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08)
- 2023(13027)
- 2022(10431)
- 2021(9246)
- 2020(7421)
- 2019(16967)
- 2018(16819)
- 2017(31236)
- 2016(16998)
- 2015(18942)
- 2014(19149)
- 2013(18504)
- 2012(17279)
- 2011(15808)
- 2010(16454)
- 2009(15094)
- 2008(15049)
- 2007(13829)
- 2006(12773)
- 2005(12000)
- 学科
- 济(75559)
- 经济(75473)
- 管理(45432)
- 业(43535)
- 企(33446)
- 企业(33446)
- 中国(29268)
- 地方(24759)
- 农(22908)
- 业经(19469)
- 方法(19290)
- 制(15791)
- 学(15680)
- 农业(15584)
- 数学(15312)
- 数学方法(15061)
- 发(14474)
- 银(14282)
- 银行(14256)
- 财(14150)
- 行(13917)
- 融(13805)
- 金融(13798)
- 地方经济(12552)
- 理论(12334)
- 贸(12173)
- 贸易(12158)
- 体(11913)
- 环境(11710)
- 易(11615)
- 机构
- 学院(242094)
- 大学(240114)
- 济(97325)
- 经济(94877)
- 研究(93396)
- 管理(86073)
- 理学(71393)
- 中国(70916)
- 理学院(70409)
- 管理学(69020)
- 管理学院(68544)
- 京(57004)
- 科学(56643)
- 所(47962)
- 财(45457)
- 研究所(43080)
- 农(43019)
- 中心(41320)
- 江(40015)
- 北京(37304)
- 范(36179)
- 师范(35775)
- 业大(34941)
- 院(34463)
- 财经(34236)
- 农业(33230)
- 州(32340)
- 经(30796)
- 省(29292)
- 经济学(28820)
- 基金
- 项目(153795)
- 科学(120633)
- 研究(114940)
- 基金(107842)
- 家(94252)
- 国家(93379)
- 科学基金(79220)
- 社会(72239)
- 社会科(68321)
- 社会科学(68305)
- 省(61199)
- 基金项目(55737)
- 教育(52111)
- 划(52040)
- 自然(48868)
- 自然科(47755)
- 自然科学(47744)
- 编号(47511)
- 自然科学基金(46839)
- 资助(43109)
- 成果(40078)
- 发(39411)
- 课题(35613)
- 重点(35379)
- 部(32111)
- 发展(32028)
- 创(31547)
- 展(31499)
- 国家社会(29484)
- 创新(29461)
共检索到400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方创琳
未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的重点是推进区域性产业发展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区域性市场建设一体化、城乡统筹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社会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协同发展,应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公共财政专业委员会,建立京津冀一体化的公共财政储备制度;彻底根治雾霾,推进环境保护一体化;实行人地指标同步转移,构建自下而上的四级建设用地一体化统筹调剂体系;建立"点对点、园对园"的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对接机制,培育一批特色微中心。
[期刊] 改革
[作者]
方创琳
未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的重点是推进区域性产业发展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区域性市场建设一体化、城乡统筹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社会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协同发展,应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公共财政专业委员会,建立京津冀一体化的公共财政储备制度;彻底根治雾霾,推进环境保护一体化;实行人地指标同步转移,构建自下而上的四级建设用地一体化统筹调剂体系;建立"点对点、园对园"的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对接机制,培育一批特色微中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叶堂林 李国梁 任绍铭 刘莹
有效盘活现有科技资源存量,提升区域创新扩散效应,对于确保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稳步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重点探究区域一体化战略实施能否有效提升创新扩散环节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城市群内部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下,区域一体化战略对提升吸收转化环节溢出效应的影响更显著。其作用机理表现为,区域一体化战略促进区域创新中介主体和知识产权保护主体发育,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不断优化,使得区域内创新源具备科技成果输出意愿,降低创新策源地与创新腹地之间技术成果交易的信息不对称性,进而提升科技成果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当前阶段的区域一体化战略实施尚不能对基础研发投入环节的溢出效应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在区域协同创新难以从基础研发投入环节打开局面的情况下,应该将政策发力点聚焦于科技成果吸收转化环节,尤其是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优化创新中介发展生态。
关键词:
创新资源 区域一体化 创新扩散 京津冀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珉 王刚 张玉静
北京、天津和河北3个地区生态安全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在生态安全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三地的生态功能与生态格局需要统一规划。文章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分析了20012013年间京津冀三地的生态承载力,并对京津冀三地生态综合情况进行评价,判断京津冀生态服务能力。结合京津冀生态一体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利用SWOT战略分析,提出京津冀生态安全一体化战略选择,进而提出京津冀生态安全一体化政策建议:应建立协同管理机制,统一划定生态红线;加大政策扶持,在重点领域优先突破;重视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开展生态文明绿色实践;系统布局,
关键词:
京津冀 生态安全一体化 生态足迹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珉 王刚 张玉静
北京、天津和河北3个地区生态安全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在生态安全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三地的生态功能与生态格局需要统一规划。文章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分析了2001~2013年间京津冀三地的生态承载力,并对京津冀三地生态综合情况进行评价,判断京津冀生态服务能力。结合京津冀生态一体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利用SWOT战略分析,提出京津冀生态安全一体化战略选择,进而提出京津冀生态安全一体化政策建议:应建立协同管理机制,统一划定生态红线;加大政策扶持,在重点领域优先突破;重视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开展生态文明绿色实践;系统布局,谋划建设一批新兴工程。
