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90)
- 2023(15062)
- 2022(13090)
- 2021(12109)
- 2020(10060)
- 2019(23019)
- 2018(23114)
- 2017(43911)
- 2016(23844)
- 2015(27063)
- 2014(27220)
- 2013(27017)
- 2012(25453)
- 2011(23216)
- 2010(23540)
- 2009(21780)
- 2008(21278)
- 2007(18944)
- 2006(17064)
- 2005(15462)
- 学科
- 济(115481)
- 经济(115369)
- 管理(66869)
- 业(62123)
- 企(50487)
- 企业(50487)
- 方法(42833)
- 数学(36496)
- 数学方法(36056)
- 中国(30895)
- 地方(29685)
- 农(27250)
- 业经(24368)
- 学(24212)
- 财(21886)
- 制(18578)
- 农业(18544)
- 贸(18261)
- 贸易(18248)
- 易(17530)
- 地方经济(17238)
- 理论(16953)
- 环境(16673)
- 和(16667)
- 银(16633)
- 融(16591)
- 银行(16591)
- 金融(16590)
- 行(16008)
- 技术(15487)
- 机构
- 大学(348038)
- 学院(345825)
- 济(143061)
- 经济(139885)
- 管理(133405)
- 研究(123772)
- 理学(113739)
- 理学院(112365)
- 管理学(110413)
- 管理学院(109794)
- 中国(92974)
- 京(78265)
- 科学(76267)
- 财(63580)
- 所(63567)
- 研究所(57411)
- 农(55407)
- 中心(54820)
- 江(51846)
- 北京(50923)
- 业大(50418)
- 财经(49993)
- 范(47831)
- 师范(47394)
- 经(45201)
- 院(44670)
- 农业(43008)
- 经济学(42687)
- 州(42394)
- 师范大学(38356)
- 基金
- 项目(227025)
- 科学(177294)
- 研究(167312)
- 基金(162293)
- 家(140899)
- 国家(139679)
- 科学基金(119150)
- 社会(104560)
- 社会科(98979)
- 社会科学(98953)
- 省(88412)
- 基金项目(85853)
- 自然(76272)
- 教育(76016)
- 划(74582)
- 自然科(74456)
- 自然科学(74442)
- 自然科学基金(73076)
- 编号(68474)
- 资助(67509)
- 成果(56624)
- 发(52197)
- 重点(50624)
- 部(49273)
- 课题(48108)
- 创(46324)
- 创新(43238)
- 科研(42471)
- 国家社会(42273)
- 教育部(42140)
- 期刊
- 济(170840)
- 经济(170840)
- 研究(109866)
- 中国(72769)
- 学报(54404)
- 管理(51896)
- 农(51425)
- 科学(50449)
- 财(46632)
- 教育(41976)
- 大学(41204)
- 学学(38354)
- 农业(35848)
- 融(32129)
- 金融(32129)
- 技术(31723)
- 经济研究(27119)
- 业经(26705)
- 财经(24819)
- 问题(21800)
- 经(21309)
- 图书(19945)
- 技术经济(18398)
- 业(18229)
- 理论(17222)
- 科技(16669)
- 现代(16274)
- 贸(16088)
- 世界(15615)
- 商业(15550)
共检索到536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连莲 叶旭廷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经济学本质是实现生产性要素的重新分配与布局,"飞地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能够促进实现区域间要素的有效流动与利益诉求的合理分配。本文首先从发展目标、利益倾向、产业联通与兼容三个维度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三地的选择进行分析,进而结合"飞地经济"模式在平衡利益诉求、调整产业均衡、实现共同发展方面的优势,从制度建设和飞地布局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飞地经济 利益倾向 产业布局 协同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春生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处于核心地位。本文以区域产业结构相关理论为指导,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从三次产业的结构状况、分行业的区位商和产业结构的关联度三个方面对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状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测算和分析,并提出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金林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就斐然,重大国家战略的势能正在转变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动力源之一,要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这赋予了京津冀新的重大使命,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形成新增长极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作为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在新的起点上,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扎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更好地发挥京津冀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流动人口的作用,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母爱英 冯盼 武建奇
京津冀海洋产业链目前处于断链、不完整阶段,存在产业链不对称、产业关联性差、政府推动力不足等问题,亟需从区域的视角,构建培育完整的京津冀海洋产业链,在制度、政策和技术保障下,壮大京津海洋产业、加强区域间产业协作、延伸已有产业链条。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皮建才 薛海玉 殷军
本文从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角度,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区域内的产业转移模型,本文发现,如果区域内不同地区对经济增长和功能拥挤效应的重视程度不同,那么产业从功能拥挤程度较高的地区迁往功能拥挤程度较低的地区会使整个区域的社会福利水平提高。本文还发现,当功能拥挤程度较高的地区不太重视功能拥挤效应时,产业转移将使功能拥挤程度较高的地区的社会福利水平降低,使功能拥挤程度较低的地区的社会福利水平提高;而当功能拥挤程度较高的地区非常重视功能拥挤效应时,产业转移将同时提高两地的社会福利水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凤 许慧远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具体体现,是以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必然要求,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协同创新是国家、区域、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不同创新主体,基于目标利益驱动,通过创新要素的有机配合与相互作用,产生单要素所无法实现的整体效应的过程。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依靠创新驱动,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推动形成京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安岩 耿晓 郝晓雅
