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54)
- 2023(15106)
- 2022(13149)
- 2021(12424)
- 2020(10260)
- 2019(23550)
- 2018(23495)
- 2017(44422)
- 2016(24421)
- 2015(27734)
- 2014(27825)
- 2013(27615)
- 2012(25992)
- 2011(23426)
- 2010(23716)
- 2009(21691)
- 2008(21388)
- 2007(18858)
- 2006(16876)
- 2005(15199)
- 学科
- 济(102680)
- 经济(102566)
- 管理(67987)
- 业(63422)
- 企(51687)
- 企业(51687)
- 方法(41103)
- 数学(34780)
- 数学方法(34313)
- 中国(31216)
- 地方(27904)
- 农(27743)
- 财(27568)
- 学(25084)
- 业经(22997)
- 制(18999)
- 农业(18468)
- 贸(17994)
- 贸易(17978)
- 理论(17674)
- 易(17288)
- 和(16357)
- 银(16150)
- 银行(16101)
- 环境(15926)
- 技术(15720)
- 融(15668)
- 金融(15667)
- 行(15504)
- 教育(14799)
- 机构
- 大学(348794)
- 学院(345966)
- 济(133818)
- 管理(132805)
- 经济(130658)
- 研究(122484)
- 理学(113533)
- 理学院(112099)
- 管理学(109981)
- 管理学院(109365)
- 中国(91795)
- 京(78671)
- 科学(78073)
- 财(64766)
- 所(63411)
- 农(58069)
- 研究所(57346)
- 中心(54476)
- 江(52408)
- 业大(52116)
- 北京(50923)
- 范(49286)
- 财经(49029)
- 师范(48815)
- 农业(45300)
- 经(44386)
- 院(44373)
- 州(42960)
- 师范大学(39596)
- 经济学(39195)
- 基金
- 项目(230610)
- 科学(179518)
- 研究(169254)
- 基金(163978)
- 家(143061)
- 国家(141799)
- 科学基金(120461)
- 社会(104114)
- 社会科(98361)
- 社会科学(98338)
- 省(90397)
- 基金项目(86962)
- 自然(78061)
- 教育(77755)
- 划(76651)
- 自然科(76212)
- 自然科学(76193)
- 自然科学基金(74809)
- 编号(69753)
- 资助(67842)
- 成果(58103)
- 发(52214)
- 重点(51722)
- 部(49821)
- 课题(49302)
- 创(47381)
- 创新(44149)
- 科研(43519)
- 项目编号(42727)
- 大学(42434)
- 期刊
- 济(156989)
- 经济(156989)
- 研究(108094)
- 中国(75674)
- 学报(57905)
- 农(53628)
- 科学(52230)
- 管理(50673)
- 财(49031)
- 教育(46025)
- 大学(43287)
- 学学(40135)
- 农业(37419)
- 技术(30971)
- 融(30829)
- 金融(30829)
- 业经(25826)
- 经济研究(24387)
- 财经(23987)
- 图书(21394)
- 经(20477)
- 问题(20352)
- 业(19413)
- 科技(17204)
- 理论(17025)
- 技术经济(16541)
- 版(16190)
- 现代(15832)
- 资源(15578)
- 实践(15569)
共检索到534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凤 许慧远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具体体现,是以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必然要求,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协同创新是国家、区域、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不同创新主体,基于目标利益驱动,通过创新要素的有机配合与相互作用,产生单要素所无法实现的整体效应的过程。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依靠创新驱动,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推动形成京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贵 温科
协同创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2008—2013年京津冀"企业—研究机构—政府"的协同创新现状,基于"三螺旋"创新理论,构建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创新网络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企业""企业—政府"的网络关系对京津冀协同创新效率具有一定的显著影响,而"企业—研究机构"的网络关系不具有显著影响。应分别建立并完善以企业、政府、研究机构三者为核心的协同创新网络链条,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贵 温科
协同创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2008—2013年京津冀"企业—研究机构—政府"的协同创新现状,基于"三螺旋"创新理论,构建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创新网络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企业""企业—政府"的网络关系对京津冀协同创新效率具有一定的显著影响,而"企业—研究机构"的网络关系不具有显著影响。应分别建立并完善以企业、政府、研究机构三者为核心的协同创新网络链条,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春生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处于核心地位。本文以区域产业结构相关理论为指导,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从三次产业的结构状况、分行业的区位商和产业结构的关联度三个方面对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状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测算和分析,并提出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连莲 叶旭廷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经济学本质是实现生产性要素的重新分配与布局,"飞地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能够促进实现区域间要素的有效流动与利益诉求的合理分配。本文首先从发展目标、利益倾向、产业联通与兼容三个维度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三地的选择进行分析,进而结合"飞地经济"模式在平衡利益诉求、调整产业均衡、实现共同发展方面的优势,从制度建设和飞地布局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飞地经济 利益倾向 产业布局 协同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金林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就斐然,重大国家战略的势能正在转变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动力源之一,要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这赋予了京津冀新的重大使命,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形成新增长极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作为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在新的起点上,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扎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更好地发挥京津冀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流动人口的作用,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苑秀娥 王佳伟 刘浩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若要实现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重点之一就是要推动京津冀地区科技协同创新。