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73)
2023(8529)
2022(7326)
2021(6685)
2020(5404)
2019(12397)
2018(12296)
2017(23180)
2016(12735)
2015(14544)
2014(14690)
2013(14600)
2012(14300)
2011(12944)
2010(13542)
2009(12765)
2008(13142)
2007(12142)
2006(11316)
2005(10930)
作者
(38607)
(32144)
(31880)
(30469)
(20249)
(15435)
(14531)
(12377)
(12157)
(11910)
(11077)
(10840)
(10424)
(10254)
(10251)
(9807)
(9655)
(9437)
(9198)
(9070)
(8365)
(7910)
(7872)
(7476)
(7463)
(7191)
(7156)
(7104)
(6683)
(6416)
学科
(57099)
经济(57029)
管理(35160)
(33622)
(25404)
企业(25404)
(21897)
中国(20627)
税收(20424)
(20248)
地方(20182)
(17946)
(16040)
方法(14590)
业经(13852)
农业(12079)
(12048)
数学(11758)
数学方法(11471)
(11341)
(11334)
银行(11327)
地方经济(11073)
(10958)
(10858)
金融(10858)
(10825)
贸易(10812)
(10584)
(10341)
机构
学院(184535)
大学(182161)
(73898)
经济(72100)
研究(69960)
管理(63037)
中国(56481)
理学(51058)
理学院(50328)
管理学(49313)
管理学院(48963)
(44303)
科学(42488)
(42257)
(37568)
研究所(32662)
(31876)
(31429)
中心(31339)
北京(30242)
财经(29774)
(26707)
(26554)
师范(26457)
(25946)
(25563)
业大(25016)
(24744)
农业(23941)
经济学(21760)
基金
项目(105740)
科学(81508)
研究(80708)
基金(72396)
(62420)
国家(61805)
科学基金(51762)
社会(49486)
社会科(46765)
社会科学(46753)
(42059)
基金项目(36997)
(35833)
教育(35658)
编号(34220)
自然(30964)
资助(30700)
成果(30470)
自然科(30216)
自然科学(30211)
自然科学基金(29613)
(28924)
课题(25316)
重点(24108)
发展(23570)
(23167)
(21865)
(21677)
(21418)
(20827)
期刊
(100111)
经济(100111)
研究(69333)
中国(48145)
(32469)
(31738)
学报(28458)
教育(26343)
管理(26077)
科学(25019)
(22336)
金融(22336)
农业(21416)
大学(21416)
学学(19568)
业经(17009)
技术(16788)
(16765)
(15853)
经济研究(15271)
财经(14351)
税务(14072)
问题(13114)
(12404)
国际(11115)
(11097)
(10723)
图书(10384)
世界(9236)
(8953)
共检索到326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徐妍  
作为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税收在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京津冀地区的税收协调中出现了诸如过度税收竞争、缺乏利益协调机制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从税收政策、税收征管、税收分享等层面进行协调,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利共赢。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范辉  
京津冀协同发展,离不开公平正义的税收环境。税收风险管理是国际税收管理的发展趋势,已成为新时代加强依法治税工作的重要突破点。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创新税收风险管理,是目前亟需深入探索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基于这一视角,本文总结了税收风险协同管理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剖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税收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共享信息数据、统一企业标准、完善指标模型、同步风险应对等政策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玉  
京津冀三地税收和人均税收不均衡,北京市财政支出压力最大,在税收优惠和税收征缴等政策上,三地也存在差异。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存在的税收问题表现在:京津冀政府间税收分配协调机制缺失,京津冀产业转移使转出地税收短期内下滑,总部经济税收政策导致京津冀税收和税源背离。科学的税收分享政策应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性制度保障,要探索建立京津冀税收分享和产值分计制度,设立京津冀税收协调机构,设立税收分享缓冲期,制定总部经济和分公司税收分享政策,制定园区合作税收分享政策,制定中央财政扶持政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莉苹  侯学钢  
中共"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地区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优先层面,目前旅游和交通一体化进入三大省(直辖市)级行政单元优先实施和操作落地阶段。从旅游学系统论和区域科学发展观出发,基于城市—区域空间系统论的综合统筹学研究方法,按照国家提出的区域协同发展的总要求,通过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旅游交通配套体系SWOT分析,对京津冀旅游交通一体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区域一体化旅游交通集散体系和旅游立体交通方式的系统架构进行了科学规划和理论研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春生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处于核心地位。本文以区域产业结构相关理论为指导,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从三次产业的结构状况、分行业的区位商和产业结构的关联度三个方面对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状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测算和分析,并提出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连莲  叶旭廷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经济学本质是实现生产性要素的重新分配与布局,"飞地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能够促进实现区域间要素的有效流动与利益诉求的合理分配。