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71)
- 2023(11731)
- 2022(10046)
- 2021(8831)
- 2020(7530)
- 2019(17296)
- 2018(16409)
- 2017(30928)
- 2016(17441)
- 2015(19293)
- 2014(19263)
- 2013(19036)
- 2012(17865)
- 2011(16161)
- 2010(16272)
- 2009(15070)
- 2008(14970)
- 2007(13660)
- 2006(11645)
- 2005(10195)
- 学科
- 济(72861)
- 经济(72792)
- 管理(47132)
- 业(46150)
- 企(35560)
- 企业(35560)
- 方法(34049)
- 数学(30329)
- 数学方法(30075)
- 农(20936)
- 中国(18563)
- 财(18350)
- 学(16988)
- 地方(16791)
- 贸(15972)
- 贸易(15963)
- 易(15453)
- 业经(15329)
- 农业(14418)
- 制(12100)
- 务(11483)
- 财务(11464)
- 财务管理(11436)
- 环境(11291)
- 企业财务(10828)
- 银(10309)
- 技术(10273)
- 银行(10238)
- 和(10230)
- 融(10160)
- 机构
- 大学(256924)
- 学院(254956)
- 济(103932)
- 经济(101933)
- 管理(94159)
- 研究(92780)
- 理学(82085)
- 理学院(80979)
- 管理学(79495)
- 管理学院(79029)
- 中国(67173)
- 科学(61454)
- 京(57328)
- 农(56938)
- 所(49969)
- 业大(46834)
- 研究所(46170)
- 农业(45765)
- 财(44376)
- 中心(42038)
- 江(37508)
- 财经(36104)
- 北京(35971)
- 范(33233)
- 院(33034)
- 经(32776)
- 师范(32747)
- 经济学(31981)
- 农业大学(30216)
- 州(29498)
- 基金
- 项目(178640)
- 科学(138411)
- 基金(129231)
- 研究(121072)
- 家(117254)
- 国家(116307)
- 科学基金(96943)
- 社会(76480)
- 社会科(72526)
- 社会科学(72500)
- 基金项目(69500)
- 省(69385)
- 自然(65652)
- 自然科(64117)
- 自然科学(64092)
- 自然科学基金(62993)
- 划(60645)
- 教育(55308)
- 资助(52112)
- 编号(47246)
- 重点(41475)
- 发(39393)
- 部(38726)
- 成果(37348)
- 创(36990)
- 计划(36395)
- 科研(35359)
- 创新(34726)
- 课题(33028)
- 科技(32315)
- 期刊
- 济(107540)
- 经济(107540)
- 研究(69350)
- 学报(52251)
- 农(50091)
- 中国(47490)
- 科学(43998)
- 大学(37408)
- 学学(35499)
- 财(34101)
- 农业(33738)
- 管理(30833)
- 教育(23862)
- 融(19772)
- 金融(19772)
- 技术(19532)
- 业(18973)
- 经济研究(18173)
- 业经(17716)
- 财经(17522)
- 经(15096)
- 问题(15012)
- 版(14302)
- 业大(14089)
- 贸(12869)
- 资源(12710)
- 技术经济(12692)
- 科技(12645)
- 商业(12204)
- 农业大学(11760)
共检索到365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兆媛 张时煌 高庆先 李文杰 赵凌美 冯永恒 徐明洁 施蕾蕾
空气质量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息息相关。除了直接受局地大气污染物排放影响,空气质量也受局地气象要素的影响。本文利用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回归分析法详细阐述了2001-2010年北京、天津和石家庄的空气污染指数(API)与各气象要素的关系,并假设大气污染物排放相对稳定,结合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模拟结果,探讨未来各气象要素的可能变化及其对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①气压、气温、降水量和相对湿度与3个城市空气质量的关系较为密切。其中,气压与API指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他气象要素与API指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②未来京津冀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和气温均呈上升趋势,风速呈减弱趋势。降水量在202...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杜国祥
针对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特征、变化模式及影响机制开展专门研究,对推进京津冀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策价值。首先介绍了研究的目的、意义、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然后利用2005-2016年京津冀城市群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度数据对京津冀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空间差异进行考察:一方面,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13个地级市AQI等级分布,并将其与珠三角、长三角及全国74个重点监测城市的比较;另一方面,对京津冀城市群的13个地级市的空气质量进行空间差异综合比较;以北京市数据为例,构建计量模型分析空气质量指数的影响因素。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给出基本结论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
空气质量指数 京津冀城市群 气象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杜国祥
