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41)
- 2023(4816)
- 2022(4211)
- 2021(3457)
- 2020(2730)
- 2019(6385)
- 2018(6206)
- 2017(11972)
- 2016(6127)
- 2015(6817)
- 2014(6720)
- 2013(6802)
- 2012(6686)
- 2011(6371)
- 2010(6636)
- 2009(6284)
- 2008(5786)
- 2007(5170)
- 2006(4965)
- 2005(4590)
- 学科
- 济(57786)
- 经济(57757)
- 地方(18657)
- 管理(16368)
- 方法(15860)
- 数学(14671)
- 数学方法(14616)
- 地方经济(13366)
- 业(12816)
- 中国(10111)
- 企(8792)
- 企业(8792)
- 业经(8742)
- 农(8714)
- 学(8424)
- 环境(7443)
- 经济学(6693)
- 农业(6460)
- 财(6166)
- 发(5766)
- 融(5667)
- 金融(5666)
- 制(5609)
- 产业(5463)
- 资源(5271)
- 体(5051)
- 和(4956)
- 贸(4611)
- 贸易(4607)
- 银(4488)
- 机构
- 大学(98940)
- 学院(98830)
- 济(57566)
- 经济(56787)
- 研究(39861)
- 管理(35429)
- 理学(30087)
- 理学院(29656)
- 管理学(29288)
- 中国(29140)
- 管理学院(29100)
- 京(23721)
- 财(21880)
- 科学(21471)
- 所(20062)
- 经济学(19779)
- 研究所(18110)
- 财经(17598)
- 经济学院(17451)
- 中心(16755)
- 经(15855)
- 北京(15850)
- 江(13781)
- 院(13769)
- 农(13405)
- 科学院(12990)
- 财经大学(12903)
- 业大(12431)
- 范(12425)
- 师范(12351)
- 基金
- 项目(62590)
- 科学(49830)
- 基金(46352)
- 研究(46035)
- 家(39652)
- 国家(39388)
- 科学基金(33835)
- 社会(33241)
- 社会科(31662)
- 社会科学(31654)
- 基金项目(24576)
- 省(22663)
- 划(19485)
- 自然(19269)
- 教育(19093)
- 资助(18808)
- 自然科(18781)
- 自然科学(18778)
- 自然科学基金(18429)
- 编号(16560)
- 发(16200)
- 国家社会(14530)
- 济(14355)
- 经济(14249)
- 重点(14233)
- 发展(13996)
- 展(13824)
- 部(13762)
- 成果(13024)
- 创(12459)
共检索到158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彪 付中阳
以京津冀地区的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在考虑环境负效应的影响下,运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对13个城市的循环经济效率进行了测度分析,并采用Tobit分析法对影响循环经济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的循环经济效率呈"N"型上升态势,年增长率为2.45%;北京和天津的循环经济效率一直处于0.872以上的良好水平,其他城市的循环经济效率较低;经济、社会、环境因素对地区循环经济效率具有不同的影响且其作用机理存在差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彪 付中阳
以京津冀地区的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在考虑环境负效应的影响下,运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对13个城市的循环经济效率进行了测度分析,并采用Tobit分析法对影响循环经济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的循环经济效率呈"N"型上升态势,年增长率为2.45%;北京和天津的循环经济效率一直处于0.872以上的良好水平,其他城市的循环经济效率较低;经济、社会、环境因素对地区循环经济效率具有不同的影响且其作用机理存在差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彪 苑凯
以京津冀地区13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13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效率进行测评,并采用Tobit分析法对影响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2010—2017年京津冀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效率呈"N"型的上升态势,年增长率为1.03%,除北京的生态文明建设效率一直处于效率前沿外,其他城市均有一定的起伏;外部环境因素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测评影响显著,消除外部环境因素后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效率值更加真实有效;经济、社会、政策因素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影响各有不同,各影响因素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作用机理存在一定差别。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明浩 翟毅 刘玉娜
本文通过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分析 ,重点研究了京津冀经济区的发展 ,指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要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从京津冀地区概况、经济发展基础以及联合发展内容等方面入手 ,提出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 6项对策。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京津冀 一体化 联合发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明生 诸子博
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可以对京津冀地区的空间经济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从空间差异逐步转向空间集聚。京津冀地区经济水平高值以京津两市为中心,逐渐集中。与此同时,空间集聚越来越显著。北京的空间经济类型发生重大改变,由HL型空间分布地带转变为显著的HH型空间分布,形成以北京、天津、唐山为中心的主要增长极;河北省石家庄市经济优势减弱;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的空间分布变化不显著。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构建产业转移的合理机制,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实现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再集聚和分散。
关键词:
京津冀 经济空间差异 产业转移 ESDA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文斌 韩东初 尹勇 杨祎 石校菲 邝劲松
基于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时序全局主成分析法测算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探究其数字经济的空间特征,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计算其数字经济的空间效应,识别影响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的关键因素。结果发现:从空间演化格局看,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失衡发展问题较为严重,数字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中心—半边缘—边缘”圈层结构和“内高外低”特征。从空间相关性看,北京、天津和廊坊呈现出“H-H”型空间聚集特征;邯郸、邢台和衡水表现为“L-L”型空间聚集特征。从空间影响效应看,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对本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而人均GDP、城镇就业人数、产业结构则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教育水平与技术进步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明显。从空间异质性检验看,城市规模异质性显著影响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据此,提出推进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艳华 马立平 王丙参
