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72)
2023(18762)
2022(15724)
2021(14556)
2020(12046)
2019(27625)
2018(27409)
2017(51898)
2016(28274)
2015(31795)
2014(31627)
2013(31097)
2012(28642)
2011(25702)
2010(26078)
2009(23983)
2008(23829)
2007(21628)
2006(19319)
2005(17229)
作者
(80875)
(67098)
(66686)
(63031)
(42639)
(31935)
(30297)
(26160)
(25377)
(24280)
(22794)
(22581)
(21356)
(21275)
(20566)
(20506)
(19832)
(19603)
(19158)
(19110)
(16646)
(16612)
(16210)
(15461)
(15144)
(15014)
(14893)
(14868)
(13415)
(13366)
学科
(118163)
经济(118040)
(97655)
管理(93081)
(86105)
企业(86105)
方法(46180)
数学(36108)
数学方法(35746)
(35458)
业经(35324)
中国(34948)
(32948)
地方(30750)
农业(24744)
技术(24205)
(22741)
(22155)
财务(22078)
财务管理(22044)
理论(21965)
(21721)
(21657)
企业财务(20850)
(20362)
贸易(20342)
(19622)
环境(18727)
(18407)
(18308)
机构
学院(395517)
大学(393807)
管理(157907)
(157086)
经济(153588)
理学(134374)
理学院(132884)
研究(132178)
管理学(130858)
管理学院(130121)
中国(102248)
(87130)
科学(80667)
(74184)
(65987)
(63556)
(61452)
中心(60255)
研究所(59325)
业大(57406)
财经(57173)
北京(56012)
(53655)
师范(53176)
(51860)
(50314)
农业(49231)
(48556)
经济学(45400)
技术(42495)
基金
项目(260929)
科学(205598)
研究(196938)
基金(185543)
(159728)
国家(158227)
科学基金(137414)
社会(122818)
社会科(116284)
社会科学(116255)
(104530)
基金项目(98673)
教育(90024)
自然(87567)
(86292)
自然科(85548)
自然科学(85532)
自然科学基金(84008)
编号(81830)
资助(74896)
成果(66838)
(59227)
重点(58060)
(57608)
课题(57151)
(56257)
创新(53067)
项目编号(50536)
国家社会(49271)
科研(48663)
期刊
(185538)
经济(185538)
研究(121912)
中国(88648)
管理(64557)
(59098)
(59071)
学报(57327)
科学(54324)
教育(53903)
大学(44481)
农业(41091)
学学(40668)
技术(38110)
(36747)
金融(36747)
业经(32880)
财经(27898)
经济研究(27888)
图书(24899)
(23971)
问题(23784)
(23600)
技术经济(21069)
科技(20409)
现代(19338)
理论(18294)
商业(18246)
(17551)
论坛(17551)
共检索到614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洁  
河北省的高等教育资源与京津地区相比明显处于劣势,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河北省地方高校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河北省地方高校应从更新观念提高对创业孵化平台建设的认识、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训练平台、构建协同创新的实践教育体系、建设"线上线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和构建河北省特色创业孵化平台等多个方面积极与京津地区开展协同合作,探索构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创业孵化平台的新途径,助力京津冀产业的升级和协同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惠娟  胥佳慧  蔡禹龙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以及国家在河北设立雄安新区的决定,不仅为京津冀区域经济共赢创造了条件,更为京津冀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力开展拓宽了渠道。文章提出,应从建立与协同发展相适应的新思维、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京津冀实践体系及开展具有河北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五个维度,提升河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新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文杰  王国珍  
京津冀区域经济和人力资源的协同发展,为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契机。如何有效地安置农业转移人口,将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本文试图设计一个专门服务于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安置平台,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提升就业质量,从而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文杰  王国珍  
京津冀区域经济和人力资源的协同发展,为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契机。如何有效地安置农业转移人口,将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本文试图设计一个专门服务于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安置平台,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提升就业质量,从而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伏彬  董建梅  郑艳玲  
在与京津高校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河北高校应需根据自身实际,采取借势发展策略和主动合作心态,确立合作重点,在学校定位、招生就业、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唐树伶  
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核心,产业转移升级成为重点突破领域之一。京津冀地区主要产业存在一定的梯度差异,将从根本上推动区域内产业转移,河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承接产业转移的正效应,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分层次、有重点地提升主要产业的承接效益和质量;二是以科技、金融创新驱动河北省产业结构升级,创建协同创新的共同体;三是推动优势产业技术升级,不断提升产业层次,转变能耗高、投入高、污染大的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四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绿色农业、高效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五是借助京津人才智库,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贾兆颖  王双进  苏艳娜  代玉洋  
通过研究河北省与京津市场"农超对接"模式的发展现状,运用SWOT模型深入分析了该模式动作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为解决河北省农产品"进京难"现象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史俊仙  闻广玉  
目前,河北省内大型企业集团既有河北钢铁集团、河北建设投资集团、冀中能源集团、开滦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也有新奥集团、华夏幸福等一批具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民营大型企业集团,这些大型企业集团是河北省区域经济的支柱、发展的引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部署下,尤其是雄安新区设立后,在冀大型企业集团所面临的外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史俊仙  闻广玉  
目前,河北省内大型企业集团既有河北钢铁集团、河北建设投资集团、冀中能源集团、开滦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也有新奥集团、华夏幸福等一批具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民营大型企业集团,这些大型企业集团是河北省区域经济的支柱、发展的引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部署下,尤其是雄安新区设立后,在冀大型企业集团所面临的外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茹蕾  姜晔  陈瑞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商伟  裴桂芬  孟明  
文章着眼于制造业转型的迫切需要,从产业竞争力发展的角度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面临形势、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文章指出河北省发展竞争力较强的制造业是船舶与海洋工程设备、钢铁装备、煤矿装备、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装备。文章认为,应从加快企业创新能力、建立产业园区示范基地、高效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等方面论述具体措施,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晶  韩新宝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苗婧  杨海亮  
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煤炭、石油、钢铁等资源性行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在给河北省带来GDP增速的同时也给产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产业创新能力薄弱,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同质化严重,低水平重复,特色化不足,缺乏质量效益;部分工业产能过剩严重;产业联动不足,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和能力亟须提升。当前,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进入实施阶段,长期制约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晗  成微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实施以来,产业协同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京津冀区域内产业仍高度趋同,天津与河北地区存在明显的竞争倾向,未来区域内仍存在巨大的产业调整空间。本文通过建立衡量产业承接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北各城市之间的产业承接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尽管河北整体产业承接能力有所改善,但各城市之间承接水平仍存巨大差异。通过聚类分析,我们就各个层次城市如何提升其承接能力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旨在促进河北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京津冀产业协同的深入进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元园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河北省民办高校面临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匹配、区域内教育资源不均衡、合作育人机制不健全、应用型人才培养关键环节尚待深化改革等。为此,文章提出,河北省民办高校应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需要,积极寻求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构建多维度合作育人协同发展机制,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重点环节的改革力度,为河北省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开辟广阔的教育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