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19)
- 2023(17743)
- 2022(15308)
- 2021(14200)
- 2020(11841)
- 2019(27252)
- 2018(26919)
- 2017(51418)
- 2016(27730)
- 2015(31178)
- 2014(30893)
- 2013(30346)
- 2012(28121)
- 2011(25313)
- 2010(25273)
- 2009(22782)
- 2008(22287)
- 2007(19254)
- 2006(16883)
- 2005(14869)
- 学科
- 济(115562)
- 经济(115448)
- 管理(80148)
- 业(75775)
- 企(61382)
- 企业(61382)
- 方法(49879)
- 数学(43405)
- 数学方法(42774)
- 中国(33265)
- 农(31525)
- 地方(28532)
- 财(27490)
- 业经(26071)
- 学(23633)
- 农业(21649)
- 贸(19725)
- 贸易(19709)
- 制(19568)
- 技术(19362)
- 易(18980)
- 环境(18878)
- 和(18603)
- 理论(18242)
- 银(17688)
- 银行(17641)
- 务(17191)
- 融(17140)
- 金融(17138)
- 财务(17108)
- 机构
- 大学(386756)
- 学院(385226)
- 管理(153578)
- 济(153091)
- 经济(149772)
- 理学(132616)
- 研究(131346)
- 理学院(131113)
- 管理学(128618)
- 管理学院(127909)
- 中国(98548)
- 京(85190)
- 科学(82345)
- 财(69119)
- 所(65600)
- 农(63098)
- 中心(59920)
- 研究所(59698)
- 业大(58576)
- 江(56437)
- 财经(55092)
- 北京(54484)
- 范(52079)
- 师范(51582)
- 经(50206)
- 农业(48976)
- 院(48468)
- 州(46076)
- 经济学(45056)
- 师范大学(41800)
- 基金
- 项目(267183)
- 科学(210125)
- 研究(195160)
- 基金(192725)
- 家(168088)
- 国家(166689)
- 科学基金(143602)
- 社会(122322)
- 社会科(115961)
- 社会科学(115928)
- 省(104496)
- 基金项目(102340)
- 自然(93640)
- 自然科(91430)
- 自然科学(91409)
- 自然科学基金(89728)
- 教育(89280)
- 划(88105)
- 编号(79880)
- 资助(79227)
- 成果(63863)
- 发(59684)
- 重点(59616)
- 部(58203)
- 创(55620)
- 课题(54709)
- 创新(51895)
- 科研(50913)
- 国家社会(50177)
- 教育部(49725)
- 期刊
- 济(168014)
- 经济(168014)
- 研究(112866)
- 中国(79372)
- 学报(61409)
- 管理(57172)
- 农(56933)
- 科学(56693)
- 财(51984)
- 大学(46953)
- 教育(45393)
- 学学(43646)
- 农业(39876)
- 技术(35639)
- 融(32901)
- 金融(32901)
- 业经(28927)
- 经济研究(26349)
- 财经(26079)
- 图书(23183)
- 经(22275)
- 问题(22147)
- 业(20819)
- 科技(20266)
- 资源(18981)
- 技术经济(18889)
- 理论(18334)
- 版(17552)
- 现代(17071)
- 商业(16964)
共检索到573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聪 朱先奇 刘玎琳 周立群
将科技资源配置分为科技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两个阶段,采用超效率CCR模型对京津冀科技资源研发阶段与转化阶段效率进行测度,并进一步利用面板Tobit模型分析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冀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明显低于科技研发效率;京津冀三地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存在严重分化现象;产业结构和经济开放程度分别对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阶段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在协同发展过程中,应根据京津冀城市功能定位,实现错位发展、融合发展。同时,应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促进创新要素合理有序流动,实现区域总体创新水平提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潘玉香 赵梦琳 朱文宇
为提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效率,利用DEA方法,对京津冀地区文化产业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其中,北京文化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最高,天津资源配置效率有所波动,而河北省资源配置效率不佳;京津冀整体相比于长三角地区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文化产业资源配置目标调整和改进方案。最后,提出了提高京津冀协同发展文化产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侯兴蜀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北京市职业教育资源总量和配置影响巨大。通过大范围调查、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发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已经并将持续对北京市职业教育产生较大影响。北京市职业教育规模和结构正在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自身转型升级压力很大,资源分散问题凸显,优化配置任务十分艰巨。2015年至2017年的实践表明,北京市职业教育在自我品质提升和对外辐射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行业总量限制、体系不健全、产教融合不充分、区域发展不平衡、跨区域协作不力的问题。建议未来北京市职业教育坚定走"(体量)小而精(致、彩)"的特色发展之路。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贴合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服务区域人才需求,推动设施空间布局调整、学校功能转型和专业结构调整。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京津冀协同发展 资源配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姚一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这种不平衡和不充分呈现出更复杂的变化趋势,发展的"不平衡"首先体现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发展的"不充分"在行业领域中表现尤为明显。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也明确提及应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创新平台和新增长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文辉 郭唐兵
依据2003~201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DEA-TOBIT两阶段法,实证分析我国农田水利运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目前,我国农田水利运营效率低下,区域性差距明显,其中东部地区运营效率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中部地区农田水利运营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是纯技术效率不足,西部地区则主要源自规模效率低下。农田水利运营效率低下的根源在于其自身的"准公共产品"性质,"以补代资"是提高其运营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田水利运营效率 以补代资 数据包络分析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小荣 尹继志 刘洁 孙忠艳
本文以京津冀地区金融协同度为研究对象,选取2007—2018年京津冀地区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三维度对京津冀地区金融协同度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协同度发展趋势相似,均呈两段式发展;2015年以来,三地的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协同度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金融规模各子指标对协同程度的影响较为均匀;金融结构的子指标中,保险密度对结果影响最为显著;金融效率的子指标中:GDP/FDI、货币化率对结果影响最为显著。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玚 裴媛