本文首先从发展目标、利益倾向、产业联通与兼容三个维度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三地的选择进行分析,进而结合"飞地经济"模式在平衡利益诉求、调整产业均衡、实现共同发展方面的优势,从制度建设和飞地布局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金林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就斐然,重大国家战略的势能正在转变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动力源之一,要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这赋予了京津冀新的重大使命,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形成新增长极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作为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在新的起点上,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扎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更好地发挥京津冀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流动人口的作用,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谷彦芳  王坤  李克桥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产业转移税收分享政策,涉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以及京津冀三地同级政府之间两个方面的关系,需要三地政府之间有效协商和协调,也需要中央政府进行有效干预。产业转移税收分享政策和税收分享比例的有效设计和运行实施,将关系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成败、产业转移的顺利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等各个发展的重要方面。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虎  乔标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研究产业协同发展既有实践需要,也有理论价值。协同发展是区域多目标下的共赢,其意味着各自产业之间能够相互影响,相互感应。目前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存在区域发展价值取向单一、市场活力弱、河北承接转移能力差等困境。未来在诸多保障措施中,应特别重视京津冀三地增量利益共享机制、环境保护和治理以及新兴产业培育等。在未来规划实施过程中,要能对协同发展水平进行客观度量。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目前河北的经济主要受自身资本存量和劳动力影响,北京对其影响非常有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平  李玉红  
京津冀三地在财税方面还存在经济发展致财力不平衡、地方财政利益与协同发展相冲突等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三地协同发展。在充分遵循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及平衡与统筹兼顾的财政原则、生态补偿原则和政府与市场作用相结合的原则的基础上,协同发展经济、适度的财政转移支付、健全地方税体系以增强地方财力、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项基金、解决好三地税收协同及落实税收分享政策,将是破解难题的对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母爱英  冯盼  武建奇  
京津冀海洋产业链目前处于断链、不完整阶段,存在产业链不对称、产业关联性差、政府推动力不足等问题,亟需从区域的视角,构建培育完整的京津冀海洋产业链,在制度、政策和技术保障下,壮大京津海洋产业、加强区域间产业协作、延伸已有产业链条。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祝尔娟  
从京津冀发展现实来看,北京"大城市病"的实质是在有限的空间里集中了过多的功能,只有功能疏解才是明智之举。北京城市功能疏解对区域产业、交通、生态、公共服务等布局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是北京实现产业升级和阶段跃升的最好时机。北京应从五个方面发挥对区域的核心引领带动作用:一是在"瘦身"中"强体",即通过功能疏解,突破发展瓶颈,更好地发挥首都核心功能;二是在区域合作中"增能",即提升北京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三是在"输出"中"带动",即通过产业技术的扩散转移,促进京津冀产业整合、布局优化、链接融合;四是构建科技与产业对接平台,探索资源整合、资本运营新模式,充分发挥北京科技引领作用;五是通过疏解部分行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宇  赵雲泰  
京津冀地区处于我国3个"增长极"所在区域之一,在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它对于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土地开发强度是衡量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政府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实现空间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目前,京津冀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城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皮建才  薛海玉  殷军  
本文从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角度,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区域内的产业转移模型,本文发现,如果区域内不同地区对经济增长和功能拥挤效应的重视程度不同,那么产业从功能拥挤程度较高的地区迁往功能拥挤程度较低的地区会使整个区域的社会福利水平提高。本文还发现,当功能拥挤程度较高的地区不太重视功能拥挤效应时,产业转移将使功能拥挤程度较高的地区的社会福利水平降低,使功能拥挤程度较低的地区的社会福利水平提高;而当功能拥挤程度较高的地区非常重视功能拥挤效应时,产业转移将同时提高两地的社会福利水平。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皮建才  赵润之  
本文研究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治理。在考虑跨界污染的情况下,通过建立动态博弈模型,我们对京津冀的两个代表性地区在环境治理中实行单边治理还是共同治理进行了比较分析。相对发达地区和相对落后地区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不同,而且相对发达地区采用清洁技术而相对落后地区则采用污染技术。研究发现,相比单边治理,共同治理能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相对发达地区的福利水平以及两个地区整体的社会福利,但是相对落后地区的社会福利会下降。为了使共同治理得以实现,相对发达地区必须对相对落后地区进行补偿,而且跨界污染系数越高补偿数额越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