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85)
- 2023(13775)
- 2022(12000)
- 2021(10942)
- 2020(9106)
- 2019(20890)
- 2018(20543)
- 2017(40408)
- 2016(21560)
- 2015(24175)
- 2014(24056)
- 2013(24034)
- 2012(22198)
- 2011(20311)
- 2010(20314)
- 2009(18687)
- 2008(17893)
- 2007(15483)
- 2006(13782)
- 2005(12039)
- 学科
- 济(112487)
- 经济(112378)
- 管理(62093)
- 业(55129)
- 方法(46122)
- 企(45032)
- 企业(45032)
- 数学(40890)
- 数学方法(40563)
- 地方(27263)
- 中国(26587)
- 农(22822)
- 学(21581)
- 财(21038)
- 业经(20745)
- 环境(16382)
- 地方经济(16214)
- 农业(15881)
- 贸(15324)
- 贸易(15317)
- 制(14955)
- 和(14816)
- 易(14632)
- 理论(14447)
- 融(13332)
- 金融(13330)
- 技术(12994)
- 务(12845)
- 财务(12786)
- 财务管理(12761)
- 机构
- 大学(317386)
- 学院(314150)
- 济(136604)
- 经济(133805)
- 管理(126310)
- 理学(110025)
- 理学院(108756)
- 研究(107921)
- 管理学(107081)
- 管理学院(106509)
- 中国(77909)
- 京(69340)
- 科学(65295)
- 财(58389)
- 所(53122)
- 研究所(48453)
- 财经(48017)
- 中心(47433)
- 业大(44546)
- 农(44526)
- 北京(44280)
- 江(43838)
- 经(43710)
- 经济学(42634)
- 范(41460)
- 师范(41156)
- 院(39541)
- 经济学院(38270)
- 财经大学(35877)
- 州(35754)
- 基金
- 项目(217903)
- 科学(172704)
- 基金(160000)
- 研究(159087)
- 家(138275)
- 国家(137208)
- 科学基金(119153)
- 社会(103283)
- 社会科(98046)
- 社会科学(98020)
- 基金项目(85653)
- 省(82792)
- 自然(76728)
- 自然科(74909)
- 自然科学(74897)
- 自然科学基金(73535)
- 教育(71687)
- 划(70372)
- 资助(65809)
- 编号(63468)
- 成果(50521)
- 重点(48326)
- 部(48291)
- 发(47250)
- 创(44411)
- 课题(43425)
- 国家社会(42804)
- 教育部(41850)
- 创新(41486)
- 人文(41201)
- 期刊
- 济(150383)
- 经济(150383)
- 研究(96899)
- 中国(52998)
- 学报(46396)
- 管理(45548)
- 科学(43971)
- 财(41692)
- 农(38955)
- 大学(35365)
- 学学(33376)
- 教育(29419)
- 农业(27176)
- 技术(26778)
- 融(25052)
- 金融(25052)
- 经济研究(25013)
- 财经(24123)
- 业经(21892)
- 问题(20828)
- 经(20607)
- 技术经济(16882)
- 理论(15558)
- 图书(15081)
- 现代(14745)
- 资源(14684)
- 统计(14369)
- 科技(14273)
- 商业(14118)
- 实践(13932)
共检索到454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廷兰
本文运用引力模型,分别测算了京津冀城市圈各城市与作为两经济增长极的北京、天津的联系强度,并分析其呈现的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对廊坊的经济联系度最强,天津与北京的经济度次之;联系方向基本呈旋转90度后的"Y"型和"门"字型;从经济联系趋势去看,廊坊、唐山、沧州与北京、天津的联系程度在加强,尤其是廊坊市对北京和天津的经济联系强度越来越强,而其他城市平稳。
关键词:
经济联系隶属度 经济联系总量 引力模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鲁金萍 杨振武 孙久文
借助中心职能强度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进行中心城市等级划分,并选取38项指标,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和SPSS19.0中的因子分析功能,对城市群内部各等级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综合分析和测度,结论如下:(1)以Kei=0.7和Kei=2.0为节点,将各城市分为三个级别,北京、天津为一级,石家庄、唐山、邯郸和保定为二级,其余各城市均为三级。(2)以经济联系量大小为标准将各城市划分为紧密联系、一般联系和松散联系三个级别,其中紧密和一般联系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多缘于京津石的集聚与扩散作用和自然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鲁金萍 杨振武 刘玉
"多中心、网络化"作为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在成为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强大动力,并将推动其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我国经济增长"第三极"。借助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构成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网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6年间,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显著提高,城市间经济联系频繁而密切;城市群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由以北京为核心的格局转变为以北京、天津共为中心的格局;石家庄依托其省会城市优势,在城市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群内部其他城市间经济联系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崔和瑞
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当今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经济联系方向理论、方法,本文对京津冀地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方向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城市间三个不同层次的经济联系程度,提出了加强京津冀地区城市间经济联系程度、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联系方向 京津冀 区域经济一体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蕾 郑晓凤
通过相关数据与图表,利用相关性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法检验,建立相关模型,从区域物流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增长拉动区域物流发展两个方面,对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性分析。结论表明,二者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并且存在着一定的因果联系。最后,根据京津冀都市圈物流产业现实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发展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与物流的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莎 童磊 贺玉德
依据城市群理论,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弱是决定城市能否连接为一体、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以2017年数据为背景,在综合利用城市职能强度模型、修正的空间引力模型和城市流模型的基础上,对京津冀城市群内部的空间联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和天津的"空吸"效应严重,资源要素向两市集聚,占据城市群绝对的核心位置;京津两市空间引力作用最大,远超群内其余城市,说明经济基础和空间距离是制约城市间联系紧密的关键要素;京津冀城市群整体外向型服务业发展良好,但是主要依赖传统服务业,高端服务业发展较弱;次级城市相对缺乏,整个京津冀城市群尚未形成良好的阶梯结构。最后,依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城市群 城市职能 空间引力 城市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鲁金萍 孙久文 刘玉