京津冀作为我国第一个以国家战略提出的协同发展规划区域,承载了国家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众望,若能充分发挥三地各自的比较优势,必然能最大限度通过科技金融支撑三地的协同发展,并最终实现各自的发展目标定位。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科技型企业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母爱英 冯盼 武建奇
京津冀海洋产业链目前处于断链、不完整阶段,存在产业链不对称、产业关联性差、政府推动力不足等问题,亟需从区域的视角,构建培育完整的京津冀海洋产业链,在制度、政策和技术保障下,壮大京津海洋产业、加强区域间产业协作、延伸已有产业链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春生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处于核心地位。本文以区域产业结构相关理论为指导,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从三次产业的结构状况、分行业的区位商和产业结构的关联度三个方面对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状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测算和分析,并提出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连莲 叶旭廷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经济学本质是实现生产性要素的重新分配与布局,"飞地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能够促进实现区域间要素的有效流动与利益诉求的合理分配。本文首先从发展目标、利益倾向、产业联通与兼容三个维度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三地的选择进行分析,进而结合"飞地经济"模式在平衡利益诉求、调整产业均衡、实现共同发展方面的优势,从制度建设和飞地布局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飞地经济 利益倾向 产业布局 协同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赫鹏飞 宇小兵
人才是文化经济繁荣发展的核心动力,京津冀文化产业的一体化离不开人才资源的一体化。目前京津冀文化产业人才资源分布不均衡,人才合作和共建机制尚不完善。实现京津冀文化产业人才共建共享与合理配置,是推动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应加快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步伐;实现京津冀文化产业谋篇布局与人才规划同频共振;实现京津冀文化产业人才信息互通互融;实现京津冀文化产业人才共育共引;实现京津冀文化产业人才评价体系互认互准。
关键词:
京津冀 文化产业人才 合理配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金林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就斐然,重大国家战略的势能正在转变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动力源之一,要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这赋予了京津冀新的重大使命,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形成新增长极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作为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在新的起点上,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扎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更好地发挥京津冀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流动人口的作用,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爱萍
国家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提出,为三地科技协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文章分析了三地由于科技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创新成果区域间转化存在障碍、创新人才流动受制于体制约束等问题,阻碍了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效率。京津冀三地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需要在认清三地科技创新优势与困境的基础上,打造京津冀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制定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实现"官产学研"合作的新典型。通过京津冀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以建设高端人才聚集、流通工程、科技创新保障机制工程,推动大项目在天津和河北落户、推进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促进科技创
关键词:
京津冀 科技创新 创新资源 创新成果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平 吕爽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以来,京津冀地区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取得诸多进展,致力于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构建分工合理的创新发展格局,但仍然面临创新资源分布失衡、创新能级差距过大、北京创新辐射带动作用不足、创新链与产业链不匹配、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应立足和巩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积极成果,根据京津冀创新基础和现状格局,建立起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效衔接的体制机制,以实现“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新要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伟 董浩然 安树伟
基于DEA方法和空间自相关模型,测算并分析2007—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度及空间演化特征。研究发现:(1)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度均值呈缓慢下降趋势;(2)京津冀各地区间协同发展度变异系数变动幅度较小,但协同发展度差距总体表现为平稳上升态势;(3)从协同发展度空间分布看,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度呈现北高南低、由内向外依次递减的特征。并进一步从时空两个维度,对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度进行空间分异与自相关分析评估,横向比对各城市协同发展度状况,纵向探究协同发展度空间演化规律与特征,剖析各城市协同度发展变化成因,旨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区域内部协同,提升京津冀城市群整体协同发展度,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行政垄断、替代竞争与中国铁路运输业经济效率——基于SBM-DEA模型和面板Tobit的两阶段分析
综合性收入补贴对中国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DEA-TobiT两阶段法
国产机器人企业研发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Tobit两阶段分析法
垄断、替代竞争与中国有线电视产业经济效率——基于SBM-DEA模型和面板ToBiT的两阶段分析
基于DEA-Tobit两阶段法的东部地区商贸流通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的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中国城市群资源配置效率测度与提升方略:以京津冀城市群为重点的分析
集团网络决策权配置效率评价模型构建——基于两阶段DEA模型
京津冀金融资源配置与科技创新的协同效益
京津冀地区绿色经济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超效率SBM和Tobit模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