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30)
2023(6349)
2022(5422)
2021(5307)
2020(4315)
2019(10130)
2018(10305)
2017(18977)
2016(10972)
2015(12493)
2014(12678)
2013(12687)
2012(11574)
2011(10479)
2010(10905)
2009(10119)
2008(10451)
2007(10016)
2006(9166)
2005(8310)
作者
(30698)
(26145)
(25540)
(24285)
(16001)
(12495)
(11706)
(10215)
(9750)
(9541)
(8829)
(8619)
(8244)
(8136)
(8078)
(7859)
(7567)
(7567)
(7327)
(7192)
(6585)
(6532)
(6314)
(6263)
(6100)
(5766)
(5715)
(5632)
(5419)
(5202)
学科
(44841)
(42819)
经济(42775)
(42027)
管理(33370)
农业(29949)
(22055)
企业(22055)
业经(15079)
地方(13102)
(12551)
(11766)
方法(11641)
中国(11245)
农业经济(10106)
(9496)
数学(9139)
(9048)
数学方法(9041)
农村(9037)
(8802)
(7902)
土地(7890)
(7711)
财务(7683)
财务管理(7650)
(7347)
银行(7342)
发展(7205)
(7196)
机构
学院(150925)
大学(142999)
(58808)
管理(58766)
经济(57259)
研究(49104)
理学(47850)
理学院(47261)
管理学(46562)
管理学院(46253)
(45878)
中国(43129)
农业(34560)
(34246)
科学(30047)
业大(28968)
(27946)
(26749)
(25912)
中心(25383)
研究所(22681)
北京(21869)
(21293)
(21175)
农业大学(20824)
(20056)
师范(19910)
财经(19853)
经济管理(18440)
(17814)
基金
项目(89573)
研究(71629)
科学(68364)
基金(60533)
(51627)
国家(50977)
科学基金(43011)
社会(42734)
社会科(39742)
社会科学(39730)
(36997)
编号(33605)
基金项目(32892)
教育(31466)
(29791)
成果(27155)
(26843)
自然(25820)
自然科(25066)
自然科学(25064)
自然科学基金(24591)
资助(23653)
课题(22249)
(21187)
重点(19509)
(19284)
(19252)
(18594)
(18206)
(17826)
期刊
(83799)
经济(83799)
(51965)
研究(44896)
中国(41614)
农业(34831)
(24064)
学报(22381)
科学(21396)
管理(20518)
业经(20385)
教育(19784)
(18648)
金融(18648)
大学(18152)
(17835)
学学(16858)
技术(15001)
农村(13921)
(13921)
农业经济(13579)
问题(11777)
(10233)
资源(9213)
财经(9210)
世界(9190)
经济问题(9076)
农村经济(8982)
经济研究(8534)
现代(8452)
共检索到253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佳  赵华甫  耿兴旺  
中共中央制定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对土地管理部门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协同战略的出台可以为土地管理部门探索空间的协同发展、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提供指导,但各行业部门之间、耕地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冲突等问题也逐渐显现。京津冀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情况按照国家要求,京津冀地区严格落实"划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钱凤魁  王秋兵  边振兴  董秀茹  
基本农田是耕地的精华,构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理论体系,是划定和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的重要保障。该研究运用文献综述法,归纳演绎法,LESA体系方法,研究结果认为:(1)界定了永久基本农田内涵,即永久基本农田是指优质、连片、永久、稳定的耕地;(2)提出当前基本农田划定方法中存在划定条件模糊、无科学量化标准以及缺乏评价体系等一系列问题;(3)科学分析和借鉴美国LESA体系思想,构建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评价体系,建立了基本农田划定标准。研究结果认为: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应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要具有良好的耕地自然质量条件,二是要具有协调的立地环境条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兴  杜新波  曹端海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这标志着我国的基本农田管理制度即将跃上一个新台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当基本农田的概念于1988年被首次公开提出,甚至当10年后的1998年《土地管理法》重新修订、基本农田被明确列入法律保护范畴时,我们头脑中对于基本农田的认识还是单一的:它是为了满足我国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需求而特地划出并实行特殊保护的优质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不得随意占用。当永久基本农田的概念于2008年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被首次提出时,上述认识依然是绝大多数人对于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姚敏  杨帆  黎韶光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是为永久基本农田补划预留的、地类为耕地的区域。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既可为永久基本农田提供保质保量的后备资源保障,又可为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提供快速补划和审查的土地资源。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的划定与管理是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分析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内涵的基础上,就如何划定和管理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登科  
