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06)
- 2023(6306)
- 2022(5277)
- 2021(4812)
- 2020(3834)
- 2019(8971)
- 2018(8554)
- 2017(16546)
- 2016(9162)
- 2015(9967)
- 2014(9765)
- 2013(9531)
- 2012(8870)
- 2011(8075)
- 2010(8607)
- 2009(7706)
- 2008(7579)
- 2007(6738)
- 2006(6244)
- 2005(5516)
- 学科
- 济(35082)
- 经济(35046)
- 管理(24848)
- 业(21336)
- 企(16002)
- 企业(16002)
- 中国(13834)
- 地方(11245)
- 方法(10687)
- 农(10681)
- 数学(9655)
- 数学方法(9408)
- 财(9032)
- 策(7670)
- 学(7621)
- 城市(7027)
- 制(6960)
- 税(6940)
- 业经(6833)
- 农业(6708)
- 税收(6665)
- 收(6608)
- 环境(6533)
- 贸(6430)
- 贸易(6427)
- 及其(6162)
- 易(6150)
- 银(5507)
- 银行(5499)
- 政策(5370)
- 机构
- 学院(125564)
- 大学(123804)
- 济(51636)
- 经济(50208)
- 研究(47532)
- 管理(47193)
- 理学(39658)
- 理学院(39077)
- 管理学(38373)
- 管理学院(38122)
- 中国(36105)
- 京(29830)
- 科学(29302)
- 财(25264)
- 所(23670)
- 中心(21837)
- 研究所(21358)
- 江(19809)
- 农(19596)
- 北京(19566)
- 财经(18799)
- 范(18342)
- 师范(18218)
- 院(17999)
- 业大(17566)
- 经(17096)
- 州(15662)
- 经济学(15240)
- 农业(15194)
- 师范大学(14804)
- 基金
- 项目(83798)
- 科学(67045)
- 基金(61064)
- 研究(60825)
- 家(53174)
- 国家(52748)
- 科学基金(45758)
- 社会(38798)
- 社会科(36839)
- 社会科学(36829)
- 基金项目(32030)
- 省(31397)
- 自然(30156)
- 自然科(29451)
- 自然科学(29446)
- 自然科学基金(28874)
- 划(28173)
- 教育(26843)
- 资助(24913)
- 编号(24545)
- 成果(20206)
- 发(19284)
- 重点(19062)
- 课题(18004)
- 部(17766)
- 创(16566)
- 国家社会(15665)
- 创新(15581)
- 发展(15531)
- 科研(15496)
共检索到196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春水 申玉铭 李哲 冯鹏飞
运用城市基本部分测算模型、纳尔逊分类方法、对应分析、城市专业化部门相似度和B/N比等方法对2005—2015年京津冀城市职能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工业职能规模较小,北京从电子设备、石化、钢铁、汽车、食品饮料演变为汽车、医药、通用设备、电子设备。天津从石化、钢铁、电子设备、装备制造演变为装备制造、电子设备、新能源汽车、钢铁。河北从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食品、医药、建材、纺织服装演变为装备制造、钢铁、石化、医药、建材、食品、纺织服装业。(2)服务业职能规模较大,北京从信息、商务、科技、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房地产、居民服务、文体演变为信息、商务、科技、文体、房地产、金融、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天津从交通运输、科技、商务、居民服务演变为交通运输、科技、金融、居民服务。河北主要是金融和公共服务职能,整体变化较小。(3)在行业专业化水平,矿业、建筑业等工业职能强化,交通、信息、科技、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职能提升明显,文体职能也提升,住宿和餐饮、房地产职能弱化,其他行业相对稳定。(4)城市职能规模等级明显,划分为四个等级类型,北京是超大型综合服务业职能城市,天津是超大型制造业、交通运输、科技服务为主导的专业职能城市,保定、唐山、石家庄、邯郸是大型专业职能城市,秦皇岛、张家口、廊坊、邢台、承德、沧州、衡水是中小型专业职能城市。(5)京津冀城市职能之间互补性在提高,城市职能空间联系规模和范围扩大,以北京、天津、廊坊为核心呈网络化发展趋势,河北城市之间的联系较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春水 林明水 伍世代 林玉英 刘畅
京津冀城市群城市职能的演变会对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发展质量带来深刻的影响。论文通过构建城市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AHP进行综合评价,对城市职能规模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脱钩指数来测度城市职能演变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对城市职能演变与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资源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职能扩大推动了城市高质量发展,不同规模等级城市,城市职能效应存在差异;超大型城市北京和天津职能效应较强,大中城市的工业职能效应较突出;不同行业职能差异大,生产性服务业职能效应在京津突出,京津冀生活性服务业职能效应不显著,而大中城市的公共服务业职能效应突出;京津冀城市群城市职能演变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对资源环境高质量发展推动作用有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春水 林明水 伍世代 林玉英 刘畅
京津冀城市群城市职能的演变会对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发展质量带来深刻的影响。论文通过构建城市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AHP进行综合评价,对城市职能规模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脱钩指数来测度城市职能演变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对城市职能演变与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资源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职能扩大推动了城市高质量发展,不同规模等级城市,城市职能效应存在差异;超大型城市北京和天津职能效应较强,大中城市的工业职能效应较突出;不同行业职能差异大,生产性服务业职能效应在京津突出,京津冀生活性服务业职能效应不显著,而大中城市的公共服务业职能效应突出;京津冀城市群城市职能演变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对资源环境高质量发展推动作用有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春水 林明水 伍世代 林玉英 刘畅
