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27)
2023(21010)
2022(17994)
2021(16517)
2020(13823)
2019(31681)
2018(31152)
2017(59385)
2016(32309)
2015(36074)
2014(35728)
2013(35123)
2012(32428)
2011(29180)
2010(29575)
2009(26922)
2008(25343)
2007(22224)
2006(19468)
2005(17030)
作者
(94409)
(78691)
(77989)
(73905)
(49691)
(37880)
(35393)
(30874)
(30006)
(27916)
(26619)
(26595)
(24938)
(24786)
(24413)
(24133)
(23385)
(23383)
(22521)
(22449)
(19670)
(19350)
(19138)
(17976)
(17763)
(17413)
(17349)
(17330)
(15859)
(15461)
学科
(129976)
经济(129843)
管理(89612)
(86964)
(70724)
企业(70724)
方法(57422)
数学(50319)
数学方法(49524)
中国(39901)
(35648)
地方(32416)
(31737)
业经(29495)
(29351)
金融(29347)
(28497)
(28474)
银行(28401)
(27364)
(24621)
农业(24499)
(23624)
贸易(23603)
(22848)
环境(22494)
理论(21651)
(20528)
技术(20435)
财务(20433)
机构
学院(449547)
大学(448283)
(176930)
管理(173535)
经济(173098)
研究(154212)
理学(150462)
理学院(148673)
管理学(145519)
管理学院(144735)
中国(118480)
科学(98752)
(97584)
(81018)
(79354)
(78261)
业大(72264)
研究所(71784)
中心(71410)
(65454)
财经(63730)
农业(63724)
北京(61764)
(59602)
师范(58873)
(58014)
(56334)
(53764)
经济学(53091)
技术(49234)
基金
项目(313472)
科学(245143)
基金(225958)
研究(222454)
(200135)
国家(198502)
科学基金(169357)
社会(138958)
社会科(131811)
社会科学(131776)
(123541)
基金项目(119836)
自然(112984)
自然科(110413)
自然科学(110386)
自然科学基金(108348)
(105050)
教育(102906)
资助(93711)
编号(89958)
成果(71098)
重点(71029)
(69410)
(67432)
(65186)
课题(62716)
创新(60885)
科研(60579)
计划(58856)
大学(57253)
期刊
(189666)
经济(189666)
研究(127967)
中国(88905)
学报(77725)
(73164)
科学(69361)
管理(63148)
(59207)
大学(58266)
学学(55151)
教育(50351)
农业(49900)
(48087)
金融(48087)
技术(39969)
业经(32427)
经济研究(30739)
财经(30208)
(26165)
(25942)
问题(24738)
科技(22594)
图书(21939)
(21762)
技术经济(21119)
统计(20902)
资源(20690)
业大(20591)
商业(20146)
共检索到659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子烨  张颖  顾雪松  
基于2005-2019年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11个地级市的城市面板数据,测算了各城市的人均CO2排放量,建立了包含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在内的扩展STIRPAT固定效应模型,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地区金融发展对人均CO_2排放量的作用机制和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金融规模扩张促进了房价提升,推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传统制造业的布局迁移,从而抑制碳排放;(2)提升金融效率为工业企业扩张提供了融资便利,产生的规模效应促进了碳排放;(3)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不明显;(4)京津冀城市群的碳排放之间存在着负反馈效应,不利于城市群环境治理的协调发展;(5)与本地效应相比,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对邻近城市碳排放影响的方向一致,但强度较弱。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加快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强化对绿色创新的信贷支持、坚定淘汰过剩产能等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子烨  张颖  顾雪松  
基于2005-2019年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11个地级市的城市面板数据,测算了各城市的人均CO2排放量,建立了包含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在内的扩展STIRPAT固定效应模型,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地区金融发展对人均CO_2排放量的作用机制和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金融规模扩张促进了房价提升,推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传统制造业的布局迁移,从而抑制碳排放;(2)提升金融效率为工业企业扩张提供了融资便利,产生的规模效应促进了碳排放;(3)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不明显;(4)京津冀城市群的碳排放之间存在着负反馈效应,不利于城市群环境治理的协调发展;(5)与本地效应相比,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对邻近城市碳排放影响的方向一致,但强度较弱。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加快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强化对绿色创新的信贷支持、坚定淘汰过剩产能等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军委  刘志华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围绕“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生态”三个维度构建京津冀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2—2018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其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通过构建产业结构空间权重矩阵对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格局进行分析,最后通过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京津冀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效应。结论如下:(1)研究期内京津冀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呈稳定上升态势,但城市间差异显著,北京的增幅最大,邯郸的增幅最小;(2)京津冀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集中分布在低—低聚集区;(3)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效应最高,城镇化是抑制本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科技进步可以有效促进其他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不利于其他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改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军委  刘志华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围绕“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生态”三个维度构建京津冀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2—2018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其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通过构建产业结构空间权重矩阵对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格局进行分析,最后通过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京津冀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效应。结论如下:(1)研究期内京津冀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呈稳定上升态势,但城市间差异显著,北京的增幅最大,邯郸的增幅最小;(2)京津冀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集中分布在低—低聚集区;(3)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效应最高,城镇化是抑制本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科技进步可以有效促进其他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不利于其他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改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冬  
城市群肩负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碳减排的双重任务,以城市群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对于实现区域整体低碳转型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经济发展、城乡统筹、生态环境、要素流动、公共服务方面构建城市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局部协调发展模型测算城市的协调发展指数,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城市群协调发展对碳减排的影响。基于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2004-2020年的面板数据,得出如下结论:京津冀城市群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有助于碳减排,但减排作用未产生空间溢出效应,采用不同污染物进行稳健性检验表明:协调发展具有生态优化效应,且空间效应显著。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促成城市群的碳减排目标;推动重点用能行业的协同布局,以协同发展推动碳减排;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市场化运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文通  陆军  
