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73)
- 2023(9519)
- 2022(8167)
- 2021(7627)
- 2020(6522)
- 2019(15231)
- 2018(14963)
- 2017(28460)
- 2016(15325)
- 2015(17038)
- 2014(16424)
- 2013(16093)
- 2012(14344)
- 2011(12582)
- 2010(12087)
- 2009(10579)
- 2008(10034)
- 2007(8161)
- 2006(6719)
- 2005(5453)
- 学科
- 济(61852)
- 经济(61794)
- 管理(45413)
- 业(40143)
- 方法(33924)
- 企(33135)
- 企业(33135)
- 数学(31155)
- 数学方法(30740)
- 财(17614)
- 农(15830)
- 贸(15338)
- 贸易(15334)
- 易(15042)
- 中国(14064)
- 出(12129)
- 业经(11643)
- 地方(11010)
- 务(10860)
- 财务(10823)
- 财务管理(10794)
- 学(10631)
- 企业财务(10177)
- 环境(10112)
- 技术(10047)
- 农业(9848)
- 和(9253)
- 制(8721)
- 口(8277)
- 出口(8272)
- 机构
- 大学(202061)
- 学院(200137)
- 济(86081)
- 经济(84661)
- 管理(83310)
- 理学(73596)
- 理学院(72858)
- 管理学(71470)
- 管理学院(71107)
- 研究(61252)
- 中国(46923)
- 京(43545)
- 科学(37854)
- 财(37773)
- 农(31529)
- 财经(31357)
- 业大(31158)
- 中心(30501)
- 经(28919)
- 所(28653)
- 经济学(27474)
- 江(27150)
- 北京(26711)
- 研究所(26332)
- 经济学院(25251)
- 农业(24882)
- 范(23948)
- 财经大学(23928)
- 师范(23667)
- 院(22997)
- 基金
- 项目(149767)
- 科学(120198)
- 基金(113171)
- 研究(106681)
- 家(98654)
- 国家(97960)
- 科学基金(86209)
- 社会(70109)
- 社会科(66911)
- 社会科学(66892)
- 基金项目(60513)
- 自然(57264)
- 省(56595)
- 自然科(55910)
- 自然科学(55897)
- 自然科学基金(54888)
- 教育(48866)
- 划(48658)
- 资助(45917)
- 编号(41375)
- 部(33830)
- 重点(33288)
- 创(31866)
- 发(31647)
- 成果(30675)
- 国家社会(30389)
- 创新(29993)
- 科研(29932)
- 教育部(29445)
- 人文(28726)
共检索到276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浩 彭桥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有利于促进京津冀整体经济进一步增长。同时,京津冀对水资源需求势必会进一步增加。而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相对稀缺,不同区域、不同行业水资源使用效率的差异较大。如何改善和协调京津冀各区域各行业水资源使用效率,对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京津冀投入产出表的线性规划模型,测算京津冀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水资源使用效率发现:整体而言,京津冀水资源使用效率在不断提高,但是农业用水效率远低于工业和服务业;从地区上看,河北服务业与工业用水效率较高,而北京和天津的服务业用水效率相对较低。据此文章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以提高和协调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使用效率,促进京津冀经济的协同发展和整体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浩 彭桥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有利于促进京津冀整体经济进一步增长。同时,京津冀对水资源需求势必会进一步增加。而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相对稀缺,不同区域、不同行业水资源使用效率的差异较大。如何改善和协调京津冀各区域各行业水资源使用效率,对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京津冀投入产出表的线性规划模型,测算京津冀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水资源使用效率发现:整体而言,京津冀水资源使用效率在不断提高,但是农业用水效率远低于工业和服务业;从地区上看,河北服务业与工业用水效率较高,而北京和天津的服务业用水效率相对较低。据此文章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以提高和协调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使用效率,促进京津冀经济的协同发展和整体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苑清敏 吴静
文章基于2012年投入产出表从中间使用、最终使用、调入调出平衡、总产出分析了京津冀工业26个细分产业碳排放量及产业间的碳关联。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天津产业碳排放较低,多为碳净流入产业,河北产业碳依赖程度高,多为碳净流出产业;北京产业间关联度较低,产出碳多用于最终使用,天津河北产业间关联度较高,产出碳多用于产业生产中间使用,可考虑产业间的生产合作减排;京津冀三地碳排放关键产业相似度较高,可以考虑区域产业联合减排。
关键词:
投入产出 碳排放 碳关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苑清敏 张枭 李健
文章针对京津冀伴随产业链和产品消费转移而引起的生态环境补偿问题,基于投入产出表模型核算京津冀三地虚拟碳足迹和虚拟固废足迹,进而明确区域间土地资源面积合作补偿和量化补偿额度关系,进行区域补偿方式差异性的合作生态补偿研究。在此基础上,给出京津冀针对大气、土地资源合作补偿机制,为京津冀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丽华
产业转移与承接是产业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本文根据产业转移的绝对数量和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利用2007年和2010年30个省(区、市)之间的投入产出表建立产业协同定量测度模型,将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同与长三角地区进行对比,基于两大区域产业协同呈现出的不同特征,指出了今后各自产业协同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京津冀 长三角 产业协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会良 杨雅旭 张伟达
