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79)
2023(11096)
2022(8799)
2021(7859)
2020(6286)
2019(14029)
2018(14055)
2017(25886)
2016(14318)
2015(16060)
2014(16424)
2013(15808)
2012(14926)
2011(13789)
2010(14180)
2009(12962)
2008(13093)
2007(12009)
2006(11085)
2005(10515)
作者
(44755)
(37297)
(37086)
(35127)
(23721)
(17575)
(16790)
(14459)
(14265)
(13525)
(12861)
(12567)
(12237)
(12043)
(11702)
(11553)
(11077)
(10813)
(10772)
(10736)
(9592)
(9364)
(9134)
(8667)
(8457)
(8428)
(8391)
(8335)
(7601)
(7437)
学科
(65127)
经济(65059)
管理(36458)
(35786)
(26316)
企业(26316)
中国(23716)
地方(21830)
(20166)
方法(18529)
业经(17194)
数学(14928)
数学方法(14662)
(14599)
农业(14040)
(13063)
(12184)
银行(12160)
(11999)
金融(11997)
(11814)
(11669)
(11614)
地方经济(11570)
环境(10987)
理论(10106)
发展(10019)
(10000)
贸易(9987)
(9986)
机构
学院(209038)
大学(207452)
(82159)
研究(81835)
经济(80202)
管理(72342)
中国(62817)
理学(59886)
理学院(58997)
管理学(57585)
管理学院(57212)
科学(51751)
(50916)
(43217)
(39575)
研究所(39100)
(37984)
中心(36305)
(34669)
北京(33619)
业大(32244)
(31512)
师范(31135)
农业(30733)
(29665)
财经(28684)
(28004)
(25989)
(25821)
师范大学(25023)
基金
项目(133461)
科学(103904)
研究(97962)
基金(93228)
(82438)
国家(81688)
科学基金(68507)
社会(60520)
社会科(57233)
社会科学(57221)
(53113)
基金项目(48402)
(45549)
教育(44029)
自然(43181)
自然科(42145)
自然科学(42131)
自然科学基金(41333)
编号(40075)
资助(37814)
(35227)
成果(33898)
重点(31248)
课题(29720)
发展(28093)
(27639)
(27608)
(27173)
创新(25532)
国家社会(24850)
期刊
(104434)
经济(104434)
研究(67109)
中国(52739)
(38217)
学报(35869)
科学(32992)
管理(29794)
教育(29256)
(28289)
大学(26968)
农业(26228)
学学(24906)
(22734)
金融(22734)
技术(20871)
业经(18284)
经济研究(16173)
(13843)
财经(13810)
问题(13596)
图书(12648)
(11989)
资源(10806)
(10740)
技术经济(10471)
科技(10288)
世界(10273)
现代(10148)
(10118)
共检索到343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敦华  周海君  李勇  彭俊  贾亦真  
本文阐述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大背景下,课题组对北京、天津和河北3地开展了调研,发现国产机器人市场份额小、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自动化系统集成是突破口、人才缺乏制约机器人发展、京津冀机器人发展各自为政的主要结论,并提出京津冀要着力跟进机器人未来发展、加强顶层设计与协同创新、成立技术联盟共同攻克难题、组建专业联盟加快机器人人才培养的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绘存  
机器人产业作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提升其发展水平对于推动京津冀产业智能化具有深远意义。从专利分析入手,对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发展进行研判:(1)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2)京津冀机器人技术主要集中在高校,企业占比明显不足;(3)京津冀机器人技术构成既具有相似性,又存在不均衡、不对称现象;(4)京津冀机器人技术合作外溢明显大于京津冀区域技术内合作吸收;(5)北京市机器人技术成熟、发展稳定,天津市和河北省的机器人技术发展更加多元。并从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角度,在政策设计、成果转化、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卫兵   李铭洋  
智能化转型不仅是当前制造业面临的重大变革,也是世界各国产业升级的主要趋势,更是绿色生产的重要渠道之一。区别于现有文献侧重于分析工业机器人应用的经济效应,文章旨在研究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企业污染物排放行为的影响。基于局部均衡模型推导出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及其机理,并进行实证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能够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和能源利用效率两条途径实现减排效应;工业机器人应用可以促使企业提高清洁生产水平,但对其终端治理能力的提升作用有限;同时,工业机器人类型、企业劳动力密集度、行业竞争度以及污染或能耗强度也会对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减排效应产生异质性影响。研究结论为推进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健  孙康宁  
建立了一个将经济、资源、环境、人口4个子系统相结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选取京津冀2007~2016年工业发展相关数据研究了京津冀工业区绿色增长路径。结合现有的政策工具考虑了3种路径情景,即以经济发展为主情景、技术创新情景、政府投资情景。以工业增加值为发展目标,考察环境污染程度与工业能源消耗量为长期发展前景,分析并总结了京津冀工业绿色发展特点。京津冀工业发展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性很强,虽然技术创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环境污染但是并不能替代化石能源,而政府投资可以很好地为实现京津冀工业绿色发展提供保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2012年3月15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召开的我国首部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报告(2012)》发布会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召开。京津冀蓝皮书发布会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周丽副总编辑主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王稼琼教授致辞、副校长丁立宏教授讲话。来自京津冀三地的创作专家团队以及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社、中新社、经济观察报、中国青年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新闻网、人民网、国家经济地理网以及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京华时报、法制晚报等十几家新闻媒体记者出席了发布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磊  王琰琰  张宇  
