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02)
- 2023(15312)
- 2022(12732)
- 2021(11393)
- 2020(9300)
- 2019(21184)
- 2018(20723)
- 2017(39301)
- 2016(21212)
- 2015(23944)
- 2014(24047)
- 2013(23840)
- 2012(21713)
- 2011(19426)
- 2010(19910)
- 2009(18967)
- 2008(19088)
- 2007(17312)
- 2006(15806)
- 2005(14801)
- 学科
- 济(100548)
- 经济(100404)
- 业(87504)
- 管理(80166)
- 企(78630)
- 企业(78630)
- 方法(35246)
- 业经(32263)
- 中国(31126)
- 财(30709)
- 农(30333)
- 数学(26697)
- 数学方法(26398)
- 地方(26191)
- 制(23590)
- 务(21496)
- 财务(21431)
- 财务管理(21400)
- 农业(21301)
- 企业财务(20159)
- 技术(19777)
- 和(17446)
- 体(17117)
- 理论(16805)
- 划(16769)
- 环境(16469)
- 策(16250)
- 银(16149)
- 银行(16130)
- 行(15580)
- 机构
- 学院(312820)
- 大学(305854)
- 济(132210)
- 经济(129375)
- 管理(123778)
- 研究(104965)
- 理学(104428)
- 理学院(103292)
- 管理学(101969)
- 管理学院(101358)
- 中国(83100)
- 京(68315)
- 财(64571)
- 科学(60978)
- 所(52148)
- 江(50072)
- 农(49947)
- 财经(49335)
- 中心(47722)
- 研究所(46172)
- 经(44481)
- 北京(43854)
- 业大(42972)
- 州(39847)
- 范(39239)
- 经济学(38960)
- 师范(38889)
- 院(38560)
- 农业(38539)
- 财经大学(35955)
- 基金
- 项目(198594)
- 科学(158568)
- 研究(149165)
- 基金(143021)
- 家(122151)
- 国家(121006)
- 科学基金(106564)
- 社会(97043)
- 社会科(92131)
- 社会科学(92107)
- 省(80182)
- 基金项目(75755)
- 教育(66875)
- 自然(66579)
- 划(65698)
- 自然科(65052)
- 自然科学(65037)
- 自然科学基金(63875)
- 编号(59462)
- 资助(57098)
- 发(47707)
- 成果(47510)
- 重点(44504)
- 创(44286)
- 部(43029)
- 课题(42950)
- 制(41705)
- 创新(40639)
- 业(40231)
- 国家社会(39741)
- 期刊
- 济(162018)
- 经济(162018)
- 研究(98059)
- 中国(69856)
- 财(53324)
- 管理(52396)
- 农(47774)
- 科学(41408)
- 学报(40073)
- 农业(32595)
- 技术(32518)
- 教育(32164)
- 大学(32018)
- 融(31995)
- 金融(31995)
- 学学(30112)
- 业经(28997)
- 财经(24894)
- 经济研究(24119)
- 问题(22054)
- 经(21530)
- 业(19014)
- 技术经济(17731)
- 现代(16598)
- 商业(15565)
- 贸(15220)
- 世界(14679)
- 科技(14643)
- 财会(14465)
- 经济管理(14121)
共检索到494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萌 王蒙蒙
先进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耦合协同发展是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对内外双循环的高效运转具有不可替代的经济价值。本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基于耦合模型评价了先进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耦合协同发展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天津市以及石家庄市先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耦合协同发展效率较高,区域内其它城市先进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效率较低。灰色关联度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先进制造业人力资本、规模的增加有利于提升与物流业的耦合协同发展效率;物流业规模和技术效率的提升则有利于促进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必锋 赖志花
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协同发展是京津冀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京津冀应在空间布局、发展模式和产业创新方面促进先进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实证研究表明,天津市先进制造业与北京市高端服务业的协同程度在总体上高于河北省,各地可根据不同产业的不同情况,采取价值链延伸协同发展模式、价值链嵌入协同发展模式和价值链重组协同发展模式,以北京市高端服务业带动京津冀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建立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平台,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创新。
关键词:
京津冀 高端服务业 先进制造业 协同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许爱萍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天津定位于"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积极推进三地产业链融合,是助推天津先进制造业越级提升的重要手段。但三地产业链融合虽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产业结构不均衡,多集中于产业链中下游,先进制造业服务化、现代化水平不高,京津冀三地产业分工不明显,跨区域产业链融合效果不佳等问题仍较为严重。要以加速落实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推进京津冀三地产业链融合,深入推动天津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升级为目标,通过优化京津冀先进制造业协同系统架构,完善产业链发展体系;精准对接北京科技创新资源转移,激活先进制造产业链内生动力;转变企业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促进产业价值链的提升;推进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
关键词:
京津冀 先进制造业 协同 产业链 融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苑清敏 谭欣
为探索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协同共生机理和关系,文章在测算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生态位的基础上,将生态位强度信号转化成Lotka-Volterra模型的产值信号,分别从市场、资源及技术维度研究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分产业协同共生关系,并进行预测。研究显示:区域层面,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呈现出非均衡协同发展态势,市场和资源维度上京冀协同效果较好,技术维度京津、京冀协同状况最优。京冀协同发展偏利河北,京津协同发展偏利北京,短期内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发展仍将处于"此消彼长"的协同共生状态。产业层面,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优势产业呈向北京集聚趋势,其协同发展在市场、资源和技术维度偏利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宁 韩同银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对于京津冀提升产业一体化、空间布局合理化,提高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北京耦合协调度上涨缓慢,协调机制处于中下等水平,天津处于稳步提高期,河北省耦合协调度比较薄弱且低于天津、北京。