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10)
2023(13503)
2022(11703)
2021(11180)
2020(9191)
2019(21326)
2018(20900)
2017(41134)
2016(22080)
2015(24733)
2014(24667)
2013(24134)
2012(22354)
2011(20016)
2010(20371)
2009(18890)
2008(17517)
2007(15380)
2006(13701)
2005(12106)
作者
(62012)
(51459)
(50741)
(48627)
(32607)
(24477)
(23339)
(20077)
(19547)
(18529)
(17546)
(17062)
(16225)
(16042)
(15905)
(15728)
(15246)
(15220)
(14650)
(14485)
(12686)
(12586)
(12350)
(11640)
(11586)
(11379)
(11320)
(11317)
(10341)
(10059)
学科
(85449)
经济(85357)
管理(63374)
(62498)
(51244)
企业(51244)
方法(37235)
数学(32481)
数学方法(32077)
中国(29066)
(27402)
金融(27400)
(25937)
银行(25905)
(25030)
(24937)
(23825)
地方(22349)
业经(19636)
(18496)
(17219)
农业(17204)
(16038)
贸易(16025)
(15543)
(15459)
财务(15391)
财务管理(15367)
理论(14678)
企业财务(14640)
机构
学院(303733)
大学(303582)
管理(123035)
(122521)
经济(119721)
理学(106150)
理学院(104969)
管理学(103300)
管理学院(102753)
研究(102059)
中国(82144)
(66900)
科学(62041)
(57246)
(50469)
中心(48278)
(46471)
研究所(45874)
财经(45451)
业大(43798)
(43550)
北京(43182)
(41305)
(39995)
师范(39701)
(37146)
(36445)
经济学(36098)
农业(35979)
财经大学(33866)
基金
项目(207672)
科学(163353)
研究(155744)
基金(149621)
(128677)
国家(127560)
科学基金(110152)
社会(96601)
社会科(91620)
社会科学(91598)
(80309)
基金项目(79677)
自然(71038)
教育(70365)
自然科(69344)
自然科学(69330)
(68098)
自然科学基金(68054)
编号(64960)
资助(61943)
成果(53161)
重点(45936)
(45575)
(45118)
课题(44206)
(43487)
创新(40467)
项目编号(40167)
教育部(39258)
科研(39123)
期刊
(133078)
经济(133078)
研究(93397)
中国(58226)
管理(44192)
学报(44112)
(42322)
科学(42035)
(41658)
(41511)
金融(41511)
教育(34259)
大学(33823)
学学(31583)
农业(28923)
技术(25754)
业经(21881)
财经(21420)
经济研究(20801)
(18139)
问题(17121)
理论(16537)
图书(16482)
科技(15884)
实践(15346)
(15346)
技术经济(14449)
现代(14363)
(14102)
(13325)
共检索到453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程翔  鲍新中  沈新誉  
京津冀地区作为中国北方经济金融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在金融业促进科技创新方面独具优势。本文在系统梳理2005~2017年间京津冀地区颁布的科技金融政策并进行政策文本总体演进分析的基础上,从政策主体、政策作用产业面、政策交互分析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与评价,围绕京津冀地区科技金融政策的主体、客体与实施提出改进该地区科技金融政策协同的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程翔  鲍新中  张瑞  沈新誉  
以京津冀地区科技金融政策为研究对象,设计科技金融政策量化标准手册,从多维度定量分析该地区科技金融政策文本;通过拓展的C-D生产模型进行科技金融政策投入与科技产出之间的相关性与有效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三地科技金融政策投入差异明显,科技金融政策作为科技投入要素之一与科技产出的关联较为显著,但有效性差异较大,三地间的科技金融政策间的有效协同不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傅巧灵  游涛  李媛媛  杨泽云  
对2008—2018年间京津冀地区颁布的普惠金融政策进行文本量化,构建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京津冀地区普惠金融政策是否通过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来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对普惠金融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2008—2018年间,京津冀地区普惠金融政策得分和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差异较大;普惠金融政策总体上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起到了中介变量的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加强河北的普惠金融发展、提高京津冀地区普惠金融政策协同性、因地制宜制定针对性的普惠金融政策、重视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并提高农民收入等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涛  温雪梅  
传统行政区下的环境治理模式无法有效解决具有强外部效应的区域公共环境问题,跨行政区的府际合作是区域环境治理的必然选择。以具有典型区域环境治理特征的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治理为例,从政府网站选取了98项与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正式政策文本和126项政府行动文本作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该区域大气环境治理政策演变、政策行动和主体关系结构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区域环境治理的政策体系呈现分层简单多元化特征,激励性制度的使用多于约束性制度,共同策略不足、权威性协调组织缺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景朝阳  孙晓婷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为三地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立足于京津冀三地科技创新现状,从三地资源差异、合作意识、支持力度等方面分析金融支持三地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探讨长三角、珠三角和台湾地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经验,以及从政策法规、金融支持机构、风险投资方面对比分析美国、德国、日本和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关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京津冀三地金融应从加强区域顶层设计、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强化京津冀科技创新和金融支持的匹配与互动、构建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双中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琼玉  李孔珍  高向杰  
