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02)
- 2023(13166)
- 2022(11482)
- 2021(10688)
- 2020(8730)
- 2019(20332)
- 2018(20355)
- 2017(38750)
- 2016(21064)
- 2015(23746)
- 2014(23815)
- 2013(23684)
- 2012(22063)
- 2011(19989)
- 2010(20081)
- 2009(18183)
- 2008(17617)
- 2007(15369)
- 2006(13661)
- 2005(12187)
- 学科
- 济(90591)
- 经济(90505)
- 管理(57393)
- 业(55726)
- 企(44193)
- 企业(44193)
- 方法(35939)
- 数学(30772)
- 数学方法(30443)
- 中国(26740)
- 地方(26296)
- 农(24975)
- 业经(20723)
- 学(18861)
- 财(18501)
- 农业(17242)
- 贸(16016)
- 贸易(16002)
- 易(15386)
- 环境(14866)
- 制(14756)
- 和(14370)
- 地方经济(14353)
- 技术(14254)
- 银(13982)
- 银行(13943)
- 融(13791)
- 理论(13790)
- 金融(13789)
- 行(13458)
- 机构
- 大学(297268)
- 学院(296500)
- 管理(117804)
- 济(116916)
- 经济(114274)
- 研究(104376)
- 理学(101336)
- 理学院(100085)
- 管理学(98423)
- 管理学院(97885)
- 中国(77385)
- 京(67379)
- 科学(65654)
- 所(53055)
- 财(51627)
- 农(48809)
- 研究所(48273)
- 中心(46486)
- 业大(44923)
- 北京(43690)
- 江(43356)
- 范(41830)
- 师范(41460)
- 财经(40883)
- 院(38053)
- 农业(37897)
- 经(37123)
- 州(36107)
- 师范大学(33626)
- 经济学(33579)
- 基金
- 项目(203234)
- 科学(159161)
- 研究(150433)
- 基金(144997)
- 家(126133)
- 国家(125030)
- 科学基金(106952)
- 社会(92929)
- 社会科(87948)
- 社会科学(87928)
- 省(79722)
- 基金项目(77750)
- 自然(69261)
- 教育(68142)
- 划(67662)
- 自然科(67604)
- 自然科学(67591)
- 自然科学基金(66334)
- 编号(62432)
- 资助(59268)
- 成果(50764)
- 发(47452)
- 重点(45416)
- 部(43882)
- 课题(43399)
- 创(42151)
- 创新(39265)
- 科研(38291)
- 项目编号(37962)
- 发展(37958)
- 期刊
- 济(134357)
- 经济(134357)
- 研究(91220)
- 中国(61425)
- 学报(46401)
- 农(45228)
- 管理(43763)
- 科学(43736)
- 教育(37469)
- 财(36386)
- 大学(34879)
- 学学(32375)
- 农业(31920)
- 技术(26374)
- 融(26251)
- 金融(26251)
- 业经(23276)
- 经济研究(20747)
- 财经(18940)
- 图书(17959)
- 问题(17632)
- 业(16270)
- 经(16070)
- 科技(15333)
- 理论(14871)
- 技术经济(14379)
- 资源(14165)
- 现代(13907)
- 实践(13749)
- 践(13749)
共检索到447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龙
京津冀地区具有重要的地理优势和政治地位,拥有领先的科技教育资源等,但面临瓶颈性的制约因素,如可持续发展问题,竞争力提升问题等。京津冀三地各有突出的比较优势,通过协同发展可以使各自的优势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和利用。怎么样实现协同发展能更进一步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水平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京津冀地区 协同发展 协同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魏丽华
推动京津冀三地市场的协同发展,是增强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竞争力,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市场的协同发展,从本质上需要破除横亘在要素流通过程中的各种壁垒,推动要素流动的自由化。就目前而言,京津冀的市场协同发展现状不尽如人意。该文通过构建方程,既测算了京津冀市场整体的相对价格方差,描绘了近15年京津冀的市场协同脉络,还测算了京—津、京—冀和津—冀等3组相邻省市的相对价格方差,以及这些数值与京津冀市场整体相对价格方差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相邻省市之间的市场协同度以及其与整体协同度之间的差异程度。通过对数据的测算与分析,我们总结出了相关的思路,以资借鉴。
关键词:
京津冀 市场壁垒 市场协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忠江 艾巧玥
文章基于对京津冀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了该地区生态农业协同发展的路径和对策。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在农业发展方面各具优势,河北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和供给基地,北京在林业、天津在渔业方面也具有相对优势,这就为京津冀地区农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而在生态农业的发展方面,京津冀地区既具有人才、自然和政策优势,也具有资源、发展和合作劣势,所以其生态农业协同发展应遵循如下路径:多地区"小生态农业"共同发展,跨地区园区或基地生态农业的发展,一体化的生态农业协同发展体系。为了实现这一路径,应该从建立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四个方面采取对策。
关键词:
京津冀 生态农业 协同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俊炯
本文分析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合作方向及路径。从必要性来看,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是优化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的必然要求,是减少重复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三地发展中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从可行性来看,三地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发展处于不同梯度,存在一定互补性,为实现区域内产业合理分工、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利用潜力模型计算得出北京、天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潜力值,根据不同潜力能级划定出三地开展产业合作的空间圈域——京津核心区,唐山、保定、廊坊、沧州、石家庄、邯郸产业协作区和秦皇岛、邢台、衡水、张家口、承德联动支撑区。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潜力模型 产业合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伏彬 董建梅 郑艳玲
在与京津高校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河北高校应需根据自身实际,采取借势发展策略和主动合作心态,确立合作重点,在学校定位、招生就业、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河北高校 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邬晓霞 卫梦婉 高见
