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89)
2023(4249)
2022(3617)
2021(3387)
2020(2670)
2019(6392)
2018(6332)
2017(12008)
2016(6459)
2015(7138)
2014(6824)
2013(6906)
2012(6159)
2011(5690)
2010(5852)
2009(5537)
2008(5516)
2007(4946)
2006(4352)
2005(3931)
作者
(18831)
(15666)
(15632)
(15185)
(9702)
(7615)
(7239)
(6116)
(6000)
(5661)
(5282)
(5279)
(5001)
(4930)
(4800)
(4738)
(4730)
(4635)
(4549)
(4410)
(3945)
(3908)
(3743)
(3563)
(3539)
(3496)
(3456)
(3288)
(3234)
(3173)
学科
(27940)
经济(27925)
管理(19971)
(17841)
(12842)
企业(12842)
(12636)
方法(10786)
地方(9737)
数学(9060)
环境(9052)
数学方法(8970)
(7916)
贸易(7910)
(7667)
(6615)
农业(6532)
业经(6399)
生态(5983)
中国(5967)
(5611)
产品(5247)
地方经济(5195)
(5167)
(5025)
资源(4720)
市场(4382)
(4245)
(4172)
理论(3946)
机构
学院(92486)
大学(90052)
(37890)
经济(37233)
管理(35489)
研究(32781)
理学(30835)
理学院(30368)
管理学(29736)
管理学院(29566)
中国(24444)
(23201)
科学(21716)
(17336)
(17031)
研究所(15652)
业大(15497)
北京(15468)
中心(14964)
(14748)
农业(13447)
(13365)
师范(13261)
(13182)
(12335)
财经(11939)
经济学(11054)
科学院(10859)
(10756)
(10744)
基金
项目(65645)
科学(51621)
研究(47834)
基金(47303)
(41931)
国家(41625)
科学基金(35245)
社会(30408)
社会科(28714)
社会科学(28707)
基金项目(25215)
(24745)
自然(22864)
自然科(22207)
自然科学(22204)
(22050)
自然科学基金(21766)
教育(20208)
资助(18967)
编号(18804)
(15520)
重点(15256)
成果(14409)
(13665)
(13340)
课题(13200)
国家社会(12617)
科研(12465)
发展(12415)
创新(12389)
期刊
(43253)
经济(43253)
研究(25427)
中国(17667)
(15690)
学报(14747)
科学(14229)
管理(12122)
农业(11371)
大学(11133)
(10876)
学学(10398)
业经(8880)
教育(8754)
资源(7399)
技术(7232)
(6929)
经济研究(6515)
问题(6189)
(5471)
金融(5471)
财经(5417)
统计(4749)
(4680)
(4660)
科技(4626)
商业(4544)
林业(4501)
(4431)
技术经济(4425)
共检索到135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洋   吴婧  
生态产品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桥梁和纽带,研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推动“两山”转化、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京津冀为研究区,从产品供给、交易环境、保障体系三方面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潜力评估体系,综合分析京津冀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现状、问题和潜力。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潜力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承德、张家口、北京潜力最高,衡水、廊坊潜力最低,应提升京津冀地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丰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扩大生态产品交易规模,构建京津冀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合作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洋   吴婧  
生态产品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桥梁和纽带,研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推动“两山”转化、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京津冀为研究区,从产品供给、交易环境、保障体系三方面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潜力评估体系,综合分析京津冀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现状、问题和潜力。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潜力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承德、张家口、北京潜力最高,衡水、廊坊潜力最低,应提升京津冀地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丰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扩大生态产品交易规模,构建京津冀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合作机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彭文英  尉迟晓娟  
