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26)
- 2023(15593)
- 2022(12987)
- 2021(11993)
- 2020(9797)
- 2019(22498)
- 2018(22585)
- 2017(43126)
- 2016(23659)
- 2015(26690)
- 2014(26790)
- 2013(26289)
- 2012(24183)
- 2011(21960)
- 2010(22175)
- 2009(20075)
- 2008(19592)
- 2007(17503)
- 2006(15694)
- 2005(14118)
- 学科
- 济(99705)
- 经济(99601)
- 管理(65983)
- 业(65284)
- 企(52834)
- 企业(52834)
- 方法(37787)
- 数学(31649)
- 中国(31396)
- 数学方法(31295)
- 农(29166)
- 地方(27130)
- 业经(24744)
- 财(21235)
- 学(20630)
- 农业(19637)
- 制(18075)
- 贸(17193)
- 贸易(17178)
- 易(16547)
- 理论(16194)
- 银(16078)
- 银行(16036)
- 和(16023)
- 技术(15958)
- 发(15908)
- 环境(15639)
- 行(15441)
- 融(15318)
- 金融(15316)
- 机构
- 大学(333662)
- 学院(333336)
- 济(131398)
- 管理(130880)
- 经济(128314)
- 研究(117167)
- 理学(111956)
- 理学院(110613)
- 管理学(108761)
- 管理学院(108135)
- 中国(87057)
- 京(75341)
- 科学(72592)
- 所(59232)
- 财(58931)
- 农(55082)
- 研究所(53758)
- 中心(52082)
- 江(50500)
- 业大(49506)
- 北京(48680)
- 范(46980)
- 师范(46557)
- 财经(46499)
- 院(42704)
- 农业(42549)
- 经(42157)
- 州(41275)
- 经济学(37992)
- 师范大学(37563)
- 基金
- 项目(223884)
- 科学(175460)
- 研究(166440)
- 基金(159567)
- 家(138483)
- 国家(137213)
- 科学基金(117528)
- 社会(103362)
- 社会科(97776)
- 社会科学(97752)
- 省(87860)
- 基金项目(84689)
- 教育(75771)
- 自然(75311)
- 划(74252)
- 自然科(73516)
- 自然科学(73501)
- 自然科学基金(72147)
- 编号(69435)
- 资助(65057)
- 成果(56962)
- 发(51648)
- 重点(50088)
- 课题(48651)
- 部(48254)
- 创(46302)
- 创新(43058)
- 项目编号(42160)
- 科研(41873)
- 国家社会(41533)
- 期刊
- 济(154298)
- 经济(154298)
- 研究(102550)
- 中国(70339)
- 农(51941)
- 学报(51682)
- 管理(50235)
- 科学(48857)
- 教育(43289)
- 财(42540)
- 大学(39232)
- 学学(36345)
- 农业(35981)
- 融(30846)
- 金融(30846)
- 技术(29864)
- 业经(27054)
- 经济研究(23669)
- 财经(21924)
- 问题(20402)
- 图书(20300)
- 经(18668)
- 业(18472)
- 科技(16630)
- 理论(16263)
- 现代(16217)
- 技术经济(15999)
- 商业(15414)
- 实践(14931)
- 践(14931)
共检索到507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志红
随着京津冀地区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粗放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所固有的城镇化质量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城镇化水平和生活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要针对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构建京津冀新的发展战略,以推动京津冀地区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新型城镇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兰学莉 温夫成 李英
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北方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这里既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北方的经济中心,有着巨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但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相比,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还受到一些制约因素的影响,其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对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现状和特征的系统分析,结合对珠三角和长三角发展的启示,提出应从强化合作意识、突出"双核"驱动作用、完善区域产业链条以及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等方面制定、实施京津冀区域发展战略。
关键词:
城市群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爱萍
国家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提出,为三地科技协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文章分析了三地由于科技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创新成果区域间转化存在障碍、创新人才流动受制于体制约束等问题,阻碍了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效率。京津冀三地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需要在认清三地科技创新优势与困境的基础上,打造京津冀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制定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实现"官产学研"合作的新典型。通过京津冀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以建设高端人才聚集、流通工程、科技创新保障机制工程,推动大项目在天津和河北落户、推进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促进科技创
关键词:
京津冀 科技创新 创新资源 创新成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宏伟 魏琪嘉
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是推进能源生产消费革命的重要范例,是保障京津冀能源安全的战略举措。当前,京津冀能源发展面临保障供应压力大、能效水平两极分化、煤炭减量替代、大气污染重点防控等多重挑战,亟须从京津冀能源一体化建设、坚持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导向、增强科技和体制机制创新能力、加强区外区内能源合作等方面着力,提升京津冀能源系统安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
关键词:
能源安全 京津冀协同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淑佳 任亮 孔伟 唐淑慧
文章以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京津冀迈入21世纪以来三地及区域整体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时空演化及内在根源。结果表明:京津冀协调发展水平时空分异显著,虽然三地均已进入到协调发展大类,但2010年以来处于发展瓶颈期,未实现向更高层次迈进。京津冀三地优势与制约因素不同,优势互补带来区域整体耦合,但河北经济和新型城镇化水平落后则制约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只有加快河北经济发展才能突破京津冀发展瓶颈。生态环境作为区域发展本底具有一定稳定性,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二者紧密耦合成为影响整体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的关键因素。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牟玲玲 尹赛
基于2012-2016年京津冀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参考京津冀发展特征,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和城乡统筹角度对评价体系进行筛选与重构,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评价模型,对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和波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展水平上,各城市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北京、天津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以绝对优势超越河北省各城市,河北省各城市的发展水平呈梯队分布。波动幅度呈稳定、弱幅型和强幅型三种状态,波动过程呈"稳定""倒退""跃进"和"振荡"四种变化态势。本文研究对测度京津冀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推进京津冀新型城镇化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社会网络分析 京津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智华 李铁铮 肖瑞青
