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01)
2023(14440)
2022(12403)
2021(11472)
2020(9537)
2019(21909)
2018(21848)
2017(41708)
2016(22737)
2015(25784)
2014(25984)
2013(25615)
2012(23868)
2011(21551)
2010(21731)
2009(19626)
2008(19198)
2007(16829)
2006(14893)
2005(13370)
作者
(66081)
(54554)
(54225)
(51451)
(34735)
(26023)
(24756)
(21478)
(20818)
(19693)
(18700)
(18361)
(17366)
(17271)
(16746)
(16684)
(16196)
(16166)
(15470)
(15462)
(13621)
(13513)
(13196)
(12456)
(12165)
(12155)
(12097)
(12091)
(10979)
(10718)
学科
(98150)
经济(98059)
管理(61736)
(59856)
(48991)
企业(48991)
方法(39073)
数学(32444)
数学方法(32098)
中国(29438)
地方(27198)
(26558)
业经(24004)
(19910)
(19546)
农业(18015)
理论(17507)
(16638)
贸易(16625)
(16415)
(16225)
技术(16127)
(16001)
环境(15391)
(14900)
地方经济(14861)
银行(14861)
(14532)
金融(14530)
(14408)
机构
大学(320732)
学院(320729)
(126741)
管理(126724)
经济(123849)
研究(110968)
理学(108682)
理学院(107385)
管理学(105634)
管理学院(105032)
中国(81967)
(72135)
科学(68591)
(56050)
(55675)
(50871)
研究所(50515)
中心(49546)
(47881)
业大(47488)
北京(46637)
(45343)
师范(44951)
财经(44473)
(40515)
(40339)
农业(39455)
(39332)
经济学(36770)
师范大学(36259)
基金
项目(217527)
科学(170718)
研究(162973)
基金(154379)
(133427)
国家(132234)
科学基金(113587)
社会(101114)
社会科(95801)
社会科学(95780)
(86517)
基金项目(82402)
教育(74588)
(72467)
自然(72376)
自然科(70645)
自然科学(70633)
自然科学基金(69343)
编号(67830)
资助(62911)
成果(55598)
(50695)
重点(48784)
课题(47653)
(46992)
(45558)
创新(42370)
项目编号(41322)
发展(40857)
科研(40481)
期刊
(146224)
经济(146224)
研究(98479)
中国(68499)
学报(48787)
管理(47960)
(47375)
科学(45931)
教育(44182)
(39889)
大学(37293)
学学(34443)
农业(33381)
技术(29698)
(27871)
金融(27871)
业经(25660)
经济研究(22453)
财经(20951)
图书(19814)
问题(19318)
(17977)
(17187)
科技(16535)
技术经济(15762)
理论(15544)
现代(15158)
商业(14849)
(14375)
论坛(14375)
共检索到485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赫鹏飞  宇小兵  
人才是文化经济繁荣发展的核心动力,京津冀文化产业的一体化离不开人才资源的一体化。目前京津冀文化产业人才资源分布不均衡,人才合作和共建机制尚不完善。实现京津冀文化产业人才共建共享与合理配置,是推动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应加快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步伐;实现京津冀文化产业谋篇布局与人才规划同频共振;实现京津冀文化产业人才信息互通互融;实现京津冀文化产业人才共育共引;实现京津冀文化产业人才评价体系互认互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潘玉香  赵梦琳  朱文宇  
为提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效率,利用DEA方法,对京津冀地区文化产业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其中,北京文化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最高,天津资源配置效率有所波动,而河北省资源配置效率不佳;京津冀整体相比于长三角地区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文化产业资源配置目标调整和改进方案。最后,提出了提高京津冀协同发展文化产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俊炯  
本文分析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合作方向及路径。从必要性来看,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是优化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的必然要求,是减少重复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三地发展中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从可行性来看,三地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发展处于不同梯度,存在一定互补性,为实现区域内产业合理分工、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利用潜力模型计算得出北京、天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潜力值,根据不同潜力能级划定出三地开展产业合作的空间圈域——京津核心区,唐山、保定、廊坊、沧州、石家庄、邯郸产业协作区和秦皇岛、邢台、衡水、张家口、承德联动支撑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邬晓霞  卫梦婉  高见  