本文根据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产出的现状与特点,建立了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20132014年我国京津冀地区"211"及省部共建高校的教育财政投入产出进行效率评价,给出了非DEA有效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产出相关指标的投入冗出量和产出不足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会良 杨雅旭 张伟达
本文根据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产出的现状与特点,建立了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2013~2014年我国京津冀地区"211"及省部共建高校的教育财政投入产出进行效率评价,给出了非DEA有效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产出相关指标的投入冗出量和产出不足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牛强 陈倩倩 黄经南 刘学军
城市群中心城市极化过程中,非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往往会受到抑制,为了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总结非中心城市的发展规律,并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论文以2000—2017年京津冀城市群中处于非中心地位的河北省11个主要城市作为样本,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这些城市的经济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长时序的回顾性分析,包括投入产出有效的城市数量变化和空间分布差异,投入冗余的要素类型、数量和空间分布,造成投入产出无效和冗余的原因和重要历史事件,以及非中心城市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李佳 王浩宇
采取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建立京津冀区域细化的产业部门分类,并分析各细分产业间的关联情况,对三地各自的区域内乘数效应、区域间溢出效应、区域间反馈效应进行了测算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北京各产业关联结构紧密,集聚性强,三次产业乘数效应均强于津冀两地,其工业与农业对河北的溢出效应较强;北京与天津高端类产业关系密切并促进产业升级;天津工业的乘数效应排名最高,服务业紧随其后,天津工业带动了河北传统产业的产出;天津与北京优势产业分布结构相似,未能形成跨地区产业联动发展;工业是河北经济的支柱力量,对京津各产业溢出效应很弱,未能有效发挥基础支撑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发挥三地产业发展优势,构建三地一体化的产业价值链以实现三地协同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韶华 张伟
在行政主导的产业转移机制下,为了明确京、津、冀的优势工业部门,综合运用区位商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依据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参考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功能定位以及工信部等制定的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导目录,确定京、津、冀工业重点行业。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郭峻言
科学规划京津冀三地间产业流动既是"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基础,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方法,对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探讨了地区产业短板,并结合碳排放与水消耗两个指标,对适合疏解的产业提出建议。在文章假设下,对北京待疏解产业产出向河北地区流动进行模拟,通过投入产出规划调整模型与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得出政府应加强省际价值流动、进口两手抓的结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吕程 张亮
以我国2007年省区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根据物流业的产业关联情况,编制了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12大产业部门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建立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比较分析京津冀地区物流业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物流业外向程度较高,对其他地区产业的支持力度高于长三角地区,辐射范围更加广泛,且物流业产业关联程度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均较高;与此同时,京津冀地区物流业也存在运营效率低下、区域内产业联动有待加强以及垄断势力较强、价格显著偏高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吕程 张亮
以我国2007年省区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根据物流业的产业关联情况,编制了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12大产业部门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建立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比较分析京津冀地区物流业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物流业外向程度较高,对其他地区产业的支持力度高于长三角地区,辐射范围更加广泛,且物流业产业关联程度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均较高;与此同时,京津冀地区物流业也存在运营效率低下、区域内产业联动有待加强以及垄断势力较强、价格显著偏高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红丽 沈镭 李艳梅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之间经济往来更加密切,由此造成的隐含CO_2排放转移日益频繁,不利于区域公平及有效地分摊碳减排责任。本文在编制最新年份(2012年)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构建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经济活动隐含的CO_2排放转移特点。结果表明:(1)2012年,京津冀对其他区域的CO_2排放转移,比其他区域对京津冀的转移高出4350.52万t,这主要隐含于除采选业以外工业部门的终端产品转移;(2)京津冀区域内部,北京和天津分别向河北净转移449.75万t和88.46万t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