选取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相关面板数据,测算各城市的环境规制强度。运用普通面板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验证环境规制与工业产业发展的关系、门槛效应和城市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对京津冀工业发展总体产生负效应,产业低水平建设、科技创新能力较低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区域工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起积极促进作用;(2)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由弱变强,对京津冀区域工业发展产生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且表现出双门槛特征和空间异质性;(3)基于双门槛特征的京津冀城市"强""中""弱"3个规制组的划分,识别产业优化发展路径。从制定地区差异化的环境规制、促进控制型与激励型环境规制相结合、建立环境规制区域产业协调机制3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洁  姜丰  钱春丽  
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多个重点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但在协调发展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通过构建京津冀协调发展指数,增加了对京津冀地区经济与人口协调性的测度,对京津冀协调发展现状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京津冀协调发展程度仍呈下降趋势。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存在体制机制性障碍,从而影响京津冀城市群这一复杂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基于此,应从系统思维、系统理论与方法审视和解决制约京津冀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在组织管理上建立总设计师和总指挥两条指挥线相统一的社会系统工程管理体系,并进一步完善协调合作机制、财税协调机制以及市场一体化机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邓洲  
近年来,世界工业机器人产业和市场发展加速,中国也在2013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机器人的普及不仅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和转型升级起到推动作用,也对制造业就业需求和结构产生影响。本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虽然替代部分人类劳动者岗位,但也填补了部分人类无法胜任的岗位空缺,同时还创造了大量新的岗位,总体上看,工业机器人及对整个人类就业岗位是促进的。我们必须积极利用工业机器人的大发展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也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劳动者向新的岗位转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国富  徐莹莹  高会珍  
本文以京津冀各地市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熵指标将产业多样化分解成相关和无关多样化,考察了京津冀各地市的产业关联特征;然后在传导机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的相关和无关多样化对京津冀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不能笼统地说产业的相关或无关多样化有利于或不利于经济增长,而应当结合所处的外部经济环境来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样本期间京津冀各地市无一例外地表现为产业的无关多样化水平高于其相关多样化水平,但是三地的相关多样化水平均呈上升的趋势;产业的无关多样化明显有利于地区的经济稳定,但是以钢铁工业为主业的相关多样化对京津冀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实证分析结论既与理论预期一致,也和产能过剩的现实相吻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庆芳  周立群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自提出以来,便受到各方的广泛重视。各界普遍将经济界协同发展战略视为京津冀三地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契机,尤其是河北省更将其看作是自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希望借此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三地的要素整合和经济互动似乎并未达到各方的预期。进入"十三五"以后,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的内涵、动力、路径和格局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河北面临经济转型升级和"去产能"的双重压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景面临巨大挑战,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目标、路径和实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杨  王德起  
本文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定量测度京津冀的系统协同度。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序度呈现出极大的空间差异性,京津两地为有序度的最高值区,京保石和京唐秦为次高值区,沧州、邯郸、邢台和衡水为较低值区,而张家口、承德等区域为低值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协同度在不断上升,并且2010—2015年的协同度增速要快于2005—2010年,可见京津冀协同发展程度在近五年逐步深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杨  王德起  
本文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定量测度京津冀的系统协同度。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序度呈现出极大的空间差异性,京津两地为有序度的最高值区,京保石和京唐秦为次高值区,沧州、邯郸、邢台和衡水为较低值区,而张家口、承德等区域为低值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协同度在不断上升,并且2010—2015年的协同度增速要快于2005—2010年,可见京津冀协同发展程度在近五年逐步深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中和  
京津冀经济圈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交通一体化是推进区域产业整合的重要方式。京津冀地缘相接,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铁路、公路、航空、海运等交通运输方式一应俱全,需要以交通一体化和现代物流发展实现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万兴  郭小卉  
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发展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金融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如金融利益协调机制不合理、金融资源分割、要素不能自由流动、金融服务和金融监管远未达到一体化等问题,借鉴纽约都市圈和首尔都市圈在金融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提出促进京津冀金融一体化深入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