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70)
2023(15006)
2022(12452)
2021(11641)
2020(9726)
2019(22619)
2018(22618)
2017(42727)
2016(23630)
2015(26593)
2014(26789)
2013(26162)
2012(23974)
2011(21432)
2010(21620)
2009(19662)
2008(19186)
2007(17247)
2006(15275)
2005(13296)
作者
(68910)
(57182)
(56408)
(54007)
(35944)
(27181)
(25718)
(22470)
(21746)
(20522)
(19405)
(19239)
(18292)
(18132)
(17604)
(17591)
(17005)
(16944)
(16322)
(16219)
(14219)
(14207)
(13947)
(13035)
(12814)
(12683)
(12658)
(12565)
(11503)
(11373)
学科
(91532)
经济(91430)
管理(64594)
(58699)
(47883)
企业(47883)
方法(37198)
数学(31359)
数学方法(30943)
中国(27602)
(27227)
地方(22900)
业经(21880)
(21762)
(21659)
农业(18043)
(18002)
理论(16986)
(15070)
(14832)
贸易(14821)
教育(14416)
(14281)
环境(14046)
(14040)
银行(13987)
技术(13669)
(13636)
金融(13627)
(13494)
机构
大学(326669)
学院(324422)
管理(124918)
(122121)
经济(119179)
研究(113724)
理学(107055)
理学院(105728)
管理学(103658)
管理学院(103068)
中国(83631)
(74156)
科学(72656)
(57975)
(57189)
(56517)
研究所(52863)
业大(51290)
中心(51117)
(49178)
北京(47594)
(45929)
师范(45444)
农业(44722)
财经(44285)
(41616)
(40221)
(39967)
技术(37250)
师范大学(36668)
基金
项目(223466)
科学(173693)
研究(164573)
基金(158485)
(139242)
国家(138061)
科学基金(116962)
社会(100269)
社会科(94606)
社会科学(94580)
(87603)
基金项目(84232)
自然(76152)
教育(75788)
(74811)
自然科(74321)
自然科学(74298)
自然科学基金(72885)
编号(68733)
资助(64374)
成果(57113)
重点(50494)
课题(48407)
(48177)
(48044)
(45903)
创新(42782)
科研(42428)
项目编号(41822)
大学(41124)
期刊
(139533)
经济(139533)
研究(98115)
中国(70782)
学报(56363)
(53215)
科学(49849)
管理(46697)
教育(46283)
(42610)
大学(42179)
学学(38898)
农业(36597)
技术(29724)
(26874)
金融(26874)
业经(23115)
经济研究(21356)
图书(21348)
财经(21050)
(18955)
问题(18512)
(17959)
科技(16281)
(16118)
理论(15395)
技术经济(14796)
书馆(14768)
图书馆(14768)
现代(14745)
共检索到491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玉涛  
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必先实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本文在梳理京津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分析其中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思路:(1)优先发展城际轨道交通和环北京地区通勤交通;(2)加快建设沿海港口和疏港通道;(3)建设北京高速铁路客运枢纽;(4)整合机场资源并实现空铁联运。文章认为,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京津冀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重点任务主要涉及城际高速铁路网、沿海港口与疏港铁路、东北过境高速公路通道、环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延伸线等四个方面。为很好地推进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文章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昕  
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所亟待突破的诸多非协调性矛盾与城市化经济的不合理运行密切相关。借助城市化这一关联基础整合城市发展,是突破现实障碍从而提升城市群组合发展收益的有效途径。分析京津冀一体化现状的城市化成因、构建城市化推进一体化的理论模型,选取2003-2012年北京、天津及河北省地级以上城市作为样本,应用空间计量方法,从"城"、"市"、"城市化"三个层次实证分析城市化经济发展效应的发挥状况,检验城市化基础所发挥的关联效果。结果表明,"城"的空间溢出效应较强从而更好地带动了周边协同发展,"市"的增长效应更强从而更好推进了本地经济增长,城市化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的关键在于城市之间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茜  庄菁  
物流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京津冀地区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基础和保障,而物流基础设施正是实现物流一体化的关键要素。考虑到京津冀物流设施一体化进程具有阶段性特点,是一个由"点"到"线",最终连接成"面"的过程,必须综合考虑各阶段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式,在兼顾可操作性的前提下,针对"点""线""面"三个阶段分别设计评价指标,测度其物流设施一体化发展水平。测度结果表明,京津冀物流一体化进程完成了近六成,属于中等发展水平,区域之间一体化发展程度高于区域内部及其与周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茜  庄菁  
京津冀物流设施一体化发展路径可以归结为,由"点"到"线",最终连成"面"的过程,发展进程呈现阶段性特点,每个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式各具特色。本文根据各阶段的特点设计阶段性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京津冀物流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曹琳剑  王杰  
采用熵权法构建城市化与基础设施建设耦合关联模型,从理论上解析两大系统的耦合优化原理,定量分析其耦合变动特征,以适宜性理论为基础探究京津冀地区两者耦合跃迁模式。研究表明:城市化与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发展指数、系统耦合度两者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近五年特征更为显著;系统耦合度由濒临失调趋向良好协调发展,耦合度最优为河北(0.894)、其次天津(0.888)、最低北京(0.833);两大系统耦合度在空间上具有差异性,区域间实现耦合趋同潜力巨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栋  