城市流强度是表征城市对外服务功能的量化指标,能够反映城市对外联系的程度。本文运用城市流强度模型,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测算了2002~2011年各城市的外向功能量、城市流强度等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并进行了城市流强度等级划分和结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2~2011年,各城市功能效率和城市流倾向度指标变化基本平稳,外向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两项指标变化显著,且差距较大。从城市流强度结构来看,北京、天津城市总体经济实力与综合服务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表现出更强的集聚与扩散能力。未来,各城市应进一步加强总体经济实力的提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从而大幅提升城市流强度,增强城市群整体对外...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 经济联系 动态变化 城市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希
在"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群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城市群经济联系正成为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强大引擎。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构成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引力模型,从城市规模划分和城市空间经济联系两个角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0年间,京津主导的"双核"式城镇体系一直是支撑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核心格局,同时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日趋紧密,空间联系强度的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呈现"中心—外围"格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久文 罗标强
在运用中心职能强度模型对京津冀地区进行中心城市等级划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多维度指标体系,借助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对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中心职能强度K_(ei),可将京津冀地区的中心城市划分为三个等级;(2)根据京津冀地区城市之间经济联系值的大小,可将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分为十分紧密,很紧密,较紧密和不紧密四个层级。
关键词:
京津冀 修正引力模型 经济联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佳丽 畅梦帆
强化区域经济联系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共同富裕发展格局的重要手段。基于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和产业互补水平建立修正的引力模型,测算山西省与京津冀地区24个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并构建城市经济联系网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与京津冀地区在城市协调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但产业互补水平较高,有良好的产业合作基础;山西省与京津冀地区城市经济联系显著加强,但各城市对外经济联系差异增大;城市经济联系网络整体中心性明显,山西省大多数城市处于网络边缘位置,北京市和天津市在网络内影响力最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石家庄市和太原市等中心城市的带动与辐射作用,最后从合作发展、产业对接、交通建设等方面提出提升山西省与京津冀地区城市经济联系水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联系 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冬梅 李春成 赵莉晓
区域产业合作已成为当今区域经济实现更大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深入分析京津冀都市圈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特点、优势和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协调发展的定位与合作模式,提出了促进京津冀都市圈电子信息产业协作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电子信息产业 合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俊 孙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分工更加专业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为物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区域物流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现代物流被称为经济增长的加速器,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组织方式,区域物流的发展状况,对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物流业是价值链和供应链的载体,与地区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力密切相关。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之一,京津冀都市圈不仅历史悠久,并且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物流发展的建议,以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都市圈 区域物流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建国
运用20032015年京津冀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研究京津冀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测算要素投入及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京津冀各区市县之间的经济增长及要素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进一步发现资本投入依然是京津冀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京津冀经济增长依然是要素投入的结果;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小,大部分区市县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研究的政策涵义在于: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合理引导要素在不同区域间流动,提升要素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京津冀 空间分异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雪冉 周文通 陆军
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是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京津冀地区是中国北方地区的经济中心,本文选取2004年和2012年京津冀区域内184个区县单元的人均GDP、人均第二产业产值、人均第三产业产值等8项指标,利用SPSS 21.0软件、ArcGiS软件和GeoDA软件对分析京津冀区域的经济差异,通过比较两个年份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认为京津冀区域内的经济差异尤其是河北省与京津地区的差距是扩大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赫胜彬 杨开忠
文章针对空间权重矩阵的传统设定方式,指出了其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改进的空间权重矩阵设定方法:(1)利用夜间灯光数据提取城市聚集点位置;(2)对不同类型的道路设定不同的速度,得到基于时间距离的网络数据集;(3)以负指数时间距离作为空间权重矩阵中的元素。接着以京津冀区域经济空间差异为例进行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发现改进的空间权重矩阵相比于传统方式更加合理和准确;京津冀区域经济存在着显著的空间自相关,且2000—2010年间自相关程度在增大,"高-高"区域由北京周边向沿海区域转移,"低-低"区域由河北省的西北部向中部和东南部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