通过对京津冀三地间产业合作案例分析,2014年以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呈现"协同发展进度加快,产业合作领域拓宽,行业组织作用显现"的总体特征;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包括共建产业转移园区、产业搬迁、跨区投资设立公司三种。并对比分析了三种模式,从而提出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薄文广  殷广卫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三年以来,三地协同共赢的发展格局正在初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主要集中在三地交通基础设施互通互联、区域环境联防联治,以及以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为重点的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等三方面。但三地基础设施互通互联仍然以人员和货物更便利进出北京为重点;区域环境联防联治举措更多采取科学性和落地可行性均较少考虑的行政命令手段;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由于一些逻辑难题以及相关配套措施缺乏而存在进展迟缓特征。在未来三地协同发展上,应逐渐实现三大转向:更多中央理性顶层设计为主转向基层主动创新为主,更多行政命令为主转向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侯兴蜀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北京市职业教育资源总量和配置影响巨大。通过大范围调查、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发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已经并将持续对北京市职业教育产生较大影响。北京市职业教育规模和结构正在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自身转型升级压力很大,资源分散问题凸显,优化配置任务十分艰巨。2015年至2017年的实践表明,北京市职业教育在自我品质提升和对外辐射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行业总量限制、体系不健全、产教融合不充分、区域发展不平衡、跨区域协作不力的问题。建议未来北京市职业教育坚定走"(体量)小而精(致、彩)"的特色发展之路。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贴合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服务区域人才需求,推动设施空间布局调整、学校功能转型和专业结构调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彦明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在体制机制、系统动力方面存在瓶颈制约。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协同发展路径,统筹规划,综合施策,从规划同编、分工同链、市场同体、科技同兴、金融同行、交通同网、生态同建、公共服务同享等方面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彦明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在体制机制、系统动力方面存在瓶颈制约。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协同发展路径,统筹规划,综合施策,从规划同编、分工同链、市场同体、科技同兴、金融同行、交通同网、生态同建、公共服务同享等方面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虎  乔标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研究产业协同发展既有实践需要,也有理论价值。协同发展是区域多目标下的共赢,其意味着各自产业之间能够相互影响,相互感应。目前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存在区域发展价值取向单一、市场活力弱、河北承接转移能力差等困境。未来在诸多保障措施中,应特别重视京津冀三地增量利益共享机制、环境保护和治理以及新兴产业培育等。在未来规划实施过程中,要能对协同发展水平进行客观度量。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目前河北的经济主要受自身资本存量和劳动力影响,北京对其影响非常有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伏彬  董建梅  郑艳玲  
在与京津高校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河北高校应需根据自身实际,采取借势发展策略和主动合作心态,确立合作重点,在学校定位、招生就业、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龙  
京津冀地区具有重要的地理优势和政治地位,拥有领先的科技教育资源等,但面临瓶颈性的制约因素,如可持续发展问题,竞争力提升问题等。京津冀三地各有突出的比较优势,通过协同发展可以使各自的优势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和利用。怎么样实现协同发展能更进一步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水平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德洪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本文的理论模型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本质应是"共生"的关系,共生是发展的目标,"协同"是发展的方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应是实现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一体化、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京津冀环保一体化、京津冀政策一体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魏丽华  
推动京津冀三地市场的协同发展,是增强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竞争力,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市场的协同发展,从本质上需要破除横亘在要素流通过程中的各种壁垒,推动要素流动的自由化。就目前而言,京津冀的市场协同发展现状不尽如人意。该文通过构建方程,既测算了京津冀市场整体的相对价格方差,描绘了近15年京津冀的市场协同脉络,还测算了京—津、京—冀和津—冀等3组相邻省市的相对价格方差,以及这些数值与京津冀市场整体相对价格方差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相邻省市之间的市场协同度以及其与整体协同度之间的差异程度。通过对数据的测算与分析,我们总结出了相关的思路,以资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红强  李元海  李秋君  
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围绕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介绍了其存在的优势和难点,并就如何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红强  李元海  李秋君  
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围绕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介绍了其存在的优势和难点,并就如何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