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2011-2015年投入产出面板数据,构建以产出为导向的CCR-DEA模型,对物流产业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的物流产业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样本区间内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地区差异;对京津冀地区物流产业的投入产出要素投影分析发现,减少从业人员和固定资产投入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同时增加物流业产值和货物周转量等产出,可以提升京津冀物流产业的综合效率。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空间面板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影响物流产业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密度、交通固定资产投入和交通人力资本投入等变量对物流产业效率的提升均起到显著的正向改善效果,其中交通固定资产投入影响最为明显,交通基础设施密度和交通人力资本投入的影响效果相当;在空间溢出效应上,相邻省份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均对本省物流产业效率的提升起到正向改善效果,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密度的增长空间溢出最为明显,其次是交通固定资产投入和交通人力资本投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婷婷  
2017年4月,雄安新区的建立使得京津冀地区成为全国新的增长极,但是,其区域内地区间的长期不均衡发展使得京津冀各区域之间的金融业发展状况差异很大,北京作为首都,对区域金融一体化的影响较深。文章基于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对目前的京津冀区域金融一体化的现状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利用2005-2014年的相关数据对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程度进行了研究,运用Eviews6.0软件的分析结果阐述京津冀金融一体化所面临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完善监管与协调机制、跨区域业务合作和金融机构共享信息三方面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珉  王刚  张玉静  
北京、天津和河北3个地区生态安全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在生态安全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三地的生态功能与生态格局需要统一规划。文章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分析了20012013年间京津冀三地的生态承载力,并对京津冀三地生态综合情况进行评价,判断京津冀生态服务能力。结合京津冀生态一体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利用SWOT战略分析,提出京津冀生态安全一体化战略选择,进而提出京津冀生态安全一体化政策建议:应建立协同管理机制,统一划定生态红线;加大政策扶持,在重点领域优先突破;重视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开展生态文明绿色实践;系统布局,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珉  王刚  张玉静  
北京、天津和河北3个地区生态安全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在生态安全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三地的生态功能与生态格局需要统一规划。文章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分析了2001~2013年间京津冀三地的生态承载力,并对京津冀三地生态综合情况进行评价,判断京津冀生态服务能力。结合京津冀生态一体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利用SWOT战略分析,提出京津冀生态安全一体化战略选择,进而提出京津冀生态安全一体化政策建议:应建立协同管理机制,统一划定生态红线;加大政策扶持,在重点领域优先突破;重视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开展生态文明绿色实践;系统布局,谋划建设一批新兴工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婷婷  
2017年4月,雄安新区的建立使得京津冀地区成为全国新的增长极,但是,其区域内地区间的长期不均衡发展使得京津冀各区域之间的金融业发展状况差异很大,北京作为首都,对区域金融一体化的影响较深。文章基于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对目前的京津冀区域金融一体化的现状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利用2005-2014年的相关数据对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程度进行了研究,运用Eviews6.0软件的分析结果阐述京津冀金融一体化所面临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完善监管与协调机制、跨区域业务合作和金融机构共享信息三方面建议,并针对京津冀三地不同分析结果和特点提出了有地区特色的解决对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翟炜  白雪音  石钰  夏静婧  
本文以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为出发点,从要素和产品流动的角度研究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首先,以区域中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产品流动为核心,探讨其对区域经济协同的研究思路。其次,以京津冀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显著正溢出作用,且大城市空间溢出效应明显,但是计量模型结果表明京津冀制造业区位熵在未来存在拐点,呈现倒U型特征;交通基础设施对京津冀地区各城市市场一体化有正面影响,但是对于人口高度集聚的特大城市的市场一体化与区域整体呈现割裂状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詹国枢  
其一,各自为政,缺乏权威统筹部门。京津冀三地开展合作,却又没有一个更权威的部门作统筹,这是"京津冀一体化"进展迟缓的根本原因。有人会问,珠三角、长三角为何又进展顺利呢?对比看看,珠三角区域协调工作因全在广东省内开展,区域协作与外资的区域内流动和产业转移升级,都可以由省里直接协调。长三角区域协调工作虽然地跨江浙沪三省市,但区域协作很大程度上基于产业链条有机联系,所有参与主体均认同上海市的龙头地位,而且,区域经济发展时间较长,彼此对相互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魏小安  
未来30年,中国将有4亿左右的人口进入城市,这是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挑战,也是中国城镇化大发展的必然。但这样大量的人口迁移只靠小城镇是解决不了的,城市的聚集效应也不可能充分实现,所以,城市群的发展成为重要的战略选择,其中,京津冀城市群最引人瞩目。一是首都,首善之区的扩张。二是城市群的格局已形成。三是互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建华  
近年来,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迅速。从世界范围来看,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蓬勃发展。从我国国内来看,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已成为推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京津冀区域是我国继长三角、珠三角后的第三大都市圈。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是三地经济合作的方向,而京津冀区域金融合作则是其强有力的支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月秋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具有城市化进程快、区域内发展水平不均衡的特点。京津冀一体化作为国家战略,已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2015年4月30日,经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京津冀地区一体化的战略规划与进程设计。笔者注意到,由于近年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