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88)
- 2023(16683)
- 2022(14416)
- 2021(13489)
- 2020(11188)
- 2019(25500)
- 2018(25485)
- 2017(48680)
- 2016(26516)
- 2015(29746)
- 2014(29525)
- 2013(28949)
- 2012(26919)
- 2011(24372)
- 2010(24767)
- 2009(22781)
- 2008(22124)
- 2007(19548)
- 2006(17521)
- 2005(15718)
- 学科
- 济(106441)
- 经济(106336)
- 管理(75409)
- 业(72333)
- 企(59186)
- 企业(59186)
- 方法(41726)
- 数学(35261)
- 数学方法(34795)
- 中国(32445)
- 农(30531)
- 地方(27640)
- 财(25605)
- 业经(25234)
- 学(22019)
- 制(20556)
- 贸(20484)
- 农业(20469)
- 贸易(20469)
- 易(19777)
- 银(19081)
- 银行(19041)
- 行(18314)
- 理论(17809)
- 融(17729)
- 金融(17727)
- 环境(17406)
- 和(17235)
- 策(17172)
- 技术(17088)
- 机构
- 学院(368729)
- 大学(367280)
- 济(146839)
- 管理(144438)
- 经济(143438)
- 研究(128486)
- 理学(123237)
- 理学院(121813)
- 管理学(119805)
- 管理学院(119118)
- 中国(97913)
- 京(81608)
- 科学(78332)
- 财(68374)
- 所(64837)
- 研究所(58476)
- 农(58236)
- 中心(57659)
- 江(56062)
- 财经(53218)
- 业大(53006)
- 北京(52734)
- 范(51454)
- 师范(51015)
- 经(48250)
- 院(47140)
- 州(45618)
- 农业(45114)
- 经济学(42236)
- 师范大学(40923)
- 基金
- 项目(244443)
- 科学(191899)
- 研究(183401)
- 基金(174399)
- 家(150605)
- 国家(149256)
- 科学基金(128158)
- 社会(113561)
- 社会科(107497)
- 社会科学(107471)
- 省(95873)
- 基金项目(92029)
- 教育(84320)
- 自然(82135)
- 划(80922)
- 自然科(80163)
- 自然科学(80146)
- 自然科学基金(78669)
- 编号(76995)
- 资助(71750)
- 成果(63600)
- 发(55618)
- 重点(54655)
- 课题(53731)
- 部(53177)
- 创(50703)
- 项目编号(47180)
- 创新(47152)
- 科研(45790)
- 教育部(45677)
- 期刊
- 济(171512)
- 经济(171512)
- 研究(114633)
- 中国(77301)
- 管理(55420)
- 学报(54304)
- 农(54120)
- 科学(51544)
- 财(50510)
- 教育(48099)
- 大学(41369)
- 学学(38410)
- 农业(37564)
- 融(37311)
- 金融(37311)
- 技术(32812)
- 业经(29749)
- 经济研究(26946)
- 财经(25017)
- 问题(21968)
- 经(21384)
- 图书(21243)
- 业(19380)
- 理论(18016)
- 科技(17932)
- 现代(17661)
- 技术经济(17535)
- 贸(17406)
- 商业(16974)
- 坛(16686)
共检索到566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畅 邓剑伟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电力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形成了新的挑战。电力行业需要借此契机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制定新的发展战略。通过分析京津冀地区电力行业在发电领域、输配电领域和售电领域的现状,结合电力行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可以得出电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在发电领域,需要优化地区的电厂布局,加快火电厂改造,推广多能源用电,在满足地区用电的同时,充分发挥地区能源优势,保护生态环境。在输配电领域,需要完善电网构建,建设坚强电网;采用新技术,提高电网输配电能力;发展智能电网,加快电网一体化建设。在售电领域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协同发展 电力行业 智能电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畅 邓剑伟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电力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形成了新的挑战。电力行业需要借此契机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制定新的发展战略。通过分析京津冀地区电力行业在发电领域、输配电领域和售电领域的现状,结合电力行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可以得出电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在发电领域,需要优化地区的电厂布局,加快火电厂改造,推广多能源用电,在满足地区用电的同时,充分发挥地区能源优势,保护生态环境。在输配电领域,需要完善电网构建,建设坚强电网;采用新技术,提高电网输配电能力;发展智能电网,加快电网一体化建设。在售电领域,需要推进京津冀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打造专业化的销售队伍,采取多种市场营销手段,坚持顾客导向,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服务能力。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协同发展 电力行业 智能电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卓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区域一体的对外开放格局创造了条件,区域对外开放水平具有较大的提升潜力和空间。研究了京津冀对外贸易、实际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京津冀对外开放所面临的国内外相关方面的严峻挑战,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层面探究了对外开放的基本思路,并根据现实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对外开放 协同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卓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区域一体的对外开放格局创造了条件,区域对外开放水平具有较大的提升潜力和空间。研究了京津冀对外贸易、实际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京津冀对外开放所面临的国内外相关方面的严峻挑战,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层面探究了对外开放的基本思路,并根据现实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对外开放 协同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殷会良 杜恒 王鹏苏 易芳馨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正式确立后,我国制定了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并加快落实推进。通过综合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相关政策的实施成效,研究揭示实现双碳目标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围绕区域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提出相关区域协同推进双碳目标落实的整体方案和政策建议,为双碳背景下京津冀区域协同研究提供实证依据,也为其他后发地区落实双碳目标、编制减碳背景下区域规划和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等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车卉淳 张旭凤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对河北省供应北京市场的蔬菜供应链体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指出,"冀菜进京"的供应链体系优化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大力发展与北京的"农超对接"、"农校对接"以及"农企对接";积极引入"订单农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电子信息平台的作用,促进产销信息有效对接;推进河北省蔬菜的供给侧改革,满足北京市场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等。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冀菜进京” 供应链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魏丽莹