通过对京津冀三地间产业合作案例分析,2014年以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呈现"协同发展进度加快,产业合作领域拓宽,行业组织作用显现"的总体特征;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包括共建产业转移园区、产业搬迁、跨区投资设立公司三种。并对比分析了三种模式,从而提出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协同 合作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德洪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本文的理论模型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本质应是"共生"的关系,共生是发展的目标,"协同"是发展的方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应是实现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一体化、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京津冀环保一体化、京津冀政策一体化。
关键词:
协同发展 共生 一体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2005年8月17日,亚洲开发银行在一份调查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环京津贫困带"的概念。概念甫一提出,就在国内政、学两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甚至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十年弹指一挥间,京津冀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反而还有扩大趋势。同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镇体系发展失衡等突出问题,都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魏丽华
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有效的制度安排是改善生产力、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的主要原因,制度设计的优劣以及协同性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多年来,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一直踌躇不前,其主要原因在于制度设计协同的滞后。尽管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对各地均有好处,却因有效制度供给不足,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不能协同,博弈行为主体谈判地位不对等,传统制度设计的路径依赖固化既有利益格局,导致市场分割状态依旧,既无法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也无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而形成了集体行动难题。而要进一步推动三地合作进程,创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必须构建制度协同体系,强化制度设计体系中利益的协同性,强化制度供求结构的有效性与均衡性,强化政府在制度供给中权力行为的边界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澄 戴文俊
传统文化复兴运动的蓬勃开展给予传统金工艺术以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京津冀地区金工行业发展既面临激烈的外埠发展竞争和大都市(北京、天津)空间不足、成本快速上涨等方面的压力,同时也具有首都广阔的消费市场、世界城市建设等良好机遇。如果可以对行业发展规律、产业属性、发展趋势的调查研究加以分析,对国内外相关领域政策法规保障及其优劣势进行介绍,对加快行业创新发展,发挥京津冀地缘整体优势都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京津冀金工 协同发展 保障措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岩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经济区,其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但不管是从经济总量还是内部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京津冀地区仍然较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区落后,本文通过钱纳里发展阶段模型对京津冀地区进行考量发现该区域城市已全部进入工业化后期,而北京已经率先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在通过区位熵指数和产业灰色关联度对京津冀的产业发展历程的经济数据进行测量后发现,发展的历程中存在着诸如产业空间不匹配、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岩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经济区,其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但不管是从经济总量还是内部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京津冀地区仍然较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区落后,本文通过钱纳里发展阶段模型对京津冀地区进行考量发现该区域城市已全部进入工业化后期,而北京已经率先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在通过区位熵指数和产业灰色关联度对京津冀的产业发展历程的经济数据进行测量后发现,发展的历程中存在着诸如产业空间不匹配、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魏丽华
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有效的制度安排是改善生产力、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的主要原因,制度设计的优劣以及协同性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多年来,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一直踌躇不前,其主要原因在于制度设计协同的滞后。尽管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对各地均有好处,却因有效制度供给不足,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不能协同,博弈行为主体谈判地位不对等,传统制度设计的路径依赖固化既有利益格局,导致市场分割状态依旧,既无法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也无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而形成了集体行动难题。而要进一步推动三地合作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庆芳 周立群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自提出以来,便受到各方的广泛重视。各界普遍将经济界协同发展战略视为京津冀三地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契机,尤其是河北省更将其看作是自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希望借此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三地的要素整合和经济互动似乎并未达到各方的预期。进入"十三五"以后,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的内涵、动力、路径和格局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河北面临经济转型升级和"去产能"的双重压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景面临巨大挑战,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目标、路径和实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宇 赵雲泰
京津冀地区处于我国3个"增长极"所在区域之一,在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它对于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土地开发强度是衡量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政府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实现空间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目前,京津冀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