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28)
2023(7699)
2022(6538)
2021(6068)
2020(5076)
2019(11480)
2018(11623)
2017(21804)
2016(12268)
2015(13994)
2014(13977)
2013(13656)
2012(12911)
2011(11606)
2010(12250)
2009(11549)
2008(11760)
2007(11024)
2006(10134)
2005(9453)
作者
(35616)
(29834)
(29567)
(28519)
(18719)
(14222)
(13518)
(11434)
(11213)
(10975)
(10291)
(9966)
(9704)
(9518)
(9482)
(9221)
(8761)
(8735)
(8608)
(8520)
(7697)
(7435)
(7179)
(6912)
(6802)
(6750)
(6637)
(6505)
(6121)
(5931)
学科
(45330)
经济(45245)
管理(41207)
(33377)
(27508)
企业(27508)
(15873)
(15709)
(15030)
中国(14857)
业经(12137)
环境(12010)
地方(11911)
方法(11867)
(11395)
农业(9864)
(9834)
(9367)
银行(9353)
数学(9261)
数学方法(9060)
(8935)
(8596)
(8577)
财务(8536)
(8535)
金融(8532)
财务管理(8510)
体制(8322)
(8081)
机构
学院(172076)
大学(170700)
(68014)
经济(66180)
研究(62883)
管理(61787)
理学(50533)
理学院(49877)
中国(49495)
管理学(49007)
管理学院(48682)
(40913)
科学(37048)
(36420)
(32594)
(29541)
(29456)
中心(29191)
研究所(28648)
北京(27254)
财经(26405)
业大(24739)
(23624)
(23572)
师范(23436)
(23108)
(23002)
农业(22207)
(22088)
经济学(19909)
基金
项目(106726)
研究(83078)
科学(82999)
基金(73992)
(63812)
国家(63191)
科学基金(53357)
社会(51138)
社会科(48127)
社会科学(48116)
(42656)
基金项目(38894)
教育(38036)
(36228)
编号(34721)
自然(32559)
自然科(31614)
自然科学(31607)
自然科学基金(31019)
成果(30585)
资助(29741)
课题(26125)
(25830)
重点(24795)
(23917)
(23462)
(22292)
(21813)
(21185)
创新(20953)
期刊
(90030)
经济(90030)
研究(56399)
中国(45054)
(29747)
(29119)
教育(25830)
学报(25566)
管理(24822)
科学(23041)
大学(19907)
(19832)
金融(19832)
农业(19224)
学学(18058)
技术(15723)
业经(15043)
财经(13466)
问题(11762)
(11613)
经济研究(11611)
图书(9782)
(9344)
(9063)
(8680)
论坛(8680)
职业(8658)
国际(8363)
(8175)
现代(8141)
共检索到289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予  刘某承  白艳莹  张永勋  
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跨区域的系统性问题,打破行政区界线开展区域生态合作,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尽管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合作已有良好的开端,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及理论指导下的生态合作机制建设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本文以京津冀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生态合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参考生态合作研究成果,针对水资源供给与消费、风沙源治理和大气污染治理为核心的生态问题,尝试构建了生态合作机制建设基本思路;提出了生态合作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其生态合作的组成要素,提出了生态合作的各方主体、可以采取的生态合作方式及监督评价机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钟茂初  潘丽青  
以"环京津贫困带"为案例,分析"环京津贫困带"的成因,提出生态-经济合作机制的缺失是制约京津冀区域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提出了京津冀基于生态联系的经济合作的对策:基于正外部性的科斯交易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基于博弈原理建立生态维护与贫困治理相结合的合作机制;基于生态-经济联系,整合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洪传春  张雅静  刘某承  
京津冀区域生态产品供给面临三方面困境:第一,生态产品供给的系统性与区域行政分割的矛盾;第二,生态产品的公共属性使供给主体动力不足;第三,各区域主体对生态产品需求弹性的差异影响其供需平衡,这些问题导致生态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为此,有必要构建以政府合作为基础、市场合作为中坚、民众自愿合作为补充的生态产品供给多元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公众和环保NGO等主体的积极性,实现京津冀区域生态产品的可持续供给。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洪传春  张雅静  刘某承  
京津冀区域生态产品供给面临三方面困境:第一,生态产品供给的系统性与区域行政分割的矛盾;第二,生态产品的公共属性使供给主体动力不足;第三,各区域主体对生态产品需求弹性的差异影响其供需平衡,这些问题导致生态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为此,有必要构建以政府合作为基础、市场合作为中坚、民众自愿合作为补充的生态产品供给多元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公众和环保NGO等主体的积极性,实现京津冀区域生态产品的可持续供给。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素喜  王小平  
服务业合作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级政府为推进包括服务业在内的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机制设计,可能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根据合作博弈机制分析,京津冀服务业实现良性合作需要如下机制设计:树立互利合作的共同价值观、破除垄断与完善市场机制、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建立政府性协调组织机制、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中介沟通和商务信息服务的作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惠茹  丁艳如  
