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67)
- 2023(7371)
- 2022(6489)
- 2021(5891)
- 2020(5179)
- 2019(12331)
- 2018(12125)
- 2017(23828)
- 2016(13153)
- 2015(15107)
- 2014(15350)
- 2013(15558)
- 2012(14830)
- 2011(13677)
- 2010(13889)
- 2009(13016)
- 2008(13102)
- 2007(11888)
- 2006(10342)
- 2005(9163)
- 学科
- 济(61659)
- 经济(61606)
- 管理(36052)
- 业(34770)
- 方法(29478)
- 数学(26564)
- 数学方法(26350)
- 企(24715)
- 企业(24715)
- 农(18532)
- 地方(14975)
- 中国(14250)
- 财(13295)
- 学(13213)
- 农业(12897)
- 贸(11294)
- 贸易(11292)
- 业经(11262)
- 易(10844)
- 和(9834)
- 环境(9730)
- 资源(9483)
- 制(9371)
- 地方经济(8102)
- 融(7574)
- 金融(7571)
- 银(7443)
- 银行(7419)
- 理论(7380)
- 发(7332)
- 机构
- 大学(200588)
- 学院(199970)
- 济(84476)
- 经济(82788)
- 管理(76449)
- 研究(70233)
- 理学(65760)
- 理学院(64952)
- 管理学(63824)
- 管理学院(63465)
- 中国(52595)
- 京(45779)
- 科学(45348)
- 农(39940)
- 所(37518)
- 财(36134)
- 研究所(34447)
- 业大(33380)
- 中心(32312)
- 农业(31798)
- 江(29629)
- 财经(29272)
- 北京(29253)
- 范(26996)
- 师范(26760)
- 经(26437)
- 经济学(26281)
- 院(24443)
- 经济学院(24002)
- 州(23671)
- 基金
- 项目(134328)
- 科学(104379)
- 基金(97109)
- 研究(95145)
- 家(85967)
- 国家(85270)
- 科学基金(71477)
- 社会(60122)
- 社会科(56902)
- 社会科学(56882)
- 基金项目(51898)
- 省(51293)
- 自然(46861)
- 自然科(45568)
- 自然科学(45552)
- 自然科学基金(44745)
- 划(44447)
- 教育(42822)
- 资助(40130)
- 编号(39025)
- 成果(30898)
- 重点(30539)
- 发(30218)
- 部(30113)
- 创(26752)
- 课题(26162)
- 科研(25867)
- 计划(25236)
- 创新(25183)
- 教育部(25075)
共检索到291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慧容 杜鹏飞
耕地资源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起到关键性作用,其生产消费均衡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区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论文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和环境扩展型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通过对京津冀地区消费端的耕地需求及供给来源进行全面分析,并将其与生产端的耕地资源进行对比,探讨不同情景下的耕地生产消费均衡,旨在为该区域耕地资源保护及区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建议。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主要依靠外省份的贸易流入来维续其自身的耕地生产消费均衡;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和甘肃新疆粮食主产区为京津冀地区的主要外省份耕地供给源;在贸易不设限的常规情景下,该地区耕地生产消费将处于依赖贸易下的紧平衡状态,其对外省份贸易供给的依赖度将进一步加大;在贸易设限的情景下,该地区耕地生产消费均衡将受威胁;保护耕地资源及完善消费结构是应对贸易受限所带来冲击的关键举措。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慧容 杜鹏飞
耕地资源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起到关键性作用,其生产消费均衡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区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论文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和环境扩展型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通过对京津冀地区消费端的耕地需求及供给来源进行全面分析,并将其与生产端的耕地资源进行对比,探讨不同情景下的耕地生产消费均衡,旨在为该区域耕地资源保护及区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建议。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主要依靠外省份的贸易流入来维续其自身的耕地生产消费均衡;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和甘肃新疆粮食主产区为京津冀地区的主要外省份耕地供给源;在贸易不设限的常规情景下,该地区耕地生产消费将处于依赖贸易下的紧平衡状态,其对外省份贸易供给的依赖度将进一步加大;在贸易设限的情景下,该地区耕地生产消费均衡将受威胁;保护耕地资源及完善消费结构是应对贸易受限所带来冲击的关键举措。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席强敏 李国平
京津冀地区人口规模的有效控制和空间的合理布局,对于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支撑和促进作用。当前京津冀人口规模巨大且增速较快,人口的均衡发展面临人口空间极化现象严重、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和中心城市人口过度集中等问题。应该加强顶层设计,编制京津冀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加强人口规模调控,实施京津冀人口总量有序管理;合理引导北京人口疏解,形成京津冀人口多中心分布格局;优化区域产业功能布局,助推京津冀人口均衡发展;挖掘资源环境发展潜力,拓展京津冀人口增长空间。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人口 都市圈 均衡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欣旖 胡旭睿 闫志利
基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等2006—2015年面板数据,分析了京津冀中职教育资源的均衡性与效率性。研究发现,北京市、天津市中职教育财力和物力资源投入,天津市人力资源投入均存在冗余现象,河北省中职教育资源处于严重短缺状态。北京市中职教育资源产出欠缺比例较大,天津市近于平衡状态,河北省已达平衡且效率相对最优。提高京津冀中职教育资源的均衡性和效率性,应加快中职教育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促进区域中职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加强财政资金投入的追踪问效,推进京津冀中职教育一体化发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赵玉领 吴克宁 程锋 张洪春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护耕地的核心应该是保护其粮食生产能力。耕地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即视为负债是普遍共识,而耕地不合理利用、占优补劣致使耕地质量下降也应该视为一种负债,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的基础上兼顾耕地质量情况,根据耕地分等结果开展耕地资源的粮食生产能力核算及资源压力指数测算,探索以耕地资源粮食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负债表编制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开展试算,结果反映依据耕地数量和质量为基础数据测算得出的耕地压力指数更能科学反映区域内耕地资源的承压状况及负债情况,更能科学量化区域内现有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能力的变化情况,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磊 刘逢媛 李双成 蔡运龙