针对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特征、变化模式及影响机制开展专门研究,对推进京津冀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策价值。首先介绍了研究的目的、意义、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然后利用2005-2016年京津冀城市群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度数据对京津冀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空间差异进行考察:一方面,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13个地级市AQI等级分布,并将其与珠三角、长三角及全国74个重点监测城市的比较;另一方面,对京津冀城市群的13个地级市的空气质量进行空间差异综合比较;以北京市数据为例,构建计量模型分析空气质量指数的
关键词:
空气质量指数 京津冀城市群 气象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健 靳泽凡 苑清敏
通过构建空气质量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选取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二级的天数为因变量,实证分析了2006—2017年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计算出空气质量变化的拐点,并选取代表性变量研究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倒"N"型,但未达到拐点。产业结构对空气质量有负向影响,人口密度、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绿化程度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有积极作用,但城市绿化程度加大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不显著。在上述结论基础上,提出了缓解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钰 刘婷婷 赵云璐 王亚平
空气质量是影响人类健康和福祉的重要因素,但频发的雾霾已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和宜居城市建设,大气治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研究选取2014—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的AQI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区域内城市空气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运用PCA—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甄别与测度空气质量影响因子,并尝试分析城市空气质量演变的经济社会驱动机理。结果表明:2014—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AQI总体降低16.95%,空气质量趋于改善;季节差异显著,呈现典型的"单峰谷"特征;月度变化轨迹呈U型曲线,与"冬重夏轻"的季节特征相适应。空间趋势上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表现出中间高两侧低的"中心—外围"结构,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城市空气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高高集聚、低低集聚模式明显。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城镇化、能源效率、交通压力、城市绿化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城市空气质量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应从区域产业结构、城市管理水平、能源使用效率、环境经济政策等角度切入,强化雾霾治理的区域协调机制,推动研究区域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珊 景日泽 来晓真 方海
目的:对2007—2017年京津冀地区医疗费用变化趋势和结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为三地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及联动控费提供依据。方法:描述分析2007—2017年京津冀地区医疗费用总量及结构变化趋势,并采用结构变动度法量化各分项费用变动活跃程度对总体结构变动的影响。结果:2007—2017年京津冀地区次均门诊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年均增速分别达到3.56%,3.23%,3.90%和2.90%,4.27%,5.86%。药品费用和以耗材费用为主的其他费用是影响医疗费用结构的主要组分,京津冀地区药品费用和其他费用结构变动贡献率之和分门诊和住院,分别达78.28%,75.52%,72.02%和78.52%,67.24%,74.20%。自2009年开始,以2011—2012年和2016—2017年为界,出现结构变动高峰,主要来源于药品费用和检查费用占比下降和其他费用占比上升的结构性贡献。结论:京津冀地区人均医疗费用结构存在差异,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差率政策、总额预付制和对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结构的指标性要求引发医疗费用结构大幅变动,其他费用即将成为人均医疗费用第二增长极。建议建立京津冀一体化医疗费用监控体系,在进一步控制药品费用的同时加强对耗材费用的管控,同时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统筹规划京津冀地区医疗费用联控政策。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医疗费用 结构变动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宗学 李占玲 史晓崑
在对石羊河流域1956年~2003年诸月与年平均气温、降水及径流资料进行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的基础上,运用R/S法分析了流域的年平均气温、降水、径流时间序列的持续性,估算了各项指标的Hurst指数,以定量估计未来气候及径流的变化趋势,并采用随机重排法对估算结果进行了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1956年~2003年各月及年平均气温绝大多数都以增温为主;武威和永昌两个站点的年平均降水表现为显著增加,其他站点各月没有显著趋势;古浪河和杂木河年平均径流量减少的趋势显著,其他支流径流量减少趋势不明显;干流各月及年平均径流量减少的趋势十分显著。各站点Hurst指数结果表明,石羊河流...