京津冀城市群城市职能的演变会对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发展质量带来深刻的影响。论文通过构建城市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AHP进行综合评价,对城市职能规模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脱钩指数来测度城市职能演变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对城市职能演变与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资源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职能扩大推动了城市高质量发展,不同规模等级城市,城市职能效应存在差异;超大型城市北京和天津职能效应较强,大中城市的工业职能效应较突出;不同行业职能差异大,生产性服务业职能效应在京津突出,京津冀生活性服务业职能效应不显著,而大中城市的公共服务业职能效应突出;京津冀城市群城市职能演变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对资源环境高质量发展推动作用有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春水 林明水 伍世代 林玉英 刘畅
京津冀城市群城市职能的演变会对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发展质量带来深刻的影响。论文通过构建城市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AHP进行综合评价,对城市职能规模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脱钩指数来测度城市职能演变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对城市职能演变与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资源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职能扩大推动了城市高质量发展,不同规模等级城市,城市职能效应存在差异;超大型城市北京和天津职能效应较强,大中城市的工业职能效应较突出;不同行业职能差异大,生产性服务业职能效应在京津突出,京津冀生活性服务业职能效应不显著,而大中城市的公共服务业职能效应突出;京津冀城市群城市职能演变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对资源环境高质量发展推动作用有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田健 宿荣 曾穗平
信息流是信息时代测度区域城市网络格局的核心指标。为探索京津冀“城市—区域”网络格局演变规律,选用京津冀13个城市2011—2019年的百度指数数据,依托ArcGIS、Ucinet及地理探测器,计算信息流总量、网络密度、优势流、中心性、QAP相关系数,剖析长时序截面城市群网络格局演变特征及多因素交互作用对网络结构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网络趋于均衡,呈现以等级指向和中心指向为主的“弓”形分布特征,核心网络由强“轴—轴”结构向“多边形”稳固结构演进;(2)城市层级波动趋于缓和,“一核双城多支点”格局更加明晰,单核集聚现象依旧突出;(3)多要素耦合作用下人口规模不再构成影响城市网络的最重要因素,创新能力成为区域网络均衡化的稳定加速器。未来需加强区域资源共享与协调联动,资源配置向节点/边缘城市倾斜,并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培育城市网络格局优化的新动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郑士伟 杨飞 黄敏
[目的]基于1980—2015分5年1期的京津冀地区各县市播种总面积,以及14类农产品播种面积、产量等数据。研究京津冀地区各农产品的集聚程度、集聚结构稳定性以及集聚的空间分布与转移,为政府因地制宜地制定农业政策,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选址提供数据支持与参考。[方法]综合运用区位商、基尼系数、产业集中率以及重心分析法,分析京津冀地区农业生产的地理集聚和时空演变特征。[结果](1)稻谷、大豆、薯类、棉花、果园、水产和禽蛋的集聚度在不断地增强;小麦、玉米、油料、肉类和林业的集聚度保持相对稳定;蔬菜和牛奶的集聚度在不断地降低。(2) SQ与Q> 1两者总体呈反向变化,即Q> 1的值减小,农作物SQ值增加,集聚程度增强; Q> 1的值增加,农作物SQ值减小,集聚程度降低。(3)不同行业农产品的集聚度高低为:水产业>林业>畜牧业>经济作物(含蔬菜和果园)>粮食作物,且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集聚度在不断的增强。(4)各农产品的生产结构稳定性大小排列:玉米>水产>小麦>蔬菜>果园>稻谷>牛奶>大豆>肉类>薯类>油料>林产品>棉花>禽蛋。[结论]京津冀地区农产品集聚度总体在提高,少数农产品的集聚度在降低;各农产品生产重心总体朝着京津冀外围转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卡 霍海涛
针对京津冀区域协作政策过程,基于政策多源流理论的分析框架,探索三大源流在区域政策演进中的作用和互动机制。研究表明,三大源流中问题流与政治流是目前京津冀区域政策演进的重要推动力:问题源流表现为空间失衡与对一体化协作的迫切需求;政治流的关注和主动识别作用突出;政策流中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和相关者主动或被动涉入,需继续提升政策企业家和焦点事件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
多源流理论 区域政策 京津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振坡 翟婧彤 张颖 游斌
该文利用城市首位度、城市指数、偏态系数等指标,对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的分形特征进行描述,并从人口、经济、空间三个角度,利用Zipf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的位序—规模分布特征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城市规模等级体系欠合理,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差距大,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城市群规模等级结构失衡,极化效应明显,"中心—外围"格局显著,城市间差距较大,城市间经济联系不强。