生态产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是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研究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及价值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立足于生态产品内涵,构建了包括生态环境产品、生态物质产品、生态文化产品、生态空间产品4个一级分类、8个二级分类、24个具体指标的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熵值评价法、生态-健康-市场的生态产品价值综合核算法,对京津冀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进行评价及价值核算,结合指标体系和计算结果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表明:京津冀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及价值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二者不完全对应;承德、张家口、北京的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强,邢台、衡水、廊坊、邯郸的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较弱;承德、张家口生态产品价值占GDP的比重极高,北京、天津的占比很低;应建立公共性生态产品政府主导市场支持、经营性生态产品政府支持市场主导、权益性生态产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差异化价值实现路径。应从合理划分生态产品供给类型区域、强化生态产品的市场作用、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快构建京津冀生态产品供给区域合作体系四个方面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并促进价值实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明  徐向阳  
节能技术是实现节能的有效途径,如何选择经济可行的技术,需要一个综合评估框架,尤其是考虑到技术的协同效益、煤炭和CO_2价格不确定性等因素。文章结合节能供给曲线方法、盈亏平衡分析、协同效益分析和技术扩散的Logistic曲线,建立综合评估模型,评估2015—2030年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节能潜力和成本;分析协同效益对技术成本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45项节能技术的节能潜力为33.44亿吉焦,是2015年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能源消耗总量的96%,总成本为525.15亿美元,盈亏平衡时的煤炭价格为5.32美元/吉焦。(2)考虑技术的协同效益能够促进技术的推广,盈亏平衡时CO_2价格上升1美元/千克时,煤炭价格就会下降98.47美元/吉焦。(3)煤炭和CO2排放价格是两个影响技术成本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涛  吕昌河  于伯华  
研究利用近40年的逐日气候数据,借助WOFOST作物模型模拟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冬小麦的生产潜力,通过与实际产量的比较,探讨了提高冬小麦产量的潜力与措施。研究表明:①京津冀地区(除张家口和承德地区)冬小麦光温潜力介于6 934~9 143 kg/hm2之间,从冀中南部向京津地区和冀东北地区逐渐增大,区域平均生产潜力为8 037 kg/hm2;②冬小麦雨养潜力介于4 515~6 639 kg/hm2之间,由东部和南部随降水量降低依次向西北递减,到冀西北区降至最低,区域平均产量为5 771 kg/hm2;③影响冬小麦产量的自然因子中,水分是关键限制要素,北部地区也受低温霜冻的影响;④京津冀中部和南部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朱赛鸿  连天成  刘诗雨  
构建一种太阳能空气能耦合用能技术的应用潜力评价体系,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构建该技术的评价模型,从地域指标、技术指标、能源指标、政策指标、市场指标五个方面选用5/5-9/1标度法对该技术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单因素得分依次为4.1594、4.2051、4.5400、4.8955、3.5274。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韩楠  罗新宇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核心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碳排放重点区域,其碳排放早日达峰对实现国家达峰目标尤为关键。通过分析碳排放及影响因素的关系,构建碳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设置六种情景方案,模拟预测其对北京、天津和河北碳达峰时间、峰值及减排潜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基准情景下,北京已经实现碳达峰,天津预计2023年碳达峰,而河北则难在2035年前达峰。(2)协调发展情景即综合调控政策,较单一措施情景,各地区碳减排效果最优;其中,北京2020—2030年碳排放较基准情景下降13.52%,天津碳达峰可提前至2021年,河北则可在2030年达到峰值。(3)单一措施情景下,环保情景对北京碳减排作用最显著,而节能减排情景则是实现天津与河北碳达峰的最佳发展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小君  林晓言  
借助节点—场所模型测算了京津冀地区39个高铁车站的节点价值和场所价值,并通过排序对该地区高铁车站的开发潜力进行了实证评估。评估结果显示:目前仅北京西站处于均衡发展区,其他高铁车站都不同程度地偏离了理想的发展区域。指出:在未来高铁车站开发过程中,需要重视寻找车站节点价值与功能场所价值匹配的均衡点,优化高铁车站在京津冀地区交通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或空间形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户艳领   陈一洋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框架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经成为一个重点,其中建立完善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至关重要。论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选取京津冀代表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并运用Moran’s I指数从生态产品价值空间总体格局、生态产品价值空间演变两个方面分析生态产品价值空间相关性和局部关联性。研究结果显示:(1)价值量较高的生态产品分别是局部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和农产品;(2)价值量较低的生态产品分别是渔产品、淡水资源和生物质能;(3)2012—2021年,研究区域总价值和调节服务价值在总体上均呈现增长趋势,但存在一定范围的波动;调节服务价值在生态产品总价值中起主要影响作用;(4)各生态功能区总价质量整体上呈现空间正向相关,但是功能区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户艳领   陈一洋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框架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经成为一个重点,其中建立完善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至关重要。