文章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京、津、冀三地以及京津冀整体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实证分析了2010—2016年研究对象交通、产业、生态环境保护各子系统内部以及交通、产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化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大小。定量计算数据揭示,自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京、津、冀三地以及京津冀整体区域的交通、产业、生态环境内部的协同情况,以及交通、产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化之间的协同情况均是呈现不断改善和上升的趋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明 高林
土地资源已成为制约京津冀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瓶颈"之一,在分析京津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立足城镇化科学发展视角,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模型,对京津冀区域13个市辖区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估。结果发现不同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差异显著,因此应根据区域资源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方案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邢台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张力生 张丽莎 刘圣
河北省城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其经济发展水平,且与北京市和天津市存在较大差异,这已经成为制约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将成为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掣肘。以河北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含城镇化、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和房地产投资的VAR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讨论了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和房地产投资对城镇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空间计量模型,利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对京津冀地区城镇化水平的空间特点进行刻画。模型结果显示,城镇化建设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金融发展和房地产投资等对城镇化建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和空间相关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邢台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张力生 张丽莎 刘圣
河北省城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其经济发展水平,且与北京市和天津市存在较大差异,这已经成为制约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将成为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掣肘。以河北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含城镇化、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和房地产投资的VAR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讨论了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和房地产投资对城镇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空间计量模型,利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对京津冀地区城镇化水平的空间特点进行刻画。模型结果显示,城镇化建设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金融发展和房地产投资等对城镇化建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和空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蒋宁 程明洋 刘彦随 李进涛
从地理学的视角,基于城乡地域系统理论,分析京津冀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的时空格局及城镇化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时间上,京津冀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的人口系统发展水平逐渐降低,经济系统波动性降低,社会系统逐步升高,资源环境系统发展趋于稳定,农业农村发展水平逐渐提升。空间上,京津冀地区的县域农业农村发展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中部地区、东南地区、西北地区。(2)人口、经济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系统耦合水平较高,土地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系统耦合水平较低。城镇化对农村人口系统呈现负向效应,而对社会系统呈现正向递增效应,对环境系统具有明显的南北区域差异,经济与土地城镇化对经济系统具有正向递增效应,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对农村的资源系统具有正向递减效应。(3)城镇化对农业农村发展具有典型的阶段性和空间差异性特征。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周宏梅 刘圣
农村金融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华北地区农村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保定地处京津冀核心腹地,《河北省建设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规划》定位保定市为中心发展城市,其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代表性。本文通过对保定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情况调查,分析阐明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的必要性,针对金融支持中存在的障碍因素提出完善金融服务,提升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效率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金融 支持策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奔 薛阳
本文在全面梳理有关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质量评价模型,并应用突变理论对京津冀城镇化质量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京津冀城市群在经济城镇化方面存在核心城市经济辐射带动能力不足、区域发展水平差距过大、产业分工布局仍需逐步优化等问题;社会城镇化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基础薄弱;生态城镇化方面存在生态环境承载力总体超限、土地城镇化过快与产业结构不合理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等问题。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就提升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水平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 城镇化 质量评价 突变理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珉 王刚 张玉静
北京、天津和河北3个地区生态安全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在生态安全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三地的生态功能与生态格局需要统一规划。文章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分析了20012013年间京津冀三地的生态承载力,并对京津冀三地生态综合情况进行评价,判断京津冀生态服务能力。结合京津冀生态一体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利用SWOT战略分析,提出京津冀生态安全一体化战略选择,进而提出京津冀生态安全一体化政策建议:应建立协同管理机制,统一划定生态红线;加大政策扶持,在重点领域优先突破;重视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开展生态文明绿色实践;系统布局,
关键词:
京津冀 生态安全一体化 生态足迹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珉 王刚 张玉静
北京、天津和河北3个地区生态安全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在生态安全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三地的生态功能与生态格局需要统一规划。文章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分析了2001~2013年间京津冀三地的生态承载力,并对京津冀三地生态综合情况进行评价,判断京津冀生态服务能力。结合京津冀生态一体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利用SWOT战略分析,提出京津冀生态安全一体化战略选择,进而提出京津冀生态安全一体化政策建议:应建立协同管理机制,统一划定生态红线;加大政策扶持,在重点领域优先突破;重视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开展生态文明绿色实践;系统布局,谋划建设一批新兴工程。
关键词:
京津冀 生态安全一体化 生态足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