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11)
- 2023(14686)
- 2022(11806)
- 2021(10937)
- 2020(9124)
- 2019(21261)
- 2018(21182)
- 2017(40314)
- 2016(21969)
- 2015(24868)
- 2014(25115)
- 2013(24515)
- 2012(22479)
- 2011(20037)
- 2010(20123)
- 2009(18482)
- 2008(18443)
- 2007(16699)
- 2006(14356)
- 2005(12500)
- 学科
- 济(94431)
- 经济(94343)
- 管理(61451)
- 业(56865)
- 企(46233)
- 企业(46233)
- 方法(42873)
- 数学(37192)
- 数学方法(36728)
- 中国(27542)
- 农(26064)
- 财(22756)
- 地方(21159)
- 业经(20985)
- 学(18841)
- 农业(17281)
- 理论(16070)
- 制(15845)
- 贸(15557)
- 贸易(15552)
- 易(14980)
- 和(14391)
- 务(14121)
- 财务(14062)
- 财务管理(14030)
- 环境(13962)
- 企业财务(13296)
- 银(13132)
- 银行(13094)
- 融(12807)
- 机构
- 大学(312684)
- 学院(311900)
- 济(126630)
- 经济(123805)
- 管理(119693)
- 研究(103104)
- 理学(103076)
- 理学院(101896)
- 管理学(99957)
- 管理学院(99377)
- 中国(76713)
- 京(68232)
- 科学(64015)
- 财(57430)
- 农(52156)
- 所(51019)
- 中心(48783)
- 业大(47356)
- 江(46802)
- 研究所(46521)
- 财经(45963)
- 北京(42789)
- 范(41939)
- 经(41833)
- 师范(41515)
- 农业(41057)
- 经济学(39750)
- 院(37556)
- 州(37346)
- 经济学院(35935)
- 基金
- 项目(211809)
- 科学(166611)
- 研究(154141)
- 基金(152781)
- 家(133311)
- 国家(132224)
- 科学基金(113838)
- 社会(97905)
- 社会科(92751)
- 社会科学(92726)
- 省(82932)
- 基金项目(81185)
- 自然(73484)
- 自然科(71762)
- 教育(71744)
- 自然科学(71739)
- 划(70533)
- 自然科学基金(70404)
- 编号(62861)
- 资助(61480)
- 成果(50654)
- 重点(48271)
- 部(46500)
- 发(46150)
- 创(43859)
- 课题(43745)
- 创新(41075)
- 科研(40756)
- 国家社会(40599)
- 教育部(39876)
- 期刊
- 济(137013)
- 经济(137013)
- 研究(88631)
- 中国(60146)
- 学报(48957)
- 农(47051)
- 财(45955)
- 科学(44499)
- 管理(42712)
- 大学(37442)
- 教育(35706)
- 学学(34922)
- 农业(31808)
- 技术(29564)
- 融(25014)
- 金融(25014)
- 财经(22655)
- 业经(22423)
- 经济研究(21365)
- 问题(20107)
- 经(19556)
- 业(17298)
- 图书(16167)
- 技术经济(15432)
- 版(15351)
- 统计(14779)
- 现代(14280)
- 理论(14171)
- 资源(13956)
- 商业(13794)
共检索到454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曹琳剑 王杰
采用熵权法构建城市化与基础设施建设耦合关联模型,从理论上解析两大系统的耦合优化原理,定量分析其耦合变动特征,以适宜性理论为基础探究京津冀地区两者耦合跃迁模式。研究表明:城市化与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发展指数、系统耦合度两者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近五年特征更为显著;系统耦合度由濒临失调趋向良好协调发展,耦合度最优为河北(0.894)、其次天津(0.888)、最低北京(0.833);两大系统耦合度在空间上具有差异性,区域间实现耦合趋同潜力巨大。
关键词:
城市化 基础设施 熵权法 耦合 适宜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玉涛
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必先实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本文在梳理京津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分析其中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思路:(1)优先发展城际轨道交通和环北京地区通勤交通;(2)加快建设沿海港口和疏港通道;(3)建设北京高速铁路客运枢纽;(4)整合机场资源并实现空铁联运。文章认为,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京津冀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重点任务主要涉及城际高速铁路网、沿海港口与疏港铁路、东北过境高速公路通道、环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延伸线等四个方面。为很好地推进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文章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戴铁军 安佰超 王婉君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实现生态质量协调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之一。基于物质流分析框架,建立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协调度模型,对1992—2015年京津冀生态质量协调发展的演化趋势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资源投入方面和废物排放方面生态质量协调发展度的演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都分为上升期、下降期和上升期三个阶段。2014年和2015年,京津冀资源投入方面生态质量协调发展度虽出现较明显的回升,但2012—2015年,废物排放方面生态质量协调发展度上升幅度仅为0.02,要实现京津冀生态质量协调发展任重而道远。津冀两地的生态质量是影响三地生态质量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各地要准确定位,加强合作,实现京津冀生态质量的协调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邱骏 林馨 吕萍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产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可能带来跨区域的影响,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溢出效应。本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以交通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用地效益为主要研究变量,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两者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交通基础设施对城镇建设用地效益的影响随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而变化,呈现“倒U型”的变化关系;(2)交通基础设施对城镇建设用地效益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3)京津冀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在城市群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中存在异质性,2014年以前表现为正向的溢出效应,而2014年后表现为负向的溢出效应,同时,北京和天津溢出效应的影响较大,而河北的溢出效应较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裴小兵 许庆涛
以京津冀地区的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熵值法和耦合度模型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效率及其耦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化效率整体呈急剧上升-急剧下降-平稳上升的"N"字型增长趋势;京津冀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形式呈"W"字型增长态势;京津冀地区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具有年际稳定性与空间分布集中性的特点,整体耦合度呈现阶梯式层级递增的发展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栋
