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28)
- 2023(14703)
- 2022(12084)
- 2021(10886)
- 2020(8833)
- 2019(19881)
- 2018(19681)
- 2017(37600)
- 2016(20674)
- 2015(23252)
- 2014(23304)
- 2013(22644)
- 2012(21374)
- 2011(19520)
- 2010(20067)
- 2009(18641)
- 2008(18374)
- 2007(16726)
- 2006(15412)
- 2005(14338)
- 学科
- 济(90887)
- 经济(90797)
- 管理(54390)
- 业(52922)
- 企(39017)
- 企业(39017)
- 中国(30338)
- 农(30248)
- 方法(29252)
- 地方(26476)
- 数学(25221)
- 数学方法(24859)
- 业经(21414)
- 贸(21408)
- 贸易(21395)
- 易(20794)
- 财(20344)
- 农业(19875)
- 学(18852)
- 制(17670)
- 发(15784)
- 银(15524)
- 银行(15489)
- 行(15057)
- 融(14939)
- 金融(14938)
- 环境(14334)
- 策(13983)
- 地方经济(13613)
- 出(13483)
- 机构
- 学院(293611)
- 大学(291210)
- 济(122882)
- 经济(120122)
- 研究(109358)
- 管理(106492)
- 理学(89108)
- 理学院(87965)
- 管理学(86311)
- 管理学院(85757)
- 中国(85058)
- 京(66520)
- 科学(66379)
- 财(57389)
- 所(56352)
- 农(54602)
- 研究所(50510)
- 中心(49903)
- 江(48315)
- 业大(44237)
- 财经(43233)
- 北京(42991)
- 农业(42344)
- 范(42099)
- 师范(41697)
- 院(39497)
- 经(39129)
- 州(38121)
- 经济学(37538)
- 省(36176)
- 基金
- 项目(187347)
- 科学(147238)
- 研究(139431)
- 基金(133225)
- 家(116221)
- 国家(115169)
- 科学基金(97692)
- 社会(88539)
- 社会科(83908)
- 社会科学(83888)
- 省(74091)
- 基金项目(68931)
- 教育(63160)
- 划(62522)
- 自然(60686)
- 自然科(59273)
- 自然科学(59260)
- 自然科学基金(58174)
- 编号(57141)
- 资助(54655)
- 成果(47674)
- 发(46242)
- 重点(42642)
- 课题(41508)
- 部(40673)
- 创(38367)
- 发展(37606)
- 展(37018)
- 国家社会(36541)
- 创新(35981)
- 期刊
- 济(149987)
- 经济(149987)
- 研究(94393)
- 中国(73688)
- 农(52687)
- 学报(46085)
- 科学(43389)
- 财(42153)
- 管理(41163)
- 教育(38974)
- 农业(35606)
- 大学(35466)
- 融(33158)
- 金融(33158)
- 学学(32876)
- 技术(26219)
- 业经(25686)
- 经济研究(23622)
- 财经(21253)
- 问题(20261)
- 经(18489)
- 业(18483)
- 贸(18117)
- 国际(16326)
- 图书(15329)
- 世界(14769)
- 资源(14698)
- 技术经济(14339)
- 版(14037)
- 现代(13838)
共检索到479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段小平 张胜军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当前河北面临的最大机遇,如何用好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推进河北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应成为河北发展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本文以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土地问题出发,在借鉴外省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如何破解土地要素瓶颈,加快河北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 城镇化 土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安岩 耿晓 郝晓雅
京津冀产业的协同发展对河北省来说是一次重大机遇,其中既涉及产业承接与转移又关系到推进河北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作为产业的主体、市场的主体,基于企业视角的研究不可或缺。文章通过分析企业影响转移的因素与河北省自身情况,提出河北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吸引优秀企业上可以着重从打造成本优势、推动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吸引与培养高端人才等四个方面上做文章。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协同发展 企业转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安岩 耿晓 郝晓雅
京津冀产业的协同发展对河北省来说是一次重大机遇,其中既涉及产业承接与转移又关系到推进河北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作为产业的主体、市场的主体,基于企业视角的研究不可或缺。文章通过分析企业影响转移的因素与河北省自身情况,提出河北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吸引优秀企业上可以着重从打造成本优势、推动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吸引与培养高端人才等四个方面上做文章。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协同发展 企业转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安岩 耿晓 郝晓雅
京津冀产业的协同发展对河北省来说是一次重大机遇,其中既涉及产业承接与转移又关系到推进河北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作为产业的主体、市场的主体,基于企业视角的研究不可或缺。文章通过分析企业影响转移的因素与河北省自身情况,提出河北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吸引优秀企业上可以着重从打造成本优势、推动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吸引与培养高端人才等四个方面上做文章。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协同发展 企业转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金福子 崔松虎
"经济要发展,环境须友好"。这已成为人类文明的共识。但近年来国家环境部每季度公布全国十大污染城市,河北省频频名列其中。究其原因,这与河北产业结构落后、发展方式落后密切相关。本研究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背景,对河北目前的经济结构现状进行了综合剖析,并得出了相应的研究结论,据此提出了如何加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夏鑫 李征
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是优化区域发展的需要。随着京津冀区域一体、协同发展的不断推进,京津冀教育一体化应顺势改革创新。分析协同发展进程中河北省面临的困难与机遇,积极应对并把握时机,提出相应对策,对京津冀教育的协调发展和整体凝聚力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伏彬 董建梅 郑艳玲