研究目的:探索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耕地非农化的规律。研究方法:基于GIS平台,分析耕地非农化的格局演变,探讨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京津冀地区在1995—2000年建设占地的数量较1985—1995年有所减少,且格局发生了轴向变化,由东北—西南向发展成了西北—东南向。研究结论:低海拔的平整农田是非农化最集中的区域,转换面积占转换总量的72.49%;耕地非农化的空间变化与城市等级密切相关;与不同等级的道路亦联系紧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珍 伊萱 邢瑶瑶
文章采用指数功效函数、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雾霾防控进行定量评价,并对这三项指标进行两两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相应的散点图,根据散点图和回归分析结果并结合各城市的发展特点对三项指标进行两两之间的均衡分析,探究经济发展指数、社会稳定指数与雾霾防控指数这三者之间的均衡关系。本研究结论可以为京津冀区域各级政府雾霾治理与发展模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珍 伊萱 邢瑶瑶
文章采用指数功效函数、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雾霾防控进行定量评价,并对这三项指标进行两两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相应的散点图,根据散点图和回归分析结果并结合各城市的发展特点对三项指标进行两两之间的均衡分析,探究经济发展指数、社会稳定指数与雾霾防控指数这三者之间的均衡关系。本研究结论可以为京津冀区域各级政府雾霾治理与发展模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辛静静 侯圣银 王德起
依据集聚经济相关理论与研究,可以模拟出城市群整体集聚效益及该城市体系中各城市的产业部门集聚弹性函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城市群经济学视角的均衡模型。针对中心城市过度集聚问题,应当通过配置城市群内各城市产业部门人口以实现城市群整体集聚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 综合集聚效益 均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雪莲
京津冀公共服务水平梯度差异显著,很大程度上源于财政分配不均衡。文章以财政公平和效率为基准原则,建立了财政标准人横向分配模型,测算京津冀各区县和各城市2012年标准财力和均衡分配额度。结果表明,北京的首都核心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河北省的环首都经济圈财力过多,天津全市、北京的城市拓展区、河北省的冀中南经济区和邻近天津地区的可支配财力明显不足。文章建议在整个京津冀区域内,通过横向财政平衡,促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贵景 常克亮 陈慧琴 施智杰
基于消费者责任原则计算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的CO_2排放量,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分析2001—2016年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CO_2排放生产侧和消费侧九个影响因素的贡献值和贡献率,认为发电量效应、碳强度效应、人均GDP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是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CO_2排放量增长的主要促进因素;电力生产结构效应、化石能源转换效率和用电效率效应是主要抑制因素;发电量效应、化石能源转换效率和人均GDP是造成三地电力工业CO_2排放差异的主要因素。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支凤稳 彭兆祺 程镇朝 马小琪
[目的/意义]调研京津冀地区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IRM)学科人才需求现状,以期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方向指导。[方法/过程]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网络爬虫和人工筛选的方式获取招聘信息,并使用自然语言处理、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分析招聘单位性质、地区分布、学历和工作经验需求、岗位类型以及人才技能需求的特点。[结果/结论]招聘单位主要为私企,单位所在地以北京地区居多;学历需求以本科为主,短期工作经验的需求较多,且招聘单位对学历较高者可降低其工作经验要求;招聘单位对IRM人才的技能需求主要为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且IRM技能的适用性较广。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提出面向需求的IRM学科人才培养路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宵 申玉铭 邱灵
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要立足于产业关联,推进产业对接协作,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区域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本文基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2007年与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运用MRIO模型,编制了京津冀区域间129部门投入产出表,进而从京津冀地区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方面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特征。结果表明:(1)北京市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天津市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对区域经济推动作用较强,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对区域经济主要起拉动作用。(2)北京市科技服务业与天津市信息服务业主要服务于本市其他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江辉 王宾
本文在梳理京津冀地区科普发展现状基础上,基于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2008—2016年京津冀地区科普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其时序变化和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科普全要素生产效率是有效的,科普Malmquist指数大致呈现"M"型波动,而科普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源于科技进步带来的影响。同时,北京市科普资源配置效率明显优于天津市和河北省。最后,针对京津冀地区科普发展现状和实证结果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晓宇 李晓鹏
一个地区的就业状况与其工业化进程紧密相连。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北京、天津、河北的经济和就业数据,认为目前三省市的就业状况各具特点,但均与其工业化进程基本吻合。伴随着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业容量持续扩大,结构不断改善,初步实现了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循环。今后随着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就业状况有望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 就业 工业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