京津冀产业的协同发展对河北省来说是一次重大机遇,其中既涉及产业承接与转移又关系到推进河北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作为产业的主体、市场的主体,基于企业视角的研究不可或缺。文章通过分析企业影响转移的因素与河北省自身情况,提出河北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吸引优秀企业上可以着重从打造成本优势、推动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吸引与培养高端人才等四个方面上做文章。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协同发展 企业转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安岩 耿晓 郝晓雅
京津冀产业的协同发展对河北省来说是一次重大机遇,其中既涉及产业承接与转移又关系到推进河北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作为产业的主体、市场的主体,基于企业视角的研究不可或缺。文章通过分析企业影响转移的因素与河北省自身情况,提出河北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吸引优秀企业上可以着重从打造成本优势、推动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吸引与培养高端人才等四个方面上做文章。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协同发展 企业转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安岩 耿晓 郝晓雅
京津冀产业的协同发展对河北省来说是一次重大机遇,其中既涉及产业承接与转移又关系到推进河北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作为产业的主体、市场的主体,基于企业视角的研究不可或缺。文章通过分析企业影响转移的因素与河北省自身情况,提出河北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吸引优秀企业上可以着重从打造成本优势、推动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吸引与培养高端人才等四个方面上做文章。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协同发展 企业转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俊炯
本文分析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合作方向及路径。从必要性来看,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是优化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的必然要求,是减少重复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三地发展中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从可行性来看,三地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发展处于不同梯度,存在一定互补性,为实现区域内产业合理分工、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利用潜力模型计算得出北京、天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潜力值,根据不同潜力能级划定出三地开展产业合作的空间圈域——京津核心区,唐山、保定、廊坊、沧州、石家庄、邯郸产业协作区和秦皇岛、邢台、衡水、张家口、承德联动支撑区。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潜力模型 产业合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伏彬 董建梅 郑艳玲
在与京津高校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河北高校应需根据自身实际,采取借势发展策略和主动合作心态,确立合作重点,在学校定位、招生就业、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河北高校 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龙
京津冀地区具有重要的地理优势和政治地位,拥有领先的科技教育资源等,但面临瓶颈性的制约因素,如可持续发展问题,竞争力提升问题等。京津冀三地各有突出的比较优势,通过协同发展可以使各自的优势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和利用。怎么样实现协同发展能更进一步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水平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京津冀地区 协同发展 协同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邬晓霞 卫梦婉 高见
通过对京津冀三地间产业合作案例分析,2014年以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呈现"协同发展进度加快,产业合作领域拓宽,行业组织作用显现"的总体特征;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包括共建产业转移园区、产业搬迁、跨区投资设立公司三种。并对比分析了三种模式,从而提出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协同 合作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德洪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本文的理论模型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本质应是"共生"的关系,共生是发展的目标,"协同"是发展的方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应是实现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一体化、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京津冀环保一体化、京津冀政策一体化。
关键词:
协同发展 共生 一体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魏丽华
推动京津冀三地市场的协同发展,是增强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竞争力,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市场的协同发展,从本质上需要破除横亘在要素流通过程中的各种壁垒,推动要素流动的自由化。就目前而言,京津冀的市场协同发展现状不尽如人意。该文通过构建方程,既测算了京津冀市场整体的相对价格方差,描绘了近15年京津冀的市场协同脉络,还测算了京—津、京—冀和津—冀等3组相邻省市的相对价格方差,以及这些数值与京津冀市场整体相对价格方差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相邻省市之间的市场协同度以及其与整体协同度之间的差异程度。通过对数据的测算与分析,我们总结出了相关的思路,以资借鉴。
关键词:
京津冀 市场壁垒 市场协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