在与京津高校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河北高校应需根据自身实际,采取借势发展策略和主动合作心态,确立合作重点,在学校定位、招生就业、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河北高校 策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崔文静 李非
津冀地区经济共同发展符合区域内各方利益,是区域整体竞争力发展的迫切需要。河北省作为首都经济圈的重要部分,产业结构落后的状况影响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步伐。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对区域经济下的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做了分析,认为河北省的产业转型升级和国内产业及产业内部转型升级互为博弈,通过各自拥有的要素优势和共同利益博弈演化从而实现转型升级。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 演化博弈 影响要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苗婧 杨海亮
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煤炭、石油、钢铁等资源性行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在给河北省带来GDP增速的同时也给产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产业创新能力薄弱,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同质化严重,低水平重复,特色化不足,缺乏质量效益;部分工业产能过剩严重;产业联动不足,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和能力亟须提升。当前,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进入实施阶段,长期制约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士卿 朱向东
京津冀关联密切,互有需求。然而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行政壁垒的存在,京津发展很快,河北却出现断崖式落差。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既要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问题,也要解决河北的发展不平衡问题。鉴于河北曾为京津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的贡献和牺牲,京津有责任进一步帮助河北加快发展、缩小差距。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开忠
"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京津冀区域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布局优化、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境联治等方面蕴藏着巨大的协同潜能。为更好地推进这一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并增进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我们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中国人民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院长孙久文、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河北经贸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主任杨开忠、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张可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都市郊区发展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张强等专家学者,...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唐树伶
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核心,产业转移升级成为重点突破领域之一。京津冀地区主要产业存在一定的梯度差异,将从根本上推动区域内产业转移,河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承接产业转移的正效应,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分层次、有重点地提升主要产业的承接效益和质量;二是以科技、金融创新驱动河北省产业结构升级,创建协同创新的共同体;三是推动优势产业技术升级,不断提升产业层次,转变能耗高、投入高、污染大的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四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绿色农业、高效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五是借助京津人才智库,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瑞芬 王小娜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在承接产业转移、引进核心技术、加快传统产业升级等多方面发力。本文根据河北省区域创新现状设计了区域创新指数,从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创新平台、创新成果和产业升级五个方面对2010-2014年河北省区域创新发展状况进行了动态比较分析,最后提出河北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关键词:
区域创新指数 动态评价 提升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瑞芬 王小娜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在承接产业转移、引进核心技术、加快传统产业升级等多方面发力。本文根据河北省区域创新现状设计了区域创新指数,从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创新平台、创新成果和产业升级五个方面对2010-2014年河北省区域创新发展状况进行了动态比较分析,最后提出河北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关键词:
区域创新指数 动态评价 提升策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谢中起 张雅婧
目前京津冀三地生态建设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河北省的生态建设一直是京津冀区域内的"短板"。河北省应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把握好生态建设的主动权,实施河北省生态涵养工程,全面提升区域内生态环境的质量。为此,河北省应进行科学合理的生态规划,走生态特区发展之路,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的生态涵养区,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提高生态工程资源配置和建设效率,使河北省成为京津冀发展的生态支撑区,变污染输送为生态输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