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至关重要,完善的政策体系是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研究选取2010-2018年国家层面以及京津冀三地地方层面公开发布的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相关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研究,并从政策工具视角展开分析。研究发现: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政策三地发文数量不均衡,发文单位结构单一;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政策的政策规模、涵盖范围及政策关注点等的协同性仍需加强;政策工具以供给型政策工具为主,需求型政策工具拉力不足,环境型政策工具适中,三地之间的政策工具运用还需协调,要完善政策体系、协调三地政策,并合理运用政策工具。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敬明  李志红  席增雷  袁青川  
研究显示,北京、天津、河北存在着明显的科技创新资源分布和创新能力梯度差异。通过建立区域性科技创新评价指标,采用DEA模型评价京津冀三地的科技创新效率值发现,北京、天津居于我国前列,而河北不仅与京津差距明显,而且在区域性科技创新效率亦处于低效状态。建议在制定科技创新政策时,不但要解决目前京津冀科技创新资源分布不均的矛盾,而且要解决科技创新资源在各个地区的流动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顶层政策设计,实现北京、天津与河北实现协同发展。尤其对于河北而言,需要借鉴北京和天津的经验,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将重点放在科技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玚  裴媛  
京津冀作为我国第一个以国家战略提出的协同发展规划区域,承载了国家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众望,若能充分发挥三地各自的比较优势,必然能最大限度通过科技金融支撑三地的协同发展,并最终实现各自的发展目标定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段铸  程颖慧  康绍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基于我国国情,各地区经济的不均衡发展也是无法避免的,经济差距过大会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进而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造成三地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财税政策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的深入研究,并针对该区域的财税政策进行分析,提出了缩小京津冀地区经济差距的有效措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海龙  朱洪兴  
选取京津冀地区的12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力分析找出京津冀地区城市中核心城市的引力范围。选取了30个指标作为因子变量,使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指标进行归类,然后通过对影响城市引力的各因素进行分析来界定城市规模,再通过引力模型得出了京津冀地区京津双核城市的引力作用效应,并界定了两核心城市的引力范围,对京津冀地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2005年8月17日,亚洲开发银行在一份调查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环京津贫困带"的概念。概念甫一提出,就在国内政、学两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甚至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十年弹指一挥间,京津冀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反而还有扩大趋势。同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镇体系发展失衡等突出问题,都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佳丽  徐昌波  朱东剑  尹利君  
城市更新行动已成为“十四五”时期城市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构建了京津冀城市更新政策三维分析框架,从基本政策工具类型、政策发力点和目标引导三方面对京津冀六项城市更新政策样本进行量化评价;其次,基于政策文本挖掘和内容分析的方法选取9个一级变量和37个二级变量,构建京津冀城市更新政策PMC指数模型,计算样本政策的PMC指数和PMC凹陷指数并绘制PMC曲面,从多个维度分析各项政策的优劣;最后基于以上实证结果,对京津冀未来城市更新政策的出台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陈福中  卢景新  
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凸显了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借力于产业的不断优化升级调整。本文构建了金融规模作用于产业升级调整的理论模型,揭示了金融规模对产业升级可能存在"促进"和"抑制"效应,进而采用京津冀1985—2015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规模对产业升级调整的内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金融规模对京津冀产业升级调整的总体效应为正;金融相关比和金融融资规模提高,会显著提升服务业生产率水平;金融集聚会促进工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金融效率对工业生产率的影响为负,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变化作用不明显,但对产业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婷婷  
2017年4月,雄安新区的建立使得京津冀地区成为全国新的增长极,但是,其区域内地区间的长期不均衡发展使得京津冀各区域之间的金融业发展状况差异很大,北京作为首都,对区域金融一体化的影响较深。文章基于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对目前的京津冀区域金融一体化的现状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利用2005-2014年的相关数据对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程度进行了研究,运用Eviews6.0软件的分析结果阐述京津冀金融一体化所面临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完善监管与协调机制、跨区域业务合作和金融机构共享信息三方面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曼怡  李雷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京津冀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继"长三角"和"珠三角"之后的第三大经济圈,是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目前,京津冀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各自的定位和产业分工,从资本配置的角度看,金融业通过发挥其资本配置的功能,能够引导资金流向,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因此,无论是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还是经济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一、京津冀地区产业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