本文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实现科技协同创新的基础:产业基础雄厚、创新资源丰富、政府高度重视,进而基于三螺旋模型理论,提出了将知识协同创新、技术协同创新和制度协同创新三者相结合的科技协同创新的思路,结合京津冀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实现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的具体实施路径及对策,以期对促进京津冀地区的科技协同创新和协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三螺旋模型 协同创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母爱英 冯盼 武建奇
京津冀海洋产业链目前处于断链、不完整阶段,存在产业链不对称、产业关联性差、政府推动力不足等问题,亟需从区域的视角,构建培育完整的京津冀海洋产业链,在制度、政策和技术保障下,壮大京津海洋产业、加强区域间产业协作、延伸已有产业链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伞锋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会,将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到重大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既破解了三地发展的瓶径,也为全面深化改革打开了一扇窗,找到了切入点。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涉及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许多方面,对于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完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皮建才 薛海玉 殷军
本文从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角度,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区域内的产业转移模型,本文发现,如果区域内不同地区对经济增长和功能拥挤效应的重视程度不同,那么产业从功能拥挤程度较高的地区迁往功能拥挤程度较低的地区会使整个区域的社会福利水平提高。本文还发现,当功能拥挤程度较高的地区不太重视功能拥挤效应时,产业转移将使功能拥挤程度较高的地区的社会福利水平降低,使功能拥挤程度较低的地区的社会福利水平提高;而当功能拥挤程度较高的地区非常重视功能拥挤效应时,产业转移将同时提高两地的社会福利水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安岩 耿晓 郝晓雅
京津冀产业的协同发展对河北省来说是一次重大机遇,其中既涉及产业承接与转移又关系到推进河北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作为产业的主体、市场的主体,基于企业视角的研究不可或缺。文章通过分析企业影响转移的因素与河北省自身情况,提出河北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吸引优秀企业上可以着重从打造成本优势、推动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吸引与培养高端人才等四个方面上做文章。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协同发展 企业转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安岩 耿晓 郝晓雅
京津冀产业的协同发展对河北省来说是一次重大机遇,其中既涉及产业承接与转移又关系到推进河北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作为产业的主体、市场的主体,基于企业视角的研究不可或缺。文章通过分析企业影响转移的因素与河北省自身情况,提出河北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吸引优秀企业上可以着重从打造成本优势、推动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吸引与培养高端人才等四个方面上做文章。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协同发展 企业转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安岩 耿晓 郝晓雅
京津冀产业的协同发展对河北省来说是一次重大机遇,其中既涉及产业承接与转移又关系到推进河北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作为产业的主体、市场的主体,基于企业视角的研究不可或缺。文章通过分析企业影响转移的因素与河北省自身情况,提出河北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吸引优秀企业上可以着重从打造成本优势、推动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吸引与培养高端人才等四个方面上做文章。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协同发展 企业转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俊炯
本文分析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合作方向及路径。从必要性来看,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是优化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的必然要求,是减少重复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三地发展中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从可行性来看,三地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发展处于不同梯度,存在一定互补性,为实现区域内产业合理分工、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利用潜力模型计算得出北京、天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潜力值,根据不同潜力能级划定出三地开展产业合作的空间圈域——京津核心区,唐山、保定、廊坊、沧州、石家庄、邯郸产业协作区和秦皇岛、邢台、衡水、张家口、承德联动支撑区。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潜力模型 产业合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龙
京津冀地区具有重要的地理优势和政治地位,拥有领先的科技教育资源等,但面临瓶颈性的制约因素,如可持续发展问题,竞争力提升问题等。京津冀三地各有突出的比较优势,通过协同发展可以使各自的优势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和利用。怎么样实现协同发展能更进一步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水平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京津冀地区 协同发展 协同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