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根据京津冀地区以及全国的人口普查数据,通过对人口的生育率、死亡率和迁移率进行系统的估计和预测,对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前后的人口结构变迁进行预测。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实施之后,北京在2020年成功将人口总数控制在2300万以下,但却付出了老龄化程度加深的代价。同样,天津也面临着老龄化加深的压力。河北省由于工作年龄流动人口的大幅增加,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人口红利"将长期存在,河北省将更具发展潜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姚一雯
一、河北省经济发展现状(一)经济总量较高,但增速下降。近年来,河北经济总量保持平稳增长,2013年GDP达2.8万亿元,稳居全国第六位,相对于其他省市而言,河北省经济总量已处于较高层次,在发展中更重视综合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河北省经济的总基本面良好,但经济增速明显下降。在经济增速方面,2013年河北省的GDP增长率为8.2%,创20年来新低,这可能与全国经济基本面和该省的传统产业改造有关;2013年河北省人均GDP为68 594元,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钤青莲 宋彦苍
在对河北省当前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剖析第三产业对经济以及容纳劳动力方面的贡献,突出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来解决就业问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以第三产业为着力点提出促进就业的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就业 第三产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红梅 李美羽
以京津冀物流人才的合作流动为切入点,探讨京津冀区域物流人才流动与合作现状以及制约因素,提出依赖政府、企业、行业及社会等多方主体,通过构建协同配置机制来缩小京津冀区域经济差异,通过合作竞争机制、柔性流动机制和激励自律机制来塑造京津冀物流业环境,为京津冀物流人才的整合发展提供解决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德洪
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是当前我国的三大国家举措,而流通在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也日益突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京津冀流通空间网络结构的作用就至关重要。本文借助于Logistic模型分析了流通节点城市流通空间网络结构的类型,得出"京津冀流通空间网络结构属于多中心平行型流通空间网络结构"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京津冀流通空间网络结构效率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炜 陈景新 薛楠 刘二亮
京津冀是我国雾霾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要想彻底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京津冀循环经济区域协同发展,不仅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区域一体化战略的重要突破口。运用综合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在系统梳理北京、天津、河北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个方面提出了京津冀地区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的基本途径。农业方面,根据资源禀赋统筹整合农业生产区,建设各类生态产业园,推动农业循环发展;工业方面,按照循环经济理念统筹规划空间布局,建设改造现有产业园区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构建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体系以减少污染物向外排放;服务业方面,基于比较优势合理规...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京津冀 一体化 协同发展 战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车卉淳 阙娇阳 付旋
农产品流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京津冀三地尚未建立起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流通渠道不畅、流通成本较高等问题依然存在,采取措施促进京津冀农产品流通模式协同发展势在必行。本文对京津冀地区包含的13个城市的农产品流通模式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并根据每类地区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以优化京津冀农产品流通模式,推进京津冀地区经济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 农产品流通模式 协同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宾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和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进程加快,京津边远县区和河北省利用京津核心区产业转移的政策优势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京津核心区域对周边地区仍然存在明显的产业"空吸作用",三地协调管理机制仍不健全、产业变迁的生态负外部性正逐渐凸显、产业融资的硬约束普遍存在。对此,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发挥市场在产业转移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提高产业承接的融资信贷水平,注重产业创新和产业变迁的生态性和可持续性。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非首都功能 产业升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蕾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产业布局优化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在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市场体系,人才资源,资源禀赋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京津冀三地在协同发展中要有不同的角色定位,提出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制造业协同发展的保障措施:建立协调发展机制,培养专业人才,完善服务机制,建立信息服务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