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71)
- 2023(14026)
- 2022(12190)
- 2021(11406)
- 2020(9312)
- 2019(21625)
- 2018(21592)
- 2017(41108)
- 2016(22382)
- 2015(25274)
- 2014(25281)
- 2013(25100)
- 2012(23582)
- 2011(21450)
- 2010(21656)
- 2009(19747)
- 2008(19049)
- 2007(16793)
- 2006(15021)
- 2005(13432)
- 学科
- 济(94900)
- 经济(94809)
- 管理(64724)
- 业(59332)
- 企(47416)
- 企业(47416)
- 方法(37443)
- 数学(31780)
- 数学方法(31441)
- 中国(27653)
- 地方(26925)
- 农(26268)
- 学(21633)
- 业经(21628)
- 财(19881)
- 环境(19728)
- 农业(18107)
- 和(16511)
- 贸(16317)
- 贸易(16302)
- 易(15673)
- 制(15519)
- 技术(15261)
- 发(14798)
- 理论(14755)
- 地方经济(14622)
- 银(14210)
- 银行(14168)
- 融(14127)
- 金融(14125)
- 机构
- 大学(320531)
- 学院(319542)
- 管理(125856)
- 济(124383)
- 经济(121497)
- 研究(113111)
- 理学(108030)
- 理学院(106693)
- 管理学(104895)
- 管理学院(104318)
- 中国(83944)
- 京(73018)
- 科学(72477)
- 所(58271)
- 财(55058)
- 农(54610)
- 研究所(53157)
- 中心(50623)
- 业大(49464)
- 北京(47322)
- 江(47302)
- 范(45098)
- 师范(44689)
- 财经(43713)
- 农业(42639)
- 院(41362)
- 经(39668)
- 州(39317)
- 师范大学(36203)
- 经济学(35744)
- 基金
- 项目(219154)
- 科学(171016)
- 研究(160284)
- 基金(156366)
- 家(136983)
- 国家(135804)
- 科学基金(115525)
- 社会(98946)
- 社会科(93633)
- 社会科学(93609)
- 省(85757)
- 基金项目(83773)
- 自然(75539)
- 自然科(73569)
- 自然科学(73549)
- 划(72909)
- 自然科学基金(72171)
- 教育(72032)
- 编号(66423)
- 资助(63940)
- 成果(53735)
- 发(50696)
- 重点(49165)
- 部(47251)
- 课题(45806)
- 创(44896)
- 创新(41839)
- 科研(41558)
- 发展(40170)
- 项目编号(40111)
- 期刊
- 济(143247)
- 经济(143247)
- 研究(95217)
- 中国(66878)
- 学报(52324)
- 农(49817)
- 科学(48615)
- 管理(46160)
- 财(39343)
- 大学(38484)
- 教育(38328)
- 学学(35643)
- 农业(35176)
- 技术(27405)
- 融(27034)
- 金融(27034)
- 业经(24727)
- 经济研究(21672)
- 图书(21396)
- 财经(20369)
- 问题(18912)
- 业(18276)
- 资源(18220)
- 经(17293)
- 科技(16396)
- 理论(15618)
- 技术经济(15211)
- 现代(14849)
- 书馆(14673)
- 图书馆(14673)
共检索到481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丽
本文在梳理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本底特征、发展现状、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发展思路:(1)开源与节流并重,走资源环境的集约发展之路;(2)综合利用行政、立法、市场等多种手段,走资源环境的高效发展之路;(3)统筹规划、管理、整治,走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之路。文章认为,京津冀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是:在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方面,一是节约利用水资源,二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三是推进矿产资源节约,提高开发利用效率,四是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在联防联控环境污染方面,一是全面实行清洁空气行动,二是加大水体污染防治力度,三是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四是海洋环境保护与治理;在构筑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高国力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全国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三项主要指标进行了相应调整,京津冀三地这三项土地主要指标也面临不同方向和程度的调整。应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重点领域、重要功能区、土地市场化交易机制等方面,逐步建立健全有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土地开发利用对策措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高国力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全国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三项主要指标进行了相应调整,京津冀三地这三项土地主要指标也面临不同方向和程度的调整。应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重点领域、重要功能区、土地市场化交易机制等方面,逐步建立健全有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土地开发利用对策措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鲍超 贺东梅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具有最强竞争力的支撑平台之一,也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水安全保障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本文主要以2000-2014年数据为基础,采用泰尔系数、变异系数、曲线分析和空间分级分类分析等方法,揭示了京津冀城市群水资源与用水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显示:1绝大多数城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显著减少,干旱化的长期趋势明显,而且北部、西部城市减少幅度更大;2京津冀城市群水资源极度短缺,空间不均衡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且中部和南部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更低,缺水更甚;3绝大多数城市用水总量零增长或缓慢负增长,用水结构以工农业用水比重下降为主要特征,各类用水的空间不均衡性保持相对稳定;4用水效率普遍快速提升,空间分布差异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总体趋势。基于此,建议京津冀城市群实施"以水量城"的城镇化政策和"以水定产"的产业政策,完善水生态补偿政策,落实水资源管理红线政策,实现水资源约束下各城市间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鲍超 贺东梅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具有最强竞争力的支撑平台之一,也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水安全保障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本文主要以2000-2014年数据为基础,采用泰尔系数、变异系数、曲线分析和空间分级分类分析等方法,揭示了京津冀城市群水资源与用水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显示:1绝大多数城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显著减少,干旱化的长期趋势明显,而且北部、西部城市减少幅度更大;2京津冀城市群水资源极度短缺,空间不均衡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且中部和南部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更低,缺水更甚;3绝大多数城市用水总量零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军委
