致现阶段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为何如此严重的原因,对进一步落实京津冀一体化改革,保障京津冀地区切身实际的人民利益,带动京津冀地区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都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利用计量的方法对2004~2013年京津冀三地环境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对大气污染的减少有不显著的正向作用,煤炭使用的减少对大气污染的减少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天津地区的环境规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北京河北两地的环境规制力度有待加强。最后,基于一系列研究结果,给出了有针对性的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磊  张贵祥  
经济增长会导致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文章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对京津冀都市圈内表征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指标的时序数据进行协整、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分析,研究了都市圈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及其动态性。研究表明,京津冀都市圈内各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区域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双向作用力,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反馈效应具有滞后性;方差分解表明区域经济增长在生态环境方差解释方面起关键作用,由工业污染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沈映春  王逸琪  
从京津冀地区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互动视角出发,运用改良后的新古典经济模型,对京津冀地区的人口流动率和常住人口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人口流动率受户籍政策影响较多,常住人口规模对区域内经济良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的经济发展具备经济收敛特征,同时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区域内人口的合理流动。因此,应从人口与产业互动出发,实施差异化的户籍制度改革举措,并搭建基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人口流动顺畅通道。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仲瑀  
本文分别利用LYQ脱钩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选取了京津冀地区19952014年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脱钩模型及其分解得出,京津冀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以弱脱钩状态为主,原因在于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导致节能弹性不断下降;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表明京津冀地区实施节能减排措施不会导致经济的下滑。未来京津冀地区要继续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能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轲  王立群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面临着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矛盾。运用协整分析与状态空间模型对1980-2012年京津冀地区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且互为因果,经济发展具有对能源的更高的直接需求,能源的高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明显;能源利用效率总体上在提高;能源弹性经历了波动下降、剧烈下降、加速上升、平稳收敛四个阶段,弹性变化受经济发展政策的影响较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有助于能源消费弹性的收敛;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能源利用情况存在较大差异,能源弹性处于不同水平。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丁宏  
利用京津冀地区2000—2016年1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和地区专业化指数方法,对京津冀地区产业同构程度进行测度;通过构造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产业同构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引入空间溢出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通过两种不同的空间加权矩阵——地理距离加权矩阵和产业结构溢出矩阵,分别考察产业同构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产业专业化程度稳步提高,但天津市和河北省的产业同构程度不断上升;产业同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均表现为负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