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13)
- 2023(8676)
- 2022(7285)
- 2021(6419)
- 2020(5085)
- 2019(11768)
- 2018(11510)
- 2017(21633)
- 2016(11561)
- 2015(12941)
- 2014(13149)
- 2013(13211)
- 2012(12830)
- 2011(12108)
- 2010(12545)
- 2009(11695)
- 2008(11256)
- 2007(10143)
- 2006(9531)
- 2005(8985)
- 学科
- 济(77059)
- 经济(77001)
- 管理(28743)
- 业(26529)
- 地方(25378)
- 中国(21166)
- 方法(20535)
- 企(19257)
- 企业(19257)
- 数学(17926)
- 数学方法(17768)
- 农(15981)
- 地方经济(15859)
- 业经(15287)
- 学(13085)
- 发(11635)
- 农业(11485)
- 融(10743)
- 金融(10742)
- 环境(10691)
- 制(10084)
- 银(10061)
- 银行(10051)
- 行(9876)
- 财(9677)
- 贸(9183)
- 贸易(9171)
- 和(8882)
- 易(8641)
- 产业(8410)
- 机构
- 学院(175675)
- 大学(174189)
- 济(83831)
- 经济(82203)
- 研究(71153)
- 管理(62321)
- 中国(53939)
- 理学(51318)
- 理学院(50593)
- 管理学(49847)
- 管理学院(49514)
- 京(41880)
- 科学(41539)
- 所(37026)
- 财(35296)
- 研究所(33152)
- 中心(30698)
- 农(28652)
- 北京(28229)
- 江(27909)
- 财经(26813)
- 经济学(26292)
- 院(25547)
- 范(25111)
- 师范(24913)
- 经(24061)
- 业大(23813)
- 经济学院(23150)
- 州(22259)
- 科学院(22132)
- 基金
- 项目(107485)
- 科学(83994)
- 研究(80618)
- 基金(74767)
- 家(64438)
- 国家(63864)
- 科学基金(53868)
- 社会(52435)
- 社会科(49779)
- 社会科学(49765)
- 省(43003)
- 基金项目(38701)
- 划(35940)
- 教育(35240)
- 编号(31953)
- 自然(31523)
- 资助(30950)
- 自然科(30700)
- 发(30698)
- 自然科学(30693)
- 自然科学基金(30084)
- 成果(26460)
- 发展(25361)
- 展(24936)
- 重点(24826)
- 课题(24246)
- 部(22802)
- 创(21642)
- 国家社会(21543)
- 创新(20410)
共检索到295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艳华 马立平 王丙参
针对稀疏多元函数型数据,文章采用线性插值法拟合函数,根据全局拉开档次方法确定权重,将多元函数转化为一元综合评价函数,依据曲线之间的欧氏距离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根据综合评价函数及其导数的积分值进行排序,并通过积分值构造新的地区差异测度指标CVX。运用提出的新的聚类与综合评价方法对京津冀地区进行经济分区与评价,研究发现:各地区按经济发展水平排名变化较小,而按发展速度排名变化较大;无论是就发展水平还是发展速度而言,地区差异均显著存在,发展速度差异呈扩大趋势,发展水平差异呈缩小趋势,表明京津冀各地区按照国家规划奋力向前,呈现追赶态势;CVX与CV变化趋势一致,表明用CVX度量地区差异是可行、有效的,且CVX适用范围更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国辰 冀雪华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借助DPSR模型和产业发展的环境-能力-绩效理论,本文构建了符合京津冀物流发展现状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京津冀地区2013-2017年面板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物流发展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北京核心地位稳固,津冀差距呈缩小趋势,这与三地物流发展现实情况相符。最后,根据当前物流发展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丙参 刘东 魏艳华
文章通过拉直运算将复杂数据转化为高维向量,再利用非负矩阵分解(NMF)将其转化为低维向量,构造新的NMF评价法,对低维向量直接系统聚类,以低维向量取值之和作为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基于京津冀地区2012—2019年的数据,选取7个评价指标,利用NMF评价法进行聚类、排序,利用变异系数、CVX、Gini系数度量地区差异,并以京津冀灯光数据佐证相关研究。结果表明:NMF评价法简单有效,适用数据类型广,关于秩p稳健性好,且综合得分取值非负更便于度量不平等程度;我国经济系统稳定,京津冀各地区在不同时期依经济水平排名稳定,变化较小,北京、天津、唐山稳居前三;天津、承德的经济发展形势严峻,经济水平有一定幅度下降,京津冀地区其他城市的经济水平都有逐期提高,其中北京、石家庄、廊坊、沧州提升幅度较大,保定在2018年与2019年提升幅度也较大;京津冀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地区各城市差异显著存在,但差距具有缩小趋势;灯光DN值与综合得分相关性很高,可从侧面客观度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裴小兵 许庆涛
以京津冀地区的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熵值法和耦合度模型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效率及其耦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化效率整体呈急剧上升-急剧下降-平稳上升的"N"字型增长趋势;京津冀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形式呈"W"字型增长态势;京津冀地区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具有年际稳定性与空间分布集中性的特点,整体耦合度呈现阶梯式层级递增的发展趋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国富 徐莹莹 高会珍
本文以京津冀各地市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熵指标将产业多样化分解成相关和无关多样化,考察了京津冀各地市的产业关联特征;然后在传导机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的相关和无关多样化对京津冀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不能笼统地说产业的相关或无关多样化有利于或不利于经济增长,而应当结合所处的外部经济环境来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样本期间京津冀各地市无一例外地表现为产业的无关多样化水平高于其相关多样化水平,但是三地的相关多样化水平均呈上升的趋势;产业的无关多样化明显有利于地区的经济稳定,但是以钢铁工业为主业的相关多样化对京津冀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实证分析结论既与理论预期一致,也和产能过剩的现实相吻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肖 吴娜 牛风君
本文以我国京津冀区域2012-2021年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熵权法和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京津冀三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构建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京津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明显正向促进效应,且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均比较显著。具体而言,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创新水平提高间接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对相邻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全面加强数字经济建设、制定动态化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促进我国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溢出效应 区域经济 京津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静韦 陈滢
本文从数字人才投入、数字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四个维度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成效对京津冀共同富裕水平的影响,结论如下:第一,数字经济发展成效对京津冀共同富裕水平提升的显著影响主要来自数字设施建设,受数字人才投入、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影响相对较弱;第二,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能够有效增强数字经济对京津冀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且对京冀两地的影响较天津更为明显。建议京津冀地区加快数字人才协同引育,构建数字商务协同发展生态,增强数字经济协同发展能力,高标准构建京津冀数字效益分配机制,夯实促进共同富裕的数字经济基底。