本文探讨京津冀地方政府各项公共支出对生产性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区域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京津冀本地教育和社会保障支出,促进本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而本地行政支出则起阻碍作用。对细分行业而言,本地教育支出起决定性影响。第二,京津冀本地科研支出对周边城市生产性服务业有"阴影效应",本地教育支出对周边城市有"虹吸效应"。对细分行业而言,本地不同类别的公共支出对周边城市各细分行业存在差异化影响。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赵涛  林朋  王雅楠  
应用STIRPAT模型研究1997~2012年京津冀经济圈人口规模、人口结构、经济水平及技术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水平、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就业结构促进碳排放增加,而平均家庭规模和能源强度对碳排放有抑制作用。此外,经济水平是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平均家庭规模是主要抑制因素。人口结构因素方面,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有利于能源消耗;人口年龄结构以增加劳动力供应及促进消费需求的方式促进碳排放增长;逐渐缩小的平均家庭规模导致人均能耗及家庭数量的增长,进而推动能源消耗增长;人口就业结构中工业部门就业率的增长导致碳排放的增加。结合研究结果和京津冀经济圈的发展现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邱骏  林馨  吕萍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产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可能带来跨区域的影响,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溢出效应。本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以交通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用地效益为主要研究变量,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两者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交通基础设施对城镇建设用地效益的影响随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而变化,呈现“倒U型”的变化关系;(2)交通基础设施对城镇建设用地效益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3)京津冀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在城市群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中存在异质性,2014年以前表现为正向的溢出效应,而2014年后表现为负向的溢出效应,同时,北京和天津溢出效应的影响较大,而河北的溢出效应较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盖宏伟  张海琪  
建立雄安新区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发展策略,新区的建立不仅可以缓解京津大城市病问题,还可以更好地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文章梳理了我国学者不同角度下对新区与京津冀融合发展研究的相关文献,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系统构建雄安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引力熵模型对新区与京津冀之间的协同发展指数以及经济距离进行界定,建立一个从空间区域视角出发的"新区与京津冀区域引力"模型。同时,运用该模型测算京津两大城市的引力值以及新区与周边地区的引力强度,为京津冀区域的梯度发展、京津冀城市群规划布局的实施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也为新区与京津冀之间更好融合发展提供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伟   董浩然   安树伟  
基于DEA方法和空间自相关模型,测算并分析2007—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度及空间演化特征。研究发现:(1)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度均值呈缓慢下降趋势;(2)京津冀各地区间协同发展度变异系数变动幅度较小,但协同发展度差距总体表现为平稳上升态势;(3)从协同发展度空间分布看,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度呈现北高南低、由内向外依次递减的特征。并进一步从时空两个维度,对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度进行空间分异与自相关分析评估,横向比对各城市协同发展度状况,纵向探究协同发展度空间演化规律与特征,剖析各城市协同度发展变化成因,旨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区域内部协同,提升京津冀城市群整体协同发展度,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娜  陈惠  
加快发展农村电商对于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全面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16-2021年京津冀地区农村电商投入产出数据,利用DEA模型对农村电商发展效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区域整体来看,京津冀地区农村电商综合效率水平较低,但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其中,技术效率低是其主要原因之一;从不同省市来看,河北省农村电商综合效率最高,天津市农村电商综合效率最低;在研究期间,北京、天津、河北与京津冀地区在农村电商发展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因此,应积极推进京津冀地区农村电商协同发展,提高区域资源配置能力,同时要因地制宜,对京津冀三省市农村电商产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另外,还应制定动态绩效评价标准,对农村电商的发展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及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曾燕萍  蒋楚钰  崔智斌  
数字金融是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2011—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1),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并考察不同地区、数字金融结构及城镇化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对邻近地区的溢出效应有限,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中,数字金融发展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但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更大;且仅在东西地区表现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而其数字化程度却产生明显抑制效应;仅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对邻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溢出影响。高城镇化率地区的数字金融发展有助于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在低城镇化率地区的作用不明显,且均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应强化数字金融监管,促进数字金融在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加快地区经济圈与城镇化建设,强化数字金融在省际之间的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艳  王小臣  
本文以京津冀1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引力模型构建京津冀物流空间联系网络,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算物流联系网络的密度、网络中心性和凝聚子群,从而对其联系强度、方向及空间布局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京津冀城市物流发展水平两极差异大,物流空间联系分布不均衡;区域内缺乏合理的城市梯度层级,联系网络中缺少桥梁城市,保定、唐山、沧州三市有跃升为桥梁城市的潜力;保定市及冀中南城市的子群划分情况与其十三五规划中的发展空间布局仍有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飞燕  张力  李孟刚  
文章在对MRIO模型构建及碳核算方法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选取了2016年京津冀地区隐含碳的投入产出表,对该地区碳足迹、隐含碳现状进行分析,以此确认各地区的碳排放责任分配,进一步实现京津冀地区的跨区域合作和一体化治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丽  董必俊  刘春月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主动控制碳排放,落实减排承诺,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全面推进绿色发展。欧盟的实践表明,碳金融交易能够发挥温室气体排放的价格发现功能,利用市场机制抑制碳排放,引导企业转型改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本文主要通过因子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度方法实证分析碳金融发展水平与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关系,得出如下结论:碳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水平也比较高,碳金融发展水平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关联度最高,其次是第二产业,然后是第一产业。最后提出加快碳金融交易市场发展,建立和完善碳排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