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17)
- 2023(8884)
- 2022(7635)
- 2021(6915)
- 2020(5413)
- 2019(12837)
- 2018(12383)
- 2017(21980)
- 2016(11986)
- 2015(13584)
- 2014(13613)
- 2013(13334)
- 2012(12953)
- 2011(12085)
- 2010(12385)
- 2009(11389)
- 2008(11300)
- 2007(10088)
- 2006(9249)
- 2005(8847)
- 学科
- 济(55706)
- 经济(55667)
- 管理(32326)
- 业(32232)
- 企(24997)
- 企业(24997)
- 中国(20906)
- 地方(20579)
- 农(16346)
- 业经(14110)
- 方法(14041)
- 数学(11442)
- 地方经济(11423)
- 数学方法(11296)
- 农业(11283)
- 贸(10916)
- 贸易(10903)
- 发(10887)
- 银(10766)
- 银行(10741)
- 制(10602)
- 融(10563)
- 金融(10563)
- 行(10545)
- 易(10458)
- 财(9926)
- 学(9903)
- 环境(8972)
- 技术(8831)
- 和(8511)
- 机构
- 学院(167176)
- 大学(164886)
- 济(70386)
- 经济(68758)
- 研究(67791)
- 管理(60730)
- 中国(53160)
- 理学(49697)
- 理学院(48974)
- 管理学(48255)
- 管理学院(47908)
- 京(40372)
- 科学(40019)
- 所(35087)
- 财(31428)
- 研究所(31382)
- 中心(30599)
- 农(29260)
- 江(27487)
- 北京(27171)
- 范(25118)
- 师范(24897)
- 院(24551)
- 业大(23170)
- 财经(23039)
- 州(22572)
- 农业(22519)
- 省(21219)
- 经(20808)
- 科学院(20681)
- 基金
- 项目(103963)
- 科学(81138)
- 研究(78819)
- 基金(71976)
- 家(62846)
- 国家(62254)
- 科学基金(52294)
- 社会(48951)
- 社会科(46385)
- 社会科学(46376)
- 省(41059)
- 基金项目(37124)
- 划(35892)
- 教育(35131)
- 编号(32934)
- 自然(31889)
- 自然科(31102)
- 自然科学(31094)
- 自然科学基金(30502)
- 发(29483)
- 资助(29096)
- 成果(27553)
- 课题(24731)
- 重点(24410)
- 发展(23866)
- 展(23430)
- 创(21870)
- 部(21792)
- 创新(20507)
- 年(19843)
共检索到293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并作重要讲话,讲话指出,要将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的认识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全面深刻阐述了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10年来,京津冀三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从重点突破到全面推进,协同发展成果丰硕,形成了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国平 吕爽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交通一体化水平提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及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翼”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仍面临京津冀占全国经济份额下降、区域内部差距扩大以及区域空间结构有待优化等新问题。下一个十年,京津冀地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的最新要求实现新作为,努力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结构优化、联系紧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富裕的、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安树伟 董红燕
采用双重差分法,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对比,以2015年为政策起点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交通一体化发展及产业协同发展四个重点领域的政策中期效应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北京常住人口规模下降产生了较明显的作用,有效改善了京津冀三地的环境质量,促进了三地交通一体化发展,但尚未对产业协同发展产生明显影响。这与政府推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导向和京津冀偏低的市场化水平有关。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建设世界级城市群,需要有效提升河北的发展水平,从根本上缩小河北与北京、天津的发展差距;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可持续的生态环境治理;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提高市场化水平,发挥市场在产业协同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政策效应评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秋杰
2016年10月28日,由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京津冀三地贸促会等联合主办的京津冀物流文化协同发展论坛在京召开。来自商务部以及京津冀三地物流主管部门和贸促会的领导,三地物流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三地物流协会负责人以及物流、快递、电子商务、传统商业等相关行业代表参加了会议,围绕京津冀物流协同发展与区域物流创新提升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关键词:
商务委员会 北京物资学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琪 周玉龙
2017年4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也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总目标将进入了全新阶段。恰逢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面临体制机制深度改革以及结构性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雄安这样一个零基础、平地起的特殊地区建设一个国家级战略新高地,对政府和社会各界来说都是一个重大挑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琪 周玉龙
2017年4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也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总目标将进入了全新阶段。恰逢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面临体制机制深度改革以及结构性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雄安这样一个零基础、平地起的特殊地区建设一个国家级战略新高地,对政府和社会各界来说都是一个重大挑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宏伟 魏琪嘉
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是推进能源生产消费革命的重要范例,是保障京津冀能源安全的战略举措。当前,京津冀能源发展面临保障供应压力大、能效水平两极分化、煤炭减量替代、大气污染重点防控等多重挑战,亟须从京津冀能源一体化建设、坚持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导向、增强科技和体制机制创新能力、加强区外区内能源合作等方面着力,提升京津冀能源系统安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
关键词:
能源安全 京津冀协同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爱萍