文章运用拉直思想与主成分分析技术对多指标短面板数据的聚类与评价方法进行改进,针对数据标准化后常见的地区差异测度不适用问题,利用欧氏距离构造地区差异测度指标,并对京津冀地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经济系统比较稳定,地区差异显著存在且有所增大,京津极化现象明显。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仍处于摸索阶段,尚未成熟,任重而道远,各地区需齐心协力,共同进步。文章所用方法稳定、有效,可为类似问题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崔和瑞
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当今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经济联系方向理论、方法,本文对京津冀地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方向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城市间三个不同层次的经济联系程度,提出了加强京津冀地区城市间经济联系程度、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联系方向 京津冀 区域经济一体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浩然
绿色发展是实现京津冀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对于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2020年京津冀地区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选取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各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并构建Tobit模型对影响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呈现小幅度波动上升的趋势。显著影响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科技发展水平,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提升的正向作用并不显著;城镇化和能源消耗显著抑制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浩然
绿色发展是实现京津冀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对于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2020年京津冀地区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选取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各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并构建Tobit模型对影响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呈现小幅度波动上升的趋势。显著影响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科技发展水平,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提升的正向作用并不显著;城镇化和能源消耗显著抑制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炜 陈景新
近年来,京津冀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缺少稳定的长效机制,缺乏协调配合与统一规划,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等问题依然突出。京津冀循环经济区域合作发展,是治理该地区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突破口。文章构建京津冀三方协作博弈模型,通过分析重复博弈的均衡状态与关键影响变量,探讨实现博弈均衡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京津冀循环经济区域合作发展的对策,包括: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地方政府领导参与博弈的耐心;改革干部制度,规避地方政府领导的短期行为;加速资源环境定价市场化,规范税收减免行为,促进企业运营成本合理化;减少政府对企业决策的干预,实现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区域合作...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区域合作 重复博弈 博弈均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席增雷 袁青川 徐伟
本文根据京津冀三地科技资源的分布以及产出,发现北京、天津、河北存在着明显的科技创新资源分布和创新能力的梯度差异;通过建立区域性科技创新评价指标,采用Malmquist-TFP模型评价了京津冀三地的科技创新效率,发现从总体上而言三地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上升趋势;河北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明显高于北京和天津;河北的技术规模效率最大;建议促使京津冀三地的科技投入要素的流动,逐渐转移至河北,可以有效地通过技术的规模效率等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关键词:
京津冀 科技创新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管宁 何皛彦 李博雅
数字服务经济是一种以数据要素为核心、具有绿色低碳特征的经济新业态,正在成为驱动绿色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而京津冀地区作为全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突出区域,亟需挖掘经济增长潜力,培育绿色经济新业态,促进京津冀地区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本文从要素融合、运行高效、服务智能、绿色低碳四个方面阐述数字服务经济的基本特征,分析数字服务经济影响绿色经济效率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理论假设并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内部数字服务经济规模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均具有显著的倒N型影响特征,同时产业结构高级化、信息化水平、财富积累均会影响绿色经济效率。但当前京津冀地区研发投入对绿色经济转型的支持作用不足,且尚未形成数字服务经济的产业链接格局。应遵循数字服务经济规模演进的客观规律,通过培育数字经济龙头企业、构建京津冀数字服务经济链、加大绿色创新研发投入等方面带动区域整体的绿色转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彪 程达
以能值分析法作为账户统计工具,运用SBM模型指数对2005-2014年京津冀地区城市新陈代谢效率进行时空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通过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新陈代谢效率进行测算能够准确地反映城市新陈代谢效率的实际水平;2005-2014年京津冀综合代谢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空间格局上由2005年的"低分散"转变为2014年的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高集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污染治理投资水平与新陈代谢效率呈正相关关系,但显著性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城市化水平与新陈代谢效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则对新陈代谢效率有负向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浩 陈平 罗艳
考虑资源环境因素,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度了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2003~2013年的环境效率值,接着利用Malmquist指数对环境效率进行了动态研究,最后通过面板数据Tobit模型分析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整体环境效率水平不高,有逐步变好的趋势,但增长幅度较小;技术进步是阻碍环境效率增长的最主要原因;人均收入、人口密度、生产技术水平对环境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而产业结构、引进外资水平、人均道路面积、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