京津冀地区古称燕赵之地。这里有着相同的历史沿革和不可分割的地形地貌。这里,秦汉时是中原的东北边陲,三国时同属曹魏管辖,到唐朝,它是保卫中原的东北方军事重地,辽代时,则是北京与契丹统治者的接壤交错地带。金代,又均在女真完颜氏的版图之内,元明清三朝,均同属于京畿之地。从地理环境上看,京津冀地区西拥太行,北枕燕山,东濒渤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晖  李佳  
本文立足于京津冀地区流通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基于共生理论模型研究流通业与制造业相互作用机制,选取京津冀地区1987-2016年共30年间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增加值数据,通过传染病模型、密度依赖模型、双密度关系依赖模型实证分析了京津冀地区作为整体以及分地区的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共生模型,研究证明京津冀地区的流通业与制造业存在着共生关系,且二者属于竞争协同演化的关系,演化进程具有同步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落成  王辰  李青  
泰州是江苏苏中地区重要农业生产基地。随着经济发展,基本农田存在被大量挤占风险。需要对现有耕地进行科学评价,从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角度,将最适宜耕作的耕地保护下来,禁止非农占用。利用需求模型测算泰州基本农田需求量为32.7×104 hm2,按照基本农田的保护率为85%计算,2020年泰州市基本农田适度保有量在26×104~30×104 hm2。通过1km×1km的格网,选取生产能力和发展压力两类指标,综合评价耕地适应性,按照高适宜等级优先分配的原则,将基本农田分配到空间地域单元,达到空间优化配置目的,为土地管理决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到2020年,泰州市基本农田将主要配置在兴化市,占60%以上,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程永政  
结合近几年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实施的情况,从保护指导思想、保护管理体系、保护手段、布局调整、投入机制与农民参与等方面,对基本农田保护机制的创新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西文  孙湄  王菲菲  
本文在分析京津冀区域PPP引导基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京津冀形成协同效应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解决建议,一是强化管理和引导理念,探索京津冀协同引导新模式;二是优化人力资源环境,建立学习培训交流平台和人才交流库;三是加强PPP引导基金资源共享网络的建设。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孙晗  何春阳  杨洋  
研究目的:针对目前基本农田划分过程中只注重耕地适宜性而未考虑其生产潜力的不足,发展了一个综合考虑耕地适宜性和生产潜力的基本农田综合划分模型,提高当前基本农田划分的合理性。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利用基本农田划分综合模型,在京津唐地区划分的基本农田平均生产潜力为106.83 g·m~(-2)·a~(-1),比适宜性评价模型划分结果提高了18.03%。研究结论:该模型同时考虑了耕地的适宜性和生产潜力,比常用的适宜性模型能够更加合理地反映耕地的实际质量状况,提高了当前基本农田划分的科学性,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潜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红玲  
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永久基本农田"的概念,彼时,距全国第一块基本农田的划定(湖北荆州监利县自发划定的基本农田)刚好20年。这20年间,耕地保护从观念、意识到法律、制度以及具体行动等,均已发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人们对土地国情的认识、耕地保护基本国策地位的确立、《土地管理法》的修改、用途管制制度的建立以及《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诞生,也包括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独立的土地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良镛  毛其智  
在对我国中等城市发展研究回顾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对中等城市的研究进展,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探讨我国中等城市发展的相关问题:中等城市可以包括除特大城市和一般小城镇之外的所有城市;在确定中等城市时,应从“次区域发展中心”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论证,以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城镇网络;中等城市的发展应更加突出个性,加强特色建设。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浮  谭敏  朱凤武  
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来看,耕地保护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城市化、工业化中后期的耕地保护和资源环境压力仍然巨大。土地的无序流转、用地结构失衡、集约效率低下、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农村的建设、发展和土地制度改革。严格的制度保障了耕地保护的基本面向好,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和困境仍然存在,这说明现行的耕地保护制度还有许多不足,仍有需要改进的空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为邦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启动城市周围地区永久基本农田由城市的国土资源和城市规划等有关部门共同划定的机制,应当成为促进两规衔接的重要工作。城市规划不是城市建设专业规划,而是在空间发展方面协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资源保护关系的综合性规划。承认、尊重并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这种综合职能,应当是处理多规(包括两规)关系的基本准则。永久基本农田应该科学划定。保护基本农田和永久基本农田,规划建设管理好城市,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