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56)
2023(12637)
2022(11216)
2021(10660)
2020(8745)
2019(20334)
2018(20126)
2017(39281)
2016(21561)
2015(23974)
2014(23837)
2013(23161)
2012(21472)
2011(19317)
2010(19453)
2009(17654)
2008(17175)
2007(14906)
2006(13286)
2005(11602)
作者
(60458)
(50189)
(49626)
(47527)
(31889)
(23860)
(22812)
(19717)
(19071)
(18070)
(17148)
(16659)
(15880)
(15816)
(15496)
(15440)
(15039)
(14944)
(14264)
(14072)
(12405)
(12298)
(12089)
(11376)
(11231)
(11152)
(11047)
(10989)
(10111)
(9869)
学科
(83166)
经济(83072)
管理(61830)
(58339)
(48388)
企业(48388)
方法(36818)
数学(31771)
数学方法(31328)
(24209)
中国(21948)
(21403)
地方(20196)
业经(18993)
(17526)
农业(15955)
(15504)
(15054)
贸易(15048)
(14550)
理论(14097)
环境(13654)
(13430)
(13419)
财务(13351)
财务管理(13329)
(13231)
技术(12677)
企业财务(12662)
(12022)
机构
大学(297065)
学院(296716)
管理(120682)
(116475)
经济(113808)
理学(104739)
理学院(103546)
管理学(101810)
管理学院(101261)
研究(100182)
中国(73740)
(65769)
科学(62085)
(53690)
(49614)
(45957)
中心(45390)
研究所(45215)
业大(43836)
财经(42648)
(42463)
北京(42217)
(40484)
师范(40187)
(38800)
(36720)
农业(35673)
(34845)
经济学(33407)
师范大学(32479)
基金
项目(205215)
科学(161212)
研究(152991)
基金(147590)
(127741)
国家(126630)
科学基金(108975)
社会(94615)
社会科(89543)
社会科学(89520)
(79349)
基金项目(78665)
自然(70944)
教育(70000)
自然科(69216)
自然科学(69202)
自然科学基金(67921)
(67603)
编号(63745)
资助(60685)
成果(52298)
重点(45594)
(45136)
(44000)
课题(43853)
(42377)
创新(39426)
项目编号(39159)
教育部(38691)
科研(38659)
期刊
(128823)
经济(128823)
研究(89611)
中国(54342)
学报(44903)
管理(43596)
科学(42267)
(42081)
(38781)
教育(35945)
大学(34370)
学学(32015)
农业(29580)
技术(25751)
(25531)
金融(25531)
业经(21439)
经济研究(19924)
财经(19616)
问题(16668)
(16629)
图书(16510)
理论(14940)
科技(14557)
(14346)
现代(13965)
技术经济(13908)
实践(13760)
(13760)
资源(13234)
共检索到432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云燕  王立华  王静  马靖宇  
本文揭示京津冀地区雾霾的时间及空间变化特征,对北京、天津、河北的雾霾源解析结果进行分析,对重点污染源进行评价;从经济发展、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等方面探讨雾霾的影响因素,基于DPSIR模型对雾霾产生的内在驱动力进行研究;根据京津冀地区雾霾治理目标任务,提出切实可行的雾霾综合治理对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奔  黄洁  
近年来,雾霾不断袭扰京津冀地区,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此,应科学制定城市建设发展规划,鼓励和推广绿色建筑;加快产业发展方式转型,走新型绿色发展道路;构建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区域协同治理机制;提升区域自净能力,促使产业错位发展;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晓燕  
本文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方法归纳总结出京津冀地区雾霾产生的原因;其次,运用计量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不同原因对京津冀的影响程度;分析得出:建筑粉尘对京津区域雾霾产生影响最大,汽车尾气对河北雾霾产生的影响最大;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京津冀要采取联动措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京津区域可征收建筑扬尘税、推广新型建筑材料等,而河北可增收尾气排放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国辰  冀雪华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借助DPSR模型和产业发展的环境-能力-绩效理论,本文构建了符合京津冀物流发展现状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京津冀地区2013-2017年面板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物流发展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北京核心地位稳固,津冀差距呈缩小趋势,这与三地物流发展现实情况相符。最后,根据当前物流发展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秦  李慧凤  杨博  
京津冀是我国雾霾污染最严重的地区,除了自然环境因素,京津冀雾霾污染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通过对京津冀区域的产业结构、城镇化进程、工业生产和机动车的研究,结果表明燃煤、扬尘、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是京津冀雾霾污染的四大因素。同时在对雾霾污染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四维空间分析法",从利益补偿机制、沟通协调机制、效益评价机制与反馈提高机制四个维度设计京津冀三方联动雾霾治理机制的总体框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中起  臧红松  彭建交  
生态环境整体性与行政区划分割性的矛盾集中体现在行政区域交界地区,京津冀交界地区的环境治理应成为京津冀生态环保一体化的突破口。京津冀交界地区的环境治理中存在着环境问题易发难查、环境合作治理困难、交界地区基层环保部门环境执法效能较低等难题。为了有效治理交界地区环境问题,应构建京津冀交界地区融合性环境治理机制,警惕边界区、飞地变为污染聚集地,增强交界地区基层环保部门环境执法效力,并且要注重提高京津冀交界地区环境治理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中起  臧红松  彭建交  
生态环境整体性与行政区划分割性的矛盾集中体现在行政区域交界地区,京津冀交界地区的环境治理应成为京津冀生态环保一体化的突破口。京津冀交界地区的环境治理中存在着环境问题易发难查、环境合作治理困难、交界地区基层环保部门环境执法效能较低等难题。为了有效治理交界地区环境问题,应构建京津冀交界地区融合性环境治理机制,警惕边界区、飞地变为污染聚集地,增强交界地区基层环保部门环境执法效力,并且要注重提高京津冀交界地区环境治理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晓倩  刘征  赵旭阳  田立慧  王通  