进而从产业自身、生产要素和外部环境三个维度,提出了驱动因素的7个理论假设,进一步运用面板模型对两产业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市场规模、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外商直接投资四个驱动因素与京津冀两产业协同发展呈正相关,而市场化程度、环境水平两个驱动因素与京津冀两产业协同发展呈负相关。最后,提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蕾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产业布局优化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在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市场体系,人才资源,资源禀赋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京津冀三地在协同发展中要有不同的角色定位,提出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制造业协同发展的保障措施:建立协调发展机制,培养专业人才,完善服务机制,建立信息服务平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嘉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明华
在天津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有利于加速先进制造业产生技术创新的"尖点突变",进而改变天津工业经济结构,拉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天津先进制造业发展基础较好,且取得一定成就,当前,天津经济发展要求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发展先进制造业是现阶段天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目前,企业技术自主创新动力不足、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京津冀三地产业分工协作效率低、创新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仍将影响天津全面落实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要以确立天津为先进制造技术创新"领头羊"地位,打造技术溢出发源地以及京津冀先进制造业集群核心地带为目标,通过增加企业自主创新投入,推动系统化、集成化创新,加速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打造产业集群,加快配套设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优化人才支撑体系等方面,推动天津落实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
关键词:
京津冀 先进制造 技术创新 产业集群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陆大道
本文回顾了京津冀大城市群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经济联系与利益矛盾。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京津两市和河北省的经济发展特点及已形成的优势。根据各自的特点、优势和符合国家战略利益的原则,提出了京津冀大城市群中北京、天津、河北省的功能定位。
关键词:
城市群 定位 协同发展 京津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松岭 杨子夜
在全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形势下,作为我国十大振兴产业之一的物流业的节能减排势在必行。当前,京津冀区域内物流业正在深入协同发展,论文选取相关有效数据,通过统计京津冀物流业的能源消耗量,测算碳排放量,提出节能减排的具体措施,建设低碳协同发展机制,以期降低碳排放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绿色环保的物流体系,最终为京津冀区域经济的生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
物流业 碳排放 低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亚清 闫洪举
构建了反映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时间、空间互动关系的空间面板数据结构VAR模型和时空脉冲响应函数,借以探究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现状,并将该模型应用于京津冀13个城市产业协同发展现状的分析中。结果显示,京津冀13个城市间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均未实现协同发展,甚至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生产性服务业可以带动制造业的发展,而制造业并未有效地拉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据此认为,加强京津冀城市间产业合理分工与区域内部生产要素共享是实现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昱 张永安 高瑀
医药制造业是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该产业技术密集型特点使得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产业的发展状况。因此,本文针对于医药制造业的科技投入与技术创新关系展开分析,将科技投入分为技术改造经费、消化吸收经费、新产品开发经费和技术引进经费等方面,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建立Var向量自回归模型,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各类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动态影响。最后提出优化医药制造产业科技投入与加强技术创新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鲁继通 张晶
本文通过构建城市系统指标体系,运用熵权赋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和分析了20052015年京津冀城市群经济——科技——人口——土地的综合发展水平、协调关系及演化特征。研究表明,从时序看,京津冀城市群经济、科技、人口与土地基本处于低级耦合协调状态,人口发展和土地扩张仍是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而科技系统发展持续低迷,创新驱动格局尚未形成。从空间看,京津冀各城市耦合协调水平整体提升,逐渐形成以北京、天津为中心,沿京津发展轴、京保石发展轴蔓延的协调发展格局,而城市各系统协调发展呈现空间分异特征,"协调高地"与"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鲁继通 张晶
本文通过构建城市系统指标体系,运用熵权赋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和分析了2005~2015年京津冀城市群经济——科技——人口——土地的综合发展水平、协调关系及演化特征。研究表明,从时序看,京津冀城市群经济、科技、人口与土地基本处于低级耦合协调状态,人口发展和土地扩张仍是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而科技系统发展持续低迷,创新驱动格局尚未形成。从空间看,京津冀各城市耦合协调水平整体提升,逐渐形成以北京、天津为中心,沿京津发展轴、京保石发展轴蔓延的协调发展格局,而城市各系统协调发展呈现空间分异特征,"协调高地"与"协调失灵"局面并存。因此,应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形成人口多中心分布格局,强化土地利用协调管理,促进区域经济、科技、人口、土地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洁 姜丰 栗志慧
通过构建城市产业—人口—空间发展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函数,分析2000—2019年京津冀城市群产业—人口—空间的整体水平以及耦合协调发展的时序特征和空间特征。从时序上看,京津冀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出波动中上升的趋势。从空间上看,京津冀城市群逐渐形成以北京、天津为中心,沿京唐秦和京保石发展轴蔓延的耦合协调格局。但是由于人口发展水平提升较慢,高耦合协调城市存在人口与空间耦合协调度滞后的特征,低耦合协调城市主要存在产业与人口耦合协调度滞后的问题。因此需要从系统思维进一步推进产业、人口与空间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