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589)
2023(22177)
2022(18647)
2021(17091)
2020(14268)
2019(32419)
2018(31915)
2017(60934)
2016(33031)
2015(36946)
2014(36492)
2013(36226)
2012(33310)
2011(29981)
2010(30033)
2009(27515)
2008(27335)
2007(24187)
2006(21523)
2005(19027)
作者
(98020)
(81923)
(81127)
(76821)
(51930)
(39194)
(36828)
(32155)
(31064)
(29016)
(27758)
(27530)
(26037)
(25878)
(25129)
(25053)
(24382)
(24269)
(23566)
(23362)
(20412)
(20019)
(19851)
(18683)
(18333)
(18131)
(18125)
(18028)
(16443)
(16058)
学科
(142101)
经济(141952)
(107913)
管理(103006)
(93065)
企业(93065)
方法(61129)
数学(50223)
数学方法(49620)
(41068)
中国(39365)
业经(38672)
(37462)
地方(31677)
(30215)
贸易(30196)
(29228)
农业(28047)
(27582)
(25815)
财务(25720)
财务管理(25681)
(24999)
企业财务(24275)
理论(23959)
技术(23860)
(23807)
环境(22139)
(20280)
(20264)
机构
学院(475346)
大学(472564)
(192989)
经济(189009)
管理(187353)
理学(161454)
研究(160491)
理学院(159633)
管理学(156836)
管理学院(155964)
中国(120646)
(102952)
科学(100825)
(86588)
(85540)
(81215)
业大(74613)
研究所(73951)
中心(72565)
(70798)
财经(69434)
农业(67243)
北京(64951)
(63279)
(60746)
师范(60057)
(58747)
经济学(57518)
(57127)
经济学院(52113)
基金
项目(324169)
科学(254104)
基金(234747)
研究(231597)
(206642)
国家(204872)
科学基金(175796)
社会(146947)
社会科(139391)
社会科学(139353)
(127037)
基金项目(124412)
自然(115945)
自然科(113243)
自然科学(113211)
自然科学基金(111171)
(106842)
教育(105265)
资助(96592)
编号(93143)
成果(73611)
重点(72630)
(71588)
(70159)
(68015)
课题(64022)
创新(63176)
科研(62121)
国家社会(60734)
教育部(59607)
期刊
(213572)
经济(213572)
研究(135881)
中国(90926)
学报(78784)
(77859)
管理(71669)
科学(71052)
(67268)
大学(59116)
学学(55883)
农业(53616)
教育(46783)
技术(42810)
(40329)
金融(40329)
业经(37492)
财经(33728)
经济研究(33414)
(30037)
问题(29921)
(29071)
技术经济(24266)
图书(24132)
(23972)
科技(23067)
商业(22596)
(22522)
现代(22089)
资源(22056)
共检索到703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明辉   刘继来  
随着数字经济与物流业结合更加紧密,探讨数字物流如何赋能商贸流通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因此,本文基于2011-2021年京津冀城市群1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物流对流通业发展效益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京津冀城市群数字物流可以显著提升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益,且这一影响结论经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通过影响机制发现,京津冀城市群数字物流可以通过缓解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错配助推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益提升。最后,本文就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市场监管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万杰  尹德斌  宗成华  
商贸流通业是推动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京津冀城市群商贸流通企业的地方性特征与产业区域联动发展的矛盾制约了商贸流通业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不利于区域消费和产品市场的高效运转。本文以商贸流通企业为突破口,在产业联动和一体化发展的理论支撑下,从政策、经济和社会三方面构建了评价京津冀城市群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环境的九类核心构成要素,结合京津冀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其核心约束。研究发现:政策环境约束主要表现为政府服务能力存在差异、配套政策趋同性较强;经济环境约束主要表现为产业布局有待优化、金融支持水平不足;社会环境约束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以及人才短缺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倩倩   韩敏敏  
全球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催生了新贸易业务形态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此,本文以我国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11-2021年地市级面板数据,运用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贸易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贸易可以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且数字贸易对京津冀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另外,数字贸易发展可以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来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最后,基于本文研究内容,提出加大数字贸易发展投入力度,加强地区间合作与交流,优化商贸流通业营商环境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婷  
为深入研究商贸流通业发展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本文借助面板数据研究商贸流通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指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检验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大力发展,对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正向效应,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其他指标在不同程度上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伟  
作为我国政治、文化中心的京津冀城市群,比之长三角城市群及珠三角城市群,城市群空间结构不合理,其区域内各城市政策差异大,经济发展差距大,补偿机制不足,人才流失问题严重,高发展城市对低发展城市带动作用不明显,城市对周边村镇地区带动作用不明显,经济、社会发展缺乏联动合力。本文借鉴其他城市群的发展经验,采用对比分析法,深入挖掘问题成因,聚焦完善补偿机制和健全学研产转化体系,加强区域创新驱动力,以期构建京津冀城市群合作发展合理布局,推动城市群共同发展与繁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梁志霞  毕胜  
基于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发展数据,从城市功能的视角构建了城市发展质量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城市发展质量空间分异规律,探究了城市发展质量差异的成因。研究结果显示:(1)京津冀城市发展质量整体呈稳步提升态势,城市间发展质量的差距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城市发展质量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位于"三轴"上的核心城市,其他低质量水平的城市零星或呈片状分布在高质量城市周围。(2)区域城市发展质量的空间集聚能力在逐渐增强,但全局Moran’s I指数呈波动式上升,表明区域城市发展质量的空间关联性并不稳定。(3)固定资产投资水平、财政支出水平和交通与通讯水平度影响各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各城市发展质量都具有统计上显著的影响作用,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差异影响城市发展质量水平的高低,对外开放程度对各个城市发展质量影响呈现出一定地区差异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馨玮   罗翠梅  