国家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提出,为三地科技协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文章分析了三地由于科技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创新成果区域间转化存在障碍、创新人才流动受制于体制约束等问题,阻碍了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效率。京津冀三地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需要在认清三地科技创新优势与困境的基础上,打造京津冀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制定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实现"官产学研"合作的新典型。通过京津冀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以建设高端人才聚集、流通工程、科技创新保障机制工程,推动大项目在天津和河北落户、推进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促进科技创
关键词:
京津冀 科技创新 创新资源 创新成果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久文 原倩
文章采用纵向历史比较和三大城市群横向比较的方法,划分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三大时空演化阶段——被动阶段、自动阶段和协同阶段,纠正了人们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认识的四大误区,并进一步界定了三大城市群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阶段及实践原则。通过把握京津冀战略地位和方向定位,打造"扁平化"城市体系和多元化动力机制,构建一体化要素市场和长效化协调机制,京津冀地区将实现向更高的协同阶段演进。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时空阶段 动力机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蔡雪媛 化秋平 李红花
同根同源的文化背景、同一整体的地理优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京津冀文化对接的机遇优势;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物质基础薄弱、区域一体化产生标准齐一的"异化文化"、三地文化的"马太效应"是京津冀文化对接的现实挑战;传承并创新文化基点、彰显三地文化个性,注重以强带弱、保持三地文化强大的张力与活力,协同发展区域经济、建立文化对接物质基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文化对接的基本策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文春
诗人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让天津市静海区闻名天下,上世纪80年代这里的大邱庄曾经号称"中国第一村"。静海区面积1414.9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其中16个建制镇)、384个行政村,总人口50余万人,是京津门户和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地理位置、资源、产业及其平台等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近日,工信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有关部门以及京津冀三地政府共同编制《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京津冀产业分工定位更加清晰,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协同创新实现新突破,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培育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协同机制更加健全,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对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久文
"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京津冀区域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布局优化、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境联治等方面蕴藏着巨大的协同潜能。为更好地推进这一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并增进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我们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中国人民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院长孙久文、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河北经贸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主任杨开忠、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张可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都市郊区发展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张强等专家学者,...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温天力
商贸流通业作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当前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的宏观经济背景下,需要进一步优化内部发展结构,发挥区域功能定位作用,实现商贸流通领域的一体化。本文通过分析三地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借助商贸流通生产函数,通过面板数据分析研究三地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商贸流通 发展评价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温天力
商贸流通业作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当前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的宏观经济背景下,需要进一步优化内部发展结构,发挥区域功能定位作用,实现商贸流通领域的一体化。本文通过分析三地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借助商贸流通生产函数,通过面板数据分析研究三地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商贸流通 发展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京津冀协同发展与物流一体化——第九届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述要
以物流一体化为先导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第八届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上的讲话
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共谋京津冀物流协同发展——在第九届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上的讲话
以“一盘棋”思想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天津实施
北京市大城市病治理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是跳出“北京思维”——《京津冀发展报告(2016):协同发展指数研究》评介
“双碳”目标引领京津冀产业链集群协同发展——“2021碳中和愿景下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综述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河北省高端制造业竞争力研究
京津冀金融协同大有可为——读《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研究》
京津冀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机理与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