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2011-2015年投入产出面板数据,构建以产出为导向的CCR-DEA模型,对物流产业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的物流产业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样本区间内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地区差异;对京津冀地区物流产业的投入产出要素投影分析发现,减少从业人员和固定资产投入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同时增加物流业产值和货物周转量等产出,可以提升京津冀物流产业的综合效率。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空间面板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影响物流产业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密度、交通固定资产投入和交通人力资本投入等变量对物流产业效率的提升均起到显著的正向改善效果,其中交通固定资产投入影响最为明显,交通基础设施密度和交通人力资本投入的影响效果相当;在空间溢出效应上,相邻省份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均对本省物流产业效率的提升起到正向改善效果,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密度的增长空间溢出最为明显,其次是交通固定资产投入和交通人力资本投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袁晓玲 张跃胜
以2003-2012年30个省份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基础设施与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运用耦合模型分析了二者间动态耦合的演化轨迹。结果显示:基础设施与城市化总体水平偏低,并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异质性;二者的耦合度呈收敛趋势,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多数省份仍处于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状态,同样存在东高西低的空间异质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昕
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所亟待突破的诸多非协调性矛盾与城市化经济的不合理运行密切相关。借助城市化这一关联基础整合城市发展,是突破现实障碍从而提升城市群组合发展收益的有效途径。分析京津冀一体化现状的城市化成因、构建城市化推进一体化的理论模型,选取2003-2012年北京、天津及河北省地级以上城市作为样本,应用空间计量方法,从"城"、"市"、"城市化"三个层次实证分析城市化经济发展效应的发挥状况,检验城市化基础所发挥的关联效果。结果表明,"城"的空间溢出效应较强从而更好地带动了周边协同发展,"市"的增长效应更强从而更好推进了本地经济增长,城市化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的关键在于城市之间在"...
关键词:
城市化 关联基础 经济发展效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安周 李英俊 卫海燕 陈晓红 孙兴泽
以陕西省为例,构建了城市化与城市资源环境综合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和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了其城市化水平与资源环境耦合关系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①1990-2009年,陕西省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②1990-2009年,陕西省城市化水平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低度协调耦合、中度协调耦合和高度协调耦合3个状态;③陕西省各地市的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关中地区的耦合协调程度高于陕北和陕南地区;④陕西省各地市的耦合协调度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的空间对应关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尹凡 刘明
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和熵值法结合的方法,对京津冀区域各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和公共服务承载力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对和发展历程回溯,论证了该区域城镇化水平两级格局的主要成因是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差距,对如何实施以提升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水平为主要着力点的城镇化推进政策提出了一系列基本策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宗刚 崔华涛
利用扩展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根据北京、天津和河北三省市的相关数据,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的溢出效应,证明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翟炜 白雪音 石钰 夏静婧
本文以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为出发点,从要素和产品流动的角度研究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首先,以区域中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产品流动为核心,探讨其对区域经济协同的研究思路。其次,以京津冀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显著正溢出作用,且大城市空间溢出效应明显,但是计量模型结果表明京津冀制造业区位熵在未来存在拐点,呈现倒U型特征;交通基础设施对京津冀地区各城市市场一体化有正面影响,但是对于人口高度集聚的特大城市的市场一体化与区域整体呈现割裂状态。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区域协同发展 京津冀地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创琳
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既是一项国家重大战略,又是一个复杂的长期博弈过程,需要遵循科学理论,尊重科学规律,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实现共同繁荣昌盛、共享蓝天白云、共担发展风险、共建世界都会的战略目标。本文从理论上提出了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科学理论基础与科学规律。认为推进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应以协同论、博弈论、耗散结构理论和突变论作为科学理论基础,其中协同论为核心理论。京津冀城市群的协同发展过程是一个博弈、协同、突变、再博弈、再协同、再突变的非线性螺旋式上升过程,每一次博弈—协同—突变过程,都将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创琳
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既是一项国家重大战略,又是一个复杂的长期博弈过程,需要遵循科学理论,尊重科学规律,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实现共同繁荣昌盛、共享蓝天白云、共担发展风险、共建世界都会的战略目标。本文从理论上提出了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科学理论基础与科学规律。认为推进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应以协同论、博弈论、耗散结构理论和突变论作为科学理论基础,其中协同论为核心理论。京津冀城市群的协同发展过程是一个博弈、协同、突变、再博弈、再协同、再突变的非线性螺旋式上升过程,每一次博弈—协同—突变过程,都将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推向更高级协同阶段,并呈现出阶段性规律。具体包括协助阶段、协作阶段、协调阶段、协合阶段、协同阶段、协振阶段、一体化阶段和同城化阶段共8大阶段。进一步分析认为,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真正内涵是推动城市群实现规划协同、交通协同、产业协同、城乡协同、市场协同、科技协同、金融协同、信息协同、生态协同和环境协同,建设协同发展共同体。本文成果旨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科学基础和理论依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蒋时节 刘贵文 李世蓉
讨论了基础设施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并设定了两者的测度指标。并在对近十余年全国和各地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分别建立了两者间短期和长期影响的数学模型 ,通过计算和验证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城市化 非农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