本文基于2011-2021年京津冀地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市场一体化对京津冀城市群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市场一体化可以显著促进京津冀城市群消费水平的提升,且这一促进作用在环京城市表现较为显著。从作用机制来看,市场一体化通过加快产业聚集,从而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城市群消费水平的提升。最后,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侯杰  张梅青  
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采用计算不同城市不同行业的区位商的方法进一步细分生产性服务功能和生产制造功能在城市群内部的空间布局,更加准确地了解城市群功能分工的发展状况。并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发现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中心城市组与以河北省各地级市为边缘城市组的功能分工显著;北京市主要发挥生产性服务功能,天津市和河北省各地级市主要发挥生产制造功能;北京市的生产性服务功能负担过重,天津市和河北省各地级市的生产制造功能冗余;本文结论得出京津冀城市群尚未真正形成错位发展、功能互补、多中心协同的空间分工格局,不利于持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京津冀城市群亟需基于不同城市的功能定位,进一步优化产业分工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磊  张贵祥  
京津冀城市群呈"双核心"发展,群内城市发育不均衡,有效的协同发展机制面临新机遇。本文从智慧化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四个维度,构建了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城市群地级城市发展质量,以及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内核心城市发展质量做了对比评价。研究表明:北京和天津的城市发展质量指数高于河北11个地级市,衡水城市发展质量指数最低,天津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质量指数低于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石家庄城市发展质量指数高于河北其他城市,上海城市发展质量指数高于北京和天津,北京在智慧化水平、公共服务水平方面的质量指数高于上海和天津,上海在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方面的质量指数高于北京。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会政  张洋洋  易辰玉  
跨境电商和商贸流通业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耦合发展对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使用两阶段DEA模型对2011-2020年京津冀商贸流通业效率进行测度,并从规模和效率两个维度,考察跨境电商对京津冀商贸流通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京津冀商贸流通业总体效率水平较高,相对来说,零售业效率水平高于批发业;跨境电商对京津冀商贸流通业的总体规模和效率提升具有显著正向效应;跨境电商对京津冀批发业规模增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对零售业的正向影响不显著;对京津冀批发业和零售业效率的影响均不显著。最后,文章指出,政府应着力提高京津冀跨境电商配套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商贸流通企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夏会军  张冠楠  
流通产业因其具有引导关联产业转型升级及吸纳就业等作用,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重要驱动力。然而,区域间流通产业的发展也伴随着不平衡性,因此明确其发展水平及空间分布,是实现区域流通产业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使用2008-2017年京津冀流通产业面板数据,采用泰尔指数对京津冀流通产业时空差异进行测度,应用Arcgis可视化其空间分布动态的演进趋势,从而厘清流通产业区域间发展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京津冀流通产业发展水平有显著的地区差异特征,京津差距不明显,京冀、津冀差距较大。因此,区域间流通产业的协调发展应优化资源的空间布局,建立"多规合一"运行平台,从而改善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和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洪田芬  
京津冀地区已是一个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区域,其中,流通业作为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桥梁,在这一地区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流通业集聚作为一种发展模式,旨在将零售、物流、电子商务和相关产业聚集在一起,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提供更多多样化的商品和服务。这种集聚通常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企业,从而创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以及丰富了消费选择。本文将探究京津冀城市群流通业集聚对居民消费优化升级的影响,并关注收入水平的中介作用,旨在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以促进地区消费的可持续增长和居民生活质量的稳步提高。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流通业集聚显著促进消费规模提升。京津冀城市群流通业集聚显著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收入水平在京津冀城市群流通业集聚促进消费规模提升的机制中发挥中介效应。收入水平在京津冀城市群流通业集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机制中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辛静静  侯圣银  王德起  
依据集聚经济相关理论与研究,可以模拟出城市群整体集聚效益及该城市体系中各城市的产业部门集聚弹性函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城市群经济学视角的均衡模型。针对中心城市过度集聚问题,应当通过配置城市群内各城市产业部门人口以实现城市群整体集聚效益的提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冬  
城市群肩负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碳减排的双重任务,以城市群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对于实现区域整体低碳转型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经济发展、城乡统筹、生态环境、要素流动、公共服务方面构建城市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局部协调发展模型测算城市的协调发展指数,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城市群协调发展对碳减排的影响。基于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2004-2020年的面板数据,得出如下结论:京津冀城市群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有助于碳减排,但减排作用未产生空间溢出效应,采用不同污染物进行稳健性检验表明:协调发展具有生态优化效应,且空间效应显著。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促成城市群的碳减排目标;推动重点用能行业的协同布局,以协同发展推动碳减排;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市场化运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安玉桃  
互联网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本文基于中原城市群2010-2020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发展、流通效率、流通产业数字化与商贸流通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互联网发展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对商贸流通业细分产业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互联网发展对批发和零售业发展的驱动效果最强,对住宿和餐饮业、运输和邮电业的驱动效果相对较弱;互联网发展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流通效率提升和流通产业数字化的中介效应产生效果,流通效率的间接影响效果占总效应的33.5%,流通产业数字化的间接影响效果占总效应的44.8%。最后,本文基于研究结论为促进中原城市群商贸流通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