京津冀地区是雾霾频发的典型区,研究该地区雾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规律,对防治雾霾意义重大。对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的PM2.5数据分析表明:1该时段内京津冀雾霾时空分布差异甚大,秋末至初冬PM2.5浓度值骤然增高,空间范围由东南向西北不断地扩大。冬末至初春PM2.5浓度值迅速下降,空间范围由西北向东南不断缩小。2该地区处于高压控制下的低温、无风或风力较小的天气,最易形成雾霾。3第二产业能耗与PM2.5浓度关系最为密切,工业能耗与其关系最为显著。4气象要素是雾霾集聚、转移与扩散的重要影响因子,社会经济要素是京津冀雾霾频发的根本性原因。因此,防治雾霾,应该根据不同时间段的气象条件,采取相...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戴宏伟  回莹  
京津冀地区是全国雾霾污染的重灾区。本文分析了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雾霾污染空间相关性,发现其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呈现出"高—高"型集聚和"低—低"型集聚的特征。基于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2000—2012年的面板数据,使用三种类型空间权重矩阵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发现:京津冀雾霾污染与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显著相关;产业结构与其呈"倒U型"曲线,目前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对自身及其邻近地区的雾霾污染具有明显的加重作用;城镇化水平对邻近地区雾霾污染具有双向效应。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城镇化水平质量的提高会缓解京津冀雾霾污染,实际人均GDP、对外贸易依存度、FDI、人口密度等也会对京津冀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雾霾污染产生影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周景坤  陈祎然  陈琳琳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成为重中之重,而财政政策是实现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这一现实需要,政府如何利用财政政策来防治雾霾污染成为我国大气环境治理的当务之急。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梳理京津冀地区雾霾防治财政政策发展过程的萌芽、起步、发展、完善四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及特征;给出了加大财政支持、完善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发展,加强财政监管等完善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几点建议,以期为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的优化提供一定帮助。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仁伟  谢磊  孙威  
通过构建城市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对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化发展质量进行评价,并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城市化发展质量和城市化水平的协调性进行分析,最终划分出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化综合质量类型。结果表明:1)从城市化发展质量所处阶段看,北京已进入后期完善阶段,天津则属于优化提升阶段,河北所有城市还处在低质量阶段。2)北京、天津的城市化发展质量和城市化水平为初级协调阶段,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廊坊属于濒临失调阶段,其余城市为轻度失调阶段。3)北京、天津为高发展质量-初级协调城市,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廊坊为低发展质量-濒临失调城市,其余城市为低发展质量-轻度失调城市。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峰  卢燕  
产业转移是京津冀区域产业实现优化配置的必然,提升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综合效应的最优路径为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京津产业链建设,尤其是加快京冀和津冀之间产业链的构建,发挥各自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地域分工合理、产业间联系紧凑的区域产业链布局,使其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树强  张贵  
运用秩和比方法对京津冀三地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容量、能源、交通设施、市政设施和社会等综合承载力进行了总体分析与评估。研究发现,环京津"生态悬崖"和"公共服务洼地"的轮廓日渐明晰,这意味着与京津相比,河北省综合承载力脆弱,从自然生态角度分析,除土地承载力略具优势外,水资源、环境容量承载力羸弱不堪;从公共服务角度分析,除交通设施承载力略具优势外,能源、市政设施、医疗和教育等承载力明显不足。京津冀一体化的目标并非产业一体化,而是环保规制的同步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具体来讲就是完善并统一京津冀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生态产品市场化机制和社会保障政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宇博  
在区域人口—经济—资源—环境(PRED)系统中,人口是核心,经济发展是目的,资源和环境是保障与前提,一切经济活动都需要以人为根本,借助现有资源和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个子系统19个二级指标入手,针对京津冀与河北省重要城市进行空间差异和时序差异分析发现,京津冀在PRED系统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从PRED系统综合评价得分来看,京津冀协同发展确实起到了城市功能布局优化的作用,河北省各城市应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进一步探索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自身发展能力特别是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从而促进京津冀区域PRED系统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潘慧峰  王鑫  张书宇  
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9月的PM2.5日数据,采用AR模型和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研究了京津冀地区各城市雾霾污染的持续性特征,进一步基于Hsiao(1981)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考察了相邻城市间雾霾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雾霾污染存在较强的持续性,PM2.5指数表现为高度的自相关和区制转换特征,高污染状态较难向低污染状态转换,高污染状态存在粘滞效应;(2)不同城市间的雾霾污染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北京对其他周边城市均存在领先滞后关系,广义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北京雾霾浓度的提高对周边城市均会产生正向冲击、且衰减速度较慢。政策建议是简单的产业转移并不能解决京津冀地区的雾霾污染问题,必须通过产业升级和清洁技术引进、区域综合治理、调整政绩考核方式等手段来从根本上治理京津冀地区的雾霾污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