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79)
2023(15387)
2022(12759)
2021(11717)
2020(9418)
2019(21797)
2018(21680)
2017(41006)
2016(21860)
2015(24859)
2014(24817)
2013(24343)
2012(22542)
2011(20554)
2010(21224)
2009(19708)
2008(19298)
2007(17441)
2006(15703)
2005(14277)
作者
(62942)
(52644)
(52146)
(49568)
(33329)
(25143)
(23674)
(20283)
(20004)
(18885)
(17906)
(17839)
(17019)
(16529)
(16191)
(16133)
(15532)
(15327)
(14981)
(14943)
(13251)
(12875)
(12745)
(12161)
(11885)
(11798)
(11630)
(11542)
(10562)
(10242)
学科
(99016)
经济(98889)
管理(62321)
(61646)
(45546)
企业(45546)
(36148)
方法(33936)
中国(32728)
数学(29843)
数学方法(29261)
地方(28090)
业经(24490)
农业(24461)
(22084)
(21030)
(16914)
银行(16896)
(16497)
金融(16492)
(16420)
(16339)
(16175)
技术(15871)
环境(15530)
(15406)
贸易(15389)
(15219)
(14757)
理论(14208)
机构
学院(312683)
大学(309000)
(128367)
经济(125300)
管理(118175)
研究(109777)
理学(100168)
理学院(98964)
管理学(97047)
管理学院(96454)
中国(84948)
(69011)
科学(65218)
(60104)
(54258)
(52550)
中心(50731)
(49557)
研究所(48423)
财经(45777)
业大(44807)
北京(44343)
(43588)
师范(43230)
(41168)
(40151)
(39833)
农业(39543)
经济学(38391)
(34705)
基金
项目(204213)
科学(161838)
研究(154242)
基金(145558)
(124990)
国家(123865)
科学基金(107330)
社会(98593)
社会科(93334)
社会科学(93316)
(81987)
基金项目(76529)
教育(70163)
(68211)
自然(66496)
自然科(64957)
自然科学(64944)
自然科学基金(63672)
编号(63622)
资助(58801)
成果(52312)
(48866)
重点(45887)
课题(45668)
(43931)
(43141)
(41440)
创新(40444)
国家社会(40248)
发展(39625)
期刊
(156075)
经济(156075)
研究(97860)
中国(74857)
(53331)
(45782)
管理(45555)
科学(43627)
学报(43206)
教育(39279)
农业(35491)
大学(34817)
(33198)
金融(33198)
学学(32369)
技术(30006)
业经(28305)
经济研究(23050)
财经(22146)
问题(21471)
(19081)
(17010)
科技(16218)
技术经济(15316)
(15266)
(15182)
现代(14809)
(14804)
论坛(14804)
统计(14735)
共检索到495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苏文松  方创琳  
在推进京津冀城市群高科技园区的协同发展进程中,三地园区之间是否深度融合,决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质量和深度。目前京津冀城市群的天津与河北高科技园区与中关村科技园签有政府间合作协议的有10家,其对接的产业类型依次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境保护、生物医药产业,与中关村科技园总收入占比居前5位的产业类别恰好相对应。三地园区协同发展动力机制可分为产业梯度转移机制、市场需求吸引机制、科技产业孵化转化机制、政府引导驱动机制、市场合作驱动机制5类。合作共建模式主要有:政府引导驱动机制为主的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模式、市场合作驱动的类似于固安工业园的产业新城模式、科技产业孵化转化机制为主的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模式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苏文松  方创琳  
在推进京津冀城市群高科技园区的协同发展进程中,三地园区之间是否深度融合,决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质量和深度。目前京津冀城市群的天津与河北高科技园区与中关村科技园签有政府间合作协议的有10家,其对接的产业类型依次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境保护、生物医药产业,与中关村科技园总收入占比居前5位的产业类别恰好相对应。三地园区协同发展动力机制可分为产业梯度转移机制、市场需求吸引机制、科技产业孵化转化机制、政府引导驱动机制、市场合作驱动机制5类。合作共建模式主要有:政府引导驱动机制为主的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英豪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技术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为经济发展从总量增长型向效益型转变创造了条件。美国硅谷是世界的一个"奇迹",许多国家包括中国也纷纷效仿美国建立高科技园区。本文以美国"硅谷"和中国"中关村"为例,比较分析了中美两国高科技园区发展模式差异,并针对我国高科技园区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建廷  黄莉  
京津冀地区区域协同发展一直以来受到严重的诟病,区域内部恶性竞争明显,缺乏科学合理的区域协同发展合作机制,严重制约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区域协同发展动力模型,从区域发展动力分析入手,引出区域健康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而分析京津冀地区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要素禀赋优势突出,但产业同构化严重,区域分工不够明确,导致区域聚集能力低下,发展动力不足。因此,明确三地定位与分工,制定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区域辐射能力提升等实施路径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旭东  王誉  李思梦  