关键词:
京津冀 生态安全一体化 生态足迹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魏丽华
放眼国内,以宁波港为代表的新一轮港口群整合潮正在悄然兴起,目前国内已有多地提出了明确的港口重组与整合计划。伴随着《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获得国务院批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的共同作用下,津冀港口群一体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津冀港口群区位相近,腹地交叉,岸线资源紧密相连,具有实现港口群一体化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受既有行政分割体制限制,两地港口群协同发展进程缓慢,存在一系列制约港口群协同发展的桎梏。因此,为更好地促进津冀港口群一体化进程,加快沿海区域综合功能开发,实现沿海现代产业合理布局,打造现代化沿海产业带,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从体...
关键词:
津冀港口群 一体化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馨玮 罗翠梅
本文基于2011-2021年京津冀地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市场一体化对京津冀城市群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市场一体化可以显著促进京津冀城市群消费水平的提升,且这一促进作用在环京城市表现较为显著。从作用机制来看,市场一体化通过加快产业聚集,从而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城市群消费水平的提升。最后,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兰学莉 温夫成 李英
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北方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这里既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北方的经济中心,有着巨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但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相比,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还受到一些制约因素的影响,其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对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现状和特征的系统分析,结合对珠三角和长三角发展的启示,提出应从强化合作意识、突出"双核"驱动作用、完善区域产业链条以及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等方面制定、实施京津冀区域发展战略。
关键词:
城市群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中和
京津冀经济圈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交通一体化是推进区域产业整合的重要方式。京津冀地缘相接,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铁路、公路、航空、海运等交通运输方式一应俱全,需要以交通一体化和现代物流发展实现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
交通一体化 京津冀经济圈 问题 路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郭茜
京津冀物流一体化是连续变化的进程,基于质量互变规律,将京津冀物流一体化发展进程划分为"点→线→面"三个阶段。由于每个阶段发展的侧重点和评价关键要素不同,将差异化评价指标引入京津冀物流一体化发展评价体系,围绕物流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和发展政策三个关键维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编制物流一体化发展指数。
关键词:
京津冀 物流一体化 发展指数 指数编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万兴 郭小卉
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发展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金融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如金融利益协调机制不合理、金融资源分割、要素不能自由流动、金融服务和金融监管远未达到一体化等问题,借鉴纽约都市圈和首尔都市圈在金融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提出促进京津冀金融一体化深入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金融一体化 区域金融协调 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德旭 董捷
1.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机制。京津冀金融一体化过程中,可以考虑建立由京津冀三方政府参与的"京津冀区域金融合作委员会",委员会要根据党和国家出台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在如何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并争取得到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等问题上进行沟通协调,凝聚双赢或多赢的结果这一共识,从而便于京津冀三方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确定开展合作的具体方式及措施。同时,可以考虑设立一个京津冀金融合作论坛,定期召开会议,就金融合作问题进行沟通与研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万兴 郭小卉
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发展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金融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如金融利益协调机制不合理、金融资源分割、要素不能自由流动、金融服务和金融监管远未达到一体化等问题,借鉴纽约都市圈和首尔都市圈在金融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提出促进京津冀金融一体化深入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金融一体化 区域金融协调 协同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群刚 杨开忠
从区域一体化的角度,分析了京津冀区域发展的现状,指出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制定恰当的公共政策,实现产业与人口发展的有机衔接。一方面,深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提高产业创新和升级能力;另一方面,抓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人才和劳动力市场衔接,实现产业与人口发展的无缝对接。从处理好人口、经济和生态关系的角度,提出要改变人口向首都过度聚集现象,就必须完善京津冀区域合作机制,提高周边城市的人口吸纳能力。最后,围绕提升区域产业创新与升级能力、促进人口迁移与区域协同发展、有效疏导首都人口压力等问题讨论了相应的公共政策。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发展 人口调控 公共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