推动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基于2010~2018年京津冀地区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与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耦合协同与互动关系。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均有所提高,耦合协调度也呈上升态势;从空间聚集来看,耦合协调度的全局莫兰指数呈“M”型的正向分布,基本呈现“低—低”聚集的空间特征;从互动关系来看,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据此,应多措并举持续推动生态环保综合协同治理;因地施策提升两者耦合协调度;强化区域内部合作,提升区域内部发展协调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韩保江
李惠茹等著/人民出版社出版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率先实现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以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特别是应对大气污染问题,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中之重的工作。河北大学李惠茹教授等撰写的著作《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研究》对此作了系统深入研究。该书强调以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关联性为基点,从区域一体化重构视角,以新区域主义论、协同论等理论为基础搭建分析框架,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作为研究范式,以如何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为研究主题,跟踪分析李惠茹等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海龙 朱洪兴
选取京津冀地区的12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力分析找出京津冀地区城市中核心城市的引力范围。选取了30个指标作为因子变量,使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指标进行归类,然后通过对影响城市引力的各因素进行分析来界定城市规模,再通过引力模型得出了京津冀地区京津双核城市的引力作用效应,并界定了两核心城市的引力范围,对京津冀地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城市圈 引力模型 因子分析 引力范围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德弟 沈月琴
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刘德弟,沈月琴山区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为了促进山区开发和发展,政府对山区实行经济扶持,专家学者对山区进行自然资源的综合考察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山区由半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由半封闭向开放型转变,加速了山区经济、资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谢剑飞
地下水资源具有水质良好。不易污染、水量比较稳定等优点,因而是工业、农业和城市用水的重要水源。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地下水开采数量不断上升,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引起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为此,今后要搞好节流和补源问题,要实行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要加强地质环境变化的预测研究等等。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开发利用 地质环境保护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志清 欧阳杰 宁宣熙 李晓津
本文研究了民航产业集群的构成和民航产业集群(包括民航产业链)的区域经济特征,再分析和总结出机场与产业集群的经济关系,然后论证了京津冀地区发展民航产业集群的优势,一并提出在京津冀地区发展民航产业集群的设想及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龙
京津冀地区具有重要的地理优势和政治地位,拥有领先的科技教育资源等,但面临瓶颈性的制约因素,如可持续发展问题,竞争力提升问题等。京津冀三地各有突出的比较优势,通过协同发展可以使各自的优势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和利用。怎么样实现协同发展能更进一步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水平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京津冀地区 协同发展 协同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魏丽华
推动京津冀三地市场的协同发展,是增强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竞争力,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市场的协同发展,从本质上需要破除横亘在要素流通过程中的各种壁垒,推动要素流动的自由化。就目前而言,京津冀的市场协同发展现状不尽如人意。该文通过构建方程,既测算了京津冀市场整体的相对价格方差,描绘了近15年京津冀的市场协同脉络,还测算了京—津、京—冀和津—冀等3组相邻省市的相对价格方差,以及这些数值与京津冀市场整体相对价格方差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相邻省市之间的市场协同度以及其与整体协同度之间的差异程度。通过对数据的测算与分析,我们总结出了相关的思路,以资借鉴。
关键词:
京津冀 市场壁垒 市场协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志伟 张桂娇
利用效率的强制性约束和使用额度的阈值管理共同构成了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基本政策,解析清楚二者关系可为区域水资源使用规划和管理政策制定提供重要依据。研究中,论文以京津冀地区生产用水为研究对象,在对2015年地区经济、水资源和环境等相关指标预测基础上,通过多目标决策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产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地区生产需水阈值的变化关系。通过研究获得四个方面发现:现有水资源利用效率难以支持京津冀地区2015年经济目标实现,第一产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能够更有效降低地区需水阈值,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化对生产需水阈值作用存在递减效应,产业间水资源利用效率差异性导致水资源地区间优化结果差异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田田 张红
基于京津冀地区13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构建了京津冀地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对该地区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就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中的土地利用结构、利用程度、利用经济效益和利用可持续性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存在着一定的协调性,土地利用结构、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提升对于城市经济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对城市经济发展没有显著影响,土地集约利用对于经济水平较落后的城市的经济发展影响显著强于对经济较发达城市的影响。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城市经济发展 京津冀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