推进科技园区协同创新成为京津冀三地政府实施协同治理的重要抓手和主要着力点。聚焦三地科技园区协同创新情况,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方法,对2014—2019年京津冀国家级科技园区创新协同度与有序度进行度量。研究结果显示,2014—2019年京津冀三地国家科技园区的创新协同度与有序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协同创新关系仍不稳定。因此,应破除行政壁垒,构建跨区域合作治理模式与利益共享机制,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形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侯博  李墨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素萍  
高科技中小企业集群生成机制由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构成,宏观生成机制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社会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中观生成机制包括较长的价值链、柔性化的市场、信用机制、集群的自组织能力、资源禀赋、集群学习能力和集群文化;微观生成机制包括企业家、技术创新和知识型员工。文章以高科技中小企业集群生成机制为理论基础,对中关村科技园区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陆大道  
本文回顾了京津冀大城市群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经济联系与利益矛盾。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京津两市和河北省的经济发展特点及已形成的优势。根据各自的特点、优势和符合国家战略利益的原则,提出了京津冀大城市群中北京、天津、河北省的功能定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邬晓霞  卫梦婉  高见  
通过对京津冀三地间产业合作案例分析,2014年以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呈现"协同发展进度加快,产业合作领域拓宽,行业组织作用显现"的总体特征;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包括共建产业转移园区、产业搬迁、跨区投资设立公司三种。并对比分析了三种模式,从而提出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嬛  
近年来"大城市病"困扰北京城市发展,引导城市体系理性发展和结构优化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全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快速城镇化时期京津冀城市群"等级—规模"分布演进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快速城镇化时期京津冀城市群总体呈现超大城市人口膨胀、中等规模城市断层和小城市空心化的发展趋势。城市体系规模分布呈现对数正态分布特征,与帕累托最优分布存在偏离,且偏离幅度具有加剧趋势。基于此,应借鉴近年来国外"多中心大都市区域"(polycentric mega-city regions)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伟   董浩然   安树伟  
基于DEA方法和空间自相关模型,测算并分析2007—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度及空间演化特征。研究发现:(1)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度均值呈缓慢下降趋势;(2)京津冀各地区间协同发展度变异系数变动幅度较小,但协同发展度差距总体表现为平稳上升态势;(3)从协同发展度空间分布看,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度呈现北高南低、由内向外依次递减的特征。并进一步从时空两个维度,对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度进行空间分异与自相关分析评估,横向比对各城市协同发展度状况,纵向探究协同发展度空间演化规律与特征,剖析各城市协同度发展变化成因,旨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区域内部协同,提升京津冀城市群整体协同发展度,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玚  裴媛  
京津冀作为我国第一个以国家战略提出的协同发展规划区域,承载了国家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众望,若能充分发挥三地各自的比较优势,必然能最大限度通过科技金融支撑三地的协同发展,并最终实现各自的发展目标定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良忠  史占中  
美国硅谷的发展经历了国防产品、集成电路、个人电脑、因特网四个阶段。硅谷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为小企业集群、独特的文化、以地区网络为基础的产业体系和扁平的网络型组织结构。硅谷模式对发展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启示是 :大力培育中小企业集群 ,培养园区文化 ,形成网络型的产业体系和企业组织结构 ,设址要靠近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 ,并优化专业化的生活与服务设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静芬,史占中  
本文以入园企业“集群化程度”为切入点,从产业组织角度对我国高科技园区企业集群化不足进行深入地分析,并借鉴国外高科技园区的成功经验,从制度和文化两方面,以达到提高企业自组织(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自繁育(衍生新企业),营造区域合作创新环境的目标,促进园区的快速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基于对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经验教训,提出新版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规划的分析思路、规划编制程序和编制原则等三方面的要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