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91)
2023(13730)
2022(11917)
2021(11000)
2020(8980)
2019(20833)
2018(20867)
2017(39840)
2016(21639)
2015(24324)
2014(24386)
2013(24203)
2012(22498)
2011(20401)
2010(20509)
2009(18520)
2008(17992)
2007(15658)
2006(13953)
2005(12410)
作者
(63166)
(52222)
(51841)
(49063)
(33338)
(24964)
(23578)
(20613)
(19967)
(18668)
(17873)
(17609)
(16516)
(16458)
(16164)
(15813)
(15505)
(15432)
(14838)
(14758)
(12912)
(12882)
(12563)
(11926)
(11670)
(11623)
(11578)
(11510)
(10506)
(10288)
学科
(93528)
经济(93435)
管理(59198)
(56054)
(44467)
企业(44467)
方法(37030)
数学(31811)
数学方法(31480)
中国(29570)
地方(26575)
(24709)
业经(20926)
(19787)
(19242)
农业(17018)
(15950)
贸易(15937)
环境(15602)
(15323)
(14973)
(14544)
技术(14388)
理论(14303)
(14218)
(14165)
银行(14126)
地方经济(14077)
(13889)
金融(13888)
机构
大学(305600)
学院(304453)
管理(121206)
(121080)
经济(118255)
研究(106871)
理学(104220)
理学院(102963)
管理学(101278)
管理学院(100718)
中国(78815)
(69131)
科学(66791)
(53695)
(53307)
研究所(48823)
(48736)
中心(47523)
业大(45520)
北京(44759)
(44433)
(42898)
师范(42532)
财经(42397)
(39306)
(38552)
农业(37817)
(36902)
经济学(35353)
师范大学(34589)
基金
项目(209156)
科学(164407)
研究(154173)
基金(149968)
(130142)
国家(129014)
科学基金(111054)
社会(96539)
社会科(91434)
社会科学(91410)
(81773)
基金项目(80409)
自然(71728)
自然科(70043)
自然科学(70031)
教育(69669)
(69299)
自然科学基金(68730)
编号(63352)
资助(61159)
成果(51176)
(48507)
重点(46526)
(45070)
课题(44212)
(43143)
创新(40235)
科研(39277)
国家社会(38959)
发展(38921)
期刊
(137917)
经济(137917)
研究(94162)
中国(62019)
学报(46447)
(44694)
管理(44692)
科学(44240)
(37406)
教育(37199)
大学(35078)
学学(32605)
农业(31492)
技术(26867)
(26434)
金融(26434)
业经(23618)
经济研究(21403)
财经(19626)
问题(19515)
图书(17899)
(16669)
(15912)
科技(15476)
理论(15173)
技术经济(14771)
现代(14657)
资源(14343)
(14244)
实践(13986)
共检索到457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汪彬  陈耀  
该文选取人均GDP、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进出口额五项指标,采用威尔逊系数法,对1999—2013年的京津冀与长三角城市群的区域差异及变动趋势进行测算。结果发现:与长三角的均衡发展相比,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差异显著,五项指标所衡量的收入水平、经济增长潜力、经济外向程度方面都存在着一定差距,且差距收敛趋势不明显。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障碍的原因是:产业配套不协同、城市群利益分配冲突、行政体制的制度性障碍以及市场一体化进程缓慢等问题;结合城市群协同发展理论及实践,提出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政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伟   董浩然   安树伟  
基于DEA方法和空间自相关模型,测算并分析2007—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度及空间演化特征。研究发现:(1)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度均值呈缓慢下降趋势;(2)京津冀各地区间协同发展度变异系数变动幅度较小,但协同发展度差距总体表现为平稳上升态势;(3)从协同发展度空间分布看,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度呈现北高南低、由内向外依次递减的特征。并进一步从时空两个维度,对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度进行空间分异与自相关分析评估,横向比对各城市协同发展度状况,纵向探究协同发展度空间演化规律与特征,剖析各城市协同度发展变化成因,旨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区域内部协同,提升京津冀城市群整体协同发展度,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陆大道  
本文回顾了京津冀大城市群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经济联系与利益矛盾。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京津两市和河北省的经济发展特点及已形成的优势。根据各自的特点、优势和符合国家战略利益的原则,提出了京津冀大城市群中北京、天津、河北省的功能定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兰学莉  温夫成  李英  
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北方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这里既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北方的经济中心,有着巨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但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相比,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还受到一些制约因素的影响,其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对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现状和特征的系统分析,结合对珠三角和长三角发展的启示,提出应从强化合作意识、突出"双核"驱动作用、完善区域产业链条以及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等方面制定、实施京津冀区域发展战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油建盛  蒋兵  李卓君  
本文借助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2009—2019年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云模型、热点分析、趋同检验和GWR回归等方法,评价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效率,探究空间格局和驱动机理。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先后经历“震荡期”和“提升期”;(2)城市发展效率存在“马太效应”,具有明显的高低分区,但整体提升明显,同时出现热点聚集和冷点四周分散的分布格局;(3)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效率的驱动因素存在空间异质性,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资源禀赋地区随着资源红利消失对城市发展产生抑制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俊炯  