文章建议:通过区域顶层设计,提升京津两城市的双核辐射能力,同时强化副中心和新城功能,从而实现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鲍超 贺东梅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具有最强竞争力的支撑平台之一,也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水安全保障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本文主要以2000-2014年数据为基础,采用泰尔系数、变异系数、曲线分析和空间分级分类分析等方法,揭示了京津冀城市群水资源与用水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显示:1绝大多数城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显著减少,干旱化的长期趋势明显,而且北部、西部城市减少幅度更大;2京津冀城市群水资源极度短缺,空间不均衡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且中部和南部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更低,缺水更甚;3绝大多数城市用水总量零增长或缓慢负增长,用水结构以工农业用水比重下降为主要特征,各类用水的空间不均衡性保持相对稳定;4用水效率普遍快速提升,空间分布差异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总体趋势。基于此,建议京津冀城市群实施"以水量城"的城镇化政策和"以水定产"的产业政策,完善水生态补偿政策,落实水资源管理红线政策,实现水资源约束下各城市间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鲍超 贺东梅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具有最强竞争力的支撑平台之一,也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水安全保障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本文主要以2000-2014年数据为基础,采用泰尔系数、变异系数、曲线分析和空间分级分类分析等方法,揭示了京津冀城市群水资源与用水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显示:1绝大多数城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显著减少,干旱化的长期趋势明显,而且北部、西部城市减少幅度更大;2京津冀城市群水资源极度短缺,空间不均衡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且中部和南部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更低,缺水更甚;3绝大多数城市用水总量零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钰 梁一灿 齐艳芬 崔寅
基于京津冀13个城市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以时空双维度对各城市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及空间相关性刻画,并构建马尔可夫状态转移概率矩阵探讨其长期动态转移趋势。结果表明:(1)在时序演进上,京津冀城市群生态效率总体呈现下降走势,低生态效率城市的效率波动剧烈。(2)在空间分布上,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相关性,局部自相关凸显"东南高西北低"布局态势,高高集聚区分布于京津一带和冀东南地区,低低集聚区位于河北北部。(3)从四个连续区间来审视京津冀生态效率四大等级,发现其整体趋势倾向于低等级方向,呈现俱乐部收敛现象。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全方位提升该区域生态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任毅 郭丰 高聪聪
基于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2014-2017年面板数据,分析京津冀城市群雾霾污染的时空特征,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检验雾霾污染的空间集聚特征,在此基础上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对雾霾污染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年均PM_(2.5)浓度呈下降趋势,PM_(2.5)浓度呈现出"夏低冬高,春秋居中"的季节变化特征,PM_(2.5)月浓度均值呈U型分布。(2)京津冀城市群南部城市PM_(2.5)浓度高于北部城市,南部城市雾霾污染较为严重,雾霾污染范围呈缩小趋势。(3)京津冀城市群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石家庄、邢台和衡水表现出显著的高-高集聚,承德、张家口和秦皇岛表现出显著的低-低集聚。(4)人口密度、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和绿化水平与雾霾污染正相关,经济增长、技术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与雾霾污染负相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德利 王岩
运用DEA-MAlMquist方法测算了1990-2014年间京津冀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分要素特征。结果显示:京津冀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在1990-2014年间的动态变化平均值为1.070,提升了7%;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提升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仅仅起到协助推进作用;tFP变化呈现三个上升高峰和两个下降波谷的五阶段变化特征;全要素生产率对GDP增长率的贡献度均值为59.2%,且呈现波动变化态势;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可划分为高增长率城市、低增长率城市及负增长率城市等三种类型;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二者为强相关,与经济发展规模及经济增长速度为中相关。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 全要素生产率 测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静湉 陈彦光 李双成
区域城乡一体化的标志之一是城镇体系结构的一体化,这个过程可以从标度的角度进行描述和评价。分形是标度分析的重要方法,地理空间无尺度分布特征的典型参数是分维。论文以京津冀城镇体系为例,利用遥感图像的解译数据和人口普查数据开展分形分析、位序-规模分布分析和异速标度分析,用以解释1995—2013年间京津冀城镇体系演化的过程。结果表明,京津冀城镇体系及其演化的特征有:(1)京津冀空间结构和位序-规模分布都表现为自仿射双分形结构;(2)京津冀区域的城市人口-城区面积异速标度退化为假线性关系;(3)随着城镇体系的演化,自仿射的双分形结构逐步向自相似分形结构演化。由此得出结论:其一,京津冀城镇体系存在结构性的不协调因素。其空间结构和等级结构具有二元化特征,但演化方向却呈现内在结构一体化的显著趋势。其二,大城市用地不够集约。城市边缘区的无序扩张导致土地利用铺张浪费。地方政府和规划专家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城镇体系演化的这种特征和趋势制定管理措施和优化规划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