关键词:
京津冀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崔彦哲 周京奎
基于效率和平衡视角,通过纳入结构差异和体量差距构建新的产业发展水平测度方法,以此对京津冀城市群产业发展效率与平衡水平进行评价。测度结果显示: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效率水平差异较大,中心城市北京的效率水平过高导致产业过度聚集。在较长时间内,城市群产业发展平衡水平并无太大变化,但是城市群内城市的竞争压力逐渐向城市群西南方向转移。进一步讨论结果显示:新方法的测度结果是可信的;金融、公共服务等行业在城市群内的分布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但是制造、教育和文娱等行业却在不断恶化,总体来看,京津冀城市群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冬艳 王冬艳 钟骁勇 杨园园
文章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构建京津冀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TOPSIS方法测度2007—2018年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的11个地级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时空变化,采用障碍因子模型,判定影响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07—2018年,高质量发展指数由0.2578上升至0.3517,共享发展、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水平持续提高,协调发展和开放发展水平下降;各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中部>北部>南部”的空间分布;万人专利授权数、研发投入强度、需求结构、区域协调、外商投资比重、金融发展程度、劳动者报酬比重、恩格尔系数是影响京津冀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田田 张红
基于京津冀地区13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构建了京津冀地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对该地区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就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中的土地利用结构、利用程度、利用经济效益和利用可持续性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存在着一定的协调性,土地利用结构、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提升对于城市经济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对城市经济发展没有显著影响,土地集约利用对于经济水平较落后的城市的经济发展影响显著强于对经济较发达城市的影响。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城市经济发展 京津冀地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施慧仪 王立群
旨在探讨京津冀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选取京津冀174个县域单元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性空间方法分析2006—2016年县域经济发展规模和结构空间格局的演变规律。研究发现:京津冀县域经济规模和结构差异呈现显著的阶段性变化趋势;县域经济发展两极分化明显,县域人均GDP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率有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性,呈现出空间集聚分布和典型的"核心-边缘"格局;区域经济空间发展轴格局初步形成,各功能区形成符合各自功能定位的经济发展特点。经济发展基础、区域经济政策和地理区位条件是影响京津冀县域经济格局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依据京津冀区域战略功能定位,优化经济结构和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经济格局 第三产业 协同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丁新
采用京津冀181个区域单元2000年和2014年人均GDP数据分析其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估计其空间效应与政策效应,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显著存在,且南北差异大于东西差异;"俱乐部"式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富人俱乐部"效应与"穷人俱乐部"效应同时存在;地理位置、期初发展水平和空间相关性对区域单元经济增长具有直接影响,而政策效应表现出异质性,2014年之前的区域政策对京、津两地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一定程度阻碍了河北的经济增长。全面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是重点,尤其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丁新
采用京津冀181个区域单元2000年和2014年人均GDP数据分析其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估计其空间效应与政策效应,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显著存在,且南北差异大于东西差异;"俱乐部"式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富人俱乐部"效应与"穷人俱乐部"效应同时存在;地理位置、期初发展水平和空间相关性对区域单元经济增长具有直接影响,而政策效应表现出异质性,2014年之前的区域政策对京、津两地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一定程度阻碍了河北的经济增长。全面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是重点,尤其应细化河北的区域发展政策;要强化滨海经济带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冀中南的集中连片慢速增长地区快速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俊 孙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分工更加专业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为物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区域物流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现代物流被称为经济增长的加速器,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组织方式,区域物流的发展状况,对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物流业是价值链和供应链的载体,与地区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力密切相关。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之一,京津冀都市圈不仅历史悠久,并且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物流发展的建议,以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都市圈 区域物流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田田 张红
基于京津冀地区13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构建了京津冀地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对该地区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就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中的土地利用结构、利用程度、利用经济效益和利用可持续性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存在着一定的协调性,土地利用结构、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提升对于城市经济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对城市经济发展没有显著影响,土地集约利用对于经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城市经济发展 京津冀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