本文分析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合作方向及路径。从必要性来看,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是优化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的必然要求,是减少重复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三地发展中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从可行性来看,三地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发展处于不同梯度,存在一定互补性,为实现区域内产业合理分工、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利用潜力模型计算得出北京、天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潜力值,根据不同潜力能级划定出三地开展产业合作的空间圈域——京津核心区,唐山、保定、廊坊、沧州、石家庄、邯郸产业协作区和秦皇岛、邢台、衡水、张家口、承德联动支撑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龙  
京津冀地区具有重要的地理优势和政治地位,拥有领先的科技教育资源等,但面临瓶颈性的制约因素,如可持续发展问题,竞争力提升问题等。京津冀三地各有突出的比较优势,通过协同发展可以使各自的优势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和利用。怎么样实现协同发展能更进一步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水平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伏彬  董建梅  郑艳玲  
在与京津高校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河北高校应需根据自身实际,采取借势发展策略和主动合作心态,确立合作重点,在学校定位、招生就业、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邬晓霞  卫梦婉  高见  
通过对京津冀三地间产业合作案例分析,2014年以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呈现"协同发展进度加快,产业合作领域拓宽,行业组织作用显现"的总体特征;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包括共建产业转移园区、产业搬迁、跨区投资设立公司三种。并对比分析了三种模式,从而提出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德洪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本文的理论模型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本质应是"共生"的关系,共生是发展的目标,"协同"是发展的方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应是实现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一体化、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京津冀环保一体化、京津冀政策一体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魏丽华  
推动京津冀三地市场的协同发展,是增强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竞争力,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市场的协同发展,从本质上需要破除横亘在要素流通过程中的各种壁垒,推动要素流动的自由化。就目前而言,京津冀的市场协同发展现状不尽如人意。该文通过构建方程,既测算了京津冀市场整体的相对价格方差,描绘了近15年京津冀的市场协同脉络,还测算了京—津、京—冀和津—冀等3组相邻省市的相对价格方差,以及这些数值与京津冀市场整体相对价格方差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相邻省市之间的市场协同度以及其与整体协同度之间的差异程度。通过对数据的测算与分析,我们总结出了相关的思路,以资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嬛  
近年来"大城市病"困扰北京城市发展,引导城市体系理性发展和结构优化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全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快速城镇化时期京津冀城市群"等级—规模"分布演进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快速城镇化时期京津冀城市群总体呈现超大城市人口膨胀、中等规模城市断层和小城市空心化的发展趋势。城市体系规模分布呈现对数正态分布特征,与帕累托最优分布存在偏离,且偏离幅度具有加剧趋势。基于此,应借鉴近年来国外"多中心大都市区域"(polycentric mega-city regions)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磊  张贵祥  
基于城市经济能级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内各城市进行等级划分,借助引力模型分析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变化,并利用城市群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对京津冀城市群和群内城市发展质量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内核心城市发展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城市群内一级中心城市北京、天津的辐射影响突出,集聚效应明显,城市间联系的网络化趋势在增强;城市群内各城市发展质量分为发展良好、发展中等、发展一般3个层次,北京和天津的城市发展质量指数高于河北11个城市,北京城市发展质量指数高于三大城市群内其他中心城市;基础设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磊  张贵祥  
基于城市经济能级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内各城市进行等级划分,借助引力模型分析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变化,并利用城市群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对京津冀城市群和群内城市发展质量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内核心城市发展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城市群内一级中心城市北京、天津的辐射影响突出,集聚效应明显,城市间联系的网络化趋势在增强;城市群内各城市发展质量分为发展良好、发展中等、发展一般3个层次,北京和天津的城市发展质量指数高于河北11个城市,北京城市发展质量指数高于三大城市群内其他中心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化的发展促使城市群内城市发展质量和城市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呈"带状"结构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2005年8月17日,亚洲开发银行在一份调查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环京津贫困带"的概念。概念甫一提出,就在国内政、学两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甚至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十年弹指一挥间,京津冀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反而还有扩大趋势。同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镇体系发展失衡等突出问题,都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