论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选取京津冀代表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并运用Moran’s I指数从生态产品价值空间总体格局、生态产品价值空间演变两个方面分析生态产品价值空间相关性和局部关联性。研究结果显示:(1)价值量较高的生态产品分别是局部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和农产品;(2)价值量较低的生态产品分别是渔产品、淡水资源和生物质能;(3)2012—2021年,研究区域总价值和调节服务价值在总体上均呈现增长趋势,但存在一定范围的波动;调节服务价值在生态产品总价值中起主要影响作用;(4)各生态功能区总价质量整体上呈现空间正向相关,但是功能区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孟晖  李春燕  张若琳  李亚民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探索县域单元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通过测算地质灾害危险性与承灾体易损性,以定性综合评估的方式实现县域单元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实际评估中,将承灾体易损性分为人口安全易损性与资产易损性,分别用因灾死亡人口比与因灾直接经济损失比加以表征;再以国土资源部2001-2015年地质灾害灾情数据为基础,参考1950-2000年灾情数据,提出人口安全易损性与资产易损性的分级标准,并在京津冀地区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地质灾害风险低,204个评估单元中仅有6个为中风险区,包括河北省涞源县、涞水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浩  张灵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核心与关键。在构建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测度并分析2005-2015年京津冀地区静态环境绩效水平。利用Malmquist指数动态分析法将环境绩效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并探讨分解指标对环境绩效的相对贡献。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环境治理投入与产出水平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北京和天津的总体环境绩效水平要远高于河北,2005-2011年京津冀地区的环境绩效水平排序为北京、天津、河北,2012-2015年京津冀地区的环境绩效水平排序为天津、北京、河北(2013年除外)。河北省环境绩效水平较低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技术进步缓慢与全要素生产率偏低。Malmquist指数呈现出一定的波性,这主要是由技术变化指标波动所致。最后,就如何提升京津冀地区环境绩效水平,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孟晖  李春燕  张若琳  李亚民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探索县域单元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通过测算地质灾害危险性与承灾体易损性,以定性综合评估的方式实现县域单元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实际评估中,将承灾体易损性分为人口安全易损性与资产易损性,分别用因灾死亡人口比与因灾直接经济损失比加以表征;再以国土资源部2001-2015年地质灾害灾情数据为基础,参考1950-2000年灾情数据,提出人口安全易损性与资产易损性的分级标准,并在京津冀地区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地质灾害风险低,204个评估单元中仅有6个为中风险区,包括河北省涞源县、涞水县、武安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北京石景山区、延庆区,其余198个为低风险区,与实际情况相符。此方法快捷简便、数据可连续获取,符合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要求。空间差异化评估结果可为主动防灾减灾、国土空间管理提供支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文博  苗泽华  孙文哲  
京津冀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导致这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退化。经济增长和生态系统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冲突已经成为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文章根据1990~2010年京津冀地区各类生态系统类型的面积变化,计算比较了京津冀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并从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生态系统的经济绩效两个角度分析了这一变化与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盛晓雯  曹银贵  周伟  成陆  张辉  
[目的]文章旨在研究京津冀地区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差异,为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方法]计算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强度指数,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模型,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强度的敏感性。[结果](1)2000~2015年期间,北京市以林地和建设用地为主,天津市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河北省以耕地和林地为主;(2)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2000年的4 498.0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 655.65亿元,2015年下降到4 547.64亿元,其中,天津市、唐山市、沧州市和廊坊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为7.16%、15.8%、7.62%和14.73%;(3)土地利用强度的变化对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较小,生态系统能够适应目前土地利用的变化。[结论]应该根据京津冀地区城市特点,制定差异化政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