在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一体化协同保护中,必然涉及生态补偿问题。目前京津冀实施生态补偿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补偿标准低,无法弥补生态环境保护地区的机会成本和实际保护成本,而造成补偿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清晰生态环境产权,没有给予生态环境价值合理评估,导致补偿标准难以准确确定,使生态环境保护价值得不到公平体现和补偿。本文对京津冀水源地保护补偿标准推算得出张承地区为京津保护水质水量需求而每年损失53481.7万元。对森林建设工程补偿标准的核算得出目前每亩造林成本的最低限800元,而目前执行的补偿标准却是280元/亩。因此,需要构建京津冀生态补偿运行执行机制,实现补偿的持续长效;实施京津冀多元化生态补偿体系,实现补偿的公平有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惠茹  丁艳如  
在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一体化协同保护中,必然涉及生态补偿问题。目前京津冀实施生态补偿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补偿标准低,无法弥补生态环境保护地区的机会成本和实际保护成本,而造成补偿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清晰生态环境产权,没有给予生态环境价值合理评估,导致补偿标准难以准确确定,使生态环境保护价值得不到公平体现和补偿。本文对京津冀水源地保护补偿标准推算得出张承地区为京津保护水质水量需求而每年损失53481.7万元。对森林建设工程补偿标准的核算得出目前每亩造林成本的最低限800元,而目前执行的补偿标准却是280元/亩。因此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桂环  张惠远  万军  王金南  
从京津冀北流域生态保护面临的难题分析入手,借鉴国际流域生态补偿的经验,从四个角度提出京津冀北地区可以选择的生态补偿类型。就京津冀北地区而言,更多地要从政府介入的层面来探讨其生态补偿的机制,同时考虑补偿的实施效果,把生态保护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从而真正达到生态补偿的目的。本文亦给出京津冀北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路径选择:即首先建立流域水权交易政策;其次探索“流域水质水量协议”;第三是做好利益转移估算,最后开展流域“异地开发”实践。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军  李逸波  何玲  
生态补偿机制是进行京津冀农业合作的新利益平台,是集生态服务、补偿扶贫与农业合作为一体推动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的新途径。实现生态补偿型京津冀农业合作的途径有:农产品生态标识、技术项目扶贫补偿、上下游节水补偿、退耕还林补偿。基于生态补偿型京津冀农业合作的影响因素,我们应在制度、政策、扶贫、物流、农业产业链和农业布局,节水补偿、生态品牌和生态移民及异地开发等方面进行生态补偿型京津冀农业区域合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旭  
作为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统筹的主要抓手,区域高校联盟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三年来京津冀区域已建成九大高校联盟,呈现出以专业或行业为中心、体量较小、以协议方式结盟、合作框架较全面等特点,但也显露出形式大于内容、主体参与热度不均、联盟伙伴责任分担不均、组织与行动框架不明晰等问题。这主要源于三地资源不均、发展落差显著、利益复杂、制度壁垒及统筹不足等因素。鉴于此,京津冀高校联盟亟待从"分散"走向"统筹",从"上位"走向"下位",从"目标导向"走向"问题导向",从"硬环境共建"走向"软文化共鸣"。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段铸  程颖慧  
京津冀地缘相接,拥有着共同的生态环境,区域内每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都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生态环境的恶化势必会为经济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为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必须开展跨区域横向生态补偿以及生态项目合作。本文通过引入生态足迹的概念及其分析方法,在京津冀地区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核算的基础上,计算了各省市2004~2013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受力,设计了一套适合京津冀发展的横向生态补偿核算体系,并构建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新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文哲  齐艳霞  
首都经济圈相继列入北京市、河北省的"十二五"规划,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凸显了其重要性。为了推进京津冀区域金融合作,文章提出应该明确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合作原则,共同制定区域合作规划,把金融合作放在京津冀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寻找各方利益的协调点。并且认为,区域金融合作的突破口是银行结算服务,核心内容是资金的跨地域市场化流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会婷  闫志利  
职业培训合作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一项基础工程。相关统计年鉴2007~2012年数据表明,京津冀三地职业培训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存在较大差异,有着明显的合作需求。实现京津冀职业培训合作,可采取组建职业培训集团、成立职业培训联盟、发展社区学院、融入职教园区以及实施类产业化经营、连锁经营等合作模式,运用政府调控、市场调节以及综合推动等促进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红梅  许刚  
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与综合改革试验区今年正式启动,本文从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理论基础、合作机制与合作内容出发,简要探讨了京津冀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基础、难点和发展策略,认为推进合作应加强研究,按照"合作组织专业化、合作制度规范化、合作计划具体化、合作方式多元化"和"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推进实质性合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铸  刘艳  孙晓然  
京津冀地区的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环境治理问题需要政府的力量,从竞争走向合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财政行为的必然趋势,协同发展会对京津冀的环境补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财政视角构建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在对京津冀流域上下游地区居民补偿意愿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条件价值法和机会成本法对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标准进行量化,提出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获取途径以及完善有关生态补偿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构建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