关键词:
石羊河 Hurst指数 非参数检验 径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姜 孟鹤 龚晶
本研究运用超效率SBM-DEA模型,估算了2000—2013年京津冀地区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Tobit模型检验了自然条件、水利设施、农业生产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对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虽然整体高于全国水平,但仍存在提升空间,其中河北省的农业节水潜力最大,未来应加强三地农业水资源的保护协作和节水技术共享;地下水占供水结构比例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对京津冀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水库容量、牧渔业占农业总产值比例、户均耕地面积、农村家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 影响因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婧 李裕瑞
为了厘清京津冀地区污染变化与趋势以及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环境污染协同防治、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借助趋势检验模型定性定量分析2000—2013年京津冀主要污染物排放变化趋势,探讨工业细分行业污染排放的结构特征。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环境污染排放趋势逐渐分化,化学需氧量、烟(粉)尘排放显著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减少趋势不太显著,废水排放显著增加,氨氮排放减少趋势不显著;京津冀地区污染排放与经济波动、结构调整存在密切联系;从工业细分行业来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对污染排放贡献较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婧 李裕瑞
为了厘清京津冀地区污染变化与趋势以及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环境污染协同防治、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借助趋势检验模型定性定量分析2000—2013年京津冀主要污染物排放变化趋势,探讨工业细分行业污染排放的结构特征。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环境污染排放趋势逐渐分化,化学需氧量、烟(粉)尘排放显著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减少趋势不太显著,废水排放显著增加,氨氮排放减少趋势不显著;京津冀地区污染排放与经济波动、结构调整存在密切联系;从工业细分行业来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百吉 张倩倩
测算了京津冀地区1995—2013年的碳排放总量并分析了碳排放特征。基于LMDI因素分解法,从产业和地区两个层面对地区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了无残差分解,得到了经济发展是地区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能源强度是主要抑制因素。从产业层面来看,产业结构和能耗结构贡献度较小且在三地作用不一致,二者均是北京碳排放增长的抑制因素;二者对天津碳排放的影响在各阶段呈正负交替作用;在2005—2010年、2010—2013年对河北起到了微弱的抑制作用,其余阶段均起到了驱动作用。从地区层面来看,地区结构在各阶段起到了微弱的抑制作用;能耗结构除在2000—2005年起到一定的驱动作用,其余阶段起到了微弱的抑制作用。结合"新常态"的经济运行特点,分析了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变动趋势,从区域分工和协同减排角度给出了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百吉 张倩倩
测算了京津冀地区1995—2013年的碳排放总量并分析了碳排放特征。基于LMDI因素分解法,从产业和地区两个层面对地区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了无残差分解,得到了经济发展是地区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能源强度是主要抑制因素。从产业层面来看,产业结构和能耗结构贡献度较小且在三地作用不一致,二者均是北京碳排放增长的抑制因素;二者对天津碳排放的影响在各阶段呈正负交替作用;在2005—2010年、2010—2013年对河北起到了微弱的抑制作用,其余阶段均起到了驱动作用。从地区层面来看,地区结构在各阶段起到了微弱的抑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梦雨 张建华
根据产业集聚与空气污染理论模型,当技术进步的作用强于产业规模与经济结构的作用时,产业集聚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反之亦然。以开发区的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将开发区数据与各城市每日API数据相匹配,利用83个城市的月度数据建立了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来看产业集聚能够显著提升空气质量,且这一结论在考虑了空气质量度量的异质性、剔除严重污染城市与直辖市的数据后依然稳健。此结论具有区域差异,在中东部地区成立,在西部地区不成立。以技术进步为传导机制进一步分析产业集聚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产业集聚可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改善空气质量。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空气质量 空间溢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浩 陈平 罗艳
考虑资源环境因素,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度了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2003~2013年的环境效率值,接着利用Malmquist指数对环境效率进行了动态研究,最后通过面板数据Tobit模型分析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整体环境效率水平不高,有逐步变好的趋势,但增长幅度较小;技术进步是阻碍环境效率增长的最主要原因;人均收入、人口密度、生产技术水平对环境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而产业结构、引进外资水平、人均道路面积、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晓燕
本文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方法归纳总结出京津冀地区雾霾产生的原因;其次,运用计量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不同原因对京津冀的影响程度;分析得出:建筑粉尘对京津区域雾霾产生影响最大,汽车尾气对河北雾霾产生的影响最大;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京津冀要采取联动措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京津区域可征收建筑扬尘税、推广新型建筑材料等,而河北可增收尾气排放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
关键词:
雾霾成因 生态补偿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