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19)
2023(6788)
2022(6002)
2021(5362)
2020(4730)
2019(11366)
2018(11035)
2017(21662)
2016(11995)
2015(13569)
2014(13691)
2013(13830)
2012(13103)
2011(11916)
2010(12096)
2009(11326)
2008(11314)
2007(10414)
2006(8760)
2005(7787)
作者
(36346)
(30783)
(30734)
(29353)
(19174)
(14820)
(14144)
(12171)
(11342)
(10859)
(10321)
(10190)
(9805)
(9633)
(9626)
(9592)
(9549)
(9154)
(8841)
(8778)
(7701)
(7493)
(7492)
(7045)
(6879)
(6841)
(6783)
(6721)
(6199)
(6196)
学科
(56743)
经济(56691)
(31340)
管理(31069)
方法(27920)
数学(25411)
数学方法(25178)
(23278)
企业(23278)
(15480)
地方(14393)
中国(13327)
(13280)
(11071)
(10971)
贸易(10967)
(10547)
农业(10503)
业经(10141)
(8616)
环境(8200)
地方经济(7978)
(7689)
(7604)
财务(7589)
财务管理(7568)
(7550)
金融(7547)
(7295)
银行(7271)
机构
大学(179943)
学院(178386)
(77251)
经济(75791)
管理(67713)
研究(61403)
理学(58879)
理学院(58113)
管理学(57076)
管理学院(56734)
中国(45082)
(40637)
科学(38993)
(33696)
(33571)
(32164)
研究所(29505)
业大(29084)
中心(28557)
财经(27344)
农业(26857)
(26043)
北京(25736)
经济学(24929)
(24785)
(23390)
师范(23159)
经济学院(22953)
(21523)
(20520)
基金
项目(121484)
科学(94979)
基金(88625)
研究(85919)
(77874)
国家(77269)
科学基金(65434)
社会(55072)
社会科(52308)
社会科学(52289)
基金项目(47784)
(46393)
自然(42573)
自然科(41600)
自然科学(41585)
自然科学基金(40827)
(40285)
教育(39138)
资助(36410)
编号(34333)
重点(27526)
成果(27500)
(27292)
(27058)
(24782)
科研(23661)
课题(23355)
创新(23281)
教育部(23122)
国家社会(23010)
期刊
(80285)
经济(80285)
研究(50568)
中国(30831)
学报(30761)
(29845)
科学(27232)
(25980)
大学(22605)
管理(21427)
学学(21314)
农业(19905)
教育(14882)
技术(14710)
(14224)
金融(14224)
财经(13504)
经济研究(13475)
业经(12999)
问题(11707)
(11654)
(11118)
技术经济(9717)
统计(9480)
(9288)
(8989)
商业(8941)
资源(8693)
(8556)
理论(8484)
共检索到254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齐晶晶  王树春  杨志强  
本文就京津冀地区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进行分析,利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对京津冀地区10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计算和评估,据此总结出该区域的核心城市、腹地的发展现状,从而得出资源在该区域内城市间聚集与扩散的状态以及路径,最后对聚集效应与扩散效应在该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齐晶晶  何自力  杨志强  
本文对环渤海经济圈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进行分析。使用SPSS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环渤海经济圈40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计算和评估,据此总结出该区域核心城市、中心城市和腹地的发展现状,同时总结了区域内三大板块的核心城市及其腹地的发展现状,从而得出资源在该区域以及区域内三大板块之间聚集与扩散的路径,以及聚集效应与扩散效应在该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昊  李美琦  
聚集效应与扩散效应是推动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动力机制。本文利用经济集中度指数测度1995-2015年长三角与京津冀地区两大城市群的城镇体系发展状况,研究表明,长三角是以上海为核心,以南京、杭州和苏州为次一级核心的等级结构非常清晰有序的城市体系;而京津冀地区,不仅北京、天津双核协调度较低,而且城市等级结构不够清晰有序。运用位序-回归研究方法分析可以发现,长三角的城市体系日趋合理,而京津冀地区的城市体系却没有明显改善,两大城市群的帕累托指数差异呈现扩大趋势。因此,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城市群建设,应该借鉴长三角城市群的经验,北京、天津双核应该更好地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龙茂乾  孟晓晨  
北京"灯下黑"现象一直是困扰政府的一个难题。通过回顾区域发展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等相关理论,归纳出两条反映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倒"U"型曲线,并从交通成本的角度对京津冀城镇群极化—扩散效应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京津冀城镇群内部,城镇距离北京越近,就业规模越小。2001—2010年间,京津冀城镇群就业规模极化程度提高了42%,就业人口分布更加不均衡。一个城镇交通可达性的改善对于该城镇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北京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仍是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而且,扩散效应的经济影响还仅仅局限于隶属于北京的城镇,其他的城镇还未从中获益。根据两条倒"U"型曲线初步判断,北京与周边的中心—外围结构正在接近"拐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桥红  
文章以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为例,首先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北京和上海对区域内金融发展的影响作用,发现在京津冀地区北京金融发展长期看来对天津产生了较强的辐射效应,扩散效应发挥了主要作用,而对河北以极化效应为主;在长三角地区上海对江苏的金融发展以扩散效应为主,对浙江以极化效应为主,但这种极化效应有逐渐削弱的趋势。基于收敛理论,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检验了这两个地区金融发展的收敛性,发现京津冀地区金融发展是发散的,而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具有收敛的特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邓向荣  刘璇  
本文利用Esteban-Ray指数和脉冲响应函数模型分别测算了长三角与京津冀地区的创新极化与扩散效应并进行比较,研究表明相对于长三角,京津冀极化效应较强而扩散效应较弱。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贺小丹  
以京津冀地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形成及其经济效益为研究对象,在提出理论假设后,利用城市级面板数据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信息化水平、知识密集度、人力资本、地方政府保护都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形成影响,且各细分行业的集聚形成对不同因素的依赖度与敏感度存在差异。另外,数据显示北京市作为京津冀区域中心,已成为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中心集聚地,且集聚效应显著。因此,应当继续从几大因素着手促进北京市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发挥其高聚集性、高辐射性,推动整个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调整与升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贺小丹  
以京津冀地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形成及其经济效益为研究对象,在提出理论假设后,利用城市级面板数据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信息化水平、知识密集度、人力资本、地方政府保护都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形成影响,且各细分行业的集聚形成对不同因素的依赖度与敏感度存在差异。另外,数据显示北京市作为京津冀区域中心,已成为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中心集聚地,且集聚效应显著。因此,应当继续从几大因素着手促进北京市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发挥其高聚集性、高辐射性,推动整个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调整与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馨玮   罗翠梅  
本文基于2011-2021年京津冀地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市场一体化对京津冀城市群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市场一体化可以显著促进京津冀城市群消费水平的提升,且这一促进作用在环京城市表现较为显著。从作用机制来看,市场一体化通过加快产业聚集,从而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城市群消费水平的提升。最后,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建  
本文利用Panel Data模型分析了1997-2004年京津沪渝四直辖市FDI与FDI聚集效应、区域辐射效应之间的关系。在相对微观的层次上,回归分析表明FDI与FDI聚集效应、区域辐射效应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向关系,但这种关系在四直辖市之间明显不同。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一些提高重庆引资能力的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郎昱  孙荃  施昱年  罗世兴  
为拟合京津冀城市群中核心城市的扩散与回流效应,利用2005-2019年京津冀城市群8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以北京、天津为单核心或双核心的城市主导产业对外围城市关联产业以及高产值产业的扩散效应模型,分析得出3个结论:(1)首都对外围城市的回流效应导致外围城市产业发展低端化,并制约首都高端制造业发挥扩散效应;(2)首都与区域内中小型城市发展差距大,使第二大城市承接发展转移的中介功能得到提高,并通过与首要城市的连结促进承接发展转移的中介城市产业发展;(3)回流效应影响主导产业向外关联性拓展,导致外围城市产业发展仍需依托聚集经济,相同产业的大量集聚影响产业多样性,制约产业集群发展。基于此,建议通过提升外围城市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水平、加速主导产业升级以及强化第二大城市中介功能,提升城市间产业协作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璇  刘军  
科技中心城市对周边经济腹地技术创新扩散的强度和效应对区域技术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考察北京、上海两地技术市场的交易合同数及成交金额的流量与流向,分析了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技术创新扩散的强度,然后以技术市场交易合同数为变量,运用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测算了北京与上海的技术创新扩散效应。研究表明,相对于上海,北京对周边地区技术创新扩散的强度及扩散效应都较弱。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管华宇  
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2000-2017年的城市商贸服务业面板数据,在考虑省级行政边界屏蔽效应条件下,通过构建空间SDM模型和两区制SDM模型,实证检验了京津冀地区商贸服务业的空间经济增长与边界溢出效应。基于空间SDM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京津冀地区商贸服务业的总体空间溢出在1%置信水平下呈显著正向溢出;各地级市商贸服务业发展对本市第三产业GDP增长贡献度为0.125,对周边城市第三产业GDP增长贡献度为0.026。在纳入省级行政边界因素后的两区制SDM模型实证检验发现,京津冀地区商贸服务业的空间溢出在行政边界效应下不存在β收敛特征,商贸服务业发展强化城市联动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依然成立;省级行政边界城市与非边界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对第三产业GDP增长的溢出弹性分别为0.048和0.059,反应京津冀地区行政边界对商贸服务业的空间溢出的抑制效应明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潘慧峰  王鑫  张书宇  
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9月的PM2.5日数据,采用AR模型和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研究了京津冀地区各城市雾霾污染的持续性特征,进一步基于Hsiao(1981)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考察了相邻城市间雾霾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雾霾污染存在较强的持续性,PM2.5指数表现为高度的自相关和区制转换特征,高污染状态较难向低污染状态转换,高污染状态存在粘滞效应;(2)不同城市间的雾霾污染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北京对其他周边城市均存在领先滞后关系,广义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北京雾霾浓度的提高对周边城市均会产生正向冲击、且衰减速度较慢。政策建议是简单的产业转移并不能解决京津冀地区的雾霾污染问题,必须通过产业升级和清洁技术引进、区域综合治理、调整政绩考核方式等手段来从根本上治理京津冀地区的雾霾污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小萍  陈百明  王秀芬  
根据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任务、利用方式及区域资源特征,构建了区域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的空间层次结构。在此基础上,以京津冀地区为例,通过建立不同利用方式、不同层次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层次系统进行了评价。利用评价结果,系统分析